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 (wanglong)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wanglong
- 入库:04.12
“其实很容易确定最紧要的是什么。你不是能参加他参加的大部分会议吗?一些会议你没资格参加,你也有办法了解会议的内容,没错吧?”
“没错。你直接说,别绕圈子……”吕绮似乎抓住了什么。
“陶总批评哪个部门最多,批评哪类事情最多,那就是最紧要的工作,你的制度修订就从那里入手……”
高招!吕绮有些对老公刮目相看了。这家伙说不定在政研室会做出成绩的。
果然,吕绮这条路一路顺畅。半个月后,吕绮再次拿出了制度修订的清单报给了陶唐,涉及人员培训、技能带头人评聘、设备及物资采购、废旧物资处理、招待费使用、差旅费标准等方面计十二项。次日,李志斌退回了请示,上面有陶唐遒劲有力的批示:同意。望贴近实际,便于执行。
过关了!吕绮为此“请”老范出去吃了一顿,表扬老范看问题准。老范同志得意洋洋,“你呀,是身在庐山,当局者迷。陶总雄心勃勃要全方面改造红星,这不过是开始而已……”
这一次,吕绮不敢闭门造车了,确定清单后,领着小史等人逐单位走访征求意见,很是费了番力气。这边尚未完成,新的任务又下达了。
这一次是陶唐把吕绮叫到他办公室亲自布置。
“总的感觉是不太顺”陶唐慢吞吞地说,“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出现了,大家可能怕我了,唯恐犯错误,什么事也找我批,简直不胜其烦。怎么办呢?要规范决策机构及决策事项了,制度汇编里不是有‘三重一大’吗?就从这里入手,把‘三重一大’重新拉一个清单出来,哪些事情要上会决策要重新确定。我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属于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办公会的,我来主持并拍板,属于党委会的,由赵书记主持确定。除了这些大事,其余的,都放下去,我不管了。这个,也符合上级的要求,不是吗?这件事要快,权力清单要尽快拿出来!”
三重一大是特定用语,指国有企业的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建设、重大决策事项及大额资金的使用。主要目的是规范国有企业决策程序,避免主要领导一言堂。“三重一大”的实质是控制约束一把手的权力。
吕绮这次反应很快,“陶总,公司现有的三重一大制度基本是参照集团制度制定的,您的意思是根据我们实际情况重新搞?”
“是。那个制度我看了,就是照抄嘛。所以我对你们之前的制度建设不感冒。没错,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搞,第一不能搞成什么事情都要上会决策,那样其实没法子执行,我们这帮人尽开会了,什么事也别干了。‘做你所写的’,上面如果严格查起来,违反制度的比比皆是,在当前的政治空气下,问题可大可小,不能等闲视之。第二个呢,不能把该上会决策的东西交给主要领导拍板,该上会的必须上会……”
这个就比较难了。吕绮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以朋友的身份说句话可以吗?”
“当然”
“你真的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
“什么意思?难道我在开玩笑?”
“这是限制一把手的权力!如果真的执行,一些事情就不一定由你决定了,上会通不过怎么办?还有,决策机构表决方式是怎样的?票决吗?如果是票决,你就只是主持人或者召集人了,你只有一票!”
“哈哈。你以为大权在握的滋味好受?宋悦如果执行三重一大,我也不一定能来红星了……你把这个看做是限制我,我却把它视为保护伞。另外,集思广益绝不是一句空话,要相信决策层集体的智慧绝对比我一个人高明。吕绮,我给你说说我的近期目标吧……”
“你说”吕绮很想听听陶唐所谓的近期目标。
“改变目前的状况,让中层真正负起责任来,让领导层找准自己的位子,让我腾出更多的精力来考虑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所以,你领的这项任务对于我说的后两条有重要意义”
“先不说后两条,中干们可是累坏了,快被你逼疯了,尤其是一线分厂及营销部、财务部……”吕绮抓住机会说出她一直想说的。最近中层怨声载道,罚款尚在其次,当众被责难和登报批评谁也受不了,都是要面子的人啊。
“市场和利润本来就是逼出来的。现在就喊受不了了?差的远!现在我比他们累的多,合理的情况不应当是这样,我比他们悠闲自在才对……不过现在还不行”
吕绮默然。中层干部已经承受了来自最高层的巨大压力,改变是显著的了,现在倒有些人人自危了……但经营数据却令吕绮振奋,三季度即将结束,可以断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70亿,完成100亿的目标已经不是神话了,这一切都是陶唐来厂不到半年实现的,四月份时没人敢探这个目标。
“收入是基石。没有收入还奢谈什么利润?你以为我们是干独一份的垄断行业?所以要狠狠压下去!不能适应的就淘汰,我绝不会留情。四季度的考核还要加严,特别是中层的业绩兑现,要要数据说话,你要为我负责!”陶唐恶狠狠地说。
第192章变化六
如果在半年前有人说今年红星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可以突破100亿,李珞是不信的。如果是营销部的人吹此类牛皮,李珞一定吐到他脸上去,即使他是刘书林也不免。一季度的收入是多少?14.3亿!四月份结束也没超过20个亿,平均每月还不到五个亿。而100亿是什么概念?平均每月要实现8个多亿,考虑到前面的欠账,后面几个月要每月突破十个亿才行。就红星当时的状况,别说十个亿的市场有没有,即使有订单,也会受制于生产。虽然李珞不管生产,但不等于他不懂生产。
四月中旬陶唐来了,应他的要求,营销部几经反复,做了一份在李珞看来很有份量的市场分析报告,结论是公司在2013年销售收入应当在60~70亿之间。
所谓有份量,是指有翔实的数据支撑。手持订单是一方面,任何一个企业,除了那些垄断企业,都很难在年初拿到全年的订单。所以对市场的预判就很见功力了。李珞认为营销部修改后的这份报告写的不错,所以他痛快地在报告上签了字。其实他清楚,这份报告是打了埋伏的,就市场容量而言,全年拿到八十个亿的单子还是有希望的,但市场不是常数,它是个变数,往往体现出非此即彼的特征,即或者是良性循环,或者是恶性循环。如果前面干的好,工期和质量不出大问题,后面的单子就容易拿到,反之就惨了,经营了好久的市场也会逐渐被他人蚕食甚至彻底丢失。
李珞之所以瞧不上同伴们,抛开彼此处于竞争关系的原因外,工作赶不上市场节奏是主要原因。嘴上天天喊着用户是上帝,实际永远以我为主,表面上销售是龙头,实际上生产仍然左右着销售。这个大型国企的老毛病在红星体现的尤为严重。市场是什么?且不谈产品的技术领先程度,市场就是质量+价格+供货期。这三个基本条件中。你有一条做不好,市场竞争就可能处于劣势。李珞庆幸红星的市场目前还不允许那些低端私企进入,矿山机械及变速箱不是一般民企可以涉足的,不好说是资金技术双密集吧。至少可以算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反过来说,就凭红星生产经营的水平,假如从事低端行业,早不知破产清算几回了……
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的升级换代也缓慢的令人心焦。红星虽然不在it行业,也一样需要新产品和对老产品进行升级。每年的科研及新产品研发计划在李珞看来没有一点问题。应当说是紧跟市场脉搏的。但执行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说的严厉一点,没有一项是按计划完成的!这大概和江上云那副好脾气有关,主管科研的副总总是一副笑眯眯的大善人模样,下面还有什么压力?找客观什么时候找不到?在李珞看来,新产品这块严重滞后恰恰是导致红星厂缓慢但坚定地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说导致红星衰败的主要原因是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胡扯!红星的历史上只有一个一把手因经济问题被调查,宋悦肯定给红星造成了损失,但很有限!宋悦才干了几年?不就是搞出一个安红公司吗?李珞看来安红也未必就彻底失败了,资产还在嘛。股权也清晰。如果说宋悦个人奢靡,他一年能糟害多少?一百万了不得了吧?难道一百万就搞垮红星了?开玩笑!
李珞认为造成红星现在如此局面,江上云是应当负些责任的。他当总工多少年了?至少十年开外了!贡献在哪里?到现在主要产品仍在吃老本,这不是总工程师的失职?不应该被追责?但实际情况往往相反,江上云的年薪恰恰是同级干部中最高的!这里需要简单叙述下红星领导班子的薪酬了,除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和监事会主席的薪酬由集团直接考核发放外,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都是由公司考核发放的,根据分工拿总经理的一定比例,比如李珞这个常务副总,韩志勇总会以及江上云总工的系数是0.8。即基薪是总经理的80%,然后乘以内部考核分。年初总经理会跟副手们签署年度责任书,明确各自的硬指标和软指标,次年根据指标的完成情况打分。乘以薪酬基数就是副总级的年薪了。但这个指标考核体系相当复杂,在李珞看来是有问题的。考核体系中掺杂了很多非理性因素,特别是一把手打分的比例过高而分管业务的完成考核成了陪绑,所以才会出现江上云那样的老好人得分甚高的怪现象……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宅神 (和尚用潘婷) 起点VIP2016-12-04 都市生活意外重生去韩国的船上,做为来自中国的交换生,前世的宅男,他这一世依旧打算将宅男这...
-
校园修仙天才 (清风伴月) 起点VIP2016-12-15 都市生活泡最美的校花,修最牛的仙法,踩最强的敌人!陈在渊本是一孤儿,无意中得到一强大的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