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复兴之路 (wanglong)



“陶哥,我可是你小弟,这回你可得照顾我!”

“哈哈,具体事我是不管的。但加强与开发区的合作既是市里的要求,也是我们确定的原则,理论上是可以的。东湖本来就是红星最紧密的合作伙伴嘛。另外,车辆配件分公司成立后,在产供销上拥有较大的独立经营权,下一步你找分公司谈吧,只要他们同意配套,我绝不干涉。”

“行,有您这句话就行。多谢陶哥了,”唐一为站起身,给自己倒满,“这杯酒我干了,表示对陶哥的感谢。”

赵庆民被无视了。尽管他和陶唐理论是是平级,但实际地位真的不等。从平泉政府的官员们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点他倒无所谓,但在最近反复讨论的机构和人事问题上,他和陶唐产生了分歧。其中一个分歧就是成立类似事业部的分公司。按照陶唐的设想,将要成立车辆配件、变速箱、农机及矿山机械四大分公司,采取独立核算的方式运行,在人财物产供销上授予相当大的权力。特别是销售权的改革,直接触动了李珞的蛋糕,引起李珞强烈反弹。赵庆民出于班子稳定的考虑,建议陶唐分步走,即先从确定搬入开发区的车辆配件板块入手,其他的先不动,但陶唐不同意,开过两次班子会,争论的很激烈,马光明、韩志勇支持成立拥有相对独立经营权的分公司,但李珞、江上云及邱林反对,迄今尚未作出最后的决定。

但成立四大分公司的消息还是走漏了。这是没办法的事。班子会从来就不会做到绝对保密,也没法子追究泄密责任。现实就是这样,关系盘根错节,前一发动全身。成立四大分公司其实不仅是机构调整了,已经设计体制和机制的变革。特别是四大分公司的一把手更为引人关注,谁当?什么级别?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赵庆民建议陶唐先不要定,最好分步走,而且要请示集团。但陶唐认为这完全是公司内部事务,不需要请示上级定夺,他决定利用元旦假期开几个会,将机构和人事基本上定下来。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下面的热议,大家议论纷纷,也就是陶唐一个人听不到而已。

好在今天陶唐只是说了车辆分公司的事,没有涉及其他。赵庆民此次陪陶唐来开发区,就是想再做做陶唐的思想工作。在赵庆民看来,红星初步扭转了极为困难经营形势的成果来之不易,除了经营上的努力外,更为重要的是班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局面,至少表面上的争斗不见了,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地商讨协作。这个局面的出现,赵庆民认为完全是陶唐的功劳,陶唐虽然年轻,但具有一把手的基本素质,办事比价公正,在掌控权力上分寸感做的不错,该他管的他没有放手,该放手的没有越权。大家的职务消费虽然减了不少,但陶唐这方面过得很硬,大家也说不出什么,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所以,不仅班子的状态得到极大改善,而且带动了中层风气的好转,直接促进了干群关系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些都是令赵庆民深为欣慰的。郭涛不止一次对他说,现在是红星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还是陶总有办法,立足自身着眼内部完全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

班子成员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是李珞和韩志勇,但现在李珞很支持陶唐的工作,韩志勇差一些但也说得过去。特别是下半年,韩志勇在成本控制上下了大工夫,一方面压缩生产及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财务费用的支出,贷款规模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减少了4000万。在赵庆民看来是一个很大的成绩。而且,韩志勇支持成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分公司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他认为有利于提高基层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和财务意识,可以促使公司经营局面的进一步好转。

但赵庆民认为,因为机构和体制改革破坏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是得不偿失的,他有责任劝说陶唐不要过于激进,由此造成新的不平衡就得不偿失了。

至于压缩管理部门,赵庆民是原则同意的,比如撤销职工教育处并入人力资源部,比如撤销政研室并入总经办和发规部,比如撤销基建部将其业务并入机动部和建安公司,理论上都没有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必然涉及大量的人事安排,必须慎重从事。

第230章机构和人事三

饭后,陶唐婉拒了卢主任请他上楼休息的提议,辞别马德胜和唐一为,和微醺的赵庆民在马光明和廖俊伟陪同下去了从东湖接收过来的钢管分厂。

他们的作息制度与本部不同,中午只有一个小时的午饭和休息时间,下午一点就上班了。陶唐等人过去的时候,隔着老远就听到了车间熟悉的噪音。这是一种令陶唐无限喜悦的声音,车床的嗡嗡声,冲床的咔哒声以及工件落地发出的声音是那么的熟悉。他喜欢这种噪音,每当听不到这种声音,他就会感到心虚。

这是在滨江养成的习惯,没有在一线任过职的干部是无法体会的。

车子直接停在了主厂房的门口,马光明和廖俊伟都清楚陶唐的习惯,他更喜欢在车间听汇报而不是在办公室。

但陶唐在门口立住了脚,“算了,酒气熏天的,给工人看到了不好……还是到你办公室吧。”

钢管分厂并无独立的办公楼,廖俊伟的办公室就在主工房的二楼,但有独立的楼梯上去。

一行人来到廖俊伟的办公室,陶唐立即皱起了眉头,“老廖,瞧你这乱的,比猪圈也强不了多少了。马总,精益管理可不能有死角啊……”

“其实他的生产现场还是不错的……老廖个人就是太埋汰了些,也不知道找个人替你打扫。”马光明替廖俊伟开脱道。

“还是有死角嘛……”陶唐在脏兮兮的沙发上坐下来,“行了,别折腾了,给我们倒杯水吧……开水就行,估计你也没啥好茶。”

廖俊伟有些尴尬,“我在办公室待的时间不多,这儿成了大家的休息室了,看报喝水都过来……地方太局促,早想着给大伙儿弄间休息室,硬是找不到地方……”

“主要是你原来的习惯就不好……”陶唐并无批评的意思,“这几个月本部的现场管理可是上了大台阶,山高皇帝远,你这儿落后了……”

“陶总批评的是,我马上整改……陶总,是不是听我们几个向您和赵书记汇报下工作?”

“不用了……情况我基本了解,除非你的报表是造假。总体上,钢管分厂还不错,要说缺点,我个人认为在人事管理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人向我反映你这里劳动纪律不好,甚至有吃空饷的现象,是吗?”

廖俊伟立即急了,“陶总,批评我抓劳动纪律不够我接受,但吃空饷绝对没有!如果有,你就地免了我!”

“我已经说了是反映,你慌什么?!没有就好嘛。好了,你忙去吧,我和书记要借用你的办公室商议件事……”

马光明闻言立即站起身要回避,但被陶唐叫住了,“老马你别走,一起聊聊吧……在厂里整日不得空闲,这里倒是清净……聊什么呢?”陶唐自问自答,“前日给吕绮出了个题目——作为公司发展规划部的领导,说说我们红星厂制约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没要她马上交卷,给了她时间充分考虑……现在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俩,由于身份不同,我就不给你俩考虑的时间了。作为公司领导,我想你俩三天两头会思考类似的问题吧。老马,你先说!”

马光明的脑子里正想吕绮。因为陶唐刚才提到了吕绮。他在想,如果硬要找陶唐的破绽——他和韩志勇不止一次地讨论过这个议题,倒不是谋划“谋朝篡位”,而是寻找上位者的破绽,这是韩志勇的思路,也是其防身之要术。结论就是,大概吕绮是陶唐唯一的破绽吧。之所以要加一个“大概”,是因为他和韩志勇不肯定陶唐和吕绮有一腿,他认为没有,韩志勇认为有,意见难以统一。这本是个极为无聊的话题,至少马光明认为简直就是龌蹉。现在陶唐提到吕绮,态度坦坦荡荡,于是再次证实了马光明的预感,二人关系清白,绝无越线之可能……没想到陶唐第一个就要他回答,而且理由极为充分,是啊,作为公司领导,不考虑制约公司发展的问题就是不称职。

哪一级的领导也不愿意在能决定自己前途的人那里落一个“不称职”的印象,马光明岂能例外?“陶总,您这是突然袭击了。好吧,我说说看,不对之处领导当面批评指正。”

马光明迅速整理了思路,“制约红星发展的问题不少,但我认为最当紧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体制就像计算机的硬件,机制嘛,当然就是软件了。如果把厂子比作一台老旧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从里到外都该升级了,体制要变革,机制也要做相应的变革,不然不足以支撑公司新一轮的发展……”他的思路越来越顺,谈话也就不打磕巴了。

赵庆民抽着烟,静静地听马光明讲体制和机制变革的必要性。心想,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随便拉出一个中干都可以谈上半个钟头……我们谈体制和机制谈了几十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破三铁”(即打破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开始,就在讲体制和机制的问题,讲了二十多年了,有什么统一的结论吗?上面不断推出改革的命题,包括政策性破产和债转股这样力度相当大的举措,彻底解决体制和机制的弊端了吗?没有!这家伙有些取巧了,大概听说了陶唐要在机构上做文章,于是选了这么一个永远不会不及格的话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