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媒体们的要求,万建豪走向林逸,林逸与他亲切地握手,然后转向镜头。
镁光灯爆闪,将两人握手的画面拍摄下来。
可以想象得出,明天全中国的新闻都是关于这次拍卖的。毫无疑问,作为三亿两千万的拍主,林逸即将红遍全国……(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六章.一朝天下闻
新年伊始
京城各大电视台不是被昨晚的春晚节目刷屏,大家津津乐道的也不是春晚中哪首歌儿好听,哪个小品好看。大家谈论的都是昨天博海拍卖公司拍出的那幅天价古画,价值三亿两千万的《五王醉归图》,当然还有这件盖世珍品的拍主万建豪和卖主林逸。
万建豪本身作为超级富豪,绝对吸睛,不过他的爆料差不多也被媒体刨光,因此更多的媒体不由自主地就把目光聚焦在了林逸身上。
林逸在南都,在金陵,甚至在香港在台湾都小有名气,但是在京城却真的是寂寂无闻了。
京城一向藏龙卧虎,大藏家无数,玩古书的更是高手如云,像林逸这样的还真就不被大家注意到。可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听说那个林逸了吗?现在可出名了!”
“我当然知道,捡漏三个多亿,太厉害了!”
“听说他以前只是玩古书的,没想到书画方面也这么犀利!”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在南都,金陵可是被成为大名鼎鼎的捡漏大神。”
……
“林逸是谁?”
“晕,你竟然不知道?”
“难道就是最近那个靠着一幅古画卖了三个多亿的家伙?”
“除了他还能有谁。”
“太幸运了,天逆天了,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好事儿?”
“别不信,听说以前他就是靠捡漏成名的,在香港和台湾还捡过漏,资产都上亿!”
“那他这次岂不更加发达了,好羡慕啊!”
“别羡慕啦,有空咱们也去那古玩市场拍卖行转悠转悠,指不定下一个捡漏的人就是你!”
“哈哈,但愿如此!”
……
除了京城这些街头巷尾的议论外,更多的却是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
《京城日报》,大标题:捡漏也不能神,看亿万富豪怎样炼成!
然后是关于林逸的种种故事,尤其他在老家南都,在金陵城,在台湾和香港的捡漏故事,更被这家媒体肆意放大,搞得林逸就像是幸运女神附身,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捡到好东西。最后这家报纸还别出心裁地计算了一下林逸大致捡漏的资产,这不计算还好说,一计算竟然达到了竟然的六七个亿,再加上这次捡漏的三亿两千万,竟然差不多十个亿了。
单靠捡漏十个亿,这是什么概念?估计谁看了这篇报道也会被吓一跳。
实际上,这家媒体略微夸大了林逸的资产,尤其林逸在金陵继承了的那部分藏书也被计算在内,这是错误的,因为林逸根本就没打算把那部分藏品据为己有。
不管怎样,媒体都喜欢夸大其词,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新闻能够吸睛,吸引人们看下去,那么就是好新闻,至于新闻的真实性,可以“再加工”。
相比上面的《京城日报》,在国内很有地位的《收藏》杂志,也针对林逸的故事,给予了非常详尽的报道,它们的大标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耐人寻味的“旧书大亨”!
这家杂志直接给林逸冠上了“旧书大亨”的名头,这让林逸哭笑不得。如估计得不错,“大亨”这个词汇是二三十年代上海滩对那些有钱有实力人的尊称,比如说“上海滩三大亨”黄杜张,又比如说澳门的“赌场大亨”何鸿燊,自己何德何能,竟然也被冠以这样的头衔。
不过这家杂志对林逸的介绍和评价却是最中肯的,没像其它媒体那样添油加醋,或者大肆灌水。这家杂志社的人,直接跑去了南都和金陵等地,实地考察了林逸的捡漏故事和旧书收藏历程。可以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做了这篇文章。在南都,他们采访了曾经和林逸有过接触的旧书摊老板,比如说王黑子,董眼镜,以及刘三两,何仙姑等人,在南京又采访了和林逸有过交际的陆三爷等人,甚至通过打电话,托朋友,在台湾和香港也采访了和林逸打过交道的亲朋好友。可以说,这篇“旧书大亨”的文章,基本上遵照林逸的发家史,一字一句地将他的故事给诚实地讲叙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他。
……
随着这些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林逸出名了,真的出名了。
首先在他下榻的酒店围满了人,大多数都是他的粉丝,还有一些希望能够采访他的新闻媒体。
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像林逸这样“淘旧书”的还会有什么“粉丝”。实际上如今林逸刚刚申请了微博认证,而他的微博粉丝数量一夜之间就增加了三十万,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增加,破百万就在眼前大多数人都在微博上面尊称林逸为“林老师”,向他请教关于旧书版本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粉丝干脆拿了古旧书画来让林逸帮忙鉴定,希望凭借他的慧眼能够给出中肯的建议。除此之外,更多的则是一些喜欢淘旧书,喜欢收藏的大众藏家,他们在微博上狂点林逸那些捡漏神话,还有对旧书版本的观点看法,隐约已经把这些文章当成了淘宝圣经。
对于这样一下子狂增数十万粉丝的事实,林逸有些所料未及。别人尊称他为“老师”,他觉得有些汗颜,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虽然小有成就,却还不够资格,不过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国内最大最具权威的一家出版社凤凰传媒竟然找到了他。
一开始林逸还不明白这家出版社找自己做什么,当那位美貌的女编辑在酒店会客厅坐下后,对着林逸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很高兴认识你,林先生。不知道你打不打算出书?”
一听这话,林逸愣住了。
作为读书人,谁没有过出书成名的念头和想法?当初林逸还是一位吊丝级的文艺青年时,喜欢写一些呻吟哀怨的小诗小词,就寻思着哪一天自己能够和海子,顾城,北岛一样成为出书的诗人。可惜这种白日梦很快就被饿肚子和兜里没钱给打败了。
林逸被打回原形,只能去酒店打工,给人家端盘子上菜,那种当诗人当作家的梦想也丢到了旮旯墙角里去。
但是现在,眼前这位凤凰传媒来的女编辑却再次唤醒了林逸那种当作家的出书梦。
出书?我可以吗?
林逸问自己。(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七章.出书
著名作家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
林逸觉得自己现在才出名似乎有些晚了。不过比起很多有名的藏家来说,似乎又有点早。
要知道,马未都是在1992年自己四十多岁才写了第一本关于收藏的书《马未都说陶》;王世襄在六十多岁时才写了《明式家具珍赏》,相比这些前辈,如今才二十四五岁的林逸就被邀请出书,似乎还真的有点“早”。
那位从凤凰传媒出版社来的女编辑姓李,叫李姗姗,今年二十八岁,做编辑差不多已经三年了。如今传统的纸媒书籍受到手机和电脑上面电子书的冲击,销售量大不如从前。因此很多出版社都另辟蹊跷地找一些特殊的题材来出版。
比如说去年盗墓题材热,就出了《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结果,大卖。如今收藏热,淘旧书的爱好者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版了一些经典的书话书籍,如《坐拥书城》,《相忘书》,《书廊信步》,《书城黄昏记事》等;甚至连一些比较老的书话也重新翻出来,重新出版,这里面就有郑振铎的《西谛书话》,唐弢的《晦庵书话》,陈原的《书林漫步》等。没想到这些书出版以后,竟然大受好评。
尝到甜头的出版社当属“山东画报社”。这家出版社以出书话书籍成名,与书话名家“止庵”,“陈子善”以及“姜德明”和“谢其章”签订有合约,这四人被誉为当今文坛上的“书话四大家”,可想而知影响力有多大。
作为前身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凤凰传媒出版社,这几年发展迅速,尤其在纸媒书籍方面做得很好,隐约有成为纸媒翘首的架势。可是该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也通常被人诟病不上档次,或者粗制乱造,因为它们出版的大多数是网络文学,以及通俗文学,像山东画报社那样的“高逼格”作品它们没有。
不过这一次凤凰传媒准备做一次大的,内容也是关于书话的谁让书话现在这么红火,而邀请谁来写书就成了大问题。恰好这时候林逸出现,成了报刊杂志的头版头条人物,暴强的刷屏使得他一时风头无两,成为了藏界的风云人物。
凤凰传媒公司的嗅觉是很敏锐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出版界最为流行的“名人效应”。凡是名人出书,基本上都事半功倍,红得不得了。在他们看来,如今林逸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他们也摸过林逸的底细,林逸以前还做过类似的书话节目,并且节目还很火爆。
有名气,还有才华,这简直是难找的好作家。如果让林逸写书,那会怎样?有了这样的打算,凤凰传媒第一时间就制订了签约林逸,让他变身成为当下顶级书话作家的计划。
相似小说推荐
-
美国英雄 (垂天之翼) 起点VIP2017-02-14 异术超能从特洛伊的战场,到荒古时代的华夏;从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到幼发拉底河岸的残垣断瓦;从...
-
透视全能高手 (风中白驹) 起点VIP2017-02-03 异术超能本来想平淡度过一生的朱笑天因为一次事故彻底明白没有绝对的权利就没有绝对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