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演啥呢?瞧我们的。”一位女知青,搂着刘雪贞的肩膀就问。
这位女知青的打扮,完全就是京戏《红灯记》中的李铁梅,而且手里还提着一盏马灯。这也没有办法,整个滨海地区都没有一条铁路,那里找戏里那种灯。
杨楚生看着周围,立马就是瞪起眼睛发傻。他们的道具跟人家比起来,那叫小巫见大巫了。有多少女知青,还画上眉,本来很美的脸被**遮盖得半点光泽都没有,然后肩膀上都挑着一提竹箩,头上还戴着草帽。不用说了,她们演的是一幅丰收的景象。
“你们来了,演什么呀?”陈燕这位报幕员,看见他们有点滑稽的道具,走过来就问。她手里还拿着一个本子,那个大队的知青,要表演什么节目还得临时由公社审核。
这陈燕也是一脸浓妆,文艺汇演她可不敢穿裙子,一身草绿色军衣,因为知青不应该有资产阶级大小姐的香风,应该展现飒爽英姿。
“我跟他,演一对小夫妻,还有一个孩子。”刘雪贞笑着说。
王升撇了一下嘴巴,也说“还有一只鸭和一只鸡。”
“对,这样他们一家就成了五口。”孟跃进也说,反正这两个爷们,心里就是有一股酸味、陈燕抬手掩着嘴巴笑,不过还是一本正经地说“可不能着眼于小家庭,要放眼大社会,你们的节目叫什么?”
“小家庭就是大社会的缩影。”杨楚生也接一句,然后就报出了《回娘家》三个字。
“对对,好好演,公社准备挑选几个好的节目,到各大队表演呢。”陈燕说完了赶紧记下。
“我也有一个节目,男声独唱,好汉歌!”孟跃进也来,这家伙可能也是激动,声音有美声唱法的韵味。
“你们两个节目还挺有新意的。”李燕边说边记,也累,不但要记歌名,还得记歌词。最后抬手做一个再见的姿势,她还得忙。
杨楚生看着这县委书记千金,也在摇头。感觉吧,以前的老同学,脑子里对于一个资字,越来越痛恨了。
这样的文艺汇演,公社应该也很重视,不然许书记怎么放弃了休息,也来凑这种热闹。
许书记也看见这小知青了,这位书记正在跟知青农场的知青们,来个亲切交谈的镜头,然后朝着杨楚生招招手。
“许书记,你也来了?”杨楚生走近了就问。
“你们四个,准备什么节目了?”许书记不但问,还伸出手,就如大领导在接见他们似的。
王升比杨楚生还快,双手伸得特别长,紧紧握着书记的手,瞧他的表情,激动得脸比喝下二两米酒还红。
“放心,我们的节目保证精彩。”杨楚生说得那叫爽。
刘雪贞却老是笑,许书记都转到别处了,她还问“我们的节目,就一定会精彩呀?”
“嘿嘿,不是精彩,而是爆棚。”杨楚生爽得脖子也歪,因为看见陈燕朝着他们走过来。
“喂,陈燕过来了,肯定要将我们的节目,当成压轴。”杨楚生又对刘雪贞臭美一句。
孟跃进却是大笑,也说“你做梦吧,毫无例外,压轴的就是一场大合唱。”
“我倒觉得,陈燕带来的是坏消息。”刘雪贞也小声说,因为看陈燕的表情,笑得并不自然。
没错,陈燕的笑,是不自然,让人感觉她只是裂着嘴巴,作出笑的样子。走到他们四个跟前,小声说“你们的节目不行,审核不能通过。”
“为什么?”刘雪贞眨着眼睛问。
陈燕摇摇头又说“孟跃进的好汉歌,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
“我知道了,我们的回娘家,宣扬的是小家庭观念。所以个人英雄主义和小家庭观念,通通都要被和谐。”杨楚生也笑着说。
陈燕点点头,还是给他一个自然的笑。不过却也眨着眼睛问“和谐是什么?”
“和谐就是安定团结。”杨楚生说着又笑。
“哎呀,这样的节目,也不能演呀?亏我们还带这些。”刘雪贞说的声音可不小,将那个准备当成孩子的枕头,狠狠往地上摔。
孟跃进也差点跳起来,这家伙就为了今天能上台,每天唱那首《好汉歌》不下二十遍。搞得他一唱起来,浑身就充满力量,没力量也听不出雄壮。
“这些不能演,那要演什么?”这孟同志也是特别不爽。
杨楚生还是笑,还能给别人做思想工作“算了,那些能演,那些不能演的,不是你我说了算。”
“你们还是演别的吧,有一首歌,节目单里没有,许书记觉得不能没有人唱,所以就让你们唱吧。”陈燕又说。
“你说嘛。”王升也问了。
陈燕一说,杨楚生又在笑,原来是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感觉这些知青们的头脑还是不够红,这首歌怎么会没有人唱呢?
“就由我们四个合唱?”刘雪贞还问。
“对呀,这首歌,你们肯定都会唱,唱得整齐就行,要排练也来不及了。”陈燕又说。
孟跃进也有点无精打采,还在嘀咕“没意思。”
“喂,同志们,我们很荣幸地,能在没有人唱的情况下,唱出这样的主题。所以我们要好珍惜这样的机会,不要辜负了……”
杨楚生还说没完,孟跃进就说“行了,你的思想不见得比我好,别口是心非了。”
“这些东西要怎么办?”刘雪贞看着身边的道具问道。这美女最失意,她跟杨楚生排练了好几次,每一次她都是全身心投入的,投入到两个成了一对小夫妻,还生了一个孩子的剧情里面了,却不想这叫无形中的棒打鸳鸯散。
热闹了,高音喇叭开始响了。知青们那个高兴啊,这知青农场的知青最爽了,要没这个文艺汇演,他们今天还得照样抡起大捶,抬着石头修水库。
这种文艺汇演,其实搞的也是一种气氛,红光大队的四个知青,有三个真想打个盹。反正怎么演,都是那些样榜戏。单就《红灯记》中的那一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杨楚生就感觉,他已经听了七次。
“下面,是红光大队插队知青们的合唱,喝支山歌给党听!”陈燕的报幕一完,“哗哗哗”许书记第一个鼓掌。这歌是他亲自安排加入的,杨楚生他们那两个节目是由周主任删了,改为唱这个的。这样重大的节目,怎么能没有这首歌呢?
“上!”杨楚生这一声,也吓了孟跃进一跳,真的是豪气冲天,有一股献出山歌小意思,必要的时候,甚至不惜献出生命的凌云壮志。
“扑!”刚刚走进后台,拿起杯子唱一口开水的陈燕,看着杨楚生的神气,差点让她嘴里的开水喷出来。唱这样的歌,却没有激动万分的表情。
这搞什么?四个知青,应该叫四不象,四个人四种腔调。杨楚生同志开口就是一种比陕北民歌还高的调,只是听起来,有点像一只来自北方的狼。
刘雪贞的声音从没以往的柔,比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还柔。
孟跃进却是一付江湖好汉派头,站在最前面,不但挺胸还挺肚子,唱歌身子还带晃,这家伙以为在喝《好汉歌》。
还有一个是相当激动而且无比的王升,他是激动,无奈嗓门沙哑,听起来,就跟杨楚生养的那些北京填鸭在叫一样。
杨楚生边唱边听,自己也差点笑出声,但也没办法。
第103章 压力我来顶
国庆一过,秋收也不远了,别的不管,红光大队的养猪场才一建成,社员们立马将养在家里的猪,往养猪场里面挪。
杨楚生帮着秋月嫂将猪赶紧猪场,一大群社员都在评判,那家的猪养得漂亮。
社员们都高兴,不管杨楚生说的,政策会不会变。反正他们的猪赶进养猪场,各自的家里也变得清洁,空气也好。今年的春节,大家能过个清洁年。
“喂,跟大家说一下,现在如果有干部来了,大家就说,这些都是大队的,你们只是参股。”杨楚生冲着还在说笑的社员们喊。
“你又说,政策要变了。”山猫蹲在他们家的猪舍边,听了就说。
说起来吧,已经有人不大相信杨楚生的政策会变这个说法了。都国庆过去了,还没有一丝变的苗头。
“总之你要说是你自己的也行,但别到时想哭。”杨楚生也说。
“嗯,水鸡叔在叫你了。”秋月嫂小声说。
杨楚生回头,看水鸡叔朝着他招手,那就得往他那边走了。
“嗨!”桂香嫂嘴里喊着,也赶着两头上百斤的猪进来了。前面的猪直往里冲,可能因为紧张吧,这猪直往杨楚生冲上。
桂香嫂张开小嘴巴就惊呆,搞不好杨同志避不过,得给猪撞倒。
杨楚生也吓一跳,急忙双脚用力,往上一跃,“唰”地那头白猪从他的脚下冲过去。后面的社员们看了,都在笑。
这位美村妇还咬着红唇,等杨楚生一落地,才暗自呼了一口气。
“你们瞧,桂香人漂亮,这猪也漂亮。”芹菜婶大声说,社员们这会更乐。
“桂香嫂,你这两只可以收购了,然后等着买便宜的。”杨楚生朝着她说。
“真的呀,那我就卖了。”村香嫂也小声说,她也不懂为什么,好像感觉,他说的总不会有错的意思。
相似小说推荐
-
全才高手 (违章) 黑岩VIP2015-12-25 社会从神秘组织‘037’退伍的王牌士兵唐朔,阴差阳错之下成为了绝色女明星的保...
-
风水金瞳 (天仙地瓜) 起点VIP2015-12-03 异术超能 天人合一八卦星,阴阳行五行乾坤明。山环水抱曲有情,风水宝地造化成。 看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