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个课间,女老板又接到了六位学生预订《三重门》新书的钱。
而因为《盗墓笔记》强有力的广告效应,以及《三重门》警句的好玩有趣,这也促进了《三重门》小说在全国范围内的预订工作。
这些摘编的警句因为好玩内涵较深,在书没开始上架销售前,就开始在全国很多学校里广泛流传起来。
尤其是“卧梅幽闻花,枝伤夜狠底,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成为校园整蛊的崭新一个招儿。
方法就是,将这几句写出来,让自己想要整的人读出来。
只要对方读了,那就算是自己承认自己文盲弱智加蠢驴了。
中原市。
河西大学,女生楼,刘新梅的寝室。
女生们也在议论着《三重门》这本书。
她们是从《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里看到了《三重门》这小说里头的警句的。
“呀!小飞飞也推荐韩涵这小孩子写的《三重门》了呢,他的书前头还专门整了两页,全是《三重门》里头的警句,我看了看,就凭这些句子,韩涵这孩子写的书就值得一看。”呱呱拍着手里的《明朝那些事儿》说道。
“我也看到那些摘编的警句了,最开始我看报上新闻宣传得那么猛烈,我是很腻歪的,我觉得,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又能写出什么好的小说来?那不现实嘛!我当时想的是,我才不会花费时间去看一个小孩子写的书,哪怕不要钱,白送我看,我都不一定会看!可是,看了那些句子后,我的想法变了,我认为,《三重门》这本书或许真的不错,有机会应该买来看看。”另一女生也说。
“哼!跟我家飞飞的《明朝那些事儿》比,还是差得太远,我是看在飞飞的面子上才会想买本《三重门》看看的。”呱呱说。
她又转头看向刘新梅说:“新梅,说好了呀,暑假我跟你回你们村,你要为我引荐肖飞,不许骗我!”
刘新梅白了她一眼说:“花痴女人!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替你引荐肖飞了?有本事自己去找肖飞呀!看他会不会搭理你。”
在她心里,她知道,自己这辈子已经跟肖飞彻底无缘了。
可刘新梅却还是有些不甘心。她想,带呱呱回村子,引荐给肖飞,给他制造一点感情上的麻烦或许也不错。
“哼!说话不算话的女人,我不管了,反正我暑假放假跟定你了,无论如何,人家今年一定要见到肖飞,人家要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让肖飞看见我耐上我。”呱呱嗲声嗲气地说道。
“嘘——臭不要脸!”
几个女生便一块嘘呱呱。
于鼐声自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大周后》之后,在河西大学名气很大,他最近也在写作自己的新书。
这时,肖飞的新书《明朝那些事儿》跟梦笔斋主人的《盗墓笔记》最新一本又出来了。
在于鼐声的心目中,这两人算得是翰墨公司最牛叉的两个畅销书作者了,他对他们的作品是一向很关注的。
他觉得自己该向最优秀的人学习,然后努力让自己更优秀。
于是,于鼐声第一时间到书店买了这两本书,拿到寝室来看。
他最先看的是《盗墓笔记》,这书他已经看得入迷,出了新的,自然要赶紧看完。
他也发现了前面《三重门》的那些警句摘编,不过他一翻而过,几乎没有在意。
还是他的一个室友拿起《明朝那些事儿》翻看,注意到了《三重门》警句摘编,还一句句的全都读完了。
“老于,《三重门》这小说感觉还不错啊?”那室友道。
“啊?什么《三重门》?”于鼐声正看得起劲,头都没抬,问。
“就是肖飞大力推荐的那位16岁的少年作家韩涵啊!他书里的那些句子,真心看起来不错。”室友说。
“哦?一个16岁的孩子罢,我是不看好的,你从哪看到他书里的句子了?”于鼐声抬头看了室友一眼。
“这本书的前头就有啊!可能这是出版社给《三重门》做的广告吧?直接做到《明朝那些事儿》书前头了,你来看!”室友道。
于鼐声狐疑地看了室友一眼摇头说:“不用,这本前头好像也有。”
他说着,翻到前头去看刚才被自己忽略掉的《三重门》警句摘编,这一看,于鼐声也被震惊了。
这些句子,真是16岁的韩涵写出来的?
真是难以想象啊!
太尼玛成熟了,深度貌似还不错的样子,天知道,这孩子脑子怎么长的,对人生的观察会这么深刻。
于鼐声挠挠头,心里很是有一些失落。
他比不上肖飞,比不上梦笔斋主人,他认了,没想到,自己竟然连个16岁的孩子都比不上。
看来,等《三重门》出来了,是得买一本好好研究一下了。
第547章火了
ps:新的一月,请给我希望!不要再让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刘泽来坐在办公室里宽大的老板椅上,
翰墨公司市场部经理田爽正在给他汇报《三重门》一书的预订情况。
“刘总,情况十分好,出人意料的好,截止到现在,全国各渠道书店汇总来的预定量已经达到了十一万多册,这都是统计的那些交了预订定金的读者。不得不说,这个预订是相当可观的!”
“而且,据终端书店反应,读者们对《三重门》里的那些警句都很喜欢呢,好些个句子都变成了学生们的口头禅。”
“照现在这个情况,这本《三重门》已经确定无疑的,要成为一本畅销书了。”
“刘总,我对您的那个把《三重门》里的警句摘出来放到《盗墓笔记》和《明朝那些事儿》两本热书里的创意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这一招花费不多,可是影响力却是大得吓死人啊,上千万的潜在读者都看到了这些句子,进而对韩涵写的这本《三重门》发生了巨大的兴趣,这比在报纸上做软性新闻强太多了。”
田爽兴奋地跟刘泽来说着。
刘泽来挑了挑眉毛说:“田经理,这个创意不是我想出来的,是肖总的主意。”
“啊!肖总英明!”田爽马上笑着补了一句。
“你呀你!下去吧!再继续盯着点《三重门》的后续预订工作。”刘泽来用手点点田爽笑着吩咐道。
等田爽走后,刘泽来又叫来印刷厂的厂长交代了《三重门》的首印计划。
刘泽来把首印的量定在了50万册。这已经是一本超级大热的图书的首印量了。
他也已经跟肖飞沟通过此事。
肖飞完全同意他的意见,并告诉他。《三重门》有实力成为一本经典青春读物,相信会有不少读者喜欢的。
刘泽来交代完印刷厂厂长。他觉得自己有必要亲自给韩涵打个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不过。在给韩涵打电话前,刘泽来先给财务拨了个电话,让他们把韩涵的稿费给马上通过银行给汇过去。
这是肖飞的吩咐。
按照协议,其实现在还不到付稿费的时候,要等到图书上市并销售一个月后,才会结算第一笔千字百元的稿费。
千字百元,这个稿费是翰墨给名家才开出来的稿费标准。
这一次,肖飞让刘泽来按这个标准给韩涵开稿费,刘泽来当时还很不解。认为给一个新人,尤其是像韩涵这样一个十五六的孩子,第一本书给千字二十已经很不错了。
但肖飞既然下了决定,他还是严格执行了。
现在看,还是肖飞的眼光更老辣啊!他看出了韩涵的巨大潜力。
肖飞之所以要给韩涵提前开稿费,他给刘泽来的解释是:韩涵现在退学了,要专职在家写作,估计现在压力挺大,现在提前把稿费打给他。算是对他的一个激励。
刘泽来认为,肖飞说得不错。
他给财务打了电话,要他们按照签约的时候,韩涵提供的银行账号马上将他的稿费先打过去。
随后。他拨通了韩涵家里的电话。
这时候,韩涵家里正发生着一番风波……
韩涵退学之后,在短暂的风光后。他自己连同他的父母陷入到了一种迷茫的情绪之中。
韩涵在家每天读书,为新书写作查资料。
他的父亲倒没什么。母亲却是看见就直摇头叹气,有好几次跟韩涵说:“孩子。你整天窝在家里怎么行呢?会把人闷傻掉的,还是应该出去干点什么才好,这样也不至于跟社会脱节。”
韩涵当时的回应是很不耐烦地跟他母亲说,他自己的事自己会安排,不劳母亲替自己操这份心。
母子俩为此很是闹了一番矛盾。
这一日的上午,韩涵家里就来了一位母亲那边的远房的亲戚,这是位很傲气的姑婆,家里儿子有本事,办了个广告公司,据说已经资产几千万了。
母亲求到人家头上,希望能介绍韩涵到这亲戚儿子的公司打工。
几次三番的说。
那姑婆也是看过关于韩涵的新闻的,知道韩涵得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还即将要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在国内也有不小的名气。
她就觉得,把韩涵招到儿子的公司也不错,起码可以帮儿子炒作一番。
她就跟自己儿子说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左手里有一个帝国 (饥饿的蚊子) 起点VIP2016-01-31 异术超能 吊丝的逆袭! 当田心发现他的左手掌里面有一个帝国之后,美女是他的,财富是他的,...
-
医道特种兵 (丹古先生) 磨铁VIP 都市他,不高,不帅,不富,却能让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对他刮目相看,是什么让他如此有魅力。他,屡犯奇险,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