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虽然夸张了点,却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手抄《金刚经》能够得到佛法点化和度化,很多人都深信不疑。
正因为如此,在手抄本收藏中,倘若能够收到毛笔字优美,融合了佛法的手抄《金刚经》,那就是莫大的机缘和福气。
而《金刚经》的手抄本,更是一本千金,往往一出现在拍卖会上,就会被众多买家竞相竞拍。
例如,2006年大清雍正亲笔手书《世宗御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亮相北京保利拍卖市场,最终价码突破千万。2010年某旧书网上拍一本民国22年阎敬铭之弟阎酉竹手抄《金刚经》1册全,黄绫面蓝签,品相七品,以底价100元起拍,最终1540元成交。2011年,民国名人程叔彪手抄本《金刚经》,以底价100元起拍,最终以2400元结束。
实际上,从上面的价格可以看出,现在手抄本的收藏正处于低谷时期,很多人还把目光关注在刻印本上面,对手抄本不怎么在意,因此这些手抄本的拍卖价格都还不高。
但是林逸相信,随着人们收藏意识的提高,手抄本必定会成为一种新类型的收藏,被人抬高热炒。毕竟,刻印本你可以有很多本很多种,可是手抄本往往全都是名副其实的“孤本”!
按照“物以稀为贵”原则,这些收藏本可都是名副其实的孤品宝贝。(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五章.考校
再说德叔,作为典当行资历老技能深的“鉴宝二老”之一,他老人对书画方面的鉴定还是有很深厚功力的。所以当有抵押人把书画类的东西拿来抵押,往往林逸会第一时间拿到宝贝后,主动邀请他这位“大神”上前“鉴宝”;这时候,德叔就会像电影中那些大佬出场般拿着架子,仰着下巴,迈着四方步,神态高傲地站出来。
出场以后,先来一句:“小林子啊,这次是什么宝贝呀?”
林逸就会很恭敬地回应,“是某某书画作品,还请老先生鉴定。”
这一套路下来,即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又满足了德叔那闷骚的虚荣心。
某位心理医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追求什么,往往是因为以前缺少什么。
像德叔这老头,他之所以喜欢被尊敬,盖因他小时候当学徒的时候被糟践狠了。
那时候他差不多十来岁,像个小要饭似得,跟着一个在当铺做过朝奉的老先生学艺。那个老先生也不是啥好东西,喜欢虐待小孩子,对学徒更是又打又骂,让德叔帮他端屎端尿,这还不算,稍有不如意就拿烟袋锅子狠抽,如今德叔额头上那俩疤瘌,就是老先生打后留下来的。
正因为如此,德叔对收徒很挑剔,也很严格,如此一来,谁能受得了他。尤其德叔习惯搞旧社会封建那一套,虽不至于打骂徒弟,但让徒弟帮自己端茶倒水按摩捶背,谁也不愿意干啊。尤其那些小青年们,现在自尊心一个比一个强,你让他捶背,他还想让你帮他捶呢。
这一次,林逸前来营业部也算是羊入虎口,德叔正愁没人修理呢。谁会想到林逸的另外身份会是这家典当行的“二掌柜”,更没想到林逸对旧书鉴定也很有一手。
此时林逸拿了被抵押的手抄本看了又看,就是不招呼德叔上前鉴宝,准确地说,完全把德叔这位“大神”给忘到了脑门后。
德叔呢,在他身后瞪大眼睛等的蛋疼,林逸却依旧默不作声,只顾拿着手抄本左看右看。
你懂吗?你会看吗?你装什么逼啊?德叔满肚子抱怨,认为林逸这是故意在落自己面子。
……
这边,林逸收敛心神,准备再仔细看看这本难得一见的手抄本《金刚经》,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咳嗽声。
德叔非常拿大地出现在了林逸的身后。
林逸明白,自己犯错误了,拿到这种书画类的东西,是需要交给德叔他老人家来鉴别的,而自己差点忘了“新身份”,只是一个“学徒”,是没资格站在柜台前如此“明目张胆”地帮客人鉴宝。
“德叔,这是一本手抄的《金刚经》,要不,您老过来帮忙看看。”林逸拎起套路,非常尊敬地说。
德叔这才拿捏着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踱步上前,说:“让我瞧瞧。”
那位烤串大哥眼看出来一个老头,心说这个本事估计要高一点,你看,胡子都白了。
所以说,中医,鉴宝,还有算命这些活计,年纪越老越吃香,越容易被当作是“高人”。
德叔不理会那烤串大哥兴奋而又有些小崇拜的眼神,这种眼神他见的多了,尤其当他一口说出这宝物的出处和价值时,那种眼神会更光芒四射,炙热的不得了。
对于德叔的这番做作,林逸只是笑笑,旁边早把他当成“爱徒”的康叔更是给林逸一个眼神,由着他去,死脾气,改不了。
德叔拿了那本手抄《金刚经》仔细端详,只见首页除《金刚经》全名外,还注有“安阳野老”字样,字迹秀丽工整认真。
德叔暗自对照原著,竟然一字不差,可见抄写者之虔诚及认真。按照经书内容,这位“安阳野老”所抄仅缺分章题目,即: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等。
末页有,“安阳野老于戊申年元月沐浴洗手敬书”字样,下盖有2枚小章:一为阴刻“容”字章,一为阳刻“庵”字章。书前有一钤印,“袁家宝藏书画之印”,不知为何人。
德叔鉴别书画,一向很是仔细认真,不过这次有些拿大,主要是想要好好教训一下林逸,让他别目无尊长,于是就假装很慈祥地对林逸说:“小林子啊,你也跟我差不多七八天了吧,我教你的,你可都学会了?”
林逸:“……”
我晕,你什么都没教,我学个鸟啊。
“不是啊,德叔,那个我……”
不等林逸把话说完,德叔就又打断他道:“那你就来帮忙鉴定一下这本书的出处吧。如果你能鉴别的出来,就说明你是可造之才,如果鉴别不出,那么我劝你还是早早另谋生路……”
很显然,这是在故意刁难林逸。眼看十日之约已到,不想输了赌注。
林逸哭笑不得,这是赶鸭子上架,难道自己就怕了吗?
旁边康叔不得不开口了,“小逸啊,你就试试吧,就按你学过的来……这一行,一门通,样样通。”
康叔这分明是话里有话。德叔忍不住瞪他一眼,意思很明显,你这老家伙给我闭嘴。
林逸莞尔,就又随手拿了那本手抄本,明知道德叔要考校自己,却一点没有怯场。没办法,他本身就是书痴,对于书,实在是太熟悉了。
不过林逸之前对手抄本接触不多,想要让他一口就说出这本书的出处,还是有些难度,但他依照这段时间跟着康叔所学的金石鉴定学,开始鉴别这本书。
鉴定什么?
鉴定上面的印章。
不要忘了,印章也是金石鉴定的一种。
两枚小章:一为阴刻“容”字章,一为阳刻“庵”字章。
看到这里,林逸笑了,这次他没有用异能,仅靠自己新学来的金石鉴别知识,就很幸运地看出来了这两枚印章的出处。
“容庵”毫无疑问是一个人的号,再结合,“安阳野老于戊申年元月沐浴洗手敬书”一行字,以及“袁家宝藏书画之印”,林逸可以很大胆地肯定,手抄这本《金刚经》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凯!(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隐忍
事实上,林逸一直都对金石鉴赏和书画鉴赏很感兴趣,当初在香港的时候就跟着昌叔好好地学习过几天。可惜,昌叔毕竟有职务在身,又不是专业收徒传授技能的。林逸就算想学,也不好意思一直厚着脸皮蹭在人家身边。
何况,香港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这边他还有家人和老母亲要照料。林逸回到内地后,一直就有个心愿,那就是好好地学一番鉴宝知识,不能单凭异能吃遍天,就算你再厉害,总有遇到鬼的时候。
所以,林逸才会委曲求全呆在这家典当行,跟着两位老头学习鉴宝。如果说以前他只是收入升级,那么现在就是技能升级。
如今,学有所用,林逸没靠自己特殊的异能,仅靠这几天跟着康叔学习的金石鉴别知识,竟然很幸运地就看出来,这两枚印章是窃国大盗袁世凯的私印。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只要对历史掌故稍微熟悉的人就都知道,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这还不算,如果仔细研究他的历史,就会发现,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年幼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因为反对袁世凯的很多新政措施,更因为戊戌政变一事(他怀疑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致使光绪被慈禧太后幽禁至死),对袁世凯非常痛恨,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袁世凯的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最初隐居于辉县,后转至安阳。袁在此期间韬光养晦,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等待时机复出。被解职的袁世凯回到了河南安阳的洹上村,过起了赋闲垂钓的生活。并写了名为《自题渔舟写真二首》的两首诗,其中的一首“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
相似小说推荐
-
美国英雄 (垂天之翼) 起点VIP2017-02-14 异术超能从特洛伊的战场,到荒古时代的华夏;从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到幼发拉底河岸的残垣断瓦;从...
-
透视全能高手 (风中白驹) 起点VIP2017-02-03 异术超能本来想平淡度过一生的朱笑天因为一次事故彻底明白没有绝对的权利就没有绝对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