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子十分的热情,让肖飞坐下,又给肖飞端来茶水。
随后,他拿出一本作协会员证来,递给肖飞说:“其实,按照您的创作成绩,去年年初就可以申请加入中国作协了,也不知你们省作协是怎么想的,没有给您报申请。”
“谢谢你,张永同志。”肖飞拿到证,扫了一眼,普普通通的封皮,里头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但,它却是最高级别作协会员的象征。
“您可也创造了一个纪录了,21岁就加入了中国作协,您也是目前为止,年龄最小的中国作协会员,不过,您的创作成绩却是让绝大多数的会员感到羞惭。”张永絮絮叨叨地跟肖飞说着。
不知不觉,自己又创造了一个纪录吗?
肖飞笑了笑说:“张永同志,今天麻烦您了,还有别的事情吗?”
“没了,没了,这大过节的,我给您打电话,您还跑来了一趟,其实,您直接说个地址,我给您寄过去也一样。”
“张永同志,客气了,我也是刚下飞机,正好接到您电话,就让接机的朋友直接带我过来了,那,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先过去了。”肖飞笑道。
“好的,那我送您。”
肖飞从作协大院出来,上了车。
“证呢?我看看。”徐凤娟急切地说道。
肖飞把自己的中国作协会员证笑着递过去,徐凤娟接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
“我们系,好几个学生的目标都是能成为中国作协的会员呢,他们说,只有成为中国作协会员,才算是真正的作家,其他的市级、省级的作协会员,屁都不算一个,尤其是市级作协,最好办了,在报纸上发几篇稿子,拿过去让人看看,直接填个表就能成。”徐凤娟满脸羡慕地说。
“恭喜肖总了。”刘新明则赶忙的表示了祝贺。
“呵呵,入着玩玩而已,这不算什么。”肖飞摆摆手,他又对徐凤娟说,“娟儿,你的观点是不对的,在很多国家,只要你在努力写作,并发表了作品,你就可以被称为作家,作家,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稀有物种。”
“怎么会?中国作协很难加入的,全国范围内,也不过才两三千个中国作协会员呢,很多人写了一辈子,都不能称为它的会员呢。哪像你,人家追着你屁股要你加入,你还一脸不在乎的样子。”徐凤娟嗔道。
“嗯,嗯,娟儿你说得对,我这是典型的身在福中不知福。”肖飞笑了笑说道。
新年开学,是在正月十七。
但一般的学生都是提前两三天也就返校了。
等到元宵节的时候,冷清了一个月的北大校园里又开始生机勃勃起来,校园里到处都是学生。
很多学生都在议论着肖飞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事。
“这是建校以来,在校学生获得的最大的一个文学类奖项了,肖飞真是厉害呀!”
“学校这下估计也会有所表示了吧?”
“学校表不表示,历史系肯定是要表示一下的,怎么着也得给个通报表扬吧?”
“我还真不知道肖飞散文写得也这么好,他得奖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我才去找了他的散文看,这一看之下,让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写得真的是短小精悍隽永耐读,算得是罕见的乡村哲理美文。”
……
一连多天,肖飞的生活都被鲁奖得奖的余波冲击着。
系里的奖励很直接。
在教学楼主楼拉了个大横幅:热烈庆祝本系学生肖飞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虽然拉横幅显得俗气,但也更具有冲击力。
系里决定,给肖飞记全校通报嘉奖一次,并奖励他5个学分。
之前肖飞就被奖励过一次学分,两次学分加在一起,抵得上其他学生选修三四门功课了。把全系的学生都羡慕得不行。
而学校也没有保持沉默。
北大决定授予肖飞“青年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同时,还奖励了肖飞1万元现金,这算作是肖飞为学校争得荣誉的一个奖励。
总而言之,一个鲁奖给肖飞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以“名利双收”双收形容,也不为过。
而这个奖带来的好处,甚至可以影响肖飞的一生。
转眼到了2月18日这天。
肖飞独自驱车前往人民会堂领奖。
这一天,颁奖现场来了一百多位记者,京城文学圈子很多人都到了现场,就连巴老都来了。
仪式并不冗长。
简短的几个发言致辞之后,就开始颁奖。
散文奖是由巴老亲自颁发,发到肖飞的时候,巴老精神矍铄的眼睛看着肖飞,含笑点头:“小伙子,加油!你写得非常好,你是咱们国家文学的希望!”
这句话让肖飞很是激动。
他没想到巴老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惭愧,惭愧!
领奖之后,肖飞集中精力开始投入到《生死疲劳》的写作中去。但他于三月初却接到了李天然的电话。
第541章译介机会
“肖老师,有个外国朋友想要见一见你,今天有时间吗?”李天然在电话里直接说道。
肖飞很是奇怪。
怎么会有老外想要见自己?
他马上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是不是自己的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社的关注?外国人想要从自己这里得到版权?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毕竟,自己在国内如此火爆,肯定是会被国外文化界关注到的。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到国内来的外国学者越来越多,精通汉语汉文化的老外也是日益增加。
国外的人们对神秘的东方古国也是越来越感兴趣,迫切地希望能了解中国。
这时候,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肖飞还知道,像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奖,跟他的作品被广泛翻译出版到国外是分不开的。
据相关资料,莫言很可能是国内作家中作品被译介到国外去最多的一位。
英文就不说了。
像法文、德文、日文、意大利文甚至是瑞典文等等莫言作品的翻译版本比比皆是。
这为莫言在国外积累了极高的人气,使其成为一个享有着世界声誉的中国作家。
尤其是瑞典文版本在瑞典国内的出版,让莫言更是走近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视野,为其获奖加码不少。
算起来,肖飞在国内也已红火了将近两年时间。
也该是有国外出版机构主动接洽自己了吧。
想至此,肖飞便说:“李老师。是怎么回事啊?”
李天然笑道:“反正是好事情吧,对方是伯克利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叫安德鲁.琼斯,他是位汉学家。对中国文学非常感兴趣,他说,他已经跟兰登书屋签订了协议,他想将你的那部《兄弟》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果然是自己作品翻译出版的事情。
而且,这位名叫安德鲁.琼斯的,居然还跟兰登书屋已经签订了出版协议。
兰登书屋,可是美国最有实力的出版机构之一了,堪称是出版界的巨无霸。
“好的。李老师,谢谢您,您费心了,你问问安德鲁,看他今晚是否有时间,如是有,咱们晚上见见,谈一谈。”肖飞说道。
“安德鲁就在我身边,肖飞。你自己跟他说吧。”李天然道。
“那也好。”肖飞说。
随即,话筒里就传出一个还算流利但语调仍然有些别扭的声音传出:“肖飞先生,你好,你好!今晚我有时间。不如我做东,咱们去吃洪宝斋好了。”
汉语说得挺好。
这老外看来在汉语学习上下大功夫了。
肖飞就说:“琼斯先生,让你做东。那怎么好意思?还是我来进一下地主之谊的好,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今晚洪宝斋见?”
“哦。那谢谢您了,咱们就这么说。”安德鲁道。
“那我就先定个包间好了。”
肖飞挂了电话之后。马上电话通知刘新明,让他帮自己在洪宝斋定个小包。
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被译介到国外,是不容易的。
即使被翻译到外国去,想要卖得好也是难上加难。像余华的作品,也是曾被广泛译介到国外去的。
但是,在发达国家,他的书能卖个上万册就算得是很厉害的表现了。
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有时候是那样的巨大。
尤其是今日,在西方文化强势之时,中国作家的作品想要在发达国家畅销,很难。
但即便如此,肖飞也想尽力地让自己的作品尽快在西方国家打开局面,受到欢迎。尤其是若是能被各国文化精英人士认同赞赏,那对自己此生争取一个诺贝尔奖,是有着巨大帮助的。
得诺奖,是很渺茫的一件事。
哪怕是西方发达大国的代表性作家,也不能确定自己这辈子可以获得诺奖。
但不去争取一下,又如何能安心呢?
当晚,肖飞不到六点半钟就赶到了洪宝斋。
约的是晚七点,肖飞觉得自己提前半个小时,应该也差不多了。
但他刚到饭店,就接到了李天然的电话。
“肖老师,您到哪了?”
“李老师,我在饭店停车场这儿呢,刚停好车,你们到哪了?”
“我们已经在饭店门口了,哦!看到你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左手里有一个帝国 (饥饿的蚊子) 起点VIP2016-01-31 异术超能 吊丝的逆袭! 当田心发现他的左手掌里面有一个帝国之后,美女是他的,财富是他的,...
-
医道特种兵 (丹古先生) 磨铁VIP 都市他,不高,不帅,不富,却能让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对他刮目相看,是什么让他如此有魅力。他,屡犯奇险,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