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都市娱皇 (本凡人)



扬一眯了眯眼睛,叹息地摇了摇头,“我们是命?蛮族便不是命了?那么请问道长,三清祖师最后又去了何方?”

林修缘自豪地说道,“三清圣人修成正果,自然得大自在,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哈哈,好一个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扬一笑了,

“既然圣人仁善,为何又要超出三界外,为何千百年来再不入世救世?圣人仁善,有何必得什么大自在,一辈子救苦救难不好么?”

“这……”林修缘突然不知道怎么反驳。

难道说圣人也有累的时候?圣人也需要休息,没事打个盹,或者放放假呢。

当然,这歪理他可说不出口。

就在他哑言的时候,释信连忙反驳起来,

“施主这话说的并不对,想我派观音大士,入娑婆世界发宏愿,‘渡尽众生,方证菩提’,难道观音大士就不算圣人么?”

释信反问,顿了顿他又说道,

“地藏王菩萨也曾说过,‘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圣人之仁,又岂是施主可以妄加揣测的。”

扬一摇了摇头,一脸痛心疾首地问道,“菩萨最终成佛了么?地藏王成佛了么?”

“这……”释信也蔫了,不甘心地说道,“观音和地藏王这样大智慧,大仁慈的圣人,就算没有成佛,依然不能影响我等对其的尊重。”

“诡辩罢了。”

扬一苦笑地摇了摇头,“我也很钦佩观音和地藏王,以他们对于人间的功绩和贡献来说,渡劫成佛是应该的,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成佛,而号称跳出六道轮回,以大智慧证道,看破娑婆的如来,为什么最后成佛了?”

“佛祖为什么要远离尘世苦难,为什么要脱世而去,为什么留在人间的观世音和地藏王却永远成不了佛!”

“这……”释信一咬牙,“那你说为什么?”

“这一切都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呵……”释信和林修缘又好笑又好气,“这么说你还有理了。”

扬一正色道,“二位听我详细说来。我所说的,并不是说天地和圣人无情,天地有仁心,才创造了万物万事,圣人有道义,才创造了佛道,渡尽苦厄之人。”

扬一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天地无所谓仁,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所以真正意思是指天地看万物如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

他顿了顿,

“再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所谓的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

第135章 《道德经》

“我举个例子吧,这就叫做公平或者一视同仁。你修佛,他修道,他习文,我读书,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上天给每个人的选择和机会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天地不仁,他不会因为喜欢你,让你生下来就高人一等,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今天之所以有地位的高低,那是因为我们个人的奋斗,或者祖辈的福荫,天地初开之时,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

你可以埋怨命运的不公,但是你要明白,天地给你的时间都是相同,在有限的生命中,你可以做无限的事,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遗臭万年,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而年轻就是你最大的资本,未来就是你选择的空间。

圣人正因为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才会飞升而去。他们不干预人间的纷乱,痛苦也好,忧伤也罢,因为他们明白既有其因,必有其果,既有其生,必有其死,这就是所谓的一阴一阳谓之道。”

静,整个现场格外的安静,所有人静静地聆听思索着扬一的话。

一根绣花针落地可闻。

扬一清朗的声音,仿佛有着无穷的魔力,透露出某种浓浓的道义。

“原来是这样!”

释信和林修缘顿时豁然开朗,在他们眼前,仿佛展现了一条新的康庄大道,他们隐隐之间像是突然抓住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得到,恍惚之间,看向扬一的眼神突然变了。

扬一淡淡地扫了一眼,趁热打铁地吟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洋洋洒洒,如汪洋自恣,玄之又玄,似众妙法门。

当年,老子出函谷关,留下这五千字真言,逍遥而去,却影响了炎黄子孙数千年,扬一把这部《道德经》传播到这个世界,更是让这帮井底之蛙,惊为天人。

大道至简。

“古语有云,朝闻道,夕可死。先生大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我苦修数十载。”

林修缘站了起来,冲着扬一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躬,全心全意,发自真诚,满含着深深地歉意,更多的是闻道的欣喜。

扬一这五千字真言,他所明的不过十之一二,与自己昔日所悟的道,互相印证,以前苦苦思索而不可得的东西,突然茅塞顿开。

“师傅,我懂了,我终于知道你让我下山的原因了。”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扬一不愧是天之骄子,市之大隐。

“先生,请再受我一拜。”说完,林修缘再次深深地拜了下去。

扬一坦然地接受了这一拜。道法自然,达者为师!

如果说,林修缘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那么释信还有一些不甘心。

“扬施主,如此说来,道便是世界的本源?那么道又是什么,如果道凌驾于一切,那么要这满天神佛又有何用?”

扬一笑而不语,静静地从一旁拿起一盏茶杯,倒满了茶水,他没有停,继续倾倒,知道茶水溢了出来,蔓延到自己脚下。

他看了看众人疑惑不解的目光,解释道,“水满而溢,大师的杯子太满了,便再也装不下道了。一个杯子,装了水,他就不能再装茶,装了茶,就不能再装酒。

大师的脑海里都是佛说过的话,便再也听不进我说的话,更悟不了自己的心。

神佛的存在是为了向世人指明方向,他也是道的一部分,仅仅代表一家之言,我今天说的话,也只能算一家之言,都是道的一部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这个道理。

我有一言,与大师共勉,别人对的,并不代表你错,别人错了,也并不代表你对了,所以有什么好争的呢?放下,难道不是另一种得到?”

扬一的话突然如惊雷一般在释信的心头炸响。

我错了?我对了?

是啊,为什么万事万物一定要分个对错呢,为什么不是都对呢?

出家人,四大皆空。放下名利,舍弃好胜之心,功利之心,放弃嗔痴贪,舍弃偏执,我得到的何尝不是另一种思路?

这大概就是殊途同归吧。

扬一突然神色一正,凛然说道,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不过260余字,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

今天,由扬一在这里缓缓吟来,如春风化雨,滋润在场诸人的心田。

很多人,虽然不懂佛,但是扬一的话,却让他们不明觉厉。

这一刻,扬一的超凡脱俗的见识,体现的淋漓尽致。

释信苦苦地思索着扬一的话。,全场的佛家,道门的子弟,都羞愧地低下了头颅,

“啧啧,人家这才是有慧根的人,我们这么多年都活狗身上了。”

“是啊,简直白活了。数十年的苦修,不如一朝顿悟啊。”

就连一旁的孔儒也听得如痴如醉,难以自拔,果然没看错,扬一之才,果然才高八斗。

既如此,老夫便再助你一臂之力吧。

“啪啪”

孔儒一边鼓掌,一边赞赏地望着扬一,“扬一先生的《神雕侠侣》,真是写尽人间真情,道尽世间豪侠,我想扬先生对于我们儒家的文化应该也非常了解吧,老头子,心痒难耐,想和先生探讨一二。”

孔儒的话再次引起现场观众的呼叫声。

顿时,观众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