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亏他说得出来!他家的钱是用瓢舀的箩筐挑的还是怎么了。”
王红艳家那男人脸色被这么一通说闲得很难看,不过这一物降一物,夫妻俩本来就处的很和气,王红艳的泼辣性子也幸好是碰到个这种男人,要不然日子哪里还能过。
张文林见劝不住就只好走出来了。
“红艳,少了两句哈,胡书记也没说个什么不是,你看你像什么样子,在家里撒个泼就够了,这跟你说正事儿呢。”
“文林书记,这不是我撒泼,我们队上大棚里出了多少菜你心里肯定有个数啊,你说,我们哪家一口人七八千上万了,说这种话这不是缺德是什么。”
胡德平身后的乡干部可是捏了一把汗。
这女人还真是泼辣,往日里也不是没见过泼妇骂街的样子,但是跟眼前这个女人这么大的嗓门的还真少见。
相反,胡德平脸上不仅没有一丝尴尬的样子,反而显得很轻松。
“大姐,您歇个声,我给你陪个礼,这话啊我是瞎说的,哪能有人说这种话呢,再说了,你们队上一个人上万的收入那是好事啊,就是有了也不怕人砸口舌,今年没有明年也要有,而且一定要有,要不然人说了不是让他们白操心了嘛!”
胡德平的年龄跟王红艳倒是相差不到多少,叫声大姐也不差,不过看在他身后的乡干部眼里还是很是吃了一惊,毕竟胡德平的身份摆在那里,能做到胡德平这样的乡干部可不多。
被胡德平这么一说,王红艳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个整句儿来。
“这个--”
“好了好了,红艳,你就跟胡书记说说你们队上的情况吧,你们队上的情况你比我清楚,胡书记又不计较你怕个什么劲,把平日里骂你男人的嗓门拿出来。”
哈哈哈!
一句话让大家都笑了个场,王红艳自己都被逗乐了。
不过王红艳这一次可是听清楚了,原来这人是叫胡书记,也是个书记,比村里的文林书记大的书记应该是乡里的吧,一想到这个王红艳还是有些意识的,虽然不知道乡里的书记到底是多大个干部,但是看那些人的态度王红艳就知道应该小不了。
一哆嗦这心里反而还不紧张了。
“胡书记,我们队上按人头分,一口种了一亩菜,山上地里多余的地都种了树,今年地里的鱼草料也种了两茬,我们说真的是拖了文林书记的福,没有他搞的大棚哪能有这些东西。
今年年底我们这里的菜长得真好,光是西红柿,一个个都跟拳头这么大,哎呦好几个就有一斤重,还有辣椒。从大城市里来的大学生就是能哪,这东西是那些大学生手把手教的,这书真没白念。
回头家里还有些早上刚摘的,我给您拿两个尝尝,哎,你快去啊,给大领导们洗几个番茄,快去快去。”
看着王红艳一个劲儿地催着她男人去洗番茄,张文林这心头啊真像是被人捏了一把,说不上来是痛还是痒的,你说这王红艳好歹也是个队长,这女人的话唠性子还真改不了,扯了老半天净扯些有的没的往死里跑话题,愣是没有扯到正题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嚯啊哈哈哈!
第106章白鹤精神
甜!酸!
什么叫酸酸甜甜?
就是这个味儿!
张嘴咬下去,一股子红番茄的味道沁入心脾,色泽红润,果实饱满,满嘴的汁液凉得牙根都发酸,但是这味道真没得二话说。
一盆子装了十几个鲜红欲滴,表皮上还滚着黄豆大小的水珠、十来岁少年拳头大小的红番茄,王红艳他男人往在场的大小干部们一个个都递了过去,虽然是大冷天的,但是这红番茄的色泽还是让人肚子里的馋虫一个劲儿地往外涌。
“来来来,大家都不要客气,尝尝这红番茄,这可不是菜市场买到的,地地道道的农家产。”
胡德平知道有他在场,他要是不第一个动手的话,恐怕这盆子番茄是一个都不会吃的掉,所以也不客气,出手那叫一个利索。
张文林接着立马就拿了一个最大的,跟着一帮子乡干部他还要客气个什么,这番茄在家他就是当水果吃的,这段时间吃得不少,但是这味道他是百吃不厌,就是再来两个都不在话下。
等胡德平和张文林动手了,其余的人也不客气,纷纷上前一人挑了一个,几个靠在后边的人还没捞着,虽然嘴里一个劲儿说着没事没事,但是张文林看得那叫一个好笑哟,那眼睛恨不得都快要看到番茄肉里去了。
王红艳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有意的,也当做是没看见,照例说还有人没吃着肯定是要让自家男人回家再洗几个去的,她倒好,一把子接过盆子就放到了门口的竹椅子上,根本就没有再洗之类的话。
“不错!”
“汁液很足,而且没水味儿!”
“比菜市场买的要甜,还真是怪了,都是一个样的东西味道差这么大。”
一群土包子。
如果是张晨在这里的话,肯定会有这么一句话。
这能一样嘛!人家这番茄可是正儿八经的在大棚里纯天然培育出来的,不施肥料不加农药,完全就是纯天然纯绿色的土木灰加有机肥种出来的,而且种子还是生农大农作物研究所的教授们带着学生搞出来的试验品种。
你上菜市场找找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个头儿这么周圆,果实这么饱满,色泽这么红润,汁液这么浓郁,酸甜可口居家旅行随时必备的西红柿来?
他敢拍胸脯打保票,不敢说全中国,至少整个宜安市那是绝对找不出来的。
“这番茄都吃了,味道怎么样也都知道了,现在这蔬菜大棚搞得好是毋庸置疑的,我们都听听队上的情况。文林同志,这样吧,年底了我给你分配一点任务,你辛苦一点,让村里各个大队都把详细的情况都总结一次。
数据一定要详实,嗯--我想想-这样吧,回头我让办公室小吴下来配合你拍一些照片,把材料尽量做得详实一些,年前我要用,所以材料要尽快赶出来,这次你们白鹤村的成绩我们已经大概知道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不要说在百城是头一家,就是全市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一定要好好宣传一下。”
胡德平说完,身后的干部们都一个劲的鼓掌,张文林也不能免俗,毕竟是领导讲话,不给个面子先肯定是不行的,手上的西红柿汁还没擦就啪啪地拍个不停。
“胡书记,这事可是个文雅活儿,我一个大老粗哪里干得来这码子事,万一没搞好这责任可就大了去了,您看是不是换个人来操刀。”
张文林这话说得也对,但是错就错在没悟清楚胡德平的心思。
胡德平现在需要的不是一篇华美的文章,也不是一堆漂亮的数字,这些东西都没用。
改革开放搞到现在,中央的精神在前七八年的时候要想贯彻下去还有难度,一直到第二代伟大领袖借着南巡之机,一锤定音,解决了改革最大的方向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才真正开启了扬帆前进的大时代。
虽然沿海的改革搞得热火朝天,各种旗帜鲜明地挺进改革开放,争夺全国领先、甚至第一,但是内地烧起来的这一把火并不旺盛,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崭新的改革模式。
经济一直搞不好,就更不提农村的突破了,国家搞改革的源头阵地一开始其实就是在农村,广大的农村天地是大有作为的,但是真正实现成功改革,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地方少之又少,即使有,那也是在沿海发达省份,这些地方无论是资源条件还是地理位置、市场优势等等都不是内地可以比拟的。
所以这些地方其实对内地而言并没有很大程度上的借鉴作用,在所属上也并非内地农村改革的成功典型。
白鹤村虽然只是一村之地,人口不过万儿八千,“村村通”说不上是举着改革开放的大旗,更谈不上是新兴产业模式的探索,但是人家愣是折腾出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的成绩,这在97年简直就是奇迹,光是这份成绩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要说没有推广价值和宣传的作用,胡德平根本就不相信,要想把白鹤村的经验做大,靠他个人之力还是不行,只有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十个甚至百个白鹤村,甚至将来的白鹤区都未必不是没有可能。
当初越过百城直接以私人关系把张文林的这份报告交给了黄钺成的时候,其实胡德平内心也挣扎过,按理说作为百城的下辖地区,坝头乡的改革情况必须要跟百城汇报,但是“村村通”搞产业化经营这种说起来模棱两可的改革模式,到底会不会得到百城领导层的支持都是个未知数,所以胡德平权衡再三,最终还是以私人身份拜访了黄钺成。
所以白鹤村虽然搞得很火热,其实百城的领导层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虽然也有可能有些风声传进耳中,但是具体的情况应该是不知晓的。
但是这一次如果要大张旗鼓地声张起来宣传白鹤村的话,胡德平肯定是绕不过百城县政府的,不单如此,恐怕还要把材料做的漂亮做的真实才能有还转的余地。
相似小说推荐
-
步步为赢 (dleer) 起点VIP2016-01-14 足球运动 当多年以后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高顺耀无比庆幸自己在18岁时候做出的选...
-
医步登天 (沐轶) 起点VIP2015-3-30完结一个家境贫寒即将毕业的中医大学学生,苦逼屌丝青年,好心照顾一位孤寡老人,老人临死前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