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延长这些斗虫的状态,恐怕还得加料了。根据以往的经验,空间冰水原液的能量与稀释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想到这里,江逸晨背过身去,待他转回来,手中出现了一个装着淡绿色透明液体的玻璃瓶,容量大约五百毫升那种。
他将玻璃瓶交给来顺儿,告诉他这是一种特殊的浓缩营养水,比葫芦洼边上石坑里的更高级。将它与泉水按一比二的比例进行稀释,然后用来喂养蟋蟀,一直到出售为止。
再有,回头把蟋蟀卖出去后,要保持与收购点老板的联系,以获取反馈信息,总结经验。
来顺儿接过玻璃瓶,也不多问,便点头答应下来。
石锁儿自上岛之后,很快就融入了这个集体,也开始显露自己的手艺。
而大伙儿在不知不觉间,发现工作生活都改变了许多。
以前很多凑合用的东西,经过他的改造,也拾缀得正规起来。
比如岩洞内的顶部照明灯,原先只是用两根水泥钉挂着,然后电线顺着石壁而下,需要点亮的时候,就将插头插在从蓄电箱引出的接线板上。
石锁儿嫌使用麻烦,于是从电料箱中找出开关面板、插座面板以及电线,对洞内进行重新布线。
分出双控开关,一个固定在入洞左手墙壁,另一个固定在石床床头上方。这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对顶灯进行控制了。
还将插座面板分别置于石床两侧、餐区一侧,便于手机、剃须刀等小电器随地充电。
这严格来说本属于电工的初级活儿,但岛上肯定分不了那么细致。
还有岩洞的洞口,目前只是使用一道竹帘与外面隔开。这东西挡风能力实在有限,天气暖和的时候倒是无所谓,能挡住蚊虫就行。但眼瞅着天气就要一天天转凉了,到了冬季寒风往里面灌,竹帘子肯定不顶用。
于是,石锁儿动用现成的木方、木板、大芯板之类材料,做了一樘双开门,门框两侧及上方不规则空隙则用石块儿和泥土进行封堵。门扇装上合页、木拉手和插销,再套上一把挂锁,岩洞驻地的大门就算正式完成了。
别小看这东西,现在从外面看上去才像是一栋居所的门面,此前无论怎么瞧也只是一个山洞而已。
另外,岩洞中当前只有三个成品大货架,除了与生产相关的各种工具、物资之外,个人物品也放在上面。
石锁儿与来顺儿他们商议了一番,用剩余的木板等材料制作了几个小型置物架,安装到各个相关部位的墙面上。
岩洞外的平台上,现在每天都要响起呲啦呲啦的锯、刨声,以及木工锤的敲击。
随着这动静的延续,木工台、燃气灶台、脸盆架、挂衣架、镜箱、鞋架等等也纷纷出现。
有了这些物件,驻地变得正规起来,生活上方便了许多。这也是木匠能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吧。
第二百二十二章花鸟鱼虫市场、看货
数日后的一个清晨,蓝箭630驶离了天然小码头,向龙湾村方向疾驰而去。
岸上,喜子带着石锁儿将撤下来的跳板和竹篙往南边搬,与沙滩躺椅、遮阳伞存放在一处。
随后他招呼一声,两人一前一后往山上走,开始今天的工作。
快艇驾驶舱内,来顺儿端坐于驾驶座位上,手把方向盘,目不斜视地盯着前方。
“放松点儿,老这么端着架子很累人的。再说这海面上也没画个车道线,就算跑歪点儿也不会有交警来找你的麻烦。”
江逸晨坐在旁边的座位上,见状指点道。
“哎,我知道了。还是海上好啊,没有红绿灯,没有十字路口,城里那车我瞧着头都晕。”来顺儿点头附和,身体也随之放松了一些。
江逸晨又观察了片刻,看他的操作动作还算规范,以前自己教的技术要领貌似也没还回来。于是慢慢放心了,身体靠在椅背上,侧头望向窗外的海景。
自从购买快艇以来,一直是由自己驾驶,当初的新鲜劲儿逐渐过去,现在做做乘客,倒也别有一番滋味儿。
快艇的后甲板上,搁着需要更换的液化气罐,以及几大包葱姜调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绑了绳子的竹筐,面上盖一块白布。筐内装着一堆由细条竹篾编成的长条形小竹笼,每只竹笼中住着各种蟋蟀五、六只至七、八只不等。
这些小竹笼都是石锁儿的作品,由于要得急。做工不算太细致,但却很结实。
这也是来顺儿此行的目的,准备一上岸就前往城南的花鸟鱼虫市场,将这批货色销售出去。
前天夜间岛上的几人又出动了一次,新捕捉了一批蟋蟀,并从中挑选出四十多只比较像样儿的留下来,现在正住在上回购买的那些陶制蛐蛐罐中,照例用特殊饮食供养着。
由于季节的原因,今年最多也就搞这么两批了。
半个小时后,快艇抵达金昌俱乐部码头。泊好船。二人一起将各种货物卸下,液化气罐交由码头工作人员代劳更换。
接着江逸晨到外面租了一辆面包车,将其它货物装上。汽车随之启动,离开了龙湾村。
司机根据客人的要求。先将他们带到了位于南城边的“福龙”花鸟鱼虫市场。来顺儿提着竹筐在这里下车。
随后面包车继续向城里驶去。
因为张凤兰那儿以及鼎香园都找江逸晨有事情。所以他不能在这里耽搁了。蟋蟀的买卖全部交由来顺儿处理。
来顺儿手攥住绳索,将竹筐往肩上一搭。徒步走进福龙市场。
向保安打听了一下,根据指示很快找到了蟋蟀贸易区。虽说已经过了今年的高峰期。但目前来看人气还算可以,看货的、试斗的、谈价的,人头攒动,每个店铺门口都不断进出着形形色色的顾客。
另外,据说现在饲养技术大为提高,使得蟋蟀的生命周期得以延长,整个市场自然也受益匪浅。
来顺儿先是四处溜达,看货品,听人家侃价,了解了解市场行情。
大约逛了一个小时左右,他感觉差不多了,于是背着竹筐走近一家名为“德胜阁”的店铺。之所以选择这里,一是因为这家店铺的规模瞧上去不小,二来是门前还挂着收购蟋蟀字样的牌子。
“陈先生,请慢走。”一位四十多岁、腆着个大肚子、长了一对儿金鱼眼的中年男子微笑着将两名客人送出门。
“邢老板,留步。”手中拿着两只蛐蛐罐的客人转头说道,随后离去。
看样子这位就是店老板了,来顺儿随着他进屋,四处环顾了一番。
店里的装修古色古香,墙上挂着字画,实木多宝阁、太师椅、陈列架摆放得错落有致,还有一张镶嵌大理石的八仙桌。
陈列架和柜台上摆着各种小玩意儿,除了各种材质、档次的蛐蛐罐及配套用品,还有玉石、鼻烟壶、小摆件等杂物,看来这家还经营旧货古玩之类。
“老板,你这儿收购蛐蛐吧。”来顺儿也不耽搁了,直接说明来意。
“哦,小老弟,你有什么货,拿来瞧瞧。”邢老板回应道。
同时上下打量了面前的小伙子几眼,面皮较黑,头发有点儿长,衣着朴素,还带着个竹筐,瞧模样应该是从乡下来的。这样的顾客他接待过不少,估计也就是粼江附近一带的村民,不会太远。
来顺儿答应了一声,然后放下竹筐,从里面取出一只长条小笼子,搁到柜台台面上。
邢老板不经意地拿过来一瞧,笼子里有五、六只大小色泽不等的蛐蛐,正在慢慢爬来爬去,看品种就是一些普通的金钱黄、茄皮紫、黑麻头之类,至于品相,从他专业的眼光来看,也很是一般。
“还有吗?”邢老板语气平淡地问。
“有。”来顺儿答应一声,又拿出两只小竹笼搁在对方面前。
邢老板用目光一扫,跟刚才那只差不多,没什么很好的品种。从头部、色泽、斗丝、眼、脸、牙几个部分观察,都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都是从哪儿拿的啊?”邢老板已经对此做出了评判,一批大路货色。
“牛甸乡那边。”来顺儿说了个自己知道的地方,那儿有山。
“牛甸啊,前些日子倒是来过几个。五块一只,全要了。”邢老板听到产地,心中更是确定。随即开出收购价格。
牛甸乡那地方的村民倒是有每年逮蛐蛐进城卖的传统,可惜从来没出产过什么名品。
“老板,你识不识货啊?五块一只,拿来喂鸡的还差不多。”来顺儿听了心中暗骂,于是说话也不大客气了。
正在这时,又有一位干瘦的高个儿中年男子进屋,与邢老板打了个招呼。
“邢老板,我要的货来了吗?”
“是武先生啊,早给您备好了。”
邢老板见了来客,笑容可掬,撇下来顺儿,从货架上取过一只精致的澄浆泥圆罐,递到对方面前。
“正宗咛阳产铁头青背,瞧这菩提头、银斗丝;还有这眼,黑点如漆,突出额角;墨牙,色如乌金,黑而发亮。这虫儿斗性极烈,难得的上品货色,要是换成别人要,我可舍不得拿出来。”邢老板揭开盖,详细介绍斗蟋的情况,同时面带得色。
相似小说推荐
-
特种军医在都市 (无风柳絮) 恒言VIP2015-06-29 都市小说 萧辰,特种部队首席军医,他人长的帅,医术通玄! 他又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特种兵王,黑...
-
我的美女总监老婆 (猫猫德) 恒言VIP2015-12-01 都市 小职员逆袭白富美,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