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生,“起手双飞,不无太紧”,您怎么看?”
当张志东听到李小强询问这样的问题后。他开始兴奋,他甚至隐隐感觉到,吴大师把李小强叫过来的真正目的。李小强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涉及到围棋理念的问题,以及围棋传承的问题。这样的问题,由李小强来询问吴先生。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双飞燕”是围棋中的一个定式。如果要严格划分的话,它属于一个“星定式”。正是因为它有这样一重身份。因此它和“大雪崩”,“大斜千变”这些定式是不同的。后面这些著名的围棋定式,属于“小目定式”。都是在起手“小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一来。类似于“大雪崩”这样的定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日本定式”。因为中国古棋是有“座子”的,因此没有发展“小目定式”的基础。
而“双飞燕”不同,因为它是在“星位”上发展出来的定式。因此这个定式的历史非常古老。就连“双飞燕”这个名字,那也是正宗的国产货。
到了现代,当然没有多少人会去区分定式的“起源”。围棋该怎么下就怎么下。只要觉得好用就可以。有趣的是,“双飞燕”这个定式虽然很有名,在现代对局中也非常常见。不过它一直不算什么“流行定式”,特别是新世纪以后,在“韩国流”非常盛行的时候,这样的变化并不能够经常见到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我国的古代,“双飞燕”一度非常盛行。到范西屏和施襄夏双雄并立的时候。这个变化出现得比较少了。到了周小松的时代,在对子局中,“双飞燕”更是难得一见。
让李小强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双飞燕”这个定式本身。而是它“不流行”的原因。就是这样的问题,才是李小强真正感到困惑的地方。也是他觉得有趣的地方。
“双飞燕”在中国古棋中不流行了。就是因为“起手双飞,不无太紧”这句话。中国古棋的理论认为,“双飞燕”这个定式,可能不算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样下的话,可能“逼得太紧了”。这样下不够从容。有“太紧”的嫌疑。所谓“不无太紧”,就是这个意思。
而现代围棋呢?就觉得“双飞燕”非常严厉,是一种非常好的进攻方法。正是出来这样的理解,这个定式同样流行不起来。
这里面的道理非常好理解。比如你执黑棋下在“星”位的话,你正是惧怕别人下“双飞燕”,觉得这样下自己不利,因此当白棋挂角的时候,除非是特殊情况,黑棋一般会应一手,以防止出现“双飞燕”的变化。这样一来,这个定式肯定流行不起来。
有了这样的比较,就会觉得非常有意思了。同样是一个流行不起来的定式。运用的棋理截然相反,甚至是完全对立的。
在这里面,到底是谁对谁错呢?或者说,能够分得清对错吗?
“呵呵,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啊。难为你已经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了。不错,真是不错,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吴大师知道李小强的困惑后,他感到非常欣慰,在这一刻,他觉得李小强懂了自己的意思。
没错!李小强也觉得自己听懂了吴先生的意思。所以他才不敢轻易回答他的问题。在李小强看来,在真正的大师面前,自己好像还还没有这样的资格!
所谓“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那么李小强的围棋理念是什么呢?那么他当然想“融合”,把中国古棋的精髓融合到现代围棋中!这就是李小强唯一的围棋信念,也是他这辈子选择围棋的原因。
李小强甚至认为,在如今这个年代,只有自己才算是吴先生的“知音”。说是唯一的知音都不过分。因为只有吴先生,才是真正迈出“融合”这一步的第1人。
“我是学习中国古谱长大的,当我来到日本以后,那些招法都装在我的脑子里。大家知道,中国古棋的思路和日本围棋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我在对局的时候常常想:我为什么不能那样下呢。。。”
这是吴先生的原话。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他就是这样做的,也是一直这样实践的。这是不是他真正强大的秘密之一呢?
李小强重生已经3年多了,随着自己视野的开阔和围棋水平的提高。他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吴先生能够达到“让天下3目”的地步,这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李小强的愿望是美好的,想要去做的话却千难万难。例如类似于“起手双飞,不无太紧”这样的问题。它和具体的围棋招数无关。这样的东西,更多是说明了一种围棋思想。而这种围棋思想,代表的就是一种围棋理念。如果下棋的指导思想都不同,那么落在棋盘上的招法,那肯定也会完全不同。如果碰到这种格格不入的思想,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思路。应该怎么“融合”呢?
李小强在以后修行的时候,到底应该是“古为今用”,还是“今为古用”呢?这就是李小强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他最困惑的地方。
吴先生看到李小强的问题后,他就知道了李小强的真实想法。所以他会感到欣慰。
的确,这样的问题非常有意思。假如用中国古棋的思路下棋。作为黑棋的一方,他根本不怕白棋下“双飞燕”。因为他们认为:“起手双飞,不无太紧”。如果白棋也相信这样的理论,那么“双飞燕”这个定式就下不出来。
如果坚信现代围棋理论的话,“双飞燕”同样下不出来。作为白棋的一方当然非常想下这步棋。如果黑棋用同样的围棋思想,那么他就可以阻止白棋下出“双飞燕”。
这两种思路是如此的针锋相对,如此的水火不容。想要“融合”的话,这样的矛盾能够调和吗?
李小强静静看着吴先生,他在等待大师帮自己指明方向。(未完待续。。)
第二五二章 你永远不会独行
吴大师的住所,当李小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后,他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吴先生。摆出一副“你不解答我的疑惑,我就不答应你”的架势。吴大师看到李小强如此认真的样子,终于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的确,李小强的问题看似简单,真要较起真来不是那么好回答的。李小强甚至觉得,对于自己来说,这样的问题至关重要。因为这已经是属于 “方法论”的问题了。这样的问题解决不好,那么自己的围棋水平很难再有实质性的提高。
要说李小强这人算是有点自知之明。他对自己的“底细”非常清楚。如果要说自己有什么优点的话,无非就胜在一个“见多识广”上面。当然,李小强一直认为,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应该算是不错的。当自己的围棋水平进步到现在这个阶段以后,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应该是自己今后最大的课题。
下一盘围棋,其实就是在棋盘上不停的做出选择。“一本道”,“仅此一手”的情况当然也有。但是更多的,其实就是在不停的判断和取舍中。正是因为自己的“见多识广”,那么这样一来,“方法论”的问题就至关重要了。例如碰到“双飞燕”这样的定式,用不同的思路,就会产生不同的下法。在下围棋的时候,保持思路的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你不可能上一步棋用一种思路,下一步棋又用另外一种思路。
在围棋中,有一种“兄弟打架”的说法。“出现这样的局面,黑棋的下法像是在兄弟打架”。如果听到这样的评论,就是指黑棋的下法前后矛盾,是在指责黑棋下得不好。造成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思路不连贯造成的。
吴清源先生没有立刻回答李小强的问题。他在一步一步的启发大家的思维:
“的确,现在的职业棋手好像非常怕别人下双飞燕。既然大家都这样想。那么肯定是有一点道理的。我们就当目前的围棋水平一直在进步,围棋理论也在日趋完善中。那么我们就当目前的理论是正确的,反过来替我们的祖先想想吧。呵呵,“起手双飞,不无太紧”,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吴先生甚至把目光转向张志东:
“小张,你是一位围棋记者,你们是要负责传播围棋文化的。你先来说说吧,这样的问题,你们思考过吗?”
“这个。。。我在想。我们的祖先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不是因为“还棋头”的原因呢?”
必须承认。张志东的看法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双飞燕”这样的定式,在起手的前3步棋中,可以理解为白棋的两颗棋子在“进攻”黑棋“星位”的那颗棋子。白棋虽然是在“进攻”,但是黑棋要应付起来的话,其他的好坏先不管,黑棋是很容易就把白棋一分为二的。
由于白棋很可能多出一块棋,那么在最后计算胜负的时候,就需要“还”2目棋给黑棋。那么白棋在“进攻”黑棋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清楚了。这2目棋花得值不值。由此产生“起手双飞。不无太紧”的想法,勉强也说得过去。
但是,问题真的只有这样简单吗?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发个红包去未来 (缘三世) 起点VIP2017-03-06 都市生活一场意外电击,一个未来红包系统,吴浩仁的生活彻底改变。嗯,这部未来电影不错,可惜里...
-
天道信用卡 (笑谈一下) 起点VIP2017-03-06 都市生活被坑了的卢阳偶然得到天道发行的信用卡,从此同风直上,达到人生巅峰,成为文明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