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电视的画面进行了切换,在以不同的视角拍摄着大青山的地貌与地形,同时出现标准的普通话画外音,再次解释了一遍了考古队长所说的三种方法。
就在大家焦急的上火的几乎想掐死央视这罗里吧嗦画外音,催促着赶紧进入正题冲动的时候,第一期节目时间顿时没了,电台典型的悬念式结尾再次出现:
“初到大青山考古队便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他们能否破解,考古队长所说三套方案,孰优孰劣,究竟哪一套可以顺利破解难题?敬请期待下期《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
尼玛!看到片尾的观众简直有种砸电视的冲动,去你妹的,每次到**处就没了。你们负责人是不是短小快啊?
不过这首期节目,却也打消了很多人对于卫修的质疑,毕竟从电视上来看卫修说话措辞之严谨,有理有据侃侃而谈的模样,看起来似乎还挺是那一回事的。
在众多古玩收藏爱好者期待中,第二期考古节目顺利播出。
央视依旧发扬了其灌水拖节奏的作风,前情回顾先来个五分钟,再来个十分钟采访考古队各领域专家分析方案可行性,然后在第十五分钟之后,终于开始拍摄考古队现场作业。
按照考古队队长卫修的安排,三种方案因为涉及不同领域,互相之间并没有相关联以及干扰,所以三套方案同时进行。
节目在播放到三十分钟的时候,镜头终于再次给了考古队队长卫修。
镜头之所以给了考古队长,却是因为他将独立完成第三套方案,也就是依靠风水学逆推回朔确定古墓位置!用民间的话来说,那就是传说中的“寻龙点穴”!
镜头一开始,卫修正在和两名中年人正趴在板房简易办公桌上讨论着什么,随着镜头逐渐拉近桌面,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看见办公桌上的,乃是一张张各类地质专题地图。
此时节目中传来画外音:“为了能够更准确还原古代的地形地貌特征,考古队队长找到地质勘探队,拿到了许多珍惜资料,在经过长达两天的地形分析之后,我们的考古队长似乎有了决断。”
画外音之后,镜头随着卫修出了板房。外面寒风依旧呼啸,听那声音,就是电视机跟前观众都能感受到寒冷。
走出营地的卫修,背靠一望无际的侘寂荒原,看着绵延不绝的山脉,在镜头的拉伸下,人显得是那么的弱小。
镜头中的卫修一边向大青山攀登而上,又似乎在计算着什么,不停的扭头张望,某一刻更是突兀的向山上跑去,搞的摄影师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跟着跑动。
这段因为奔跑因为耗时太长的缘故,在节目中被剪切掉,直接以半小时之后的字幕标示出来。
画面再次出现的时候,卫修已经站在了大青山上,四周全是白皑皑的积雪,风景看起来非常漂亮,但是那呼啸的风声,以及画面人物身上被吹得飒飒作响的衣服却提醒观众,这里并没有画面中表现的那般美好。
镜头中的卫修,神情严肃的四处观望几圈,随后又掐着手指不知道在计算着什么,半晌突兀的弯腰捡起一块石头,在厚厚的积雪上打了一个叉叉,道:“就在这!”
跟着卫修过来的几名考古队员神色一愣,没明白什么意思,南湘悦更是跑过来问道:“你是说,这下面就是古墓吗?”
卫修点了点头道:“没错,按照风水学上的阴阳五行逻辑,这里应该就是古墓的位置,即便有所偏差应该也不会太远。”
听到卫修的话,别说南湘悦,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惊呆了。
上一期磨磨唧唧四十分钟在加上这一期半个小时的描述古墓难找,难不成你就这么牛逼,一眨眼功夫就找到了?蒙我们呐!?
南湘悦眨了眨眼睛,她觉得卫修不是信口开河之人,他一定有他的理由,于是问道:“请问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此时摄像头也默契的拉近到卫修的脸上,似乎要将卫修的表情滴水不漏的全部记录下来。
镜头中的卫修语气自信的道:“当然有判断依据!”说到这,卫修站在山坡上极目眺望远处绵延不绝的山脉,再一回头看了一眼在视野中已经成为豆腐块的营地。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处古墓来头应该不小,按照民间说法,这里应该是一处龙穴。你们看……”卫修指着远处的山脉:“如果将大青山作为参照物,四周环绕的山脉像什么?”
说到这的卫修,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待南湘悦回答便开口道:“身与众山堂各别;上开八字以遮风,下开八字以盖穴;大八字分龙虎合,界定龙脉无扯拽!以大青山为参照物,前方那座山脉正是八字开!”
卫修豁然展开随身携带的图纸,将图纸铺在雪地上,一边比划着一边解释道:“按照口诀上来看,大青山地形乃无盖穴之形,然而地质勘探队告诉我,这里不仅是上次发生过地震,五十年前应该还有过一次地震,那次地震规模并不大,不过却扯断了一条丘陵,从现在复原的地图来看,被扯断的丘陵正好充当了盖穴下八字!”
说到这的卫修,拳头重重的锤在地图一角,随即镜头不停拉近将地图的那一角拍了进去!
“如此,‘界定龙脉无扯拽’的龙穴就在我们的脚下!”卫修双眸越来越明亮:“寻得真龙与正穴,须把明堂别。明堂气聚始为奇,不聚即非宜。凡是穴前坦夷处,便是明堂位。”
一边背诵了口诀的卫修,一边豁然一个转身指向身后一望无际的侘寂荒原道:“这一片荒原不正是‘穴前坦夷处’?”
越说越兴奋的卫修,语气十分笃定的道:“如此基本上可以确定龙穴正是大青山!”
这是一句废话,谁都知道古墓在大青山,但是卫修之前那一系列口诀配合上现代地质专题地图的判断,可谓震惊众人。
“子癸午丁天元宫,卯乙酉辛一路同,若有山水一同到,半穴乾坤艮巽,取得辅星成五吉,山中有此是真龙!”卫修豁然张开五指,以手掌为罗盘,以掌心为天池,五指为天盘,语速极快的推演二十四山立向口诀。
某一刻,五指豁然并拢,拳头翻转,虚按地下叉号地面道:“推演没错,这里就是龙穴!”
关于二十四山立向推演手段卫修没解释,因为……他也不懂!但是他的探索者告诉他,他的脚下赫然就是古墓距离地面最近的墓室!
其实这也不需要卫修解释,因为就算他能解释,这些子丑寅卯天干地支也足以将普通人绕晕。
此时在电视机前,看着卫修神色严肃的背诵着口诀,依靠口诀以及现代地图推演龙穴的观众们,直接有种傻眼的感觉,我操,早就从小说影视剧中看到风水先生寻龙择穴的情景,但是那终究是书中,此时看到卫修在现场表演这一手点穴功夫,还是令许多人直呼过瘾!
于是众人心中的好奇成功被挑了起来,考古队长推演出来的位置会是古墓吗?
所有人激动而好奇着,然而该死的央视再次发挥出他们的悬念式结尾:“考古队队长通过古老的风水学推演而出的位置,究竟存不存在古墓?敬请期待下期《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
顿时电视机前一片哀嚎,这次罕见的节目没了,依旧没人换台,很多人还想多了解一些信息。
于是那不到一分钟的片尾中,央视电台播放了一些拍摄花絮,都是一些辛苦工作在一线的考古队员工作场面,倒是让不少喜欢盗墓文化的观众过了一小下眼瘾。
没有几个人注意到,央视的这期考古节目收视率似乎在以一种坚不可摧的趋势在缓缓的攀升着!
第二百八十七章突破与畏兀字
在全国观众热切期待中,大青山考古队有条不紊的忙活了起来,想要确定卫修的位置,那就得开凿山体,这是个技术活,一帮考古专家都得捉瞎,只能站在旁边眼巴巴的瞅着工程队施工。
于是在第三期《大型考古直播——大青山古墓》直播中,最先出现在镜头的不再是考古队员,而是辛苦于一线的工程队工人。
在节目一开始,镜头在晃动中逐渐接近一名垫着脚尖,躲在简陋泡沫钢板背风处吃着盒饭的工人,工人显然很是吃惊镜头突然出现在面前的记者,看了看记者,又看了看镜头,表情有些尴尬有些不知所措。
镜头拉近给工人盒饭来了一个特写,白米饭,大排,还有一勺不太清楚是什么食材有点像咖喱似的大杂份。
南湘悦蹲下身子礼貌的询问道:“打扰一下,我可以采访你一下吗?”
“采……采访我?那个我不是考古的,不是专家,我不懂这个,你问错人了。”工人显然很是拘束,操着带着浓浓口音的普通话,饭也不吃了。
“我们不是要采访那些考古人员,我们就是要采访一下关于你们工程队的信息。”南湘悦放松语气的道。
“好吧……不会违反章程吧?”
“不会,怎么会呢!现在是休息时间吗?”南湘悦直接切入正题。
“哎,是的。”
“那为什么不回板房吃饭呢?”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女友是白富美 (17楼) 一代绝世狂修陨落,重生到了一名性格懦弱的大学生身上。 拳打校外流氓,脚踢装逼二代。与此同时,成熟美艳的邻家...
-
今天开始画漫画 (暴走的推土机) 起点VIP2016-06-18 商战职场 这是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 《棋魂》,《龙珠》,《剑心》,《火影》,《海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