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娱乐鬼才 (香港大亨)



...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五章 抄袭风波

《功夫》确实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既保持了周星驰的喜剧风格,又有很多创新之处,特效场面,就用的很是恰当。不像好莱坞大片那么烧钱,但用起来,确实属于画龙点睛。

不过,很多都观众和影评人士愕然发现,《功夫》里面的一部分创意,跟王启年几年前的《江湖》撞车了!

两部片子的时代背景,都是民国时期。

都是夸张的功夫,远远比枪支弹药更夸张的绝世神功。

就连两部片子的主角,都是遇到老乞丐送神功秘籍才成为绝世高手。只不过,《江湖》少了一点喜剧色彩,更类似于《美国队长》之类的超级英雄大片。

《功夫》即使有桥段上撞车,风格也绝对是周星驰式的风格。

若不是《江湖》拍的比《功夫》早几年,人们毫不怀疑,《江湖》里面的有些梗,是向周星驰的《功夫》致敬。

但现如今,舆论却是反过来了。

“是创意撞车,还是刻意模仿?《功夫》与《江湖》多处相似桥段!”

很多媒体中,已经开始质疑《功夫》!

尤其是,一些港媒,更是添油加醋的抹黑中周星驰。不言而喻,周星驰有才,但人际关系做的很差,以至于,香港电影圈子里面,很多过去合作的公司和老板,都成了他的仇家。尤其是向家太太,更是每次有机会黑周星驰,都显得非常兴奋。实际上,专黑周星驰十多年,已经成为向家的保留节目。

而向家在香港娱乐圈多能量,显然不是周星驰可以抵挡。以至于,每次黑周星驰。都是一群香港明星和导演,轮番上阵,揭周星驰的短处。

“没有抄袭!”周星驰接受媒体采访时。沉默半晌后简单的说道,“我昨天看过了。有点相似,但风格不一样!”

“风格,您是指?”采访记者问道。

“我的比较幽默和搞笑,他(王启年)拍的更像是好莱坞大片!”周星驰说道。

“您对王启年导演,有什么看法?”媒体记者问道。

周星驰沉默半晌后说道:“很年轻很天才的一个导演,不过,是仅仅看过他一部电影,就是《江湖》。今后,可能会看他其他的电影。不过,他这么年轻,就已经拍电影,而且,票房成绩还那么棒,我不如他。”

“王启年是国内最著名的影视公司小伙伴公司的老板,如果,他邀请你合作拍一部电影,你会跟他合作吗?”

“我会看看剧本。然后,考虑考虑。”

……

随着周星驰在媒体访谈中做出解释之后。

王启年也现身接受采访,表示道:“应该不算抄袭吧。类似于李小龙和成龙的区别。都是功夫和动作,但风格和镜头,都是不一样的。《功夫》这部电影,我觉得更胜过《江湖》!”

有王启年这么一解释后,一下子,媒体上指责抄袭的风波渐渐停息。

不过,王启年很快收到了很多香港娱乐圈名人的电话,向他说道:“王生,你不该给周星驰说好话的。其实,他人品真的好差!”

“知道了!”王启年打着哈哈。应付着更路牛鬼蛇神,心中不禁吐槽。香港娱乐圈也真是内斗内行。好不容易出了个周星驰,即使他人品真的差,也没必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黑吧?而且,很多指责,都是一堆鸡毛蒜皮的事情。至于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貌似,周星驰还真未做过。

综上所述,仅仅是周星驰不会做人,不容于圈子,就这么简单!

但周星驰的才华开始要肯定的,在华语商业电影史上,他足以跟李小龙相提并论!一个是把功夫片的巅峰,另一个则是华语喜剧电影推上*。

喜剧之王的宝座,非周星驰莫属!

《功夫》的电影票房继续节节攀横,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王启年过去拍的《江湖》也奉若经典!

嘉禾电影公司闻讯,开始宣布要投资1亿制作《江湖3》!《江湖3》其实却是《江湖》前两部的前传,时代背景是清末年间,苏乞儿从武状元变成丐帮帮主的故事。而人们通过这个前传,会恍然大悟,原来前两部正传里面主角的师傅,真正的身份是武状元苏乞儿!

《江湖3》剧本里面,主角是苏乞儿,与此同时,黄飞鸿、霍元甲、杨露禅、董海川、郭云深、李存义等等众多知名武林人士,都会在电影里面出现。

剧情里面,武林人士之间的江湖恩怨逐渐淡化,国仇家恨和救国救民成为了新的主题。这部剧本,在王启年看来,质量没的挑剔。

至于演员方面,嘉禾选郑伊健,他比较适合演天煞孤星一般的强者。虽然强,但最终会孤独一生。

《江湖3》之所以要拍成前传,主要是因为,历史再往后面推,可能就涉及到一堆敏感政治问题了。

如果不在乎国内的市场,自然是可以随意。但《江湖》系列,国内电影市场显然非常重要。所以,第三部选择拍成前传,也算是利用这个系列前两部积累的名气,用来敛财吸金的一部电影吧。

《江湖3》1亿元大制作,自然少不了小伙伴公司的跟风。这部电影里面,小伙伴公司投资5000万元,跟嘉禾出资一样多。至于票房收入的划分,则是按照国内票房收益全部归小伙伴公司,海外票房全部归嘉禾的模式运作。

对于小伙伴公司而言,越发的利用跟业内同行共同投资的模式来运作,避免激烈竞争,而寻求共同担负盈亏的双赢模式。

正是因此,小伙伴公司几乎参与了华语电影绝大多数的亿元大片的投资!跟圈内绝大多数公司,都是合作大于竞争。

……

2005年1月初。

“今年的电影票房市场,果然是比过去几年有明显的好转啊!”王启年拿着新出炉的2004年国内的票房数据总量,不由的感慨说道。

“是的,老板!”于冬笑道。“一年增长50%,超过了绝对大多数人的想想吧!不过,不知道这样的数据,是否可以持续!”

“50%左右的增长,应该是可以持续的!”王启年笑道,“毕竟,这其实是恢复性的增长,在80年代,几毛钱一张电影票的年代,国内票房数据的峰值,曾经超过30亿元!”

“那是因为,当年娱乐条件有限,人们收入很低,别说是上网了,就是买电视机,也是少数家庭才买得起。”于冬笑道,“当年是买不起电视机,所以,电影是算比较廉价和方便的娱乐方式。而电视机普及之后,电影市场就一落千丈了!”

“不仅仅是电视机吧,盗版冲击也是主要因素!”王启年笑道,“以前经济落后,制造业不行,连盗版都没有那个技术。但录像机、vcd和dvd纷纷普及之后,盗版都泛滥了。”

“这个盗版也没人管……”于冬不满的说了一句。

“不是没人管,每年都有人打击盗版。但是,全国各地都有,各地对版权保护的态度不一样,怎么可能有效果?”王启年说道。(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章 恢复性增长的票房市场

总的来说,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有很多,盗版其实仅仅是一方面。但是,电影院线总是需要有应对冲击的办法。

比如,电视机、录像机和dvd等等普及,是当年冲击电影票房市场的第一波。但在60年代开始,美国院线商开始开启了多厅电影院,并且,把销售影碟、图书、周边商品和零食,作为抵御电视机和录像机普及利器。

其后,则是盗版的冲击,线下的影碟盗版,以及互联网上的盗版下载资源,成为了比以前更大的威胁。美国之类的发达国家,因为影视产业背后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传媒巨头支撑,所以,对盗版打击严厉到苛刻。不仅仅打击制作和传播盗版的人,甚至,就连在网上下载盗版的用户,被发现之后,也会被起诉,获得天价的罚款。随便下载一首歌、一部电影,往往就是几万美元的天价罚单。正是因此,美国的版权保护几乎达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以至于,美国在互联网时代的盗版,几乎是很少了。至少,美国大多数人,不会蠢的盗版美国自己的影视、音乐和图书,因为,这随时会被发现并起诉,违法成本太过于昂贵了。

但几乎每个发展中国家,对版权保护力度都很一般般,只有国家经济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把创新作为下一波发展的驱动力?量,版权保护才会开始严厉起来。

不过,除了版权保护之外,电影自身的质量,以及采用新技术,让电影院具备电影院以外不能提供的观影体验,也是关键因素。

“可以试着引进加拿大的imax技术。建设imax影院!”王启年说道,“目前,imax的观影体验,也只有在电影院里面,才可以享受到!”

“imax……”于冬点了点头。

这其实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在60年代的三名加拿大发明家。已经在世界博览会上展示过其发明的多投影机大银幕放映系统,不过,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所以展示效果并不是很好。但是,后来这几个发明家,并没有放弃继续改进技术。长期以来,imax都是参加各种展览,以及技术展示,商业化运用。被应用在电影院市场上,则是要等到90年代后期。比如,如1998年的《霸王龙:重返白垩纪》,2001年的《鬼堡》,以及迪士尼同一年制作的《幻想曲2000》imax版本,渐渐的,imax影院开始小范围的进行扩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