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山哈哈大笑:“哈哈,看来你这是等不及了。有这份上劲心也好,应该的。”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表格,递给金允浩:“这是本周你们组的工作计划,看看吧。”
金允浩打开一看,微微诧异。
整整8张A4纸,上面记录了数十起案件简要信息,全部是——小案子。
“这……”金允浩有些不解。
罗文山唏嘘解释道:“原本,我是想让你提前接触命案,熟悉一下紧张的工作氛围。
可是没想到你表现的这么好,接连破获大案。看来你天生就有一颗大心脏。
所以,这方面我倒是不担心了。
可是作为检察官,不能仅有破获大案的能力,也要有处理纷繁小案子的经验,熟悉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的处理小案子。
接下来,就是锻炼你这方面能力,希望你能尽快,尽量完美的处理好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案子。
要知道,这些小案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有时候,它会比那些所谓的大案子更折磨人。”
听到罗文山的解释,金允浩明白了。
完美的破获大案子,是检察官的能力表现。
完美处理小案子,也是检察官的能力表现,而且要比前一种能力,更加重要。
毕竟,小的刑事案才是真正的大头,也是办案检察官接触最多的。
金允浩已经做好了与小案子为伍一段时间的心里准备,可是没想到,罗文山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给你分配的工作量,都是参照正常水平,并且我已经提前扣除了一天的工作量。
所以,如果四天内,你能提前完成这些工作,我会额外奖赏你一个工作任务——大案子。”罗文山卖关子道。
金允浩自信一笑:“您口中的这个大案子,归我了!”
……
金允浩不是在夸海口,而是他对自己的实力相当自信。
这些小的刑事案,通常是盗窃案,抢劫案,轻伤害案等,单独个案社会危害性不大,但是却经常发生。
上一世他当刑警的时候,最开始入手的,也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案子。
他也是在处理小案子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为今后成为精英刑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此,现在回过头来,再次接触这些小案子,金允浩自然信心百倍。
回到办公室,金允浩将情况一说,众人反应各不相同。
李慧娜对什么大案子、小案子不懂,也不在乎,只要有工作就好。
宋恩智对此也没什么看法,她一贯话不多,顶多笑笑,旁人根本无从知晓她的具体想法。
尹国洪对于罗文山如此安排,大为赞同。
他清楚金允浩办大案的本事,可是大案和小案是有很大不同的,不论是从办案手法和方式上,两者区别十分明显,他期待着金允浩的表现。
剩下最后一人,申东海对此怨声载道:“老大,这是什么鬼安排。限时本周完成这些案子,然后才能获得大案子的办案权么?
老大,那个大案子也是命案?可最近没有听说有未破解的命案啊?不会是罗文山首席忽悠我们吧?”
金允浩盯着申东海看了看,说出一句话,立马让申东海败退:“要不我带着你去跟罗文山首席讨价还价去?”
也许在金允浩眼中,罗文山是个好好先生,可是在外人看来,罗文山根本就是个怪兽。折磨死人不偿命的怪兽。
江南地检厅刑事部这些检察官,调查官,几乎所有人都被他折腾过。而且是欲仙欲死的那种。
申东海跟金允浩实习的那会,就领教过罗文山的手段,那可真是心有余悸。他见到罗文山,就像耗子见到猫,乖巧的不得了。
“好了,别废话了。大家听好了,现在手中一共是32起刑事案件,本周必须全部结案。现在,工作!”金允浩拍了拍手,高声吩咐道。
“是。”四人立即躬身而答。
第171章 理法、情法
金允浩他们刑事四组,5个人,4天时间要处理32起刑事案件,虽然看似天方夜谭,可是对韩国检察官来说,却是很普通的工作量。
韩国每年发生的数以万计的刑事、民事案件,最终却要由1000人的检察官队伍解决。
最后平摊到每个检察官身上的工作量,就可想而知了。
并且,在这1000人的检察官队伍中,还有很多检察官是全文职的,他们不负责侦办具体案件,而是负责内勤、问责的文秘工作。
这更进一步加大了办案检察官的工作量。
现在,韩国只有50%的检察官在地方检察厅、地方检察支厅工作,但是他们却要负责侦办全国70%以上的案件。
工作量不可谓不大。
索性,转到检察官手中的案件,都已经过了大量的基础调查工作。
检察官只需要对那些存有疑问的案件进行二次调查、分析、总结、起诉,而那些没有异议的案件,只需要结案、起诉就可以了。
如此,才大大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另外,一个检察官工作组通常配备两名调查官,一名书记官、一名秘书。这也是在进一步分担检察官的工作压力,使得这部分精英人士能够更好、更高效的工作。
也是正因如此,检察官的社会地位才会如此之高,薪水、福利之丰厚,才会如此令人咂舌。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
……
金允浩他们刑事四组,今天才算进入检察官工作组正常办案模式。
金允浩、尹国洪、申东海三人要一起负责初审案件,挑出那些存有异议的,找出具体异议点。
然后金允浩指明调查方向,最后交由申东海和尹国洪去调查。
而金允浩则要对那些没有异议的案件,再次复审,确认无误后,填写处理意见书,决定是否予以起诉。
决定起诉的,要约见当事人,模拟审讯,形成书面报告后,提起公诉。
免予起诉的,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约见当事人。约见当事人,一般是对侵害方批评教育,对受害方进行安抚。
处理完这些没有异议的案子后,金允浩再回过头来,跟申东海、尹国洪一起,集中精力,处理那些存在异议的案件。
异议案件的异议点解决后,其处理流程才能按照没有异议的案件走下去。
前两天,金允浩是按照这种正常办案模式工作的。
因为他也是第一次作为检察官,短时间内连续处理这么多案件。
可是渐渐他发现了,这种工作与上一世的刑侦工作,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同样要分析案情,取证调查,最后做出结案结论。只不过检察官的工作多了两项: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并对嫌疑人裁定量刑。
最后这两项,说白了,其实是一种人文关怀。是情理和法理的结合,是人性和道德的具体体现。
比如一个案子中,一位单亲父亲为了给儿子筹足学费,进而实施了抢劫。
如果只按照法理考虑,金允浩应当对这位父亲提起公诉,让他接受法律的制裁。
可是最终,金允浩却决定对这位父亲免于提起公诉,改为判罚他归还全部账款,并且要免费社会服务一定时间。
这就是情理的体现。
因为这位父亲在抢劫中,并没有伤害到被抢劫者,只犯下单一抢劫罪。而且情节并不严重,他之前也没有犯罪前科。
最重要的是,如果对这位父亲提起公诉,那么他作为单亲父亲,他的孩子就无人管教,并且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孩子的生活也将面临重大问题。
综合多方面考虑,因此,金允浩最终才免于对这位父亲提起公诉。
当然,如果这位父亲没有悔改,再次犯下罪行,那么下次判罚,会累计这次的罪行,加严,加重判罚。
金允浩对于法律,刑法,检察官办案法规、守则,有着很深的了解,书本知识不缺。
他唯一缺乏的,就是对是否起诉和量刑裁定的拿捏,不是很准确。
索性,有着经验老道的尹国洪从旁照应,弥补了金允浩这点不足。
用尹国洪的话来说,就是“先以善为本,后以法服人。”
“对初犯的人,宽大处理;对再犯的人,尤其是再犯相同罪行的人,加严,加重处理。”
金允浩觉得十分有道理,这样既可以给那些一时糊涂的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又可以惩治那些该接受惩罚的人。
比如,一个案件中,一个丈夫为了生病的妻子,三番两次的犯下偷窃罪。
第一次,办案的检察官同情他,没有对他提起公诉。可是不久后,他再犯。
到金允浩手里的案件,已经是他一年内,第三次犯下偷窃罪了。
对于这种情况,金允浩没有同情,直接对这位丈夫提起了公诉。
这位丈夫的情况,值得一些同情,可是光同情没用,显然司法者对他的同情并没有让他“改邪归正”。
如果这么放任下去,这位丈夫最后的罪行会越来越大。最后想改正都没有机会了。那样才是真的害了他。
根据尹国洪的指导,金允浩渐渐找到了拿捏量刑和是否提起公诉的方法,处理起案件得心应手,效率大幅提高。
相似小说推荐
-
非洲大牧场 (梦想依在) 起点VIP2016-05-31 都市生活这是一本写非洲草原牧场的故事,灵感来源于那些写渔场、海岛的书,你们写大海,我写大...
-
绝品狂徒 (墨香双鱼) 纵横VIP2016-05-30 都市异能为寻救母宝物,韩家大少龙降喧嚣都市,走上了一条荆棘与杀戮并重,迷乱与成长并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