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旧书大亨 (镔铁)



不管如何,这纪晓岚的金石印章绝对是值得关注的,至少场下很多人已经纷纷举牌竞拍了甚至在底价还没出的时候。

最后底价100万,然后场内大佬们纷纷追加,于是乎,这一方雕工精细的印章就从底价100万,一下子飙升到了300万,500万……

在林逸看来,实际上这方印章顶多300万就到头了,奈何这场地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有钱人太多了,说得再夸大些,半大个中国的富豪就都在这里,钱谁没有啊,都是把钱不当一回事儿的主儿,喜欢上了东西那还不疯抢。

结果让林逸瞠目结舌,这方印章竟然以900万拍出,创造了今晚的第一个拍卖高潮。

看到这样的结果,林逸倒吸一口冷气,作死呀,这些人都是疯子。

接下来林逸就有些担心自己想要竞拍的那幅手卷了,怎么办,估计这次很艰难。自己预算是一个亿的,看起来预算还是少了。

就在林逸思忖之际,第二件拍卖品又在两个美女的烘托下出场了。

这第二件拍品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的《雪山冷竹图》。

如果说在书画界,郑板桥的大名绝对要比纪晓岚大的多,奈何,郑板桥一辈子只是一个小官,不像纪晓岚是大学士,因此在正史上面,对于纪晓岚的介绍要比郑板桥多的多。不过没关系,你来正史,我就来野史。在很多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郑板桥的个人形象要比纪晓岚高出一大截。

先从人品,再到艺术形象,郑板桥都是那种清廉如水,又富有智慧的古代文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著名的咏竹诗。历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的大有人在,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无论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于郑板桥。

郑板桥不但以竹自况,还以“竹”待人。对于后学,他乐于奖掖,尽力扶持,言传身教,寄予厚望。他曾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龙孙绕凤池。”他又写道:“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他一生笔耕不辍,诗、书、画被时人称为“三绝”。其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也与竹大有关系。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一是“眼中有竹”,要仔细观察,反复临摹。他年青时画竹竞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年老时曾无限感喟地说:“我为这竹君,不知磨秃了多少毫锋,消损了多少精神啊!”二是“胸有存竹”,即在创作前对要画的竹了然在胸。“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三是“胸无存竹”,即在挥写的过程中,又不为胸中之竹所束缚,只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创造出新的形象.他曾用诗总结自己画竹的经历:“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竹之于郑板桥,真可谓相得益彰,人竹合一。

郑板桥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传情。是郑板桥画出了竹的人格,又是竹成就了郑板桥的声名,常言道“竹毁节存”,板桥虽死,其“竹魂”犹在。

此时拍卖的《雪山冷竹图》就是郑板桥晚年时期的作品,笔法老辣挺拔,从骨子里露出一种傲对风雪的冷峻。

在场众人即使不怎么了解书画诀窍,不明白书画奥妙,但在看了这幅《冷竹图》以后,还是忍不住赞一声,够气魄!

没错,就是竹子的魂魄!

做人的魂魄!

一时间,整个拍卖场再次纷纷举牌,其中也包括林逸。

他被这幅画的魂魄,吸引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九章.群雄云集

不出所料,这样的场所就是砸钱的场所,何况这幅郑板桥的画的确很好。因此在底价300万开拍,很快就飙升到了五百万,八百万,一千三百万……

林逸也举了几次牌,分别是六百万和八百万,然后他就放弃了,主要是这帮竞价的人太也野了。

林逸再次见证了不把钱当钱的场景。

旁边秦钟碰了碰林逸的胳膊说:“看起来今天情势不妙啊,你那卷诗稿很难拍到手。”

林逸没有说话,而是继续注视着拍卖会现场。

万公子有些奇怪,就向秦钟询问。秦钟就对他说了林逸想要追回诗稿的事儿。

万公子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这般故事,忍不住笑了笑,对林逸说道:“这里可是鳄鱼潭,你那诗稿就是肥肉,想要拍到手,除非有奇迹出现。”

万公子说这样的话倒不是在笑话林逸,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

单单眼前这幅郑板桥的画作,最后就拍到了三千八百万,比底价300万足足翻了十倍还要多。

无疑,这样的价码也让在座的众位大佬兴奋不已,就像是嗜血的野兽,嗅到了血腥味,开始热血沸腾起来。

没办法,拍卖价格太低或者太少,根本提不起他们的兴趣,要知道,他们手头流过的全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投资。

此时差不多已经过了半个多小时,整个拍卖现场愈发的激烈。

在几件艺术品花落他家之后,接下来拍卖的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枝山的《贺寿图》。

如果喜欢看书,或者喜欢看电影,就一定都知道明代的“江南四大才子”,分别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以及周文宾。

其中最有名的是唐伯虎,次之的就是祝枝山。在星爷的电影中,香港著名喜剧演员陈百祥曾经非常惟妙惟肖地饰演过这个角色,就是在柴房里被石榴姐拿鞭子SM的那个角色。

事实上,在历史上这位祝枝山也是很有名的,被称为“祝大胡子”,其一生之中以书法见长,也成就最高,其书法与唐伯虎的画合称“祝书唐画“。

也就是说,祝枝山最拿手的就是书法,而不是绘画,可是现在拍卖的这幅《贺寿图》就不一样了,因为这幅画是祝枝山画给老岳父李应祯的珍品画卷。

话说这祝枝山出生在文化气氛很浓的苏州,他的书学生涯是在前辈的言传身教下开始的。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父李应祯两人。尤其在跟从岳父学书的十几年中,李应祯对于祝枝山在书法的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据祝枝山的记载,李应祯在晚年告诉他,说自己学习书法四十年才开始有所得,并向祝枝山论述了书法上的很多道理。他留下的尺牍,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他这种富于抒情性的行草书对祝枝山有很深的影响。

祝枝山自己谈幼年时学习书法,说前辈不让他学习近代人的字,看到的都是晋唐人的字帖。所指的应该是楷书的学习。应该说祝枝山幼年在两位前辈的指导下,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为日后的发展作了铺垫。同时两人的书风的优点也传给了祝枝山。性功须并重超然出神采祝枝山的书艺思想以“神采“为最终归宿。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他认为必须“性“、“功“并重。

“性“是指人的精神,“功“是指书法创作的能力和功夫。他认为只有功力而无精神境界,神采就没有,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没有表达的功夫,那么神采就不能实在地显露。两者不可缺一,必须兼备。他就是这样辩证地揭示了这一艺术创作的规律。

而眼前的这幅《贺寿图》,名为贺寿图上面花了寿星佬,梅花鹿,以及童子,但在整幅画周围却写满了流畅精湛的草书和行书,也就是说整幅画实际上被这些美妙的字包围着了,与其说是一幅单纯的画,不如用书与画来形容更为恰当。

在这样的场合,很多人都是大行家,对于这幅作品的奥妙之处一眼就看出来了。

名为《贺寿图》,实际上就是祝枝山的一幅书法和绘画作品。尤其祝枝山非常巧妙地将两者平衡在同一幅作品中,使得书法和绘画浑然一体,书法没有喧宾夺主的味道,而绘画也给了书法雨露均占的份额,可以说,这是一幅难得将书法和绘画融为一体的佳作。

除了在艺术价值上来看,这幅画充满了灵性,在寓意上还有很好的兆头,毕竟是贺寿用的,拍下来以后就算送人也是很不错的礼物。

上流社会的人情关系是很重要的,不像民间随份子什么的,都很简单。只要掏钱就一切OK;在上流社会所谓的“随份子”,送礼等等,也是一门艺术,一种讲究。随礼随钱多俗啊,于是送人艺术品这种高雅的行为就应运而生。某某大佬过大寿了,就送上一幅明代祝枝山的珍本画卷《贺寿图》,这说出去多长脸,多有品味。

因此,当这幅《贺寿图》已经开拍,比其它的藏品更加的受宠,很快就从底价300万,飙升到了1800万,2600万,知道3900万,这才戛然而止。

看到这样的情景,林逸只觉得现场这些人全都疯了,他们竞拍东西的规则和原则,跟普通拍卖场上根本不一样。

对于这些有钱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底线不底线的,他们有钱就任性,只要觉得哪件拍品对自己有帮助,或者说自己对哪件拍品有感觉,那就直接拍下来钱,根本就不是问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