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不禁肃然起敬,眼前这个阿婆看起来不起眼,却在为这座城市做着自己的一丝贡献。这些贡献也许微不足道,甚至改变不了多少现实,但她一直都在努力……
努力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老妇人将林逸买的公仔书装在了纸袋里,对林逸说:“不好意思啊,这里不让用塑料袋的,纸袋子可能不结实,你小心点。”
林逸点点头,像香港一样,澳门人环保意识也很强,不像内地,塑料袋随处可见。
“对了,阿婆,这里是不是只有您一家书摊呀,我想要再买些书。”林逸忍不住问道。
老妇人笑了笑,把书袋递给林逸说:“后生仔,你算是问对人了。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澳门街书店都很惨的,很多做不下去都倒闭了。幸好还有一家,如果你不嫌麻烦,就沿着这条路左转,前面不远就有一家叫‘阿水伯的旧书店’,你找不到的话,随便找人问问就可以了。”
林逸没想到还能问到这样的收获,喜出望外,在香港淘遍了旧书店,没想到能够在澳门也淘一次。
告别了书摊阿婆,林逸提了手中的连环图,欢天喜地地沿着阿婆所说的方向找去。
……
原以为可以很快找到那家旧书店,不曾想,林逸找了一大圈,却还是没找对地点。
澳门街的人很多,感觉比香港还多,也许是地方小的缘故,林逸的感觉就是上帝一下子把所有人都塞在了一个地方。
终于在前面拐角处,林逸问对了人,那是个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他的古朴与澳门的繁华格格不入。
林逸问他:“您好,老人家,请问阿水伯旧书店在哪里?”
老人呵呵一笑,露出掉了牙齿的嘴巴,说话有些跑风地说:“后生仔,你找书店么?那家就是啦。”指了指马路对面那间老式的砖瓦房子。
“什么?”林逸一愣,抬头看了看那房子的门口,没有招牌啊。
那老人笑道,:“莫看了,那就是阿水伯旧书店啦,他做的是街坊生意,不需要什么招牌。”
另外有一点老人没说,像这样的书店没有招牌,就不算是正式的书店,那么店主就可以不必交税。
谢过老人,林逸快步朝那间旧书店走去,原以为走几步路就可以到了,谁知道马路上车来车往,他硬是停留了三分多钟,这才走过马路。
那间砖瓦房就在眼前,林逸看见这座房子不禁诧异,澳门竟然还有这么老旧的建筑,也算是奇迹了。
实际上这也是澳门对老式建筑保护的结果,不像内地,为了盖高楼,连很多文物都拆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家独特的旧书店就在眼前,林逸淘书之心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就钻了进去。
……
林逸走进这家“阿水伯旧书店”,但觉店内和外面简直是两个天地。
如果说外面是个车来车往,游人如织的旅游世界,那么这里就是一个古色古香的旧书天堂。
放眼看去,只见屋子四周墙壁上张贴着很有澳门和香港味道的老挂图和老年画,并且下面附有港币标价,可能港币在这里比较吃香,所以并未标明本地的澳门元。
其中有一张貌似是八十年代的广告画,憨态可掬的胖童子抱着一条锦鲤鱼,寓意“年年有鱼”,在童子脚底下则是一大堆包装精美的“老婆饼”,下面是澳门老婆饼的广告词,“澳门特产,和味好滋味嘢!”
下面附着的标价是:388港币。
林逸粗略算了一下,大概是330元人民币。
另外一张很明显是澳门六十年代葡萄牙殖民时期的老年画,一位美丽的渔家女和一名金发碧眼的葡萄牙美女坐在一条小船上,观看濠江秀丽的风景。标题是同游濠江。
这张年画看起来很珍贵的样子,用四四方方的透明薄膜装了起来,不过画面依旧能看的很清楚。
再看下面这幅老年画的标价,竟然是:6888港币,差不多6000元人民币。
虽然林逸心里早有准备,却还是不免咋舌。看起来澳门老年画的价格比内地还要贵。
要知道,如今年画收藏在内地刚刚兴起,很多名品价位还没高到这么离谱。
按照分类,通常来说,只有三类年画收藏价值才比较高
一是古版年画。古木刻版年画至今已属凤毛麟角,价值不菲。如《老鼠嫁女图》《寿星图》等民国初期的老木版年画一张价格就达500元以上,而清代的每张可达1000元~3000元,更早期的老年画则已成为“可与中国明清珍本绣像插图相媲美”的艺术珍品了。在拍卖品市场,一张明代年画《寿星图》曾在广州嘉德举行的中国精品年画专场拍卖会上以7万元成交,另外一张清初的《三星图》拍卖价则高达12万元。
二是建国后名家精品。著名画家杭稚英的《西施浣纱》、刘玉斌的《鱼乐图》、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等新年画代表,近年来已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价格方面几乎每一张都能上百,并且价位还在上涨。
三是海派年画。按地域论,除天津杨柳青年画外,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还有海派年画。建国初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画创作团体成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的新年画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初达到鼎盛时期,该时期的年画俗称“海派年画”。“海派年画”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其画面色彩艳丽,人物栩栩如生,有着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因此这类年画收藏也成为热点,现在六十年代品相好的可达300元~800元。
正因为如此,林逸看过墙上那些澳门版的“老年画”,就摇了摇头,价格高得离谱,估计很少有人能“吃得住”。
当然,澳门是个旅游城市,说不定老板故意定这么高的价格,总有一些喜欢“猎奇”的顾客会伸头挨宰,毕竟“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就是买卖。(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再见《金瓶梅》
虽然店内的年画因为价钱太高,林逸有些接受不了,可是不等于书店内没有其它宝贝。
林逸的目光从墙壁上那些漂亮的老挂图,老年画上转移过来,只见整个书店面积大约50平方左右,四面墙壁齐刷刷地摆放着六张大书架,书架都是那种很老旧的实木书架,笨重,宽大,经得住沉甸甸的东西,此刻上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粗略估计不下万册。
看到这么多书,林逸的心越发火热起来,心道,这么多书,总会有一些有价值的吧。
林逸是个固执的淘书迷,同时也是个淘旧书的高手,如果说以前他刚入行的时候,淘旧书还需要仔细扒查,那么现在,则不需要了。
目光大致扫一遍书架,林逸已经差不多可以确认,这些书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分门别类,港版武侠小说占了大约百分之三十,什么古龙的,金庸的,梁羽生的……不过那些书的品相不是太好,大眼看去顶多七五品左右,按照林逸淘书的原则来说,除非是那些极其少见的珍稀版本,对于书的品相必须要严格把控,因为只有品相好的书才有大的收藏价值。道理很简单,谁也不会去收藏一些破破烂烂没啥价值的旧书。
林逸抽出一本《白发魔女传》翻了翻,就发现,这些书应该是“出租书”。因为很多武侠书的扉页都写有出租日期,有的甚至勘有印章“撕书者冚家剷”。
原本林逸还对这些武侠小说颇有兴趣,看见这咒人骂人的大红印章,就直接打消了念头。
就在林逸转移阵地,准备去另外一个书架上翻看时,周围传来一阵骚动声,惊动了他。
此时,整个书店人并不是太多,只有两个老头在这里面翻看旧书,除此之外就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女人,想必是那个“阿水伯”的老伴。
澳门的书店生意或许真的很难做,老女人对于店铺的生意毫不在意,自顾自地坐在椅子上拿了针线绣着“十字绣”,这种手艺在内地女人中间很流行,没想到来到澳门还能看到。
因为距离较远,林逸不知道她绣的是什么。不过听说现在的“十字绣”很厉害,内地有绣出超大号的“万里长城”和“金陵十二钗”的,一幅就能卖七八万。
再看那两个淘旧书的老头,一个胖一个瘦,相映成趣,倒像是《鹿鼎记》中胖瘦头陀。
期间,两人貌似各自中意了几本书,事有不巧,店主阿水伯外出了,绣“十字绣”的老女人对旧书的管理一向的是“丫鬟拿钥匙当家不做主”,书虽然在两人手中掂量着,一时买不走,心又不甘。
瘦老头掐着手中的书,偷偷看了一眼正在浏览旧书的林逸,然后用粤语悄声对胖老头说:“唔如咱先把它藏起嚟?(不如咱先把它藏起来)?”
胖老头自然是随声附和了,当然,他也悄悄看了林逸一眼,见林逸没啥反应,这才安心。
实际上像他们这样的举动,很多喜欢淘书的人基本上都干过。就是买书的时候,能做主的老板不在家,又怕这些好书被别人淘走了,于是就找地方先把书藏起来,等下次老板回来以后,再取出来交易。
只不过这俩小老头做到太鬼祟了点,倒让林逸起了好奇心。
相似小说推荐
-
美国英雄 (垂天之翼) 起点VIP2017-02-14 异术超能从特洛伊的战场,到荒古时代的华夏;从尼罗河畔的金字塔,到幼发拉底河岸的残垣断瓦;从...
-
透视全能高手 (风中白驹) 起点VIP2017-02-03 异术超能本来想平淡度过一生的朱笑天因为一次事故彻底明白没有绝对的权利就没有绝对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