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惊人的突破,或者只能用svcd(supervideocd)来命名它。以当前的mpeg技术做到这一步并不容易,要知道即使是市面上的一些低价录像机,价钱也差不多要五六千起。而采用了塑料机身又降低了不少生产成本之后,svcd的工厂大规模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1500-1700之间,到时候就算标上三千的价格出售,也铁定能在经济相比欧美尚属欠发达的亚洲掀起一场风暴来。
同样对于电影产业而言,他们这款svcd也必将改变整个电影格局。在孙发等人的努力攻关下,应用了不少新技术终于可以将一部九十分钟左右的电影灌制成本控制二十到三十港币之间,若是在大陆生产或是十万张规模的大规模工业灌制,成本还能再降地更低。
一顿早餐钱就够买一张正版光碟了,这价钱卖的比现在港台等地的盗版录像带还低一些,画面质量却要好不少。林孝智已经让孙发着手构建版权壁垒并派人去日本采购生产设备了,他可以肯定一旦寰亚电子集团的这款svcd上市之后,手握近两千部电影版权的寰亚以及片库同样也在不断扩充中的亚视,手上所持有的影视作品版权将开始源源不断地为他创造更多的利润,并因此影响到整个港台影视产业,乃至辐射全亚洲。
正是因为它的出现,让他惊喜了足足一整天,如今还合不拢嘴呢。
宋念辉对电子产品到底不太懂,闻言也没多想,就把带来的文件袋递给了他,说:“我找林生你真是有些事情想谈,林生先把这些文件看一看吧……”
他点了点头,心里倒是有些好奇宋念辉提到的事。接过那文件袋便打开,抽出几份文件来一目十行地快速浏览起来,很快抬头皱眉盯着他:“梁伯涛、百富勤集团?宋总,你给我看这些做什么?”
难怪他会疑惑了,原来宋念辉递给他的文件袋里没有别的东西,全是整理好的一个叫梁伯涛的男人跟他的百富勤集团的资料,甚至还有一些剪辑的报纸,不过内容也是有关于梁伯涛还有他的百富勤集团。这梁伯涛他倒不算太陌生,因为两人都是88年前后崛起的,而且都是短短几年时间就白手起家成就身价数十甚至上百亿的超级富豪,所以香港不少财经媒体常把这个梁伯涛搬出来一起点评,也算是个‘熟人’了。
让他摸不清头脑的是,宋念辉怎么突然给他看这梁伯涛的资料呢。
宋念辉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疑惑,反而反问道:“林生看完这些,觉得这梁伯涛如何?”
林孝智一愣,稍作沉吟便回答说:“了不起的商业巨子,香港资本界的大鳄!”
“大鳄?倒也合适!”宋念辉点点头,一脸严肃地看着林孝智:“梁伯涛是这几年香港资本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我之所以今天来见林生你,是因为我从一些渠道里收到风声,这梁伯涛正在积极游说港府跟大陆,推动大陆国企来港上市。对这方面恰好我也十分看好,听说林生你下周末就要随港事顾问团北上授勋,我希望能跟你一起走一趟!”
林孝智心中一震,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这个眼中似有名为‘野心’的火焰在熊熊燃烧的男人,一瞬间他明白了宋念辉是想借自己的关系见到四九城能说上话的人,甚至是那个曾与他有两面之缘的共和国昔日掌控者。
第557章再次北上
随着飞机的引擎轰鸣声渐去,林孝智缓缓摘下了眼罩睁开了眼睛,他知道这是要到站了。
耳边听着机舱里到站的提醒跟注意事项交代,他伸了一个懒腰舒展了一下因为久坐而有些酸痛的身体。
自年初得了北边的‘喜爱’,得了一顶‘香港事务顾问’的红顶帽之后,林孝智一直认为这是他自重生以来最得意的一件事。倒不是他是个官迷,事实上‘香港事务顾问’并非官职,充其量也更像是个摆出来给外界看的花架子而已,不仅在香港的港府里不挂任何公职,就算是正在商讨组建的未来特区政府里,港事顾问也不代表任何。
港事顾问每月开会一到两次,悉数是由新华社香港分社组织召开。说是开会到真是不假,只不过却不是关于香港回归的‘探讨’,像茶话、酒会反更多些,反倒是真正关乎香港回归的核心问题,从来没人会谈。当然,新华社偶尔邀请也会一些有‘分量’的港事顾问,进行一些有限接触跟会商,林孝智就有幸作为香港金融界跟电影行业代表参加过两次内部会议,尽管这两次会议双方只少量达成一些口头协议,也足够他掌舵林家这艘大船,不至于一不留神就触了暗礁。重生者也不是万能的,谁叫他前一世只是个普通电影人呢,重生之后让他带领一家电影公司拍拍电影还好,掌舵越来越大的林家这艘大船,劳心伤力。
“林生一路倒是好睡!”
开口打趣林孝智的是一个年龄看上去也就只比他略大几岁的男人,他叫徐世英,虽不是首届被‘特聘’的香港事务顾问团成员,但他老爸徐四民却是。
徐四民是香港老牌传媒大亨,他名下的《镜报》发行量虽不如香港报刊前列,但若论在港台精英阶层之间的影响力,《镜报》绝对能够排进香港报刊前三行列中。
与靠娱乐新闻起家的《东方日报》等传媒不同,《镜报》是一个专注于政治、军事跟经济的严肃类中文报刊,尤其对于大陆跟亚洲军事政治颇有见地,不止林孝智最近一年来开始订阅起它,听说香港诸多富豪都是期期必订,由此可见一斑。
自打收购了《成报》之后,他就曾经打过《镜报》的主意。奈何徐家虽算不上超级富豪却也家底殷实,《镜报》销量又好经营也是良善,加上徐四民还把《镜报》当成非卖品谢绝报价,林孝智也只能跟众多打过它主意的富豪一样消了这妄想。
徐四民号称徐大炮,前两年政治风暴时香港媒体人里就属他骂大陆骂地最恨,可此公自抗战时期就认识诸多延安大佬,传闻更跟邓公有着书信往来。所以他这位立场鲜明,政治风暴影响逐渐退去后还在逮着大陆大骂的‘反对派’得到首届港事顾问的身份,出乎香港各界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不过许是徐大炮自己也晓得他前两年骂大陆骂得太high了,他虽然没有拒绝大陆的港事顾问特聘,但北上授勋邀请时本人却找了个借口没来,只让他的儿子徐世英代他跑这一趟。虽然此举有些打脸的意思,却也能从中窥见几分他的火爆脾气来。
许是因为都有个媒体人身份吧,这徐世英自在机场见到他之后,便主动跟随他一起北上的宋念辉调了位子挨着他坐了下来。两人之间在飞机上倒是聊了很多,直到过了上海之后他有些乏了才各自闭目养神起来,这会也算有些交情了,难怪徐世英敢打趣他。
林孝智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他在前来大陆之前一段时间里都在拼命拍摄《刺客联盟》。也是天公作美,接连半个多月的好天气让剧组终于赶在他北上前完成了《刺客联盟》的最后拍摄,在他北上两天前杀青进入后期制作环节。半个多月的加班赶点,即使是精力一向旺盛的他如今也感觉到
“之前赶了半个月拍戏,虽然北上前也休息了两天,这精神还是没缓过来!”他也不隐瞒,不过也确实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徐世英闻言微楞,在香港虽说娱乐圈中的明星、导演地位不低,不过在真正的豪门看来,充其量也就是名气更大点的戏子而已,说白了还是看不清娱乐圈的。面前这位主前几年虽然名声不好,但这几年却突然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更是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了在电影方面的惊人才华,短短几年时间里竟然从电影这一行业里掘金无数,可比无数香港豪门几代走私、实业赚得还要多。
《镜报》可不同于香港主流的那些吃娱乐软文跟八卦报道的媒体,拥有一个覆盖港澳台、东南亚甚至渗透到大陆的专业新闻收集网络,也因此对林孝智的发家史比常人知晓的更多的多。比如徐世英就不仅知道林孝智跟他的心腹,那位跟他换了位子的九龙银行现任总裁宋念辉曾多次做空、做多台湾股市,获利何止亿万。同时《镜报》还曾黑市某些渠道得知,面前这年轻人前两年就曾在黑市赌了一把人民币汇率,短短一年多出手后的获利就几乎与他们徐家的总资产相当。
香港最大上市电影集团董事会主席、明报报业集团董事会主席、成报报业董事长、亚视老板……无数身份集中在了一个才刚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这是何其了得的一个人,偏偏还没有任何腐朽的等级观念,始终对自己得以发家的电影行业并不忘本,即使香港敢说比他钱更多的富豪已经没有多少了,依旧像个普通电影人一样仍忙碌着拍电影。光是这一点就由不得徐世英不心生佩服,这也是他主动请求跟宋念辉换位结交林孝智的原因之一。
因为包机而来,即使已经抵达了首都站,不过林孝智等人却没急着下去。首批获聘的45名‘港事顾问’中无一横跨香港政商各界的重量级人物,加上前几年的风暴引发的香港信任危机一度滞后了回归谈判,所以本次港事顾问团抵达大陆,北京这边安排了极其隆重的欢迎礼。不仅最高局的几位常委悉数到场,新上任的一号首长更是以国家元首的身份也到了机场接机。这一超高规格的接待无疑令港事顾问团上下受宠若惊,林孝智甚至从霍瑛东跟李嘉成这两位大佬眼中也看出兴奋跟激动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老婆是大佬 (三把刀) 神一样的妖孽男人隐世埋名回国,为了一份人情却给一位帮派大姐大当起了贴身保镖,一个冷傲女老大,一个拉风小保镖...
-
医路花途 (西瓜泽) 塔读文学VIP2015-12-06完结隐藏在小山村里的扁鹊世家,因为家族传承的关系,秦铭不得不回到山村继续家族传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