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工业民科 (好闲)



田建鹏脸露担心之色:“你们是不是让厂家把车间清理一下,万一因为粉尘影响了考察可不好,我这里有一本纺织企业的生产安全手册送给你,希望你们注意!”

沈克俭惊讶的接过小册子,看了看,这本册子题为《纺织企业含尘空气的净化》。

他点头对田建鹏说道:“要的要的,我们会和滨麻厂沟通,让他们注意这个事,好好清理一下车间,保证不影响林先生的参观。”

田建鹏也是听林强生的秘书穆青说了一嘴,他点头说道:“要彻底来个大扫除,企业生产安全还是不能忽视的!”

沈克俭摸不着头脑的回了纺织局,仔细看了看这本苏联人编纂的小册子,这才晓得苏联在70年代发生了几起纺织企业的爆炸事故,72年开始对原有设备和厂房进行改进。

他想到滨麻厂是根据苏联技术建造的,这几十年来并未做过什么改变,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沉思了一下,沈克俭给滨麻厂的厂长刘书伦打了一个电话,让他来纺织工业局一趟。

刘书伦1985年担任厂长到87年已经是第二个年头,在他接任后,工厂实行了厂长负责制,他带领滨麻厂平均每年实现创汇2200万美元,利税2000万元,成为了全国亚麻行业的创汇大户和标兵单位。

这位山东莱州汉子43岁,还有着很明显的乡音,他接到沈局长的电话后赶到了局里,走进了办公室,只见沈局长手里捧着一本小册子,正在逐行的研读,皱着眉头非常郑重的样子。

“沈局长,你把俺叫过来说有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啊?”刘书伦摘下帽子,奇怪的问道。

沈克俭站起身来,招呼他道:“老刘啊,你来坐,看看我手里的这本纺织工业安全手册,上面介绍了几起纺织行业的重大事故,触目惊心啊!我们在这方面也要重视起来,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刘书伦疑惑的道:“哦?是哪里的事故,什么事故?”

他忙接过册子,翻着看了看,原来是苏联来的技术手册,他好奇的说道:“苏联人的,这可真是惊奇,我们又和苏联恢复技术交流了吗!”

沈克俭说道:“这是纺织出版社85年翻译出版的,我现在才看到,你在一线工作,也仔细看看!”

刘书伦点了点头,看着他着急的说道:“那好,我回头再看。沈局长就为了这事吗,没事俺就走了,厂里还忙着呢。”

沈克俭连忙叫住了他:“还有个重要的事,你先别走!”

刘书伦又坐了下来,显得颇不耐烦,他比沈局长还大几岁,也是老资格,所以就显得很随便。

沈克俭只好长话短说:“省长亲自找我说了个事,林强生的东星集团打算踏足亚麻行业,人家看上了你的滨麻厂,打算投资你们,建立一家合资企业,这事你是怎么想的?”

“啊,省里要把滨麻厂卖给外人经营?”刘书伦一下子站了起来,瞪着老大的眼睛问道。

他挥了挥手:“这事我不同意,什么投资,明摆着就要占便宜嘛,这事局里不能答应!”

沈克俭站起说道:“你给我先坐下!”

看刘书伦不服不忿,他继续道:“人家投资,上新设备新技术,怎么叫占便宜?

省城内的几个企业,轮机厂、锅炉厂、电机厂,自合资以后的变化,你也不是不知道!

自从与东星集团合作以来,几家企业的产值增加了,产品在水电行业的增长有目共睹嘛,这叫占便宜,那我们宁可多让人家来占这个便宜!”

刘书伦撇了撇嘴,这两年,滨麻厂在他的带领下有了较好的起色,产品产销两旺,出口增长,利税增加。

至少刘书伦自己认为他没有什么错处,自己刚刚担任厂长,实行厂长负责制还没有两年,这就有人开始惦记了,他怎么也想不通!

他拍着桌子说道:“这事我保留意见,我不同意,你们爱合资哪个合资哪个,滨麻厂,不行!”

“局里怎么决定还要看厂里的意思,难道把滨麻厂交给外人就能干好了?我不信!”刘书伦把小册子往桌子上一摔,拿起帽子扭头就走了。

“唉,你给我回来,把书拿走啊!”沈克俭跺了跺脚,没来得及追刘厂长就下了楼,跨上自行车出了纺织局的大门。

沈克俭从窗户看着他的背影,暗道:“这个犟货,看来合资的事情要糟糕啊!”

突然他叫了一声:“坏了,我还没让他把工厂好好打扫一下,这外商要参观,可不能轻忽了!”说着沈克俭不得不戴上帽子,下了楼也骑上自行车出了厂门。

第922章大纺织之梦

回到厂里的刘厂长并没有把合资的事情当回事,虽然东星集团在省内很有名,发展得不错,但他觉得想要踏足亚麻行业他们还差一点。

他就认准一条,厂长负责制说了让自己负责,那自己就得负责到底,合资与否最起码得征询一下他的意思。

他就一个意见,不同意!

正月初七,省里正式下发了关于东星集团投资滨城亚麻厂的通知,沈克俭这两天到滨麻来了好几次,不断的劝说刘书伦听从省里的安排,好好配合投资计划。

刘厂长与他在厂部吵了几次,当然主要是他在吵,沈克俭一直苦口婆心的劝说。

两人的争执也很快传遍了厂部,很快滨麻厂的干部职工们就知道了合资的事情。

东星集团欲投资滨麻厂,双方要建立合资企业,不管是厂里的干部还是职工,都对这个消息喜忧参半。

正月初十,也就是2月7日,林强生由纺织工业局局长沈克俭和省国资委主任赵杰陪同,参观考察了滨城亚麻厂。

滨麻厂位于市东南,与电机厂、轮机厂、锅炉厂都在一个区,处于老工业基地的中心地带,现有职工将近8000人,退休职工也有3000人左右。

它像所有国有企业一样,企业负担沉重,但是在新任厂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却展现出了难得的朝气。

林强生在众人的陪同下观看了此行的重点,梳麻车间和前纺车间,正在工作的机械设备噪音很大,但是他的脸上却没有什么异色,反倒是很沉重。

前世他听说,在大爆炸之中前纺车间的火势尤为酷烈,因为这里集中着大量的纺织物,所以火势非常大。一位车间的支部书记为救工人而牺牲,人们找到他的时候,他躺在地上,浑身上下只有裤衩和脚底下被烧焦一小块鞋底,他的眼睛还睁着,在寻找受困的工人。

虽然忘记了这人的名字,但是林强生特意看了一下工人们,见岗位上的女工和男工兢兢业业的工作着,据说她们一天所走的路程相当于从滨城到沈.阳的距离。

职工们也在偷偷的打量着一行人,尤其是中间的林强生,他们知道,就是这个年轻人的东星集团要入资滨城麻纺厂,他们的心里又期待又忐忑。

期待,是因为东星集团旗下职工们的美好生活。已经与东星合资的电机厂等企业的职工就是例子,他们确实感受到了实惠,今年在这条大街上规划了几块新型的住宅区,三大厂的工人们能够住上高档的楼房了,另外增长的工资是最大的变化,而比邻的滨麻厂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如今外商却真的来了。

而另一个,忐忑,则是因为工人们听说厂领导班子,尤其是以刘书伦厂长为首,坚决反对与东星集团合资。

厂里也传起了一些怪话,说是东星集团接手麻纺厂后,肯定会上新设备,肯定会淘汰掉很多富余职工,企业变成合资了,工人们不禁为铁饭碗即将被打破而担忧。

林强生闻了闻空气,向沈克俭问道:“沈局长,我让人给你的纺织企业安全手册看了没有,怎么我感觉这里的灰尘还是很大,难道没有清理吗?”

沈克俭尴尬了一下,不得不说道:“那本书我确实看了,我也给了刘厂长一本。”

刘书伦在一旁却说道:“我们工厂自然经常打扫,但是没办法扫得一尘不染的,工人们常年在这里工作,她们为省内为国家赚取外汇,经年累月之下我们的鼻子已经习惯了,自然没有某些人那么娇贵了!”

沈克俭瞪了一眼刘书伦,这时国资委主任赵杰发话,问道:“是什么书啊?”

沈克俭对他说道:“是一本苏联人写的纺织企业防爆的小册子,85年由纺织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前几天我刚看到,还是林董事长送给我的。”

赵杰点头道:“既然是安全生产方面,你们自然要注意,生产安全不能马虎,要时刻注意着!”

沈克俭点头说道:“确实,上面介绍了几起苏联纺织企业的重大事故,我查阅了相关一些资料,看了之后很受教育啊!”

说着,他欲言又止的道:“只是...”

“只是什么?”赵杰问道。

沈克俭点了下头,对众人说道:“只是我发现国内以前制定的安全手册,已经落后太多了,过时了。而且和现在的一些认识还相互矛盾,就比如公安部编写的一本有关防爆的书里,就明确写着‘亚麻粉尘不会引起爆炸’。这与苏联人新编写的内容相冲突,经过几次重大事故,国外已经明确认识到了麻粉尘在一定的浓度下,遇到明火或者静电,会有很大的爆炸危险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