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应老先生的影响,日本围棋界也推出了“富士通杯”。为了争夺“第1”,富士通杯4月份就要开始了。
除了这两个世界大赛,第4届擂台赛马上就要开始。也是4月份就要举行。从后世的角度看,从这个时候开始,擂台赛的地位已经没有世界大赛重要了。在当时可不是这样,大家还是认为擂台赛很重要,这也是由于大家的思维惯性。大多数的人还是只知道擂台赛,也只认擂台赛。
第4届擂台赛每方只有7个人,比往届少了两位棋手。这主要是日本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取消了女子先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女棋手独孤求败。日本女棋手完全不是对手,到了这一届,干脆就高挂免战牌。不和中国女棋手玩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日本方面的主帅人选不好确立。到了88年,日本棋坛的格局也发生了一点变化。小林光二开始了他在日本棋坛的霸业,不仅卫冕了“棋圣”,而且把加藤正夫的“名人”也抢过来了。手握两个最大的头衔,他理所当然的成了日本棋坛的第1人。
按道理来说。他是日本主帅的不二人选。可是他却死活不愿意出战擂台赛。这也很好理解。一个大头衔的奖金是4千多万日元,两个最大的头衔奖金加起来8千多万。而富士通杯呢?1500万日元。擂台赛的奖金就更不用说了,像这样的团体赛,按照日本的规矩。即使赢了,分到手也就几百万日元的样子。
“钱少责任大!”
这就是小林光二不肯出战的原因。他不肯出战,日本棋院也没有办法。只好让武宫正树担当主将,副帅是第3届赢了李小强的山城宏。从很多角度来说。本届日方擂台赛的阵容,应该算最弱的一届。偏偏在真实的历史中,本届擂台赛让一位日本棋手出尽了风头。那就是日本先锋依田基纪。他居然连挑中方六人,直接冲到了聂旋风的帐前。
对于这样的事情,李小强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阻止一下。李小强心里很清楚,今年的两个世界大赛,估计自己是没有份参加。李小强自己也想得开,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是不够。想拿世界冠军那是肯定没有指望,与其这样,不如等自己有实力冲击世界冠军的时候再参加。李小强在心里安慰自己:
“嗯,当年古大力刚参加世界大赛的时候,还落下了一个“古一轮”的外号。那以后别人叫我什么,“李一轮”?。这个绝对不能接受,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世界大赛不能去想,擂台赛是跑都跑不了的。堂堂5连胜的功臣,没有谁敢不让自己参加擂台赛。参加是可以参加,可李小强突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好像不能够当先锋。
本来按照李小强的年龄和段位,李小强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先锋的不二人选。除非是让常韧圣他们参加,那当不了先锋李小强也认了。估计是管理层为了“奖励”李小强,特意把李小强的“地位”拔高了。竟然把李小强排在第2个出场。这当然也是国人的习惯,身份越高的人,当然是后面出场。越往后地位越高。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小强肯定是不愿意的。先锋听起来多拉风啊,有拉风的先锋不当,谁愿意去当“二”呢?好死不活的,管理层最初安排的先锋居然是俞彬。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小强义正词严的向管理层提出:你们这样的安排是不对的,人家“俞团长”的水平比我高,年龄比我大。我怎么好意思排在人家后面出场呢?
俞彬那是现在天天跟常韧圣混在一块的人。他肯定是不会去想什么“排座次”的问题,他肯定也不想当“二”,肯定也是觉得“先锋”更威风一点。洋洋得意的捂着他那个先锋就是不放手。
李小强没有办法,只好提出“实战解决”。这也是围棋界的传统,长期生活在胜负世界里,多多少少总有一点赌性。就这样,“名人战”的决赛席位争夺战,也变成了擂台赛的“先锋”争夺战。管理层居然也默许了这样的胡闹。
管理层能够默许这样的胡闹。那是他们认为这样的事是小事。在这个时候,围棋界还有一件大事需要他们去考虑。的确,这是一件很大的事,对整个中国围棋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就是,中国棋院准备开工建设了!
如果仅仅盖个房子,好像不算什么大事。虽然这个房子盖的时间够长的。从88年一直盖到91年。到92年才正式交付使用。那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房子,居然盖的时间比“鸟巢”还长。
盖房子“李副总工”也算是业内人士。其他的内情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时间拖那么长,中国棋院的施工方是肯定没有赚到什么钱的。不亏损就不错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在那几年里,国内的局势有点复杂。特别是在京城。
当然,中国棋院产生的深远影响肯定不是因为它盖的时间长。它最重要的意义其实就是:
“围棋的职业化!”
从成立中国棋院开始,中国围棋才慢慢的走上来职业化的道路。虽然和原来的“专业体制”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中国围棋的职业化一直有点不伦不类。不过毕竟还是有了那么一点样子。比国内很多其他项目搞得都要好,这个也是事实,不可否认的事实!
中国棋院的筹建,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对于这个事情,李小强也不知道和自己有没有关系。
“全国人民授予我这个“棋圣”头衔。我感谢大家的厚爱,也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深觉自己受之有愧,不过我也不能辜负大家的好意。我更愿意把这个荣誉当成一个对我的鞭策。我热爱围棋,为了围棋,我愿意做我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我在这里郑重宣布,今天我把这个“棋圣”头衔捐给即将成立的中国棋院。围棋是我一生的事业,我是会一直走下去的,一直到我下不动围棋的那一天。我希望,到了那一天,我还是配得上这个荣誉。我更希望,我们中国围棋能出现比我更配得上这个荣誉的人!如果有这样的人出现,我一定会亲手把这个荣誉交到他的手上。。。”
李小强走在去比赛的路上。(未完待续。。)
第一八九章 秀行军团
“会不会出现13岁的名人?”
这是李小强和俞彬比赛之前,张大记者为自己的文章取的标题。从这样的标题就就能够看出来,这是一篇带有预测性的文章。
文章的倾向性很明显,大家用脚趾头都想得到,既然是张志东写的文章。他肯定会为可能出现的“李小强名人”找很多理由的。
必须承认,跟李小强混了那么长的时间以后。张大记者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他找的几条理由也算是说得过去,分析得还真的是头头是道。
李小强要夺取名人,就必须连过俞彬和刘大锤两关。张志东就紧紧围绕这两位对手做文章。张大记者认为,李小强夺取名人还是有可能的。
第1 条理由,俞彬和刘大锤虽然很强,不过他们毕竟不是聂马双雄。和李小强之间的水平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更何况,连聂旋风都是被李小强淘汰的。。。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张志东列举了很多数据。这些数据也成了他的第2条理由。李小强在参加擂台赛期间,和很多国家队成员都下过 “训练对局”。除了聂马,基本上和其他的国家队成员都下过。
这样的训练对局李小强当然也赢过一些。说起来也是一件怪事,李小强无论对上谁,基本上都是负少胜多。甚至还留下“12连败”的耻辱记录。唯独对上俞彬,李小强的胜率居然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张大记者把这样的记录翻了出来,作为李小强能够战胜俞彬的理由。他自以为是的分析道:
“。。。我们都知道,正式比赛中的李小强,和训练对局中的李小强,那完全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比后者高上几个档次。在他的正式比赛中,也曾经无数次的证明过这一点。”
“在棋手间流传的那句话,
“你以为你是李小强啊!”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着玩的。李小强在训练对局中都能够压倒俞彬。那么在正式的比赛中。。。我认为,李小强赢的希望超过7成。”
张志东就把这个当作李小强能够进决赛的理由。至于俞彬在训练中到底发挥了几成功力,张大记者选择性的忽视。
好,这一关就算他过了。那么进了决赛呢?他决赛的对手可是刘大锤。进入88年后,刘大锤好像有了新的突破。这个突破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比赛成绩还是棋的内容。大家都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他的突破。更何况,今年的前两盘对局中,李小强被人家打得满地找牙。完全不像是同一个级别的对手。。
面对这样的事实,张志东继续强词夺理:
“。。。我承认,上面的都是事实。不过我们不要忘了。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李小强可是赢过刘大锤的。他们之间的战绩对比是1比2。嗯,这个战绩差不多吧,李小强才多输了一盘。。。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刘大锤今年的成绩太好,他们之间的比赛才对李小强有利。。。”
相似小说推荐
-
发个红包去未来 (缘三世) 起点VIP2017-03-06 都市生活一场意外电击,一个未来红包系统,吴浩仁的生活彻底改变。嗯,这部未来电影不错,可惜里...
-
天道信用卡 (笑谈一下) 起点VIP2017-03-06 都市生活被坑了的卢阳偶然得到天道发行的信用卡,从此同风直上,达到人生巅峰,成为文明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