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钱,为了荣誉,苦一点算什么?
“李老师,那个肖飞,最近几天一直都很少在教室出现,他这个样子,成绩能不下滑吗?你也不担心?”钱美菊说道。
李堂秋不担心才怪。
他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呢,心里每天都在犯嘀咕。
李堂秋心想,看这周的周考,肖飞能考出个什么样子吧,若是下滑得厉害,自己一定要好好跟他谈一谈,让他回到教室好好听课。
“钱老师,这是没法子的事,校长特批的,而且,肖飞在寝室自学这几天,我也每天都会过去转转,他每天老老实实待在寝室学习,倒是挺老实的,从不瞎跑乱转,看这周的周考他能考出个什么成绩再说吧。”李堂秋说。
“哼!任教这么多年,我还没见过这样的学生,过来学校复读,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不到教室上课,待在寝室自学,这算怎么回事?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钱美菊絮絮叨叨说着,“我看啊,李老师还有朱校长,你们太宠着他了,这样下去,会把他宠坏了的。”
“钱老师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咱们不能拿看待普通学生的眼光看那些优等生,好的学生自律性还是比较强的,自己能够做完善的自学计划,按计划自学,比跟班上课,效率是要高很多的。”黄文峰插了一嘴。
“我认为,学生就要有个学生的样子,既然来学校,那就要上课听讲,哪能这么无组织无纪律的?”英语老师王馨平跟钱美菊站了一队。
几位老师围绕肖飞几乎争吵了起来。
就在这时,学校传达室的一个人又往办公室送信来,那人对李堂秋说:“李老师,你们班的那个肖飞好厉害,这次有他一张稿费单子,你猜单子上是多少钱?”
在肖飞那天见过刘泽来和苏情回到学校后,李堂秋找肖飞谈过话,知道肖飞跟省文艺出版社签了一本散文集,预计将在今年出版。
李堂秋便知道,肖飞现在还在写稿投稿。
文学爱好是个高雅的爱好,李堂秋对此并不反对。能写出点名堂,不断地发表作品,这也是很光彩的一件事。
肖飞小小年纪便能出版书籍,让李堂秋震惊的同时,也是羡慕不已,并有一种与有荣焉的参与感。
肖飞是他的学生,他的成绩自也有他的一点功绩。
肖飞写作他不反对,前提是,不要影响到学习。
李堂秋听传达室的人说有肖飞的稿费单,也并不感到惊奇,因为之前早已惊过不止一次了。
一张稿费单而已,算得了什么?
值当大惊小怪的?
想当年,我老李也是发过文章,收到过稿费单的人,我还是县作协的会员呐。
李堂秋接过信件,漫不经心地说:“发表文章是件好事,能收到稿费单也是件好事,谈钱就俗了。”
传达室的那人乍了乍舌,向着李堂秋竖起个大拇指:“还是李老师见多识广,清高大气视金钱如粪土,我等俗人只有佩服的份,不过,咱是平头百姓,这单子上的数额叫咱看了,那真是眼热心跳啊!”
黄文峰走了过来好奇地问:“单子上到底多少钱?上百了吧?”
“嗤——黄老师你自己看吧,准吓你一跳啊!”传达室的那人嗤笑着说道。
黄文峰就伸手从李堂秋手里拿回那沓信件,将那张稿费单子翻找了出来,捏在手里看了一眼。
“我靠!”
黄文峰爆了一句粗口,捏着那张单子的手都颤了起来,他揉了揉眼,再仔细去看。
没错!
,这数字是如此的扎眼。
一张稿费单子,居然有3500元之多,这,这是搞错了吧?
“黄老师,真没素质,居然还爆粗口,我看看,到底是什么惊到你了。”钱美菊好奇地过来,将那张单子接到了手里。
然后,她也大吃了一惊。
怎么会有这么多稿费?
肖飞这是发了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啊?国内有这么高稿费的报刊吗?还是我见识少了?
这些复读班的老师基本工资也就三四百块,加上各种补助什么的,每月拿到手也就5、6百块,像王馨平这样的老教师,最多也不过700多吧。
可肖飞收到的一张稿费单就达到了3500元。
真是让人不平衡啊!
“怎么了?单子上究竟是多少钱?”李堂秋淡淡地问,不过,语气也不那么淡定了。
“三、三千五。”钱美菊话都说不顺溜了。
“多少?”李堂秋竖起了耳朵,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李老师,单子上是三千五百块。”黄文峰这时倒是恢复了平静,对李堂秋说道,“话说,我都心动了,想找肖飞取取经,看能不能写写稿赚点外快,赚稿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容易了,真是搞不懂。”
对于三千五这个数目,李堂秋也是很感震惊,不过,因为肖飞此前跟他透露过自己在中原晚报上开了个专栏的事,他心里有了点准备,倒也没有失态。
“瞅你们那一个个没见过世面的样吧!我知道肖飞这稿费是怎么来的,他在中原晚报上开了个专栏,每周五天,每天一篇千字小散文,这稿费单是一个月的汇总稿费,所以才这么多。”李堂秋解释着,心里还有点小小的得意。
“一篇千字文竟然有150块?”王鑫平原本还坐在自己位子上故作淡定,这时也忍不住扭头问。
“是啊,专栏稿嘛,稿费自然要高一点。”李堂秋说。
“这孩子,真的是好厉害,这还上着学呢,靠写稿每个月都能挣这么多了,让人想不到啊。”王鑫平感叹着。
“谁说不是。”黄文峰也点头道。
正巧这会上午第二节课下课,李堂秋便再次拿上本班的信件去班里发,顺便看看肖飞在不在班里,若是在班里,他就亲手将他的信件和汇款单交给他。
第120章鼓噪
李堂秋手里拿着信件,两手背在身后往教室匆匆而去。
一路上遇到的学生都纷纷跟他打招呼,眼巴巴看着李堂秋,希望着自己能被班主任叫住,然后领到自己的信件。
但李堂秋一路都没有停,只是以频频的点头回应学生的招呼。
走进教室,他往肖飞所坐的位置看了一眼,那儿没有人,他便问一个学生:“肖飞今天上午没过来?”
那学生答:“是的,李老师。”
“哦。”李堂秋便欲转身,下意识地想亲自去肖飞所在的寝室找他,并亲自将汇款单交给他。
恰巧的,王非想要走出教室去厕所,路过李堂秋的身边,听到了李堂秋跟那位同学的对话,他便说:“李老师找肖飞?”
“是啊。”李堂秋站住了身子。
李堂秋一边答着,一边忽然意识到,自己有点什么事就亲自去找学生,行为貌似太不矜持。
“李老师找肖飞有什么事吗?他最近几天一直在寝室闭关修炼呢,坐在桌子边一坐就是一晌,动都不带动的,真是勤奋哪!”王非说。
“王非,这里有肖飞的几封信和一张汇款单,麻烦你转交给他吧,还有这些信件,你也顺便的给同学们发下去吧。”李堂秋将手里的信件及肖飞的汇款单递给王非。
“好嘞,李老师,我办事您放心。”王非答应着。
李堂秋便点点头,离开了教室。
等李堂秋一走,几个学生就围到了王非的身边,询问着是否有自己的信件。
这时候,社交方式太单调了,对于学校里的学生尤其如此,也就交个笔友,互相写几封信,算是件比较有意思的事。
所以,这时交笔友是一种时尚。
很多面向学生的杂志上都有刊登交笔友的信息,许多学生看见了,就会主动按地址给那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写信,若是能得到回应,那可是件值得庆祝的事。
如果有哪位学生的征友信息被杂志选登了,收到雪片般的来信,会让其他人羡慕到发疯的。
这个时代的学生,有一个两个的笔友,是件幸福的事。
收信、读信、写信,这样一个过程就能够让人快乐好一阵子。
这真是个单纯而可爱的年代。
王非就开始给班里有信的同学发放信件。信件不多,该发的都很快发完,王非这才发现,肖飞的信竟然是最多的。
有五六封,都是报刊杂志社寄来的。
其中一封信,是那种牛皮纸的大信封,里面鼓鼓囊囊不知塞的什么,厚实而沉重。信是中原晚报寄来的。
他回到位子上,翻看着几封信。
一旁的李佩甄凑过来,一眼看到了那张被王非忽略了的汇款单。
“咦?汇款单?谁的?”李佩甄问。
“肖飞的。”王非说。
李佩甄便将那单子拿到手上,看了起来。他很快便看到了单子上那个惊人的数字。
“我的天!”他惊叫了一声。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王非抬头问,周围的几个同学也都看了过来。
“肖飞收到的这张汇款单竟然有3500块这么多,嗯!是中原晚报寄过来的,说是八月的稿费。”李佩甄说道,他声音不小,一圈儿好几个同学都听到了。
于是,这张单子就在小范围内传看了起来。
看过的人无不惊叹。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左手里有一个帝国 (饥饿的蚊子) 起点VIP2016-01-31 异术超能 吊丝的逆袭! 当田心发现他的左手掌里面有一个帝国之后,美女是他的,财富是他的,...
-
医道特种兵 (丹古先生) 磨铁VIP 都市他,不高,不帅,不富,却能让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对他刮目相看,是什么让他如此有魅力。他,屡犯奇险,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