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 (给您添蘑菇啦)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给您添蘑菇啦
- 入库:04.12
吃饭的事情,张逸夫也没打算跟牛大猛客气,厂长大人先前说了,来蓟京是出差,有招待方面的发票记得留着。想一想,这次吃饭完全可以算成宴请电力部和电管局几位年轻有为的同志,张逸夫算是帮牛大猛走关系,让电厂请个饭不在话下。
于是乎,这个地点选在了二环边上的一家高档饭店,众人有幸品尝了蓟京为数不多的自助餐,120元每人的规格足以让文天明哭泣,但这相对于张逸夫未来帮冀北电厂省下来的钱,不过是九牛一毛。
帮组织做了这么多事,总该神气神气的。
这个名为“凯旋大饭店”的地方,身处建国门附近,二环内。由于附近使馆以及外事单位比较多,这才兴起了豪华西餐自助业务,在蓟京搞这个的饭店几乎也就这一家了,本就是五星级的酒店,就餐环境就连张逸夫都是一惊,那灯光效果,那布局摆设,放在20年后都该算是豪华水平的。中国人好面子,这个老外经常来的地方,绝不能寒酸。
这也对得起120块钱的水平了。
来了这里,初始郝帅和郑道行还会觉得不好意思,有些不安,嘴上说着“别这么客气”,眼睛却瞄着新鲜出炉的烤羊排。
夏雪可就不来这套了,表情上全是“吃死你”。
向晓菲驰骋江湖多年,也没敢这么破费过,想着公家掏钱,也是跃跃欲试。
在这里往来的人,要么是老外,要么是中年富商一类的存在,这么几个年轻人结队来倒是少见,毕竟这会儿富二代还是凤毛麟角。
跟向晓菲互相认识过后,大家很快撕去了最后一层伪装,开始疯了一样去盛菜,虾是必须的,鱼是要有的,牛排是美味的,袋鼠肉是新鲜的。
附近桌子温文尔雅的老外,见旁边那一桌子大鱼大肉,不禁汗颜。
第178传言
最终落座后,郝帅纯粹依靠蛮力,强行用牙齿咬扯下了第一口牛排后,咀嚼片刻,然后双眼发红:“我操,值了,我得多来几个。”
“呵呵,郝帅还是老样子啊。”郑道行究竟是懂一些,知道左手叉子右手刀,慢慢切来慢慢嚼。
而夏雪,拿了三盘子大虾,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模样,就这么靠双手开吃。
饭桌见人心啊!
这怕是几人这辈子吃的最爽最浪的一顿饭了,连说话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到最后郑道行都忍不住口撕牛排,真是给外国友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
酒足饭饱,一个个揉着小腹,这才有了说话的功夫,几句闲话过后,很快入了正题。
“逸夫,你们那边要准备好啊,达标考核组在年后估计就要出动了,准备第一站就去冀北。”
“时间是有点儿紧。”张逸夫笑道。
“哦?你们不是早准备好了么?”郝帅疑惑道,“我记得上次全国大赛的时候就差不多了吧?”
“嗨,我们厂长想法比较多,这次想给领导展示一下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郑道行惊道,“部里都没普及呢,你们能这么快?”
“这不是丰州不行了么。”张逸夫摊臂道,“华北的招牌倒了,急着再立一个,正好我们电厂是全国大赛的冠军,外加我们厂长办法多,这才说通局里领导给机会树个典型。号称办公自动化电厂试点。”
“行,你们冀北真能折腾。”郝帅无奈摇了摇头,“那自动化这事儿得你干了吧?”
“就是培训培训同事,让大家会用就好,让我几个徒弟干就成了。”
“哈哈!”郑道行大笑道,“不愧是逸夫,刚去半年都当师傅了!早知道我也下电厂跟你干了!”
“领导说笑了。”张逸夫赶紧谦虚举杯,“来来,碰一杯,聚一起不容易。”
大家连连举杯相碰。夏雪也不得不暂时放下第13只大虾。勉为其难地喝上一口,随后继续开吃。
向晓菲也是嗜虾之人,但看夏雪的样子实在害怕:“你少吃点吧,这个吃多了过敏的。”
“没事。我吃多少都没事。”夏雪说过一句后继续吃。
真是个可怕的人。如果不是自助。这顿饭1000都打不住啊……
她吃她的,其余人则进入了轻松的八卦时间。张逸夫组这个局固然是在维系友谊,但互通有无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大局总是从一个个细节中充分展现的。
郝帅那边透露,丰州电厂事故的余波还在,那批emc的开关已在更换当中,还好是岁末年初,各个电厂本就有停机的计划,换个开关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唯一遗憾的就是那白花花的银子了,换下来的设备怕是只能在哪个角落烂掉。
张逸夫更心疼,大好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至于郑道行那边,最终还是下了决心,调动到了华长青那里,最近忙着起草全国范围内推广自动化的方案,累得不轻。但张逸夫清楚,这会儿他薪水虽然微薄,可只要把这件事做成了,加快升科级处级干部的步伐,将来的路还是很平坦的。
夏雪的状态则正如她此时一样,傻吃闷睡,暂时放下了出国愿望的她,好像也同时失去了一种人生的动力,靠芝士大虾来补偿自己。就算是一个全国冠军,也没能让她开心几天。
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站在历史之外看历史,站在时间之外看时间的张逸夫,恍惚间看到了这一个个同学的未来。
但自己的未来又在何处呢?
做得越深,越是迷茫。
除了这些情感上的诉求外,张逸夫实际上还在借着这个机会引出向晓菲给几位同学认识,毫无疑问对面这几位都是将来电力事业的中流砥柱,混个脸熟总是对的。
吃喝多了总要拉撒,上个卫生间哗啦哗啦的功夫,郑道行终于抓住了机会,聊些私话。
由于是在小解,盯着对方总不合适,郑道行唯有瞪着墙面道:“逸夫,有个事,咱们私下聊聊。”
“我嘴严,说吧。”
郑道行既然开了头,也不遮掩,直言道:“华长青,最近有点不对头,三天两头往电科院和学校跑。”
“什么意思?”
“他好像不想跟外国软件厂商合作,但国内暂时又没有达到标准的厂家。”郑道行叹了口气道,“部里自己做这件事,时间和人力又跟不上。”
“嗯,明白了。”张逸夫尿毕,拉上拉链笑道,“这不挺好的,找电科院和学校的人做。”
“你觉得他们做得出来么?”郑道行皱眉道,“软件这东西还是很深的,咱们学校的博士生搞起来都费劲,尤其是电力控制软件方面,国内几乎只有华长青透彻的懂这个,别说电科院了,找中科院来做,三五年都不一定出成果。”
“你的意思是……”张逸夫很快听出了话里的味道,“他想……”
“只是感觉。”郑道行摇头道,“最近也经常听到华长青表示对部里工作效率的不满,另外他跟基建生产那边的人也不对付,开一次会吵一次。”
郑道行的话很明白了,华长青怕是有些坐不住。
华长青虽然不似张逸夫这样能完全了解未来,但总是能依稀见到一些影子的,那些契机,那些诱惑摆在眼前,难免不会产生什么想法。外加他早已习惯了美国的工作节奏,性格上也不是官僚派,在组织内一定会不适应,一定会产生各种不满。
另外,他最想要的张逸夫还没要来,现在手下最能干的怕就是郑道行了。郑道行干活儿没问题,人也稳重,本是个合适的下属,但人与人性格各有不同,分官僚派与激进派,工作起来分合与不合,这样一个稳定有余,创新不足的郑道行,怕是难讨华长青的欢心。
这些林林总总汇合在一起,一个结局呼之欲出,求人不如求己,频繁地往返于电科院和大学,说是商谈工作怕是假的,拉人入伙才是真的。
至于入伙干什么,几乎不用想了。
张逸夫沉思过后,幽幽说道:“要是真要下雨了,可得提前找好伞啊。”
郑道行也是个聪明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只叹道:“谁都知道信息自动化是将来的重要工作,不少人盯着呢,我怕是看不准。”
“你都看不准,更别提别人了。”张逸夫拍了拍郑道行的肩膀,“既然如此,也别太给华长青卖命了,得罪人。”
“手。”
“什么手?”
“你的手,刚摸过脏东西……”
“……”
郑道行将这个趋势透露给张逸夫,一方面是咨询意见,一方面也是提前给张逸夫打个招呼,万一哪天华长青单飞了,又来拉张逸夫,可得想好了怎么抉择。
二人洗手的功夫,郑道行又聊起了闲话:“逸夫,你觉不觉得最近夏雪更怪了?”
“还好吧,她真的没法更怪了。”
“那次全国大赛聚餐动手过后,虽然没有实际处分,姚新宇那边也没有追究,但几乎没人再敢跟她说话了。”
“这不正合她意?”张逸夫笑道。
“咱们别开玩笑,认真说。”郑道行可谓是一本正经,没有任何调侃的意思,“她本来性格就比较孤僻,这次又动手打了人,一言不合就这么当头一棒的事情,在咱们部里可从来没有过,外加她又是个女同志,再者人际关系也处的不好,不少人看不上他,现在闲话已经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