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娱乐教父 (法海师弟)



但是郎朗能够在出道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打破香港唱片销售记录,而且败给的是阿sam,可谓是虽败犹荣,我们应该为这位未来,或许现在已经成为了香港歌坛巨星的少年,献上自己的掌声。

……”

陈朗虽然这次竞争输给了许冠杰,但是《朗朗上口》仍然继续销售了四周的时间,直到一周销量不到10张,也宣布着陈朗的第二张唱片《朗朗上口》销量基本确定。

这四周的时间又为《朗朗上口》带来了386张的销量,最后《朗朗上口》这张唱片的总销量来到了367457张。

许冠杰的《难忘你,纸船》也在坚持了四周之后销量停滞,最后取得了368239张的总销量,将原先的香港唱片销量纪录整整提高了1184张。

随着最新一周香港大碟榜的火热出炉,陈朗和许冠杰的竞争正式结束,同时香港乐坛迎来了新的唱片销量纪录。

对于两人如此激烈而又焦灼的竞争,可谓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不过这个结果算是一个所有人都满意的大团圆结局了。

媒体报纸靠着炒作这出精彩的大戏吸引了无数的眼球,赚足了销量,乐的报社合不拢嘴。

广大市民们看着情节跌宕起伏的多次转折,感觉与陈朗的小说相比也是不遑多让,同时也给了大家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谈资。

各位音乐界的歌手或者制作人同样是兴致高涨,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像郎朗和阿sam一样获得如此惊人的销量和口碑,因为这两张唱片不仅给两人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也带来了数不清的荣誉,明年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两人的星光绝对会璀璨夺目。

各位有意唱片市场的老板土豪们看到了两张超过七白金的唱片,眼睛瞬间就充血了,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必须赶紧下手,同时世界巨头唱片公司也因为香港这场万众瞩目的唱片大战加快了在香港建立分公司的步伐。

当然最高兴的肯定是许冠杰和宝丽金唱片公司了,许冠杰名利双收,证明了自己还是香港歌坛的一哥,宝丽金也再次证实了自己是香港实力第一的唱片公司。

这个结果对于陈朗和华星唱片公司不能算是圆满,但也算是一个惊喜。

华星凭借着这次竞争,对外,让自己公司的名声再次享誉香江,极大的加强了公司对于顶级歌手以及新人歌手的吸引力,也让公司即将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的热度再一次的提升。

同样,唱片七白金的销售成绩能够让公司获得巨大的利润。

对内,增加了华星唱片公司的凝聚力和进取心,同时公司在母公司眼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一步上升,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同样带来了更过资源的支持。

陈朗也算是名利双收,唱片的分红就能够为他带来数百万的收入。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成绩让仅仅只发行了两张唱片的陈朗直接步入了香港顶级歌手行列。

以前的陈朗虽然出道惊艳,在青少年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这些还无法让陈朗能够完全获得专业人士的认同。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改变,大家不仅认可了陈朗的歌唱实力和市场号召力,同时也隐隐将陈朗视作歌坛的新晋巨星来看待。

还有一点就是陈朗的创作能力再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一张唱片十首歌都是好歌能算是侥幸,但是两张唱片二十首歌都是精品佳作,让大家只能抛开陈朗的年龄,正确的对待这个天才少年令人震惊的创作能力以及歌曲的精品率。

现在的陈朗或许还不能说是“郎朗出品,必属精品”,但是现在陈朗创作的歌曲绝对会引起歌手的强烈关注,同时向陈朗邀歌的人也必定会越来越多。

时间拉回到五月。

陈朗自从亚洲之行回来后,虽然也一直在关注着自己与阿sam之间的竞争,但是陈朗自己和陈淑芬都觉得已经没有了再跑宣传的必要。

因此陈朗在星期两天的时候,开始兑现自己对粉丝们以前的承诺,开始了与自己各个区域粉丝的互动见面会。

唐小美女这段时间一直都陪着陈朗参加粉丝见面会,两人形影不离,哪怕大家开玩笑称陈朗是妻管严,或者笑唐小美女把陈朗看的太严了,两人也都只是微笑不语,依然腻在一起。

不过因为这次活动所有的花销都是陈朗一人承担,因此大家们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尽情的玩耍,尤其是平时家里比较困难一些的同学更是拼命的玩了个够。

粉丝们因为偶像的大方体贴而大受感动,陈朗则为能够给自己可爱的粉丝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大感欣慰。

同时在此期间陈朗和陈父与《东方日报》开始了关于新合约的谈判。

酒店包厢之间,陈朗陈父以及陈淑芬与马成坤、王总编以及刘经理相对而坐。

“真没想到,马总你会亲自来。”陈父看着对面的马成坤笑着客气道。

马成坤的到来的确是让人感到惊讶。

不过想到《佛本是道》以及陈朗前两本小说为《东方日报》带来的巨大销量和其他的利润,同时朗朗乾坤和《东方日报》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马成坤的到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马成坤亲自前来会显得《东方日报》诚意十足,毕竟想要签下陈朗这个摇钱树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陈朗写的小说现在不仅是在香港,在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都十分受欢迎。

除此之外,陈朗还有一个特点让马成坤十分欣赏。

那就是陈朗只写一本小说,不像很多的其他作家,基本都是同时在几份报纸上连载几本不同的小说。

这样让陈朗的文字显得更加“稀少而珍贵”,也让马成坤高兴不已,当然其他花大价钱而不得的人则是无奈加憎恨了。

“郎朗可是我们报业的座上宾,自然值得我亲自到来。而且我也很喜欢郎朗的最新大碟《朗朗上口》,我一个人就买了五张唱片,支持郎朗。”

马成坤现在不到三十岁,还很年轻,虽然已身居高位,但是并没有给人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那我要谢谢马总您的支持了。”陈朗闻言笑着感谢道。

“应该的。既然都是老朋友了,我们也就开门见山了,这是我们准备的新合同,其他的条款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地方就是稿费,由原来的千字150,提高到千字300元,你们可以先看一下。”马成坤说完,王总编就将已经准备好的合同递给了陈淑芬。

陈淑芬在仔细的翻阅了一遍后点了点头。

陈朗看到陈淑芬确认无误之后,也对陈父点了点头,于是陈父直接拿起笔在合约上签上了名字。

双方合作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相处的很愉快,因此签约十分爽快。

马成坤看到对方爽快的签字也很是高兴,合则两利的事情,希望能够长久的保持下去,这样《东方日报》也能够更加长久的占据香港报纸销量冠军的宝座。

双方都签完字之后,心态放松了很多,开始闲聊起来。

正当马成坤想要和陈朗谈一谈关于《佛本是道》的出版权问题时,陈父和陈朗对视一眼之后对着马成坤试探性的问道,“马总,听说贵集团旗下的东方出版社最近状况有些不好。”

马成坤闻言眉头微皱,显然没有意料到陈父会问这个问题,一时间也摸不清楚对方的意图,只能含糊的回道,“还行吧,没有什么大问题。”

“马总,我们都很熟悉了,我也就直说了。郎朗以后的小说出版权都不会在卖给别人了,我们希望可以自己出版,因此我们想要收购一家出版社,正巧我们打听到贵集团的出版社似乎出了些问题,所以我们想要买下贵集团的东方出版社,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ps:求订阅!求收藏!

第二七七章入股

马成坤听到陈父说的东方出版社存在问题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刘经理泄露了出版社的内部消息。

但是又想到这些事情只要用心的打听一下还是能够得知的,再加上刘经理为《东方日报》工作了十几年,更是为公司发觉了陈朗这个摇钱树,心里的不快顿时消散了不少。

其实马成坤也知道东方出版社内部存在问题。

首先是因为东方报业集团除了《东方日报》这个旗舰报纸之外,又开始创办了一份杂志,但是杂志的销售并不乐观。

同时因为父亲和叔叔逃亡台湾,为了受到台湾当局的保护需要花费巨额的保护费,因此东方报业集团对于东方出版社的抽血比较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内部有人看到东方出版社出版了《诛仙》之后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东方出版社经理一职也让人垂涎三尺。

而且这些人同样为公司服务了十几年,更是马成坤父亲和叔叔在时的左膀右臂。

现在马成坤眼看着带领《东方日报》成为了香港销售量最高的报纸,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需要持久的稳定来保住这个销量冠军。

因此马成坤采取了怀柔的政策,将其和刘经理摆在了一起,让两人一起竞争好了,只是没想到两人的竞争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出版社的正常运行。

从马成坤这样的安排其实也可以看出对于东方出版社并没有太多的重视,现在马成坤的重点就是继续发展壮大《东方日报》的销量和影响力,其他的子公司也只是为了这个服务而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