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白色十三号)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白色十三号
- 入库:04.12
“罗杰,我保证,我会认真考虑。但这对一个年轻导演来说……”
听到对方稍有顾虑的声音,罗杰?艾伯特换上了语重心长的口气。“这是在挽救杜克?罗森伯格的导演生涯,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充满才华的年轻人走上歧途……”
单从语气看,似乎他真的是在为杜克的导演生涯考虑一般。
挂断电话,罗杰?艾伯特坐在办公桌后面,阴沉的脸色异常难看,他可以装作看不到《独立日》大卖的票房。也可以装作不在乎《独立日》的票房,只从艺术角度去看这部影片,寻求这只是烂片的心理安慰。
但是,那个年轻的导演,恶狠狠的践踏了他和许多影评人的尊严。尽管首个周末之后,他发声的次数越来越少,却能看得出对方和背后的电影公司,分明是在借用他们的抨击为电影炒作!
践踏了他们的尊严还要利用他们的尊严来获益?这种事有几个人能忍下去?
何况,杜克?罗森伯格的行为还直接触动了影评人行业的利益,不去说其他人,就说他自己,本来会参与《燃眉追击》和《变相怪杰》的试映会,从而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但《独立日》大卖以及杜克?罗森伯格抹黑影评人的言论之后,片方取消了对影评人的试映邀请……
这可是实质性的金钱损失!
有多少年了?有多少年没有出现这种公然与影评界对喷的导演了?
双眉紧皱,罗杰?艾伯特细细回忆,当年他们抨击乔治?卢卡斯时,对方也只是闷声发财;批判雷德利?斯科特时,英国人一句强硬的话都没有回;还有公认的导演界脾气最臭的詹姆斯?卡梅隆,也没有与影评人真正对着干过……
从五六十年代起,如果有影评人抨击,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导演都会选择忍下去,或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前两部电影的上映的时候,专业评分也不高,影评人批评的声音同样不少,但杜克都没有回声,选择了沉默。
而这次,杜克选择站出来的原因很简单,他签订的是一份票房阶梯分成协议,只要能引爆话题,拉动票房数字,他才不在乎那些影评人的感受呢。
当然,成为影评人公敌也要有足够强悍的心理素质,否则那些讽刺的评论能让人发狂。
时间缓缓进入七月底,《独立日》的北美票房刚刚迈过2亿5000万美元,正努力向着3亿美元攀升的时候,影片的海外票房也突破了2亿5000万美元!
全球票房相加五亿美元,这已经是电影史上最顶尖的票房成绩之一了,进入八月份,哪怕是以前抨击杜克和《独立日》的媒体,都调转风向,开始把各种赞誉的词汇向他头上扔,特别是率先出版的《名利场》,上面的文章让人啼笑皆非。
第一百三十四章毁灭公爵(求订阅!)
尽管没有出现在《名利场》的封面上,但这篇文章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没有专业公关加之南希?约瑟夫森一直忙于谈判,两边事先没有经过足够的沟通,好在文章虽然隐隐带着讽刺,却也没有很过分的词汇,总体还是以善意的调侃来吸引读者。
“好莱坞最不可能事件终极猜想——杜克?罗森伯格拍摄文艺片!”
这是文章的题目,也符合《名利场》以名人作为报道主体、稍稍有些夸张的风格。
“不可能理由——我们都知道,杜克?罗森伯格能在好莱坞扬名立万,靠的就是一手‘石破天惊’的爆破本领与绚烂无比的运镜技巧。震耳欲聋的爆炸,紧张刺激的追车,彪悍刚硬的男人,火辣性感的美女……但凡能够刺激肾上腺激素飙升的元素,杜克的电影里从来都是应有尽有。这一切的一切,和小成本文艺片、作者电影什么的毫无交集。”
“终极猜想——因为太擅长爆破,杜克?罗森伯格最近以来都被谣传是‘彗星撞击地球之时出生的男人’……”
“为了击碎这一流言,杜克?罗森伯格决定拍摄一部自传色彩的文艺片,重点讲述自己高中时代的生活以及青年时期的梦想。但在拍摄过程中,杜克发现慢悠悠的校园青春片实在是太过无聊,所以他决定亲自在片中出演一个角色——一个持枪的校园保安。有了强悍的男主角又有了枪,剩下的就非常好办了,枪战、爆炸、火海……一切都水到渠成。唯一的问题是,这到底是一部小格局的作者电影还是校园版的《勇闯夺命岛》?”
“当然,这一切都是笔者的猜想,未来的某一天。如果你惊奇地发现杜克?罗森伯格改行拍起了文艺片……千万不要怀疑自己是在做梦,须知在好莱坞这个世界梦工厂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看到这篇文章,杜克也只是笑笑,好莱坞这个梦工厂确实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也不会一条爆炸路走到黑。
此外。还给杜克带来了另外一个考虑,他是不是应该向其他大牌明星或者导演那样,聘请一位专门的公关经理?
“肯定需要。”
在杜克问到的时候,索菲亚?科波拉给出一个理由,“我觉得你需要一个出色的公关团队,来帮你处理未来的八卦绯闻。”
“有那么夸张吗?”
相比于其他成名的导演,杜克觉得自己还算是很收敛的,“导演的绯闻也没什么好炒作的。”
“前提是你别与成名的那些女演员待在一起。”索菲亚端起自己的咖啡杯,在办公室里踱了一圈。站在窗户前,说道,“比如昨天约你吃晚饭的卡梅伦?迪亚兹,她现在走红了,你们肯定被狗仔拍了下来。”
杜克耸了耸肩,两人昨天出餐厅的时候,确实遇到了狗仔,不过因为都有事要忙。他们也只是一起吃了晚餐而已。
“事实上,今天有小报在炒作你们交往。”索菲亚的眼睛向这边斜了斜。又转回去看向远处,“或许改天你与娜奥米?沃茨被人拍下来后,还会有八卦媒体炒作你脚踩两条船。”
“随便他们好了。”杜克并不在乎这些。
他短期内根本没有交女朋友的打算,也不会傻到承认与任何人交往,与女性走得近些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就算被拍到进出同一间公寓的照片。也没什么大不了。
再说了,等《独立日》的热点过去,也不会有太多媒体继续关注一个导演。
“索菲亚。”
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杜克叮嘱,“帮我留意合适的公关经理。”
南希?约瑟夫森不止他一个客户。也不可能长期兼任这一职务,她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有限。
从进入八月份开始,随着《变相怪杰》和《燃眉追击》上映,《独立日》热度骤减,八月份第一个周末的北美票房已经降到了1124万美元,上映院线数也只剩下了1500多家,收敛票房的速度大大减缓,这也是所有电影的必然规律。
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实的谎言》热度下降的比《独立日》还要快,按照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预估,北美票房不会超过1亿5000万美元,由于影片投资巨大,想回本的话,就要看海外市场的表现了。
而《肖申克的救赎》,早就退出了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行列,再加上接连受到新上映影片的冲击压缩,院线还有不到400家,最终的北美票房不可能超过2000万美元。
按照如今的形势,杜克估计影片即使像曾经那样奥斯卡后重映,依然是院线扑街货。
就在《独立日》不断冷却降温的时候,华纳发动最后一次猛烈的宣传攻势,上个月对杜克进行了专访的《时代周刊》,终于刊出了专访,并且将他作为了封面人物!
这是最简单的宣传策略,借助此前的热点炒作,以宣传导演的方式,重新凝聚影片热度。
纽约,位于曼哈顿的兰黛集团总部,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艾琳?兰黛取过了早晨买到的《时代周刊》。
封面上是一个棕发黑眸的年轻人,他双手抱胸,坚毅的目光看向远方,显得极其自信,而在他身旁还有文字注解——好莱坞的毁灭公爵!
“毁灭公爵?”
回忆起自己看过的三部电影,艾琳不禁笑了起来,这个名号简直太合适了。
然后,她翻开杂志,开始仔细阅读。
“让普通大众挚爱有加,让影评人深恶痛绝——杜克?罗森伯格便是这样的导演。他执导的卖座影片,拥有炫目的快速剪辑,永无止境的爆破和打斗,和百分之二百的视听享受。”
“迄今为止,他所拍摄的3部电影已经获得了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盈利能力在好莱坞绝对一流!特别是还在放映的《独立日》,先后打破北美午夜场、首周末票房、最快破亿、最快破2亿等记录,甚至即将造就最快破3亿的纪录!”
“与影片的高票房截然相反的是,杜克?罗森伯格在影评人中的口碑普遍不高,影评人不喜欢他,甚至称他是恶魔和虐待狂……”
“但有人道出了其中的关键——杜克?罗森伯格是那种明显要走大众化路线的导演,在总是突显高端品位的影评人中,一些评论人如果打算称赞杜克,都要十分谨慎,以避免被同行嘲笑。但无论你是承认他,爱他,还是恨他,你都无法忽视他!”
相似小说推荐
-
热血岁月 (杨家少郎丶) 磨铁VIP2016-03-27 都市多少次冷眼嘲笑;多少次不屈怒吼!年少轻狂,只因为心中有梦;一声召唤,天涯海角即来见;不离不...
-
乡村老师有点田 (等出墙的红杏) 起点VIP2016-03-31 都市生活 山村民办教师胡耀,意外获得宝贝逆袭人生….. 教教学生,溜溜狗,闲时种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