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点点头却也没再说话,眼看着放映厅内的观众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他俩也没再耽搁,径直出了放映厅离开了。
《刺客联盟》首日票房截止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半时才基本结算完毕,由于英国位于零时区,比香港这边早了八个小时,因此香港这边天还没有黑透,那边已统计完成的票房数据便已送来,《刺客联盟》在英国首发297影院共计951块银幕,因为前期的宣传再加上林孝智已在英国打出了一些名气来,上映首日便拿到了157万英镑的票房,虽远不如之前九月中旬上映的美国电影《本能》(216。96万英镑)、以及同日上映的《蝙蝠侠归来》(277。47万英镑),却也几乎追平了比它早五天上映的《异形3》(162。29万英镑),有了争夺十月英国票房排行榜的实力。
在香港本埠及澳门地区,《刺客联盟》首映登陆德宝院线及其他院商共计旗下57家影院,共有287块银幕依次放映。因为同期上映的电影中仅有《92神雕侠侣》跟《新龙门客栈》两部电影打擂,而前者制作完全不比《刺客联盟》,后者则干脆接近下画,严格算来《刺客联盟》并没有其他电影与它争夺同期票房,因此首日的它票房无视天气因素几乎是一枝独秀,于当日的本埠轻松斩获了267。7万港币的票房,在澳门也同样拿到了44。3万澳元的票房,仅两地首日票房便超过了三百万港币,令寰亚上下为之一振。
大陆虽与香港同属一个时区,然而受限于大陆此时尚未形成统一规格的票房市场,因此想要统计此时的大陆首日票房收入,至少也得等到第二日中午前后各省将数据汇总到北京才能统计,所以寰亚并没有将大陆首日票房纳入统计之中,只能急躁地等待北影那边统计完毕。
日本虽然与香港相隔一个时区,但因为日本经济发达且早在七十年代全国票房市场体系便已成型,所以首日票房统计极快,几乎与香港这边相差无几便送到了林孝智的手上。而当看到日本那边刚刚与他签约的角川映画传递过来的日本首日便拿到地7423。6万円的票房时,松了一口气的他知道自己跟寰亚总算要在日本站稳脚了。
寰亚拿到了票房数据,即使捂着掖着别人也顶多迟一点还是能从其他途径得知的。所以林孝智从来都没有遮掩着的意思,何况这对观众们的选择也能起到影响,因此各地汇总的票房数据拿到之后,他立刻便让人传了出去。以至于当第二****醒来时,整个香港第二天的媒体娱乐版之上,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林孝智跟他的新电影——《刺客联盟》。
报亭、巷弄中的报纸堆里,《成报》娱乐版的头条标题格外显眼:“票房神话再度来袭,《刺客联盟》上映首日连破各地票房纪录,带你领会商业大片的魅力!”
《成报》自打几年前林孝智入股之后一直都是他用来影响舆论走向的咽喉报纸,这一地位即使在他后来收购了《明报》跟《天天日报》之后也没有改变。因为林孝智没有立刻对《明报》跟《天天日报》管理层进行大规模清洗,所以两家被他收购的报业集团因此保持了相当的自主度,这一点倒是远不如《成报》。
《成报》这篇影评报道占据了几乎一个版面,全方位地介绍了这部电影让人惊讶的地方:“……令人惊叹的奇思妙想,无疑大导演林孝智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部完美的商业大片。宏大的规模、场景,奇妙的创新与构思,我想当每一个观众在买票进入影院内,看到银幕上的主角们一跳飞跃几十米远的两栋高楼大厦,手臂一甩从枪中射出那会转弯的子弹,还有那酷炫的枪斗术,都不会觉得对不起那35元的票价。又是一部投资巨亿的卖座商业大片,大导演林孝智再一次用他的想象力跟才华,为我们再一次带来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
第587章狂潮来袭(下)
《刺客联盟》的各地票房一出,立刻在香港引起一波海啸般的轰动来。
“无视暴雨袭港,《刺客联盟》港澳首日票房破三百万,寰亚再一次用成功宣告,属于香港电影的大片亿时代到来!”--《明报》
“寰亚终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恶天难阻刺客风暴来袭,大导演林孝智诚意新作--《刺客联盟》英国上映再创新高,首日一千八百多万票房(港币)令业界失声!”--《天天日报》
且不提仅在被港片视为本埠的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门,《刺客联盟》便创造了闪瞎业界无数关注目光的首日过三百万港币的惊人票房,而当其在同日上映的英国跟日本两国所取得的首日票房数据曝光之后,更是令香港业界及传媒彻底失声。
在英国《刺客联盟》依托着林孝智过去几年苦心经营所积累的人气,上映首日便斩获了近乎本埠七倍的惊人票房。在日本这个香港电影近几年来最为重视的外埠市场,《刺客联盟》同样高调的首日便斩获了近乎两倍于本埠的票房,日本市场无疑数倍于香港之大,后续的票房上涨势头很明显只会比香港更高而绝不可能低到哪里去。
因此交出了这么一份令人无可挑剔的成绩单后,不提台湾那边原本一帮摩拳擦掌等待着,恨不得林孝智的新电影遭遇滑铁卢,最好摔到姥姥家的台湾媒体傻了眼,只能偃旗息鼓地站在一旁干巴巴的看着。
这票房一出来,即使在香港跟林孝智多有冲突的《东方日报》,也不得不改了腔调,写了一篇酸溜溜地软文褒奖道:“……无疑,极其擅长商业片制作的林孝智找到了一条大多数电影人尚未发现的成功捷径。在香港他不是首位投资巨亿资金拍摄大片的电影人(程龙跟《飞鹰计划》),但却是第一位连拍投资过亿的大制作,且每一部都能为他带来丰厚回报的商业片导演!”
“自港片诞生以来已有大半个世纪,能在东南亚打响名头的不知凡几,但能在日本站稳脚的仅有几人。而作为世界最大的欧美票房市场更是因为价值观跟文化的不同,始终将港片拒之门外。倘若一部电影的成功还可以用侥幸来形容,那么两部、三部接连不断的出现轰动欧美的佳作,就只能证明一件事,林孝智跟他的寰亚摸准了欧美观众的审美跟喜好,开始对症下药于欧美市场大肆获利了……”
大陆市场现在虽远不如后世那么辉煌,但因为被林孝智视之为本埠,重视还在海外其他市场之上,自去年获准电影北上放映之后,便迅速在大陆成立权限极高的分公司,无论宣传还是公关都完全按照本埠标准进行,到了《刺客联盟》上映时,寰亚更是豪掷千万为其在大陆大打广告。虽说这一次寰亚没能联系上央视,登陆这一大陆覆盖率最高的宣传平台,却也跟多份重量级的省级报纸甚至深圳电视台达成了合作,将《刺客联盟》的广告打遍了南中国及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
加上还有《黄飞鸿》等前几部引入电影初步打出的口碑,《刺客联盟》一经登陆大陆上映,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之下上映首日倒也颇为客观,据北影那边首日午时发过来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刺客联盟》仅在已经完成统计的沿海及南方九省加上海、四九城等地区首日总票房便超过了三百万人民币,虽比起日本、英国差距明显,但也比《黄飞鸿》去年刚被引进时要高出一线,由此也能看出大陆电影票房市场正在随着经济的重新抬头发展而呈现上扬姿态。
数据反馈回香港,精神为之一振的林孝智自然有条不紊地安排寰亚对此宣传起来,以尽可能地清除自失去台湾市场后自己的那些对手们从未停止过地对他的指责。同时,他还不忘命令大陆那边的分公司,继续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以期能在大陆获得更大的反响。
不得不说,对于好电影而言,并无真正的淡季、黄金档之说。随着《刺客联盟》的上映,前期持续的广告跟宣传以及口碑的发酵,很快在各地掀起了一波声势浩大的观影热潮来。
“……明明不是礼拜天,为什么人还这么多?!”
香港铜锣湾,一个年轻人站在德宝院线下属的老金钟影院售票大厅里,望着前面长长的队伍,不禁气恼出声。
他叫张希今年二十岁,是一个中七毕业后就在家里的介绍下在货运码头开始工作的普通上班族,因为活累还脏,虽说收入不错能交到的同龄朋友并不多更别提女朋友了,而他仅有的假期娱乐就是一个人租些录影带在家里看电影。
要说张希是个电影发烧友毫不为过,打从以前上学时他就十分酷爱小龙哥、狄龙、程龙、洪金宝等人的功夫电影,一度痴迷程龙到衣着打扮样样学他,对于程龙的电影他是一部不拉的几乎至少全看过十数遍。后来发哥靠着《英雄本色》开创了香港英雄片的新格局之后,他崇拜的电影巨星中又多了一个周闰发。
不过电影看多了,就算是脑残粉也会感觉到近几年来程龙的电影力求创新却始终跳不出‘程龙传统式’的老旧框架,虽然银幕上的大哥依旧打得拼命,但张希还是觉察到了他的电影对自己的吸引力已经一年不如一年。
发哥也好不到哪里去,香港英雄片大潮虽是由他开创的,但近年来香港每年至少都有数十部不止的模仿《英雄本色》的粗制滥造同观众见面,极尽圈钱之能却未见多少创新,反倒是把发哥跟吴语森这样的开创者几乎拍死在了海岸上,最近几年两人虽然力求转变合作拍摄了不少新电影,但一样难以跳出英雄片根深蒂固的套路。除了与鬼才王胖子合作拍摄的《赌神》惊艳一时外,发哥的其他电影票房比之《英雄本色》都多有不如。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老婆是大佬 (三把刀) 神一样的妖孽男人隐世埋名回国,为了一份人情却给一位帮派大姐大当起了贴身保镖,一个冷傲女老大,一个拉风小保镖...
-
医路花途 (西瓜泽) 塔读文学VIP2015-12-06完结隐藏在小山村里的扁鹊世家,因为家族传承的关系,秦铭不得不回到山村继续家族传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