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启高一 (白雨涵)


  一位拍电视剧很出名的导演佟中波,看完首映礼后,高度称赞:“看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很多层面上的共鸣,这一点我十分佩服谭张,整体的节奏相当的老辣,完成的质量非常好,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一部文艺佳片。”
  媒体人洪晃则写专栏批评说:“谭张拍文艺片我不意外,《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部文艺片,人文都酥到你骨子里去,但是这部《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却流于表面,纠缠于琐事,失了大气……大概是专门为小清新们拍的。”
  “初看预告片我以为是爱情片,等到看完点映,眼泪湿润了眼眶,我才知道讲的是亲情,是家庭,是我们最普普通通的生活。正如电影的名字,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李磊穿越的不是时间,是阅历。”著名女导演,拍《红楼梦》的李少兰,在自己的博客大力推荐。
  而随后的新一期《南都娱乐周刊》,为这部电影,专门做了一篇主题撰文——《如谭张人生一般的电影》。
  “从本周刊第一次采访谭张,到今天为他的新电影做专题,一晃快十年时间了。从写武侠的谭张,成为了拍电影的谭导,十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人很多事,那么谭张又有那些改变?”
  “今年国庆节,谭张结婚了,大概很多人想到过他们会结婚,没想到这么快就结婚,对于娱乐圈里的人来说,婚姻似乎并不着急,但是今年二十四岁的张谭结婚了。如果说,没看过《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你一定很难猜到,他做决定的原因。”
  “看过这部电影,你就能够明白了,谭张和我们印象中,被名利包裹的明星截然不同。在电影中,男主角有超能力,能够回到过去任何时间,弥补自己的遗憾。但是时间最后教会他的,却是踏实的过好每一天。”
  “正如同谭张的人生,不论是年少成名,还是名动天下,你很难发现他被外界所改变。在带给我们一次一次惊喜、享受巨大欢呼与掌声的同时,他的私生活,低调到你甚至根本不会想去关注,他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要做什么。”
  “你只会追逐他即将创作什么精彩的、经典的作品。没有绯闻,没有炒作,如果把他的名气与生活割裂开,你会发现,他就是一个读大学、谈恋爱、毕业、工作、结婚,和普通人没有两样的普通人。”
  “……或许正是这份纯粹,赤诚于生活,才能更好的创作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当你看完《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你一定会明白谭张,时间教会他的事,他也会教会我们。”
  有些煽情,有些偏颇。
  显然作者并不知道这部电影是张谭改编的,但是歪打正着,张谭之所以拍摄这部并不文艺的文艺片,还真的如文章中所说,赤诚于生活。
  因为电影有共鸣,所以拍了它。
  因为明白自己要的生活,所以不会被名利物欲冲昏头脑,尽管逼格越来越高了,人还是那个人,本质没变。
  ……
  喜欢,引起共鸣。
  不喜欢,没有感觉。
  超前的口碑有些两极化的趋势,这对于一部文艺片来说,理所当然,毕竟文艺片的受众从来都不是大众化的。
  接下来。
  电影将要在票房和观众口碑两方面,证明自己。(未完待续。)


第357章 灰渣大决战

  《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在2010年的年末,竞争贺岁档。
  同期对手有两部电影,一部是二人转师徒主演的《小笑江湖》,于12月3日和《那些》同日上映。一部是第五代导演陈凯弟执导的《赵氏小孩》,于12月4日上映。
  再有就是稍晚些时候,于12月16日上映、冯大炮今年第二部电影《不诚不扰2》。
  业内人士对这几部电影的票房,还是很看好的,认为是今年贺岁档有力的竞争者,包括属于文艺片的《那些》。
  《那些》的影评出炉后,显得有些两极分化,爱者甚爱之,不爱者无趣之。
  但是影院方、院线方,还是显得很有信心。
  新影联的总经理吴鹤沪说:“即便《那些》是一部文艺片,我还是看好它能取得不错的票房,谭张讲故事的能力,冠绝国内导演,所以我大胆的安排了很多场次。”
  和平影都的总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谭张已经连续刷新了我们对喜剧片、纪录片、科幻片的认知,或许这一次又要刷新对文艺片的看法了,至少已经刷新了我个人对文艺片的看法。”
  紫禁城影业的副总高军则说:“票房多高不见得,但是打破文艺片没票房的尴尬局面,应该不难。”
  文艺片在国内的票房,基本上是比较惨淡的,第五代导演的文艺片大行其道时,国内还没有商业化市场,票房都是在几百万到一千万不等。
  等到市场商业化,第五代导演开始走商业大片路线了,第六代导演扛起了文艺片旗帜。奈何这批拍文艺片的第六代导演,各种违和。在国内基本上难能发行,即便进了影院,也是一日游,没票房、没观众。
  所以,目前国内文艺片票房的最高纪录,是张超在三年前执导的《过五关斩六将》所保持。3400万票房。
  《那些》破3400万票房,大概没谁会觉得有压力,仅凭张谭的号召力,吸引一批粉丝进影院,基本上就能做到。
  现在就看《那些》能把文艺片票房,刷高到什么位置去。
  无数人翘首以盼。
  而对票房最为关注的人群,一群是张谭的粉丝“碳粉”,另一群则是冯大炮的粉丝“火炮”。双方在电影未上映之前,就吵得不可开交。
  碳粉们认为张谭必破文艺票记录。至少一个亿!
  火炮们则嘲讽《那些》一看就是扑街相,张谭玩玩没内涵的商业片还凑合,玩文艺片就是找死,毕竟冯大炮都不敢玩文艺片,玩文艺片就意味着跟票房说拜拜。
  火炮说:“两部片子捞了点票房,就让谭张找不到北了,拍文艺片,哈哈。很快就要现原形了!还破亿呢,五千万给跪!”
  “呵呵。谭张两个字,就值一个亿了,你信不!”
  “信个屁,《那些》3号上映,最多蹦踏两周,《不诚2》16号上映。直接就能把《那些》腰斩!”
  碳粉们呵呵:“票房过亿怎么说,你们不跪是孙子!”
  “不过亿你们跪?”
  “不过亿我们跪,过亿你们跪!有种赌的,微-博话题#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底下留言为证!”
  “留言,不留的没种!”
  张超的粉丝“超生游击队”也汹涌过来:“强势围观。”
  “路过。酱油,你们继续。”
  “我来当裁判,已经截图五百张!”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碳渣和炮灰打起来,大家快来看啊!”
  “灰渣大决战,本周微-博最精彩话题。”
  网上大家伙脾气都挺爆,一言不合直接留言,倒是让张谭新电影的话题,热度疯狂上涨。加上微-博公司本来就是张谭开的,自然会顺势推波助澜,让该话题高居搜索热度第一的位置。
  而这闹事的三方,恩怨由来已久。
  最终在张谭的新片上映前夕,爆发了决战。
  ……
  2010年的中国影市是爆发式增长的。
  年初大船的导演卡梅隆,十年磨一剑,让蓝星人统治了世界,3d震撼级的观影效果,全球27亿美元,宣告王者归来。在中国,更是以13.82亿人民币,夸张的抢回了曾经属于卡梅隆大船的冠军宝座。
  超过十亿,这在之前,几乎无人预料的到。
  不过,也侧面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到了暑假的时候,冯大炮也开始走心了,拍摄的电影《大地震》,豪取6.73亿人民币,成为国产片票房冠军。
  面对如此票房佳绩,冯大炮在随后的庆功宴上,豪情万丈:“我才是中国票房号召力最高的导演!”
  这话一出口,冯大炮的粉丝“火炮”们,顿时纷纷高呼万岁,歌功颂德。
  “大炮君临华语名导,五代、六代、新生代都靠边站!”
  “不愧是国民导演冯大炮,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张超、张谭,还不来叩拜吾王!”
  “冯导才是中国商业导演中最牛逼的,导演我只服冯导。”
  不过很显然,有两个人的粉丝不答应了。
  第一波是张超的粉丝“超生游击队”的反击。
  作为国内第五代导演的扛把子,张超这几年的确有些不在状态,拍的几部大片,除了《荆轲刺秦》牛逼一把,其余都跪了。但一部开创华语大片时代的《荆轲刺秦》就足以称道好几年。
  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都是别人很难超越的。
  “《荆轲刺秦》全球1.77亿刀,海外票房超过1.4亿刀,等你家大炮什么时候,海外能卖出0.1亿刀再来谈票房吧。”
  “呵呵,大炮怎么能跟张导比,张导不但海外票房国内导演最牛逼,拿奖也是国内导演最牛逼,就连生孩子都是国内导演最牛逼!”
  “大炮除了在国内还算一号人物,出了门谁认识他?欧洲三大奖去过吗?奥斯卡去过吗?就是不跟大张比,小张你也比不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