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才不是大文豪 (李惟别)



说来有些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这样,这首歌凭借如此原始的宣传方式,做到了爆红网络。

那么,有多红?

不查不知道,这一查,钱浩自己都吓一跳。我勒个去,居然这么红,居然强势登顶qq音乐好几个榜单。其试听下载,也是恐怖的破了千万。

查到这样的讯息,钱浩不能淡定了,连忙打开qq音乐,然后自己的账号。

嘀嘀嘀!

一打开,消息太多,声音一直响个不停,都让王镜和马文杰奇怪的看过来。

钱浩背后他们,不知道,专注的查看起消息。看了好几个,都是听众发的,无一例外,尽是溢美之词。

这样的消息太多,他无法一一查看回复,因此也就没再多看,而是转向打开站内短信。这短信也不少,小编发的,都是催促签约的事。

一开始,语气很正常,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但越往后面,语气越焦急,其言语也越来越情绪化。

到最近一个短信,那语气更是近乎抓狂与撒娇,并且条件好的没话说。显然,这是一个美女编辑。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通知。他一看,居然是上音乐推荐位的通知。他这歌没签约,他人也没签约,可网站居然给他推荐位。

虽然只是普通推荐位,但却表明了网站的态度。

钱浩看见,说实话,心里也有些犹豫。但想了想,他还是发消息拒绝了。

签约,无论条件多好,那也是一纸合同的束缚。而他,不用许言这身份赚钱,也不用这身份出名,只想用这身份唱歌给一个人听。

如此,何必签约?

这个时候,他已经冷静下来,对这首歌的走红有些了然。

在前世,这首歌曲曾掀起讨论热潮,并均在唱片发行一个月内售罄。

这首歌,巧合般地与这个时代连动,吸引无数年轻人的关注。这首歌,曾是年轻人的流行圣经,在发表一年后,居然还雄踞排行榜。

毁与誉,红与不红,他其实都不在意。这首歌,他只是唱给她听的,旁人喜欢也好,憎恶则罢,他又何必在意?

不再关注这首歌,他关闭音乐网站,再次回到微博上。

接着之前的文章,继续玩味的看下去。

“网络音乐充斥低俗文化,不专业,三观不正,极容易带坏低龄网民。”

“像我的滑板鞋这样的歌,应该予以查封这种歌毫无意义,只会传统低俗文化。”

“抵制钱浩,所谓民谣诗人,原来不过恶搞网红。”

批斗,话题之下,清一色都是批斗。偶尔有争辩的话,也被批斗的微博淹没。

这也正常,反击者其实不少,但太散乱,又无人组织,自然敌不过批斗者。与之相反,批斗者虽然也分散,但各自有山头,并非群龙无首。

比如诗坛方面,尽管郭放没有说话,但之前憋着气的人,都自主发言批斗。他们看似无首,其实井然有序。

如果是以前,他自己不出手,也有人为他凝聚粉丝。譬如刘一坤,再比如两大高校的学生,可这次他们没有出手。

至于民谣那些人,一看形式不对,早就沉默了。只有阎穆发了微博,但大势之下,根本无济于事。

看到这样的场景,钱浩不禁失望的摇摇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文化环境。

诚然,我的滑板鞋很低俗,被批评也是正常。但它并非不良文化,可是,居然被如此抵制。可见在这个时代,文化的包容性并不多么宽广。

若揽历史就会发现,每个时代文化都有雅俗之分。唐朝,诗雅词俗,若那时的人不包容俗词,还会有宋朝词的繁华吗?宋朝,词雅曲俗,若那时的人不包容曲,还会有元朝曲的繁华吗?

尽管我的滑板鞋这样的俗歌,并不是下一个时代的雅作,但也该被包容。

这个时代之所以会如此,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前世,中国经历多次文化运动,所以文化方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这世,赵信清末崛起,根本没多少文化运动。

因而,有利有弊,传统文化继承的更好,但其中糟糠也继承的更多。

通过这几次经历,钱浩已经隐隐领悟这些道理。虽然没完全参透,但他已经隐约察觉,并且产生轻微的使命感。

但因为理智的缘故,他没有胡乱出手,而是玩味且悲叹的看着微博。

钱浩没有出手,两大高校学生没有出手,刘一坤也没有出手,但出手的人并不少,而且呈上升趋势。

人一多,自然就有牛人。而在批斗者大胜的情况下,这牛人一出来,自然引爆反击者松散联盟。

牛人们确实牛,发的分析讨论贴,吓掉太多人的眼睛珠子。就是钱浩,乍一看见,也是惊的呆了好几秒。

“凌晨两点,我单曲重复着这首《我的滑板鞋》,如果邻居听到肯定以为我是杀马特,但是我真的听得伤感而感动。

曾经,我也缠着我妈给我买一双滑板鞋,那时候操场很大,天空很蓝,云朵很高,教室后排的我们……这首歌,千万不要听一次就嘲笑的关掉,多听几遍,真的会发现原来一个少年的快乐是那么简单,一双滑板鞋在光滑的地上摩擦足已……”

似这样的分析贴很多,而且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倒不是一定说的对,但这是一种反抗的态度,所以他们都很支持。

于是乎,在他们的努力之下,话题开始偏正,慢慢不都是批斗钱浩。

但是,批斗者们看到这一幕,再次加大力度批斗。更多的人,更厉害的人。

如此一来,之前“世有桃花”事件形成的新老两代人对立局面,再次更加清晰的呈现。而且,这次涉及的人数更多,讨论竟然渐渐上升为论战。

不,准确的说,应该是普通人讨论,专业人事论战。

第144章导火索

在专业人士方面,批斗者可谓完胜。倒不是无人挺钱浩,实在是那首歌,让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挺钱浩。

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人站出来。譬如刘一坤,就用古诗词官博力挺钱浩。

“人孰无过,贵在能改。小钱老师才华摆在那里,作过那么些优秀作品,谁也不能说他不行。至于这首歌,年轻人喜欢玩,私下里,朋友之间闹闹,好像也无不可吧?”

之所以这个时候才站出来,是因为很多知名人士都批斗钱浩。刘一坤知道,钱浩这时很需要支持,于是毅然站出来。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他的气度不凡,与大多数人不同。

遇到这种事,大多数人都开始说两句,看情况不对就知趣的闭嘴。而他则与之相反,无关紧要的时候,他不会站出来;可一旦局势恶劣,他就毫不犹豫的站出来。

除了刘一坤,还有不少人站出来,就连楚仁也发了一则微博。

“你们这些人呐,就不能多些包容吗?年轻人犯错没什么,只要能改就好。我年轻时还写笔记骂老师咧,要是我老师像你们这样,我这个老头子早就臭名远扬喽。”

楚仁的这则微博,受到许多人追捧,也为钱浩扳回许多人气。

钱浩的粉丝们,因为时间不长,所以忠诚度不高。因而一遇此事,没人领头,就呈现出万马齐喑的局面。不过,粉转黑的并不多,大多数只是沉默,没有开口维护钱浩而已。

可现在,随着各大知名人士开口,尤其是楚仁的一则微博,让他们陆续活跃起来。

特别是两校学生,知道楚仁的大名,看他发一则微博,便都开始为钱浩奔走。

虽然大势难为,批斗者众多,但至少内部稳住,而且网上也不再是一个声音。

好比黎明时分,虽然仍是黑夜占据上风,但光明已经刺破一线,相信终将完全驱逐黑夜。

虽然在专业人士方面,钱浩完全处于劣势,但在普通人方面,他却略微占些优势。

很多人,他们生活那么劳累,哪有什么功夫管你雅俗之事。

诗词歌赋,向来属于富裕人;翰墨棋局,何曾属于贫穷民?

因而,很多东西,他们才不管什么艺术不艺术。只要能让他们乐一乐,放松一下,他们就喜欢。

然而,普通人容易崇拜权威,网上权威都批这首歌,不少人自然就产生别样心理。正是因此,在普通人方面,钱浩才只是略占优势。

但是,草根有草根的韧性,他们不会轻易服输。纵然野火烧尽,但得一缕春风,仍旧勇敢破土、发芽、生长!

网络音乐的创作者、歌手,大多都是草根出身。他们也像网文作者一样,被主流圈子抵制,曾经还爆发过论战。

当然,毫无意外,他们那次败了,并且败的很彻底。

然而,他们没有放弃,虽然沉寂下来,但一直积聚力量。因此,这次话题一爆发,他们不像民谣圈子齐退缩,而是迎风直上,集体力挺钱浩。

“网络音乐怎么了,网络音乐就低俗了?”

“不可否认,我们网络音乐存在低俗,但你们这些传统音乐就不存在低俗了?”

“一句话,我们力挺钱浩,他的歌并非低俗!”

大约因为钱浩身份的特殊,既唱歌,又玩文学,并且雅俗集于一身。所以,不仅网络音乐圈子站出来,就连网文圈子也有不少人站出来,并且还有不少大神级别的人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