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咱们厂以前跟部队合作研制过武器装备,咱们能不能也将狙击步枪按照这个思路来操作,这样一来不就解决问题了!”
胡庆华话音刚落,高兴华便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和部队合作虽然解决了立项问题,可是在经费方面还是要咱们厂自己承担!”
由此整个办公室再次陷入了沉默,而卢嘉栋对此也是有点儿始料未及,不过静下来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毕竟随着国家政策中心的转移,过不了几年无论是军队和国防工业都将迎来一段相当长的阵痛期,而现在只是这个漫长时期的发端而已,真正的疼痛还在后面。
想到此处,卢嘉栋忽然觉得钱是那么的重要和可贵,也由此让卢嘉栋脑海中产生出无数赚钱的好方法,可是不管这些方法有多么的好,要想实现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可眼下的狙击步枪却一刻也等不了。
为此,卢嘉栋也想过是不是把罗胖子那几万分红钱拿出来,可是仔细思量之后卢嘉栋还是把这个方案给否定了,就算他卢嘉栋甘冒风险将这笔钱拿出来就能解决问题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
要知道虽然国家给与的经费并不多,但是在经费之外却能提供武器研制所需的其他配套设备和材料,不过这些并不计入经费统计的,更不可能是某个个人能够调动协调得了的,所以即便是个人拿出再多的钱也是无济于事,毕竟个人在国家这个庞然大物面前显得异常的渺小,而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所仰仗的正是强大的国家力量。
就这样在一切办法都被证明不可行时,卢嘉栋心中的新型狙击步枪项目还没落地便陷入了死胡同,虽然卢嘉栋此时有太多的不甘心,可是又无可奈何,所以只能将满肚子的惆怅化作一缕缕吞吐的烟雾,而在他面前的烟灰缸里更是密密麻麻的挤满了熄灭的烟蒂!
这样的不甘心不止是卢嘉栋一个,办公室内的其他人何尝不是如此,就在在场的众人为着经费的问题而黯然神伤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再次叩响,听见响动,坐在办公桌后的陈震有气无力的说了句:
“进来!”
陈震话音刚落,厂办主任赵伟拿着一个文件夹推门进来,在扫了一眼屋内的人后,感觉气氛有些不对,于是向陈震汇报道:
“省国防科工厅给咱们厂下发了一份紧急通知!”
“嗯!”听了赵伟的话,陈震不由得点了点头:“先放这儿吧,等会儿我再看!”
听了陈震的话,赵伟将文件夹放到桌子上,随后便从办公室退出去,而陈震在烦闷之际,随意将文件夹打开,只是轻轻的扫了一眼,他的神情一下子便激动起来:
“啊哈,真没想到国防科工厅竟然跟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咱们经费问题这下可算是迎刃而解了!”
见陈震看了文件后如此表现,在场的几个人都很是好奇,而陈震见此也不由得笑了笑,将文件摆到桌面上,示意周围的人道:
“你们过来自己看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于是卢嘉栋等人一下子就围了过去,文件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求万山厂尽快研制一款类似苏制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如果没有独立研制能力也可参照缴获的战利品进行仿制,但不管怎么样,这款狙击步枪一定要研制出来。
见到这个内容后,所有人就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眨眼的功夫便全部精神起来,既然省国防科工厅下发的通知,那就不仅给了狙击步枪合法的准生证,而且在经费问题上也不在用万山厂操心,如此一来,悬在众人心头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就这样,在省国防科工厅那份及时雨般的通知照耀下,万山厂新型狙击步枪研制工作组就此成立,由卢嘉栋担任工作组的总负责人兼任新型狙击步枪的总设计师,而就在这个研制工作组成立的当天,卢嘉栋便确定了新型狙击步枪研制的总体方针:
打造专业的狙击步枪,其核心宗旨是摒弃苏制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那种班组支援型枪械的设计思路,而是朝着精准度更高、射击更加职业化、更加适合狙击作战的专业化狙击步枪方向发展。
为此,卢嘉栋将新式狙击步枪的研制工作组分成三个分系统小组,以胡庆华为组长的枪械研发小组、以杨立民为组长的弹药研发小组和由卢嘉栋本人兼任的光学瞄准镜研发小组,虽然将整个研发团队一分为三,但并不意味着各个研发小组就相互独立,而是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几个小组相互协作,互相帮助的关系。
就比如说杨立民虽然是弹药组的组长,但他擅长的只是各项力学原理以及空气动力学计算,在子弹使用何种计量的装药却不是他的强项,而这就需要胡庆华来帮忙,反之亦然,胡庆华在枪械图稿绘制,各项力学计算上同样也要求教杨立民,当然作为总设计师的卢嘉栋更是不必说了,要经常深入各个小组进行技术指导。
虽然各个小组的侧重和分工不同,但卢嘉栋对所有小组的要求确实相同的,那就是每一个部件都要做到极致,就这样,在卢嘉栋强有力的领导下,新型狙击步枪的研制很快便步入正轨。
当然由于个小组承担的任务不同,所以在进度上也有所差别,而三个小组中进展最快当然要数卢嘉栋所领导的瞄准镜研发小组了,按道理来说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单单一个镜片分配比和校队就能让人忙活N长时间。
但卢嘉栋毕竟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对于狙击步枪的瞄准镜内各项数据情况早就了如指掌,所以在设计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不过即便有了穿越者的光环,卢嘉栋在设计这款瞄准镜时也费了不少心里。
其中最让卢嘉栋头疼就是现在国内光学镜片的加工水平确实有些差,根本无法与施华洛世奇这样顶级的瞄准镜镜片加工巨头相比,所以卢嘉栋在瞄准镜设计时只能两手抓,一方面要求桂南厂严把质量关,将所需镜片必须加工合格,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对镜片存在的缺陷进行扬长避短。
因此经过长时间的对比计算和数据试验,卢嘉栋最终确定以开普勒望远镜系统原理为基础进行设计,在瞄准镜中设置了物镜、调焦镜、转向镜、分化板和目镜等大大小小9块镜片,同时在瞄准镜外侧设置相应的调节装置,经过一系列的优化和整合,使得这款瞄准镜分辨率出色,放大倍率更是达到8~28倍。
就在卢嘉栋的瞄准镜即将完成之际,杨立民揉着熬红的双眼推开卢嘉栋的办公室门,然后将他这几天计算的结果递给卢嘉栋,语气更是不容置疑的说道:
“嘉栋,咱们子弹装配工艺存在严重偏差!”
第130章 子弹工艺
自从万山厂新型狙击步枪开始研制以来,杨立民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新型狙击步枪相配的高精度狙击枪弹的研制当中去,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杨立民所承担的所谓高精度子弹研发任务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项。
更有人觉得所谓的7.62mm子弹早就满大街都是,根本不用在劳神劳力的去搞什么所谓的新子弹,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仅仅是与此无关的外人,就连杨立民所领导的小组内部这样的想法也是普遍存在的。
甚至很多有小组内的年轻人开始抱怨,自己虽然进了这个光荣的研制工作组,但却分到了个看花、养草、吃闲饭的养老小组来,这样很多杨立民小组内的成员都萌生了转组或退出的想法。
面对本小组内的人心浮动,杨立民并没有采取通常的劝慰谈话,而是通过实打实的研制过程来让小组成员的人深刻的体会到高精度狙击步枪专用子弹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而作为研制工作组的总负责人和新型狙击步枪的总设计师,卢嘉栋自然也注意到了子弹研发小组内的思想波动。
对此卢嘉栋并没有感到有多少意外,毕竟高精度狙击步枪专用子弹是个新生的事物,对于早已习惯老旧事物的人们来说接受起来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可即便卢嘉栋对这种情况有所认识,但他也不能任由这种思想无限制的发展下去,要知道新型狙击步枪的研制可是再跟时间赛跑,根本等不了人。
正因为如此,虽然卢嘉栋诸事烦多忙得不可开交,但依然抽出时间前往杨立民的高精度子弹研制小组,利用给小组成员讲课的机会,将狙击步枪高精度子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制的超高难度讲给这些小组成员们。
这些高精度子弹研制小组的成员们在感受杨立民的言传身教和聆听卢嘉栋的讲述后,思想也开始慢慢转变,不过他们思想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扭转过来,直到他们看到高精度狙击步枪的样板,苏联7N1型7.62mm子弹的全套资料,才意识到这颗看似不起眼的小子弹是多么的重要。
而随着他们全身心的扎入高精度狙击步枪的专用子弹的研制后,他们才发现这个之前没谁放在心上的项目竟然包含着如此众多的学科,单单一个小小的弹头就包含了空气动力学、内弹道学、经典力学、材料学等十余种门类和学科,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枪械本身。
相似小说推荐
-
超能废品王 (阿凝) 起点VIP2017-01-17 都市生活卖废品出身的徐品从小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做破烂王,把超级废品站开到外星球上去;拥...
-
重生之资源富豪 (旋风风) 起点VIP2017-03-19 超级科技你说什么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我做出一颗导弹卖给伊拉克呢?卖一辈子茶叶蛋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