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复兴之路 (wanglong)



“你可够实在的。别忘了还有陆书记……承蒙陆书记看得起,他可是跟我说过跟你的渊源……你总得替他想一想吧?”

“的确,我跟陆耀祖是多年的朋友了。就是因为替他想,我才认为你们搞的新城规划不合时宜。”

“嘿,好大的口气。老陶,今儿就咱俩人,不妨给我讲一讲你的理由。”

“你的理由很充分,我很清楚。但在我看来。简直就是饮鸩止渴。鸿友,你对宏观经济有没有研究?”

“谈不到研究。平泉市一家的情况,还上不到宏观的高度吧?看来你对宏观经济是有研究了……”

“我对宏观经济不能说有精深的研究,也不能说没研究。在燕京总部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读书看报,还真看了些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书,我国学者的有,国外的更多一些。因为我所处的位子,对我们集团的总体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把辉煌集团放大,或许就是全国的缩影。你先听我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反正就咱俩人。”

“你讲,我洗耳恭听。”

“我们搞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如果回顾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黄金十年。那时我们还在上学,感受不深,关键是理解不够,更谈不上研究了。经济学上有个帕累托效应。也就是每个人资源的获得都建立在别人不受损失的基础上。特别是农村改革释放出巨大的红利,受益的不仅是农村。进入九十年代,以南巡讲话为标志,国家进入了全面改革开放阶段。以特区经济。发展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工业园区和各种开发区,还有地方无所不用其极的招商引资为标志,gdp概念被全面引进并成为了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这个时期。是农民受损,城镇受益的阶段。帕累托效应不存在了。不知你看过那本书没有?就是湖北一个乡党委书记给总理写信的那个,提出了三农问题。农民最苦,农村最穷,农业最危险……”

周鸿友点了支烟,那本书他是看过的,印象很深。但陶唐说这个是什么意思?一个国企老总给市长上宏观经济课?还是农村问题?

陶唐继续讲,“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这种政府主导的工业化进程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出现了全面的产能过剩,国企亏损面很大,银行业不良贷款达到两位数,所以当时的总理主导了银行业一系列的不良贷款剥离,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就是那时候陆续成立的,接过了银行的坏账,同时引入外资改造我国的商业银行系统。对国企呢,抓大放小,实施大规模下岗分流,拼命给国企甩包袱。在其他方面,我指的是全社会范围,医疗、教育全面产业化,而且,在98年取消了住房分配制度,财政上实施了分税制,拉开了地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大幕……代价呢?城市,尤其是国企的工人,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终于说到正题了。周鸿友想。

“现在又过了十几年了,以加入wto为标志,又红火了十年吧。有没有又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感觉?产能再次全面过剩,银行坏账再次升高,房地产,我知道你最关心这个,房子不好卖了,看看平泉有多少半截子楼盘?”

周鸿友默然。他不能否认陶唐所讲。但在心里讥笑,混到这个地步了,竟然如此幼稚吗?你以为政府不明白你说的问题吗?

“回顾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史,能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经济好转的时候,国进民退;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政府甩包袱,成本由整个社会来承担。”

“你太过激了……”

“是不是事实,可以讨论。我说的再过激些吧,如果遵从市场规律,或许有的地方政府根本就存在不下去。因为政府的很多职能是以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才有了存在的价值。换个角度看,政府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他们的行为就有了高度的一致性。政府官员本来就不是商人,他们讲政治,思想高度统一,所以,重复建设就成为了必然,这也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逃不掉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再把视角放大些,你没发现各个城市越来越趋于雷同吗?所以,房地产必然走向过剩。你不要看现在还算红火,但它毕竟要受到市场的制约。不信吗?现在的情况是你们这些地方政府的首脑成了当地最大的公司的老总,但是你既不能印钞票,也不能发债券,更没有定税的权力,土地就成为唯一的工具。竞相压低土地成本进行招商引资,最后势必要把土地成本都集中到房地产上来。政府亲力亲为的投资活动,导致财富向少数人群集中的同时,高房价却要大量中低收入的人来承担。而地方主政官员由于任期有限,多数人是不会考虑地方的长远利益的,而是看重自己在任期内的考核指标,用一个或数个大项目来刺激经济,增加就业和税收,当期的数字当然会很好看。至于债务、环境破坏、社会矛盾等,都是由后任来背,谁管那么远?这一点,跟国企的做法几乎一模一样。我在燕京总部是和集团的领导们谈,几乎所有的企业对于投资上项目都举双手欢迎,尚找不到拒绝者。大家几乎都不去考虑投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企业的债务问题,反正企业是国家的,就算资不抵债也没什么了不起,实在不行就搞政策性破产,甩掉债务换个牌子继续干就是了,说不定还是政绩呢。但站在国资委的角度,这样行吗?”

周鸿友愕然。

“所以我认为,平泉新城规划根本就是错误的。受益的可能是一些从事房地产的企业,成本却要全市来背。与其搞新城建设,不如咬牙搞棚户区改造,还有大量的关乎民生的基础建设……你摊子铺的越大,包袱就越重,将来的问题就越多。”

“你说的不无道理……但你不知道新城建设的起因,并不全是平泉方面的推动……”

“我听说了。是北阳的几所大学搬迁引起的,对吧?平泉的问题如果存在,套用到北阳头上一样适用。鸿友,陆书记对你的评价相当不错,本来我不该这样翻嘴弄舌,谁让我们也是同学呢?有时候我就想啊,如果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办,其实很简单,根本就没那么复杂。就拿红星说吧,一方面,红星的困难被人为夸大了,另一方面,一些出血点又视而不见。我不过是做了几件谁都知道该怎么办的事情,都快被你们吹破天了,岂不好笑?”

陶唐故意把和陆耀祖谈话的部分内容透露给了周鸿友。

周鸿友果然高兴起来,正要说话,敲门声响起,张爱英在外面叫道,“陶总,请您和客人下去用餐。”

“好,我们马上下去。”陶唐站起身来,“走吧,吃饭去!你想喝什么酒?今天我请客,绝对满足你。”

第200章国庆长假六

尽管不情愿地被陶唐上了一课,以至于周鸿友产生了浓重的怀疑,以这家伙严重偏离主流的思维,是如何获得了辉煌集团高层的信任?但周鸿友也摸清了陶唐对于红星搬迁的底线思路——企业是国家的,如果下达行政命令,他无条件执行。所以,这餐饭气氛还算不错,两人喝掉了一瓶酒,其中六成是被陶唐干掉的,周鸿友至少和陶唐有过两次饭局了,深知这位老同学的酒量绝对碾压自己,他甘拜下风。

陶唐送走周鸿友已过八点。回到房间,发现小荷已经回来了,正在用借来的蒸汽熨斗烫衣服,床上凌乱地摆满了已经烫好和尚未熨烫的衣服。

“呵,没想到我女儿还会这个……”陶唐忽然发现小荷已经长大了,一些事情对于女孩子似乎天生就会。

“小看人了吧?喂,你怎么又喝酒了?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迟早你要被酒精给泡死。”陶小荷扔掉手里的熨斗,去给父亲泡茶了。

“来了个当着副市长的老同学……唔,吕阿姨给你做什么好菜了?”

“家常便饭而已。不过那位范叔叔厨艺真不错……”小荷给父亲端来一杯浓茶,“除了有道哥哥外,我伯父一家真是讨厌!看着他们的嘴脸就恶心!”

“不要这样评论长辈。”陶唐接过杯子,“他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你大了,就理解他们了。对了,明天你不是要陪着去娶亲?几点过去?”

“他们叫我一早就过去呢……对了,”陶小荷转身到外间取来一个衣袋,取出来比划着,“好看吗?”

“不错,啥时候买的?”

“下午,吕阿姨给我买的,她带我逛街了……”

“你怎么能让人家给你买呢?给钱了吗?”

“给了。但她死活不要。一共是990块,以后你给她吧……”陶小荷似乎对新买的衣服很满意,“明天我就穿这身衣服了,行吧?”

“明天的主角可不是你……”陶唐慈爱地看着女儿。觉着她两个多月不见又长高了,“等你出嫁的时候,爸爸给你买最美的婚纱。”

“切!你最擅长忽悠了……”

“说点正经的吧,最近学习怎么样?高一很关键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