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好莱坞制作 (白色十三号)



八十年代的《壮志凌云》带来了超强的征兵效应,这一被戏称为“f-14超长mv”的影片上映后,随之而来的青少年蜂拥观看、节节飙升的票房,也让美国海军迎来了二战后最高的入伍率。

自从《壮志凌云》之后,好莱坞已经多年没有拍摄过影响力巨大的征兵宣传片了,《独立日》则具备鲜明的征兵广告特质。

杜克本身不在意这些,他与五角大楼就是简单的利益合作关系,既然站在了好莱坞,必须从现在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如何去做才会对自己最为有利?

不久的未来,从开罗的金字塔到芝加哥的摩天大厦,从断壁残垣的洛杉矶到辽阔无际的太平洋海面,从巴黎街头的高速公路到黄沙漫天的中东军事基地,好莱坞银幕上,世界各地经受了一波又一波规模空前的外星人入侵浪潮。

地球这个共同的家园危急存亡之时,总会有那么一群“英雄”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杀入战场,挽救大厦将倾,最终力挫外星暴徒的阴谋诡计,保卫了地球,拯救了世界人民,大功告成之后迎着鲜花和掌声的簇拥重返军营,深藏功与名。

这些美国大兵在银幕上的“英雄壮举”令全球观众“肃然起敬”,令热血男儿们“心驰神往”,也令这批影片在不知不觉中俨然成为了美军的征兵广告。

其实美军搭台、好莱坞唱戏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早在近百年前的电影诞生之初,双方就关系密切,只不过当时军方之所以配合剧组,是出于教学目的——影片可以当做军校教材。

正基于此,二战时期的美**方才得以直接参与征兵电影的制作和宣发,弗兰克·卡普拉等导演就曾拍摄过高水准的征兵片,但那和鼓吹越战的鹰派影星约翰·韦恩在60年代拍摄的《绿色贝蕾帽》替美军歌功颂德一样,都属于“非常时期”的昙花一现。

如今意义上的“征兵片”是指反思越战的电影偃旗息鼓后,一批着力塑造美军正面形象的高投入商业片,以80年代风靡一时的《壮志凌云》为开端,虽然效果不错,但由于广告特征太明显,也曾遭遇过不少非议。

然而,现在和未来,随着电影叙事手法和视觉语言的翻新,美国大兵在银幕上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伟岸,美军的综合实力也得到愈发淋漓尽致的展示,征兵效果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五角大楼开出的赞助额度也急剧上涨。

同时,经验丰富的编剧更懂得如何不露痕迹的将广告元素编织在情节中,从而大大降低观众的敏感度,如今的《独立日》就像是未来的《变形金刚》一样,完全具备这些特质,而且按照杜克的设想完成影片,就会发现广告意图远没有《壮志凌云》当年那么露骨。

从商业角度看,剧组与五角大楼的合作是一桩只有傻瓜才会拒绝的双赢买卖。

自从越战硝烟散尽,美国从义务兵制改为志愿兵制后,军方每年都需耗费巨资拍摄征兵广告,但再好的广告也不如制作精良的商业大片更有煽动性,而且电影与广告相比优势巨大,其公关宣传成分被掩盖、消解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中,让观众在与角色同患难的感官轰炸和心理历险中,潜移默化的陶醉在其中,同时还避免了对广告的天然抵触心理。

换成杜克的角度,他制作的这部“主旋律”战争科幻动作大片,具备智勇双全的主人公、激情澎湃的情节、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等商业特征,产生的积极感召力正与征兵广告所需不谋而合,理所当然能获得军方提供的道具和技术支持,以更低的制作成本换取更高额的利润,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杜克本身并不带弱智光环,哪怕化身为前苏联的政委,啰里啰嗦说了如此大一通,伦霍中校也没有给予任何承诺,他本身也没有这个权力,只是保证将杜克的意思原版传回五角大楼,也会适当帮剧组争取赞助的可能。

“谁说五角大楼都是蠢货加白痴?他们的钱很好坑?”

送走伦霍中校后,杜克也有些抱怨,如果五角大楼真像电影或者前世网络上描绘的那般幼稚,他也不用费如此这般的口舌,也许他根本没有费这些口舌的机会。

随后的几天里,杜克重新审阅了美术组和特效组绘制的厚厚一摞图稿,外星人的模样和飞船就此定型,图纸转到了工业光魔特效部门,由斯坦·温斯顿负责的模型制作就此拉开大幕。

最近的一周,杜克主要都在关注模型方面,除去外星模型外,还要确定城市和北美标志性建筑的模型,所有的爆炸戏只会采用实景拍摄,而电影需要电脑cg合成的镜头,也进入到先期制作阶段,工业光魔的一个电脑特效部门,如同模型特效组一样,也进驻了位于华纳制片厂的剧组,不断与杜克交流。

此外,演员试镜也进入到了第二轮,杜克还要分心主要演员的选择。

(求推荐!求收藏!求三江票!)

第九十四章竞争对手

“史密斯,你对面是一个入侵地球,又刚刚杀死了战友的外星人。”

坐在监视器后面,在威尔·史密斯表演过一个片段之后,杜克微微皱眉,这位未来的天王巨星演技确实够烂,“外星人被你俘虏了,请表现合适的情绪。”

如果他连基本的搞笑都不行,那只能换人了。

好在黑人天生就不缺乏幽默细胞,也或许是作为嘻哈歌手的本能,威尔·史密斯稍稍酝酿一番,对着面前的空气连提数脚,嘴里一阵怪叫,“你们想来入侵地球?你们不可一世,是吗?”

“来啊!来啊!”

就像曾经那样,他的表情极近夸张,表演明显用力过猛,不过却很适合这样的场景。

等威尔·史密斯的表演结束,杜克对选角导演汤姆逊点了点头,后者给了一个会尽快给通知的答案后,他的试镜暂时宣告结束。

走出试镜室,威尔·史密斯心中没有任何底气,虽然想向电影方面转型,但自己的演技自己明白,真心不怎么样,但他并没有放弃,与过来的经纪人低声商讨应对策略,这部影片对他极其重要,这是著名的商业导演杜克·罗森伯格的大作,被不少媒体看做明年暑期档的大热影片,如果他的电影事业以一部大卖影片开始,以后的发展之路肯定会顺利许多。

那位破坏狂导演的电影,先后捧红了基努·里维斯、乌玛·瑟曼和克里斯托弗·李等人,威尔·史密斯很清楚,无数等待上位的男女演员,都想搭上他的顺风车。

有这种想法的不仅仅是威尔·史密斯,妮可·基德曼和助手走进位于华纳制片厂的独立日工作室时,也在考虑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拿下角色,让自己真正有一部大卖的影片?

就像经纪人说的那样,她虽然凭借克鲁斯夫人这一身份成功打入好莱坞,却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且克鲁斯夫人的代号也渐渐让她痛恨和厌恶,凭借自己的能力彻底在好莱坞立足,才是她急于想做的事情。

为了这次试镜,妮可·基德曼甚至与丈夫大吵了一架,在被福克斯方面婉拒后,汤姆·克鲁斯强制要求她退出试镜,结果最近本就处于冷战状态的两个人,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想到被迫改变的信仰,想到自大的丈夫对她的禁锢,妮可·基德曼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产生了一种如果能在好莱坞独立,就踹掉汤姆·克鲁斯的想法。

角色会拿到吗?妮可·基德曼脸色阴郁,根据派特·金丝莉的分析,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她的朋友,她清楚娜奥米·沃茨与导演杜克·罗森伯格之间关系复杂,却不会主动放弃,机会总是需要争取的。

她曾经放弃过一次机会,那还是八十年代末,《人鬼情未了》的制片人约她和黛咪·摩尔一起去家中开派对,她拒绝了,而黛咪·摩尔去了,女主角的结果也很明显,后者直接成为了如今好莱坞最红的女星之一。

机会比演技和外貌更重要,她对这句话理解甚深,凡是挡住了她的机会的人,统统都是敌人!

“这边请,基德曼小姐。”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妮可·基德曼走进了一间待客室,等待属于她的试镜时间。

进入宽展的房间,她眼睛迅速从每一个人身上扫过,等在这里的三个女人,都有着与她近似的特质,金发或者棕发,成熟漂亮。

然后,妮可·基德曼的眼睛落在了一个娇小的身影上,换作以前的时候,对方肯定会迎上来亲热的打招呼,她也会报以灿烂的笑容,两人毕竟是戏剧学校的同学,少女时代也曾经有些交情,在好莱坞彼此间也照应过。

但现在,她没有上去打招呼的心情,对方也没有过来寒暄的意思,她们将是最为直接的竞争对手!

好莱坞的每一个机会都是重要的,挡路的人全部都要踢开,妮可·基德曼深信这一点,娜奥米·沃茨同样也相信这一点,从传出妮可·基德曼中意白宫发言人角色的那一刻起,过往联系还算紧密的两个人,极有默契的没有再通过电话,渐渐断了联系。

娜奥米·沃茨甚至接到过澳大利亚帮的其他演员传来的话,劝她主动放弃这个角色,却被她否决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