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矿主 (赫墨)



火种,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占据着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古希腊神话中,远古时期狮子、老虎有利爪和坚牙、老鹰长着强健的翅膀,就连乌龟也有坚硬的外壳作保护,可人类却没有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

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以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

尽管普罗米修斯万般恳求,宙斯还是不答应赐火种给人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只好带了一根空心的芦苇到奥林匹斯山去盗火种,引起了一场大火,终于把火种带给了人类。

有了火种以后,人们开始变得强壮起来,人类从地里挖出铁矿,用火炼成比狮子、老虎牙齿更坚韧的利器;借着动物怕火把野牛驯服,教他们犁田种地;人类用火还制造了许多东西。有了火,人类不再害怕寒冷和黑暗,也不再畏惧猛禽和凶兽;人类开始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生活变得幸福和美好起来。

而现在,人类开始向外形移民,虽然这颗目标星球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但这种举动所代表的意义,却是和当年人类获得火种之后的大发展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这个计划能够成功实施,那么对于人类而言,无疑于让人类又寻找到了一种发展并持续发展下去的希望。

所以,这个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合作计划,被这个计划的执行者唐风定为“火种计划”。

计划很简单,但也极为复杂。说简单,那是因为“火种计划”的核心就是如何向火星移民,整个计划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着这个计划展开的。

为了完成“火种计划”,人类将会动用最少三百万人的庞大团队,包括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联手来为“火种计划”服务。各种资源将会以第一等级的优势优先向“火种计划”倾斜,以保证“火种计划”可以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

唐风获得的希望基地可是能够容纳将近百万人在里面长期生存,而对火星的改造,也需要大量的人员以及漫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火种计划”的完成日期就是火星希望基地满员之时。

虽说唐风的“鹦鹉螺号”可以一次性拉着二十来名地球人在几分钟之内完成从地球到火星的长途旅程,但唐风并不准备这样做。

利用暗能量作为驱动能量的“鹦鹉螺号”拥有无穷无尽的能量,只要唐风愿意,那么他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希望基地的人类填满。可这样做,对于人类的整体文明的提升一点帮助都没有,而且还会把唐风死死的拴在这种运输人员的事情上,所以唐风这才决定不动用“鹦鹉螺号”。

要想将大量的人类送到火星,那么建造出来的航天器就必须要足够大。虽说在太空中建造的航天器无论是个头还是重量都几乎没有上限,可别忘了,从地表到太空这区区二百来公里的距离,却是横亘在人类面前的一座大山。

就算以“星空”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的运力,一次性也不过是只能够将六名宇航员送入到太空,而建造能够让十二名宇航员到达火星的“巴奈特王子号”,更是让“星空”火箭执行了三十多次发射任务。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别说是几十万人了,就算是将几百人送入到停留在外太空的航天器中,这几乎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人类目前的运载火箭技术根本就达不到那种要求。

在“火种计划”提出来之际,就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没办法,运载火箭的运力绝对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最大一个瓶颈,无论是建造更大的航天器还是一次性将数十名甚至是上百名人类送入到外太空,都是目前“火种计划”团队所无法避免的一个巨大的瓶颈。

正是在这种压力面前,那个探讨了许久但却从来没有被实施的“太空电梯”计划被再次拿了出来。

所谓的太空电梯,其实原理是和普通的电梯是一样的,只不过太空电梯并不是把人或者物资从地面运送到高楼大厦的某一层,而是把人类或者物资直接从地面送入到地球同步轨道中的航天器中。

太空电梯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电梯”的主要部件是缆索,一头固定在地球表面,另一头伸向太空。它的长度肯定超出你的想像—10万公里,约相当于地球到月亮距离的1/4。缆索在两股方向相反的强力—地球引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绷得紧紧的,就像琴弦一样。而且它与地面保持绝对垂直状态,直指地心。其原理就如同小孩子将绳子一头绑上个铁疙瘩原地挥转一样。

我们知道,物体离地球越近,引力就越明显;反之,离地面越远,离心力就越强。在缆索的重心位于距地表3.6万公里的高度时,它所承受的引力和离心力就会达到平衡,缆索便会矗立空中而不倒,这个高度也就是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

其实早在1960年,苏联工程师尤里?阿尔楚塔诺夫在自己的学术文章里提出过建造“电梯”的设想。后来,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幻小说作家对这一设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更是在他的《天堂的流泉》一书中将“电梯”变为现实。

只是“电梯”到目前为止,因为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因此一直仅仅是存在于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中。而现在,为了庞大的“火种计划”,这项技术立刻就将面临着从科幻作品中走入现实世界的状况。

第一零一四章困难和解决方案

“太空电梯”技术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无疑会给地球的航天业带来一次不亚于工业革命一般的意义。

“太空电梯”的安全性是运载火箭无法比拟的,相比于时不时来个爆炸什么的运载火箭,“太空电梯”的安全性无疑要高了许多倍。

同样,“太空电梯”的运输成本也要远远低于运载火箭。现在人类把一公斤重的物资运送到地球同步轨道(GEO),成本大约在2.5万美元左右,而如果“太空电梯”真的能够建造好了,那么这个成本将会立刻降低到20—40美元/公斤。

仅仅是这两大优点,就足以让那些科学家们把目光瞄向了这个目前还处在理论方面的技术。

不过,尽管“太空电梯”在理论上的优越性要远远超出使用化学燃料的运载火箭,但决定建造“太空电梯”也是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方法。

因为要建造“太空电梯”还需要克服许多目前人类还无法掌握的一些科技。

首先一点就是“太空电梯”的缆绳所使用的材料问题。

要知道,建造“太空电梯”所需要的缆绳差不多要十万公里长,这么长的一条缆绳,光是其重量就高的吓人,而且这么长的缆绳还需要保持足够的强度,因此要建造一条既轻便又有足够强度的缆绳,即便是以目前人类的科技,也是难以实现的。

其实早在几十年之前那些科学家们提出建造“太空电梯”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缆绳的问题。结果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这个坎儿。因为按照那些科学家们的想象,建造“太空电梯”所需要的缆绳竟然是钢铁制造的。

可这分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即便是钢缆,如果长度超过二十公里,光是其本身的重量,就足以将钢缆本身拉断。而且十万公里长的钢缆那得有多么重?十万吨还是三十万吨?谁又有能力将这么重的缆绳牵引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

所以在以前,仅仅是一个缆绳的问题,就让整个“太空电梯”计划变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不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发明了一种最新型的材料,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碳纳米管”。根据科学家们的推算,如果将“碳纳米管”制成一条宽1米,厚度为2微米的缆带,那么十万公里长这样的一条缆带,重量才不过800吨。

也就是说,随着“碳纳米管”技术的出现,人类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材料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只不过,即便是人类拥有了“碳纳米管”的技术,但这种技术依旧还不成熟。按照目前人类对“碳纳米管”技术的掌握,仅仅是能够将“碳纳米管”制作成毫米级别的缆绳,距离“太空电梯”所需要的缆带宽度还差得远。

而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碳纳米管”的强度问题。

“太空电梯”所需要的缆绳的强度,最起码也是要在TPa(1000GPa)级,而“碳纳米管”的强度大概在100GPa的级别上(超高强度钢的强度仅2GPa),理论上只能够勉强能够提起缆绳的自重,如果再加上“电梯”轿厢的重量以及更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地球上大气层之内的风,那么从理论上来讲,人类目前所掌握的“碳纳米管”技术还不足以支撑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重任。

缆绳的材料问题是一头拦路虎,同样还有一头拦路虎横在“太空电梯”计划之前,那就是来自地球大气层之内的风!

没错,就是那看不到摸不着的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