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旧书大亨 (镔铁)


也是,作为学校校长,他一天到晚基本上都在学校呆着,接触的人不是老师就是学生,真正能谈心的一个没有。自己一肚子的“书话”,却不知道对谁倾诉。今天好不容易碰到林逸,那还不说个痛快。

无形中,李为民把林逸当成了朋友,当成了忘年交。

“小林啊,跟你说你或许不信,从1976年到1982年,这个时期读了很多书,99%是垃圾,浪费了最好的读书年华。农村找一本书不容易,凡是带字的我都找来看。高尔基形容‘饥饿的人扑在馒头上’,远不足以表达我当时读书如饥似渴的程度。看过不少古今苦读典型,不过‘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我常常是‘通宵达旦’之后又‘夜以继日’,甚至连续三天三夜看书不合眼。那年代,毛主席和鲁迅著作是唯一可以公开阅读,而且容易看到的。毛著是被动学,跟着大人瞎哄哄,背了‘老三篇’和不少‘语录’;读鲁迅文章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好在早早混个脸熟。一些古怪的句子觉得好玩,‘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觉得写东西用了这词儿就特有水平。

其它图解政治的文学书籍如《金光大道》《千重浪》《激战无名川》《冲锋在前》《虹南作战史》《新来的小石柱》《红樱歌》《三探红鱼洞》等等,都看过不下十几遍。

1982到1992年。参加工作,第一次知道还有‘名著’一说。卢梭让我学会自我审视和自我反省;读《忏悔录》,决心做个好人。

《马丁伊登》,叙述一个水手、打工仔通过个人奋斗成长为著名作家的经历。一个人不论身处何种境况,只要不懈努力,终会取得成功。

英国作家毛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著名,这是缘于咱们的传媒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几个蹩脚厨子,给百姓端上什么就只能吃什么。《刀锋》和《人生的枷锁》是老早以前就买了的,买回后随手翻翻就放在一边,后来重新翻起,一下子读进去了,而且强烈吸引着我。我十分佩服毛姆对人物心理的把握,特别是女性心理刻画十分传神到位。”

眼看已经差不多了,林逸就随口说道:“既然李校长这么喜爱读书,想必学校图书馆也一定藏了不少好书吧!”

李为民一听这话就猛地一拍大腿道:“说来惭愧,里面是有很多好书,尤其有很多线装书,当年破四旧搞运动,很多家的古籍什么的都被抄了过来,一股脑全塞在了学校的图书馆,听说那时候很多老师上厕所都不用带手纸,直接拿两三本线装书过去,往墙缝里一塞,用的时候就撕两张,那纸软绵绵的很好用,用起来又很舒服……”

听着这些话,林逸心疼的不得了。那可都是宝贝啊,竟然被如此糟蹋掉。

“那现在呢,还有多少?”林逸忍不住问道。

“唉!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李为民一声叹息。

林逸的心,立马就冷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九章.《鲁迅全集》的版本

在李校长的带领下,林逸和他一块来到了第一小学的图书馆。

看到这间图书馆的时候,林逸第一眼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一间怎么看都破败不堪的旧瓦房,门前还有一棵被风雪吹倒的大梧桐树。

那梧桐树的枝枝叶叶在冷风中发出瑟瑟的响声,仿佛在告诉林逸这个来客,它已经在这里守护这间图书馆多少年,如今终于累了,倒下了。

“唉,这棵树有年龄了,可惜三年前被虫蛀了,没想到不久前大风一吹就断了。本来打算把它归置一下请木匠做几把桌椅,可是蛀得太厉害了,中间都空了,那木匠说只能当柴烧。”李为民一边说着,一边跨过那梧桐树,拿出钥匙打开了图书室的门。

林逸跟在他后面就问:“这房子有年头了吧?”

“文革时候建的,当年还没有好的红砖,用的都是土坯和泥瓦,不过这东西也算结实,要不然早塌了。”

说话间,房门已经打开,林逸只觉眼前一黑,像是进了山洞。

李为民用手在墙上摸索了一下,啪,就拉亮了电灯泡。

霎时,整个图书馆的面貌全部都呈现在了林逸面前。

……

在没看到这间图书馆之前,林逸对这里充满了各种猜测和幻想。

几个大的书架,再不济也是有几排书柜,不管是书架还是书柜,里面都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旧书。

但是眼前的一切彻底打破了林逸的幻想。

这是图书馆吗?

没有书架,也没有书柜,有的只是几张斑驳不堪的课桌,而课桌上面则摆满了一大堆破烂不堪的旧书,还有地上,竟然也有一些随处掉落的旧书。

李为民神情有些复杂,弯腰把那些掉落在地上的旧书捡起来,拍打拍打上面的灰尘,然后重新放在书桌上。那些书桌差不多有十来张,书籍就一摞一摞地搁在上面。只是在书桌的边缘,黏贴着小纸条,上面写着书籍的分类。

再看周围,在房间的墙壁上,孤伶伶地张贴着一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而在图书馆右侧,竟然堆放着一摊子水泥,砖头,看起来做过泥匠活,因为在右侧的一扇窗户刚刚打通,有亮的光线照射进来。

李为民见林逸在打量四周,就说:“这里太暗了,所以就请人打了一扇窗子,搞得地上一片狼藉。”

林逸笑了笑,说:“我可不可以随便看看?”

“当然可以,你请便。”李为民不觉得这里有啥好看的,作为学校校长,这图书馆他也来过几次,虽然有很多不错的好书,却都是脏兮兮的,要么就是被老鼠啃咬过,对于喜欢新书,喜欢闻新书味道的他来说,这些书都是不起眼的。

实际上作为读书人,这也是李为民和林逸最大的区别。能让林为民亢奋的是对新书的“占有欲”,能让林逸亢奋的则是对旧书的“捡漏欲”。

如果把书籍比做成女子,那么林逸就是在解救“风尘女子”,而林为民则是在娶“良家妇女”。

不过同样作为爱书之人,林为民看到自己打理的图书馆如此模样,还是很惭愧的,就说:“本来这些书都应该好好保管的,可是学校目前这情况……唉!连学生上课的地方都没有,又怎么维护这样的图书馆?说的难听点,活人的事儿都办不好,又怎么有空去打理这些旧书?”一声叹息。

林逸理解他的难处,随手拿起一本书,却是七十年代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儿童读物。再看另一本,同样是七十年代的,不过却是红皮本的《十万个为什么》。

林逸翻了几下,可惜不成套,只有第三四,六七本,品相还很差,显然,都快被人翻烂了。

林逸清楚这套书,文革版《十万个为什么》应该是上海出版社出版的,一套21册,其中前面红皮本14册,后面蓝皮本7册。这套书印刷量极大,曾经有一段时间被热炒,一版一印九品左右几乎可以卖到上千块;如今价格回落下来,大全套的价码处在600元左右。

林逸继续翻看,这次却发现了几本1973年人民文学出版的鲁迅小白本,分别是《风月杂谈》,《而已集》,《二心集》,以及《彷徨》和《呐喊》等。

这套书林逸也清楚,一套应该是24本,印量那也是相当的大,那时候“鲁迅热”点燃全国,基本上稍微有点文化的就都看鲁迅著作,因为这是主席钦点的文学读物,无形中,就把鲁迅先生捧上了“神坛”。

这套小白本基本上封面都有鲁迅的头像,显得简约朴素大方,因此深受藏书者喜爱,基本上只要是喜欢收藏书的,家里面都会有几本这种物美价廉的鲁迅著作。以前这种书还很容易收集齐毕,往往在旧书摊上两三块钱就能买到手当然那本超厚的《集外集拾遗》除外;可是现在,由于喜欢旧书的人多了,已经很难在书摊上看到,就算看到了,也是品相极差,想要一口气收集完24本大全套,非要花了点力气和银子不可。比如在网上这样的一套书品相好的如今已经被炒到了300多。

实际上,说起鲁迅的著作,就不得不提“鲁迅大全套”。

从民国开始,鲁迅大全套就陆续出版过,比如说

民国版《鲁迅全集》,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初版,全套(20卷20册全)红布面精装本,外带赠书1册《全集补遗续编》总共21册,品相好的如今网上价格已经高达23万元。

1973版《鲁迅全集》,甲种本,全套116卷,精装+书衣+胶套1973年一版一印,如今价格高达3000元左右。

1981年版《鲁迅全集》,大32开,精装版,16本全套,一版一印,如今价格高达18002500元。

如果再加上之前那套内容精简一些的“小白本”,这就是《鲁迅全集》非常重要的四个版本。

很幸运地,林逸很快就在另一张堆满旧书的桌子上找到了三本1973年的《鲁迅全集》,不幸的是,这三本的品相都差到爆,估计只能卖废品了。

不过让林逸纳闷的是,这种小学图书馆怎么塞这么多学问高深的鲁迅著作?孩子们能看得懂吗?

不过很快林逸就释然了,估计这些旧书都是文革活着文革以后遗留下来的,学校经济困难,又无法添新书,只好让孩子们啃这些“大部头”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