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复兴之路 (wanglong)



原先他只提防魏凤茹姐弟,现在则多了个同胞弟弟唐一为。

他知道,自东湖机械整体危机爆发。唐一为与他的矛盾随之爆发了。

唐一为起初是支持成立东湖机械的。作为东湖实业的元老,唐一为一直希望有一块像魏舍刚一样的“地盘”,所以唐一为下了大工夫整顿东湖机械,想了很多招。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大环境的恶化不是个人或者一个小团体的努力可以扭转的,钢管厂的问题不过是一个引子而已。于是带出股份划分的建议。不是给他说,而是对齐震讲的,并且显然得到了魏舍刚的支持。当然也得到了魏凤茹的支持。唐一为对齐震说,要么重新调整公司的组织框架,要么重新计算股份,现在这种情况我是负不了责任的!

齐震读懂了唐一为的心思,他对东湖机械绝望了,担心自己把东湖机械甩给他,他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但对于魏舍刚,他可能更希望东湖实业分裂,让自己将东湖矿业正式交给他,从股权到管理权。但对于第二大股东魏凤茹,凭自己对她的了解,她不一定和魏舍刚站在一条船上,她不管公司的具体经营已经很久了,她最在意的是继承人问题,而不是股份的重新计算划分,更不是矿业公司的独立。

依照这个分析,最可能的是魏凤茹,因为其他人都没有她更在意戴天香和宝儿的存在。

戴天香母子他是肯定要管到底的,绝不是给几个钱打发走的问题。所以迟早要跟魏凤茹摊牌。现在考虑公司的接班人为时尚早,但股份矛盾却越来越凸显了。现在的股权是一个临时性的方案,大部分被他占据,他和魏凤茹合计占有了东湖实业73%的股权,其余27%中,魏舍刚名下为20%,唐一为名下为7%。

这个结果肯定不能被各方所接受。其实,东湖注册时只有两个发起人,就是唐一昆和魏凤茹。按照最初的投入资金比例,大致是唐六魏四,但魏家除了现金投入(抵押贷款)就没有别的东西了,而唐一昆拥有市场和关系,以及一个粗糙的管理班底,所以登记股权时魏凤茹建议唐一昆名下为70%,而魏凤茹名下只算了30%。东湖地产上市前,为了安抚双方家族,唐一昆拿出了7%的股份记在了弟弟唐一为名下,而魏凤茹在征得唐一昆同意后,直接把20%的股份转给了为东湖实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魏舍刚。于是便形成了现在的股权结构。

但这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第一是家族内部,魏家还好,但唐一为认为给他的股份太少了,颇为不满。第二是以齐震为首的元老们更不满意,他们早已不满足高薪和年终的奖励了,他们觊觎着股份,特别是在东湖地产上市之后,唐一昆不断听到这方面的呼声。

唐一昆知道股权问题迟早是个事,但他不想马上解决。东湖地产上市之前对原有股权进行调整带出了一堆矛盾,家族成员不满意,家族之外的创业元老们也不满意。好不容易才压下去,匆忙再搞股权分配必然带出更多的问题,所以就搁置了。实际上根本的阻力就在唐一昆自己,他就不想把手里的财富分出去。于是这样“糊弄”了好几年,矛盾越来越明显了。

引出矛盾的是东湖机械。

现在,东湖实业三大板块的资产和经营情况分成了优质、一般和差三类,优质的当然是东湖地产,即使遭遇了市场趋冷的问题,依然是东湖实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一般的是矿业公司,不算好。也不算孬,维持经营没有问题,尽管焦煤市场整体趋冷的大势已经形成,发展的机遇依然存在,但需要投入,需要做结构上的调整。东湖机械就比较差了,公司管理部门以及延聘的外部专家对东湖机械的诊断越来越得到了印证,确实需要做一次壮士断腕式的决断了。把一些资不抵债的小企业破掉是最简单的,但整合为东湖机械后反而带来了麻烦。当时齐震就提醒过其中的隐患。可惜没有采纳齐震的意见。另外,市里也不允许东湖做大幅度的破产和裁员,到了东湖目前的地位,不能不顾及政府的态度。关键是东湖机械经营问题的暴露带出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再次把股权问题凸显出来。唐一为的意思很明白,绝不接受现在的形式,东湖机械不是他的,而是大家的。但魏舍刚、齐震等人却认为唐一为应为东湖机械现在的局面负主要责任。

唐一昆当然明白责任不能由老三背。真正应该负责的是自己。但没有大肆收购和兼并平泉那堆乱七八糟的企业,就没有东湖实业的今天。当时收购企业不是为了经营,而是为了其土地。转手将其迁入开发区,既享受了政策特别是税收上的优惠,又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政府建立开发区的决策,进一步巩固了政界的关系。现在拿东湖机械名下的一大堆包袱说事是不公正的,某种意义上,没有前期的收购兼并,就没有今日的东湖地产。所以,给东湖机械以现金补贴使其继续维持下去就成为了必然。但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经营遭遇寒流,东湖的现金流也出现了大问题,连带着东湖机械更加举步维艰了。

如果依着唐一昆的本意,处理东湖机械的最佳手段就是破产,但他知道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市里不会答应。所以他设计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合理的方案,利用红星公司这个大型国企来完成东湖机械卸包袱的任务。红星如果顺利搬迁,只能迁入北郊的开发区,因为开发区已经没有足以容纳红星的土地,这就必然与开发区占地第一的东湖机械发生关系了,或者是资本上的,或者是业务上的,肯定会给东湖机械问题的解决带来转机。前段时间他成功地运作了钢管厂的整体转让,就是要给市里留下这样的印象,让红星和东湖机械加强合作是双赢的局面,那样他就可能不付出巨额成本而成功实现转型。所以,他近期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尽快促使平泉市启动平泉新城规划,这是整个链条的第一个环扣。但他没想到的是变数来了,第一是红星易主,本来已经拿下的宋悦因贪腐进了大牢,前期工作算是白做了。第二是平泉易主,王一高升不算意外,陆耀祖横空杀出才是意外,按照他对政府的了解,就算平泉新城规划已通过前期论证,仍需要过陆耀祖这一关。

令唐一昆感到忧心的是,从他和陶唐数次接触看,陶唐对红星搬迁不太热心。而且,这个人不好对付,不像宋悦,花点钱就拿下了。唐一昆送出两支玫瑰花都被陶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就连金橄榄的装修都不领情。要么是他胃口太大,要么就是这个人所谋甚大,根本看不上那点蝇头小利。陶唐是必须拿下的,如果他横在那里,新城规划真的可能变为一张废纸,因为平泉市绝对供不起红星的搬迁重建。另外,陶唐跟陆耀祖的关系莫逆已经从不同渠道得到证实,陆耀祖上任后出巡的第一站就是红星,拿不下陶唐,陆耀祖那一关也不好过。当然,也可以先做陆耀祖的关系,但难度肯定比陶唐大的多。陆耀祖是市委书记,地位比陶唐那个国企一把手高的多,何况自己还有与陶唐的同学关系可资利用。想来想去,唐一昆认为,解决东湖一揽子问题,包括股权问题,最大的障碍恰恰是陶唐。

唐一昆尚未想出拿下陶唐的办法,偏偏又出了跟踪案,怎么不令他心烦意乱?(未完待续。。)

第120章戴学东

从渔村酒家回到樾河小区后,唐一昆给秘书戴学东打了个电话,让他尽快替他物色一所房子,但要绝对保密,所以不要动用跟东湖有联系的中介,必须自己跑。对房子的要求,基本条件是僻静安全,最好是独栋别墅,如果没有趁手的,公寓楼也可以。最后,唐一昆挑明了,房子是给你姐用的,我想让她娘儿俩搬个家,这边不太合适,要换个窝。

但他没有说为什么要搬家。戴学东一如既往地没有问,表示他抓紧办。

唐一昆对自己的私人秘书非常满意。

戴学东是戴天香的堂弟。因为选用戴学东做秘书,引起了魏凤茹的质疑,他厉声责问魏凤茹,难道我换个秘书你也要管吗?

他把他之前的秘书安排到魏舍刚的矿业公司办公室出任副主任是有用意的,但导致身边空缺了一个重要的随员,因为没有找到更合适的人,那个岗位一直空着。后来想起在东湖实业经运部干了快两年的戴学东,便将其调至身边当了他的私人秘书。

戴学东尚未婚配,学历不高,只是一个大专生,谁都知道现在的大专是什么德行。当初小伙子从浙东乡下跑来平泉投奔堂姐找碗饭吃,戴天香很是为难,本准备给点钱打发了事,恰好唐一昆回家见到有些木讷寡言的小伙子,问明情由,当即安排其进了刚组建的东湖实业总部经济运行部做了统计。

东湖实业原先并没有独立的总部机关,随着东湖三大板块的独立运作,唐一昆组建了东湖实业总部,负责股权管理和绩效考核,并借此进行了必要的人事调整,往正在缺员的总部机关正在从下面调人,戴学东招入也不会引人瞩目,何况只是一个最底层的业务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