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和赵波年龄接近,经历相似,却比满脑子理想主义的赵波更加现实,道:“就算如你所愿当了律师,在法官面前还得低三下四,这不是我说的话,是你爸的原话,他压根不想让你当律师。”
赵波涨红了脸,道:“律师凭什么要在法官面前低三下四,你贬低我可以,不能贬低律师行业。”
苏丽见赵波被激怒了,道:“打住,不谈论这个问题了。我正式向赵波道歉,是否去学生会是你的人身自由,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以后绝对不会再多说半句。”又对王桥道:“蛮哥,我有事先走了。”
她挺直腰,迈开脚步向前走,高跟鞋叮当作响。
杜建国说了句公道话:“苏丽这是为了你好。”
赵波见苏丽直生气了,不再顾面子,一溜小跑去追赶。
王桥和杜建国对视一眼,都摇头。
两人来到老味道,由于人少,吃烧鸡公还是酸菜鱼都不太合适,艾敏道:“你们两个人就别单独弄菜了,等会和厨师们一起吃。胖墩别嫌弃大锅菜,厨师们是不会亏待自己的。”
“我借雅间一用,吃饭时叫我。”杜建国熟门熟路到二楼雅间,修改刚才写的通讯稿。
王桥与艾敏到二楼对账。民间合伙作生意是常事,合伙人因为生意扯皮更是常事,亏损时扯皮,赢利时更容易扯皮。为防纠纷,王桥和艾敏事前约定每个星期对一次账,今天就是对账时间。
(第一百一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醉酒
关了办公室门,艾敏拿了算盘、计算器以及一大沓乱七八糟的单据,道:“这个星期生意一般,买的东西不少,没有赚到钱,还要贴一些进去。”
王桥将一大把单据拿过来仔细瞧了一会儿,道:“买的生抽、老抽、八角这些调味品,还有油、煤、米等大宗物品,这个星期用不完,要摊平才算合理。”
艾敏不太习惯用计算器,看着单子,用算盘子拨拉得哗哗直响。收入账算完以后,她将收入明细表以及部分发票递给王桥。
老味道这种小餐馆,很多食客都不要发票,前台将每一笔收入记在本子上。王桥要对收入账,主要依据就是本子上的记录,这种做法在管理上有漏洞,却只能选择相信,否则就难以合伙。他细细地将收入算出来,与艾敏核对无误后,将收入写在标准账本的收入栏。
支出同样没有发票,大部分是收据,有的收据没有盖章,有的收据盖有鲜章,还有一些在菜市场买的小菜则直接在本子上记下诸如空心菜十把5块钱等。只要记录与实物相符,餐馆就会认同。
收入账和支出账算出以后,本周亏损1225块钱。见到这个数据,艾敏脸色尴尬,道:“忙了一个星期,还要亏钱。”
王桥道:“这个星期采购量大,亏钱正常。我觉得还应该有一个库房进出登记,没有这个登记表就无法核准盈余。”
艾敏面有难色地道:“为了控制成本,老味道餐馆人数原本就不足,没有必要再增加一个库管,让几个厨师拿一瓶酱油、醋也要登记,太烦琐了,久了肯定要出问题。”
王桥同意了艾敏这个意见,道:“至少要定期盘点。”
“那个肯定。”
算好账,时间已到中午两点,这才招呼服务员、厨师和杜建国吃饭。
厨师长老段自顾自倒了一碗老白干,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喝完之后,朝身旁递了过去。另外两个厨师坐在其身旁,接过土碗轮流喝着。喝了两轮,老段才道:“王老板,整一口。”
王桥没有推迟,接过碗喝一口。
老段有意无意地道:“现在很多餐馆都把厨房承包出来,老板当起来省心,又能多赚钱。”
王桥瞥了老段一眼,没有答话,端起酒碗继续喝。
艾敏在静州开餐馆既是老板,又是厨师,对厨房这一套都熟悉,她知道老段这是在试探,没有接招。
老段见艾敏和王桥两个老板都没有搭腔,不再说此事,端着酒慢慢喝。
这一顿午饭吃完已经到了三点,杜建国和王桥到校外胡乱闲逛了一圈,觉得兴味索然,回校后拿着第一篇新闻稿子来到了广播站。广播站位于一片绿树包围的旧房舍里,房间外有编辑室、播音室等牌子,在张贴栏上还有一个招收新播音员的通知。杜建国拿着稿子在紧闭的编辑室门前缩头缩脑地张望,正在犹豫着是否敲门。陪同前往的王桥见一向大大咧咧的杜建国紧张起来,明白他很再意此事,便伸手轻敲陈旧的木门。
“王桥,你找我?”开门的人居然是熟人,书法协会韩萍。
王桥很惊讶地看到韩萍,随即又释然,如韩萍这样活跃的学生干部,在学校各个部门遇到都不应该奇怪。他解释道:“杜建国要交一篇新闻稿,是不是交到这里。”
韩萍打趣道:“王桥,刚成为宣传部干事,就来支持我们广播站的工作,称职。”
杜建国将稿子递到韩萍手上,腼腆地道:“我是第一次写稿子,不知道合不合标准,请帮着把关。”
韩萍将两人让到屋里,看了一遍稿子,道:“总体来说不错,能够用。就是啰唆了一些,如果不介意,我帮你划掉一些。”
一向不安分的杜建国老老实实地坐在韩萍对面,目不转睛地盯着稿子。韩萍改完稿件以后,杜建国道:“韩姐,我能不能抄一份稿件,这份改过的稿子我要保留着,这是我的第一份新闻稿,很有纪念意义。”王桥从来没有叫过韩姐,一律称呼为韩萍,杜建国人胖嘴甜,“韩姐”叫得格外顺溜。
韩萍在书协活动中见过杜建国,最深的印象就是胖,笑道:“看来你的志向是当一个新闻从业人员?”
杜建国举着大拇指,道:“还是韩姐厉害,一眼就瞧出了我的志向,我准备创建本校第一个新闻社团,韩姐要多用我们社的稿子哟。”
韩萍将稿子修改完毕后,杜建国将红笔改过的稿子叠整齐,放进上衣口袋。走出广播站,杜建国和王桥坐在男生第一公寓旁边的石凳上,等着头顶的高音喇叭响起来。杜建国抱怨道:“广播怎么六点才播,我觉得应该五点播,多播放一个小时,我们新闻社就可以多写好多稿子。”
王桥道:“新闻社的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你就别在嘴里念叨,得走出第一步。”
杜建国抚着肚子上的肥肉,抬头看着高音喇叭,“你是中文系宣传部干事,帮助本系同学发展新闻事业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社成立后,你也算是开派祖师爷,这多荣耀。”
“看你胸有成竹的样子,具体要我办什么事?”
“你的毛笔字写得好,帮我写新闻社招新社员的海报,教学楼、操场、宿舍楼,至少写十张。”
“我的书法不值钱吗,一次十张。”
“拉倒吧,你有机会给山大最成功社团写海报,应该是你的荣幸。”杜建国随后认真地道:“蛮哥脑袋瓜子灵活,帮我分析形势,出点主意。”
“要想把新闻社办好,得要校方支持,我和你一起抽时间找一找黄老师,别谢我,这是宣传部干事的本分。”
“和校方合作,新闻社就堕落了。”
“好,当我没有说过,如果你不需要场地和扶持资金。”
“那还是去找找。”
六点整,头顶出现了一阵电流的渣渣声,随后播放开学以来就没有换过的序曲——《同桌的你》。六点十分时,校内新闻终于开始播放,第五条是杜建国的广播稿。自己写的文字变成声音,在校园内外穿梭、游荡,杜建国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握紧双拳,在小石凳前走来走去。
王桥原本还想开个玩笑嘲笑几句,见到杜建国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后,不再开玩笑,安静地听着以前很少注意的校内广播。杜建国如疯子一般喃喃自语,“这一篇新闻稿是我事业的起点,我正式宣布,从今天起,一位新闻人正式诞生。我晚上要请你和赵波吃一顿超级宽面条。”
男生一公寓,没有找到赵波。
从师母宽面店回来,仍然没有见到赵波,侯、杜两人皆认为赵波和苏丽在一起,没有在意。
熄灯之时,隔壁510同学在卫生间里见到刷牙的杜建国,顺口问起赵波,这才发现两个寝室没有人知道赵波的行踪。杜建国用充满嫉妒的语气道:“赵波和苏三妹肯定到那个角落快活去了,这个臭小子明天一定要请客。我还以为苏丽态度不佳,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王桥对苏丽的态度心知肚明,暗自觉得不太妥当,道:“只怕另有原因。”
杜建国不解:“还能有什么原因?”
王桥道:“明天见了赵波自然能知道。我觉得你先前的感觉没有错。”
寝室熄灯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闲聊,秦真高与王桥白天很少单独聊天,只有在完全黑暗时,细细的隔阂才短暂消失,各自躺在床上胡说八道。
早上八点,同学们拿起书本陆续上课,赵波还未露面。王桥悄悄将赵建国拉到一边,道:“不太对劲,就算赵波和苏三妹玩了通宵,早上也要回来,我们出去找一找。”
杜建国道:“找什么找,说不定这小子还在温柔乡里快活。即使要找,在什么地方去找?”
相似小说推荐
-
绿茵骑士 (木子柒7) 纵横VIP2015-9-20他就像一个奔跑在绿茵场上的骑士; 追随他,就能看见阳光—— 以涵娘的名义,奔跑吧,骚...
-
花都杀神 (沉默-羔羊) 看书网VIP 异术超能他拥有不凡背景,曾是国之利器,杀敌无数,一次意外沦落校园,他该何去何从?作为学生他本不想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