由于这位工程师从中作梗,虽经过几番维修但依然没有完全修复,面对这样的情况,瑞典人彻底失去了耐心,在强烈的退订压力下,德国厂商不得不将这款倒霉的设备暂时丢到一边,然后重新再为瑞典人生产一台全新的设备。
而德国厂商这个决定刚刚作出没多久,布洛姆贝格便以美国商人的身份,来到这家德国机床生产企业,二话不说就想收购这台已经堪称报废的机械设备,要求按照原价收购这台设备,德国厂商一看还有这样的好事,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下来。
生怕美国人得知实情后反悔,当天就签订了协议,当天布洛姆贝格便将其拉走,然后进行拆解,之前那位被收买的犹太裔德国工程师也在此时将这款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送过来并安装上,然后将这款设备的部件隐藏在一堆废品中发往中国。除了这款火炮身管自紧设备外,布洛姆贝格还搞了一份炮钢材料的配方以及其他相关设备和资料,反正总装备和国防科工委下拨的三千万研制款项,因为这次设备的引进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了!
“所以说,只能用这个办法将这款机械设备运过来!”卢嘉栋简要的诉说了下经过,但核心的事情却没有说明,可即便如此,在场的人听得也是惊讶连连,其中崔明军吃惊的打量着这台已经即将安装完成的设备,不由得感慨道:
“真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的波折,看来咱们也费了不少力气!”
“这也看得出上级对这款新式火炮的重视,就算困难再大也帮咱们把这么好的设备弄到了!”崔明军话音刚落,站在卢嘉栋傍边的李德明便开口说道:
“所以就算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负责生产的德国佬来这儿给咱们安装,咱们也能靠自己的双手把他运转起来,充其量就是多耗点儿时间,可不管怎么样,咱们就算加班加点儿也要把它安装调试好,这三天下来如果还不行,那就再熬上三天,反正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辜负上级对咱们的期望!”
李德明这番话刚说完,车间主任崔明军便将话头接了过去:“李师傅说得没错!”然后打量了一眼面前这台火炮身管自紧设备,用手抚摸的一下,然后脸上闪出一丝坚定:
“有这么好的设备,咱们要是再造不出好炮来真是跟谁也说不过去呀……”
“小卢,怎么样?这身管自紧设备装好了没……嚯……这么快!”没等崔明军把话说完,总参装备部武器装备规划处主任王传琛和厂长陈震便匆匆赶过来,然后看着面前硕大的火炮王传琛不由得发出阵阵感慨,然后王传琛看了看卢嘉栋憔悴的脸和有些发红的双眼,以及其他人同样的模样,脸上很是感动:
“同志们,你们辛苦了,真没想到短短三天时间,咱们就把这么复杂的设备安装起来了,我听说德国人自己安装也要差不多四五天,可以说咱们是创造了奇迹!”
“首长!说实话如果没有我们卢副厂长这三天拿着德文资料进行翻译,指导我们怎么安装,怎么调试的话,就凭我们这帮子大老粗,根本出不了奇迹,只能出奇怪!”
“没错!首长!”崔明军话音刚落,老师傅李德明便笑着解释道:“老崔所说的话粗理不粗,如果没有小卢在这儿作指导的话,我们估计连一颗螺丝钉都安不上!”
“李师傅和老崔说得很对……”
“首长,卢副厂长确实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长……”
“嘘……”当在场的人都在为卢嘉栋说话时,王传琛突然用手指放到嘴边,示意大家小一点儿声,直到这时,在场的人才注意到,刚才生龙活虎在现场指导的卢嘉栋此时坐在椅子上靠在机器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第241章 技术原理
“小卢,你大可不必这样!”万山厂前往三林当地驻军招待所的路上,一辆军绿色212吉普车正疾驰前行,道路两旁的俊秀繁茂的桂花树,宛若美丽多情的少女,在微微的夏风中轻盈的摇曳着,与不远处因阿斯特地貌形成的座座绮丽的山峰遥相呼应,形成一道令人神往的美丽风景线。
不过这道让人有些醉意的美景却没有让这架吉普车上的任何人,瞩目凝望,流连忘返,尤其是坐在吉普车后排的总参装备部武器规划处主任王传琛,他是总参内部积极推动和支持卢嘉栋新式火炮项目的核心人物。
正因为如此,当新式大口径远程火炮正式立项后,王传琛便由总参装备部部长谭斌亲自点将,担任新式火炮项目领导小组的组长,主要负责各项资源的调度以及军地各方的协调和联络工作。
而作为副组长的卢嘉栋兼任总设计师,负责新式火炮的全面研制工作,应该说两人算是老搭档了,早在130mm底排榴弹项目的时候,两人就是这样搭班子开展研制工作的,说到两人相识则要追溯到更早,可以说两人彼此都非常熟悉,配合起来也非常默契。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王传琛却对卢嘉栋的一些做法很是费解,要知道卢嘉栋之前研制的一些武器装备中,多少都要运用一些成熟的工艺和技术,以降低研制风险和成本,可此次新式火炮从上马之后的第一天起,卢嘉栋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原本成熟的火炮制造技术和工艺几乎一个都没有用,全部使用全新的技术和工艺,虽说王传琛一般情况下不太插手技术,不过作为一位在军事装备领域奋战多年的资深部队干部,王传琛很清楚一旦某项装备所运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太多的话。
不但这款装备在制造阶段会很遇到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就算是部队列装后也会因为性能不稳定而出现众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不久之前,看到卢嘉栋在车间累得睡过去的那一刻,王传琛觉得自己不说一说是不行了。
如果再这样下去,别说火炮的性能难以保障,就是参与火炮研制的技术人员都得累出什么毛病来,尤其是卢嘉栋,他还年轻,未来的路还有很长,需要他的地方也很多,如果这个时候落下病根。
以后就算想为国家做贡献,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除此之外还涉及研制经费、研制周期、专家验收等等环节,正因为这些种种原因,在前往三林驻军招待所的路上,王传琛忍不住对卢嘉栋劝道:
“先不说咱们引进这些机械设备花了多少研制经费,单说技术领域,咱们这次几乎用的全部是新技术和新工艺,这样咱们新式火炮的稳定性能否达到一个均衡的指标?所以我觉得咱们是不是运用一些之前的成熟工艺和技术,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新炮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缩短研制时间,最重要的……”
说着,王传琛的话不由得停顿了一下,然后不无担心的看了看身旁的卢嘉栋继续说道:
“如此一来,小卢你也不用这般劳累了!”
王传琛的话卢嘉栋听得很明白,平心而论他说得确实没错,如果一款武器装备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如果过多的话,很容易造成改型武器装备的性能很不稳定,比如后世印度装备的“阿琼”坦克,在其研制过程中,不断在其中增加最新的技术和工艺,使得这型坦克迟迟无法完成研制,断断续续耗时长达三十年,终于可以列装部队了。
可没想到的是这型印度军工界引以为傲的所谓“国产”坦克,列装部队后故障频发,连最基本的作战任务都完成不了,最后只能沦为所谓的“阅兵坦克”,成为世界军工界的笑谈,而究其原因就是为了追求高性能而不切实际的堆砌各项先进技术,导致武器系统性能极不稳定。
对于这个道理,卢嘉栋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心里自然是很清楚,其实按照卢嘉栋的眼光来看,目前研制的新式火炮项目中所应用的几项关键性技术,比如身管自紧和电渣重熔,别说是在几十年后的21世纪了,就是放在现在的世界范围内来看,这两项技术也不是最新式的。
早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英国和德国就率先利用电渣重熔和身管自紧技术制造坦克炮,取得良好效果后才逐步在其他高膛压火炮上推广和应用,可以说在西方这两项火炮制造的关键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而目前卢嘉栋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西方成熟的关键技术转化成中国人自己的技术。
为此卢嘉栋早已未雨绸缪,在万山厂还没搬迁时,卢嘉栋就在青年培训班中开设了相关课程,详细介绍了火炮制造方面的先进技术,不仅如此,卢嘉栋还和当时还没调走的杨立民一起,对这些万山厂的青年职工进行外语、计算机以及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专门讲解和传授。
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可以说万山厂有了一定的新型制造人才基础,如今新式火炮项目正式开启,对于万山厂来讲只要稍稍进行引导和培训,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工艺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正是有着这份自信,卢嘉栋才敢大刀阔斧的引进这些在别人眼里想都不敢想的新式设备和制造工艺……
“所以,我们万山厂还是有这个基础的,就比如王主任你认识的那个刘亮,他在研制便携式火箭筒的时候,专门跑到材料研究所去学习计算机和数控机床,还有陈子豪、张爱国,他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都很不错,所欠缺的就是实操经验,不过现在万山厂已经调过来很多火炮生产领域的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所以说这个短板我们也克服了!”
相似小说推荐
-
超能废品王 (阿凝) 起点VIP2017-01-17 都市生活卖废品出身的徐品从小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做破烂王,把超级废品站开到外星球上去;拥...
-
重生之资源富豪 (旋风风) 起点VIP2017-03-19 超级科技你说什么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做出一颗导弹卖给伊拉克呢?卖一辈子茶叶蛋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