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天才宝鉴 (潜龙勿用)



年轻人在一旁听着,并不说话。郑铮笑道:“关于这个是可以签合同的,也可以申请银行抵押公证什么的,这都有固定的流程,您放心。”

鉴定东西收酬金的规矩大部分都是相同的,都是抽一个大概的百分数目,有些比较细致的古董商甚至会定下具体的细节,例如万元内的鉴定品收取百分之几,十万元内又是百分之几,五十万内又是百分之几……划分的相当细致。

这也有可能会让顾客觉得古董店给出的价格太高借此趁机收取更多的酬金,所以就有了寄售的做法。

对于正经做生意的古董商来说,寄售的做法其实是很有利的,因为他们给出的价格基本上都是最容易出手的价格,如果是在店内寄售的话,古玩商就能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将这个消息洒出去,由价高者得。这样一来古玩商方面很容易就可以卖出一个更高的价格,然后将多出来的这部分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这个就不能怪古董商不厚道了,这就叫做信息资源不对称的优势,人家有这个人脉自然就赚这个钱。而且退一步说,但凡是经鉴定之后在店里售卖的,那肯定是顾客不信任古董商。既然这样,那也就真没什么情面可讲了,不黑顾客一手就算是厚道。

至于那种空口喊价的,他们是断然不敢用这种售卖的方法的,如果到时候卖不出去,那就是真的既没了面子也没了里子。

而占“六”占“八”的吉祥钱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也是生意上的忌讳,从来都没有干活不收钱的道理。即便是假货,但是该收的钱也不能不收,总不能空着手吧?要知道“空手”这种忌讳在古董行业这种讲究流通的行业内是很不好的,就跟贼不走空一个道理。

另一个方面就玄乎了一点,是要借着钱上的乾阳之气去去晦气,免得下次还鉴定到假货。

年轻人仔细的听着,郑铮说完,他想了想,笑道:“嗯……那我要是有一件东西让你鉴定,但是我又不愿意拿这个钱,那我直接说让你收货不就行了么?你收货的时候不是一样得鉴定么?”

郑铮看了年轻人一眼,心里暗赞了一声。这个年轻人思维运转的倒是够快,一下就找出了这个规矩里看似是漏洞的一点。不过这规矩既然是规矩,就不会有这种篓子。郑铮一笑,道:“你让我收货的话我的确会进行鉴定,但是我只会报出一个价格,不会告诉你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来路。

只有你愿意付我的鉴定酬金,我才能告诉你。要知道一样古董在市场上售卖,能不能说出其来历并且证明这件古董是真的是很重要的,只知道价格的就想去卖掉这古董,可能性很小。”

年轻人笑着摇摇头,说道:“到底是干这一行的,我们这种行外人还是干不过你们这种做古董生意的……我叫陈施。”

“郑铮。”郑铮笑着伸出手去,和他握了个手。

陈施随身带着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包裹,那包裹不大,厚薄宽窄跟一本书差不多了多少。陈施将牛皮纸一层层揭开,露出了包裹在其中的东西。

“这个……”郑铮看着那东西,挠了挠头。

那是一本保存的很细心的线装书,封面是淡黄色的,郑铮知道,这是这本书经过的时间太长了,原本的封面颜色发生氧化改变所形成后果。封面上有些地方有不少污渍,不过大体上品相还是不错的。上面有几个淡黑色的正楷字,写的是“云鹤随笔”。

看起来,这应该是某个人的随笔笔记。

也难怪郑铮挠头,这种古籍古册实在是麻烦,鉴定这个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这东西可不比古董,价值到底多少是很难说的,尤其是这种没什么名气的古籍,那价值就更难说了。

第129章断真伪

“怎么了?”陈施一眼就看出来郑铮脸色不对了,笑着问道。

郑铮摇摇头,笑道:“倒没怎么……你先说说这东西的来历吧,我听听。”

陈施讶然:“这不是就等着你鉴定就行了么?还需要我说什么么?”

这问题问的就很外行了,郑铮没辙,只能给他普及一下知识:“这东西虽然我该怎么鉴定就得怎么鉴定,但是在我鉴定之前,你要先告诉我你知道的信息,在我知道这些之后再结合我得出来的结果互相对照一下,就知道这本书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到底值多少钱了。”

“原来是这样……”陈施点点头,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A4纸打印的资料,递给了郑铮。他点点那本《云鹤随笔》,说道:“这是我在旧书摊上淘回来的,摊主说这是明朝一位名叫徐仲的太医的随笔记录,上面记载着不少关于明代皇室的东西。我当时也没在意,后来查了一些资料,确实找到了关于这个徐仲的记录,不过大概的记录也只有百八十字而已,简单的写了一下他的生平,没有其他有价值的资料。这些。”

陈施指指那一叠A4纸,说道:“这就是我之前找到的那些资料,你可以看一下。里面有关于徐仲的资料以及明代印刷的资料,也有关于明代书籍的资料,你可以当做参考。”

郑铮一边听陈施说着一边翻看着那叠资料,不过他也只是大概扫了一眼而已。明代的书籍特征和印刷特征,包括用纸选择,郑铮心里都有数,不用看这个。再说陈施已经买下了这本古书,那就证明这本古书的特点和这些资料上是对照着的,也没有什么参考的必要。

至于那个徐仲的资料,郑铮也不过是做到一个心里有数罢了。要知道古人用墨可是简洁无比,百十个字儿就概括一人的一辈子了,实在是看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不过上面有一点信息勾起了郑铮的好奇,根据那资料上所说,徐仲当年是明朝皇宫内的太医,医术精湛,而他在皇宫中当差的那些年,正好就侍奉过朱常洛,也就是明朝泰昌皇帝。

明代的皇帝大多短命,可以说没几个是善始善终的,少有的几个活的时间长一点的也有受不完的气。而这个泰昌皇帝则是短命皇帝中的佼佼者,即位二十九天之后就歇菜了。而正因为他的死,就有了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

郑铮之前看明朝有关的资料的时候看过关于这三大案的资料,对这红丸案那是唏嘘不已。那泰昌皇帝也是倒霉催的,一即位就开始宠幸佳丽,天天来夜夜来,简单来说就是除了睡就是干了,估摸着是想好好的过过皇帝这把瘾。

这泰昌帝呢,身子骨也就那样,即位之前也是以酒色为乐,老早就被掏空了身体了。

身体被掏空了,床笫之间自然有些不如意,虽然皇帝不用顾及那些女人是不是舒爽了,但是人家皇帝好歹也是要面子的不是?不够龙精虎猛那可怎么办?有办法,嗑春药就是了么。

于是乎泰昌帝开始跟吃糖豆似的嗑春药,吃了干干了吃吃了干干了吃……终于有一天,干不动病倒了。当时的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升进了一剂泻药,泰昌帝吃完了之后可算是遭了罪了,连着拉肚子拉了三四十次。

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泡稀,三四十次该是怎么个概念?泰昌帝直接就拉了个半死不活了。

要是光拉稀那也就算了,关键是这时候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了一枚“红丸”给泰昌帝。泰昌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吃了一个疗程……不,一粒之后,感觉整个人都舒爽起来了。

完了隔了不到半天功夫又吃了一粒,这下算是彻底完犊子了,泰昌帝两腿一蹬就这么了账了。

这件红丸案疑点极多,不管是太监进泻药还是李可灼进红丸,这里面都有许多的文章可做。要说责任都在这两人身上吧,那也不能这么说;要是说不在这两人身上,那泰昌帝也确实是因为吃了两人进献的药物之后了账的,所以这就是一笔糊涂账,算不清楚。所以后来就把两人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就算是把这件事情稀里糊涂的了结了。

而这红丸案的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当时没有结论,后世更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所以这红丸案就成了一桩历史悬案放在那了。

如果说这徐仲当年侍奉过泰昌帝,那有很多不能写在明面上的东西他很有可能写在自己的随笔中。如果可以从这随笔中知道红丸案的真相的话,那也算是了断了一桩历史悬案。到了那个时候,这《云鹤随笔》的价值也会因为其具有研究价值而变得更加珍贵。

不过这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得能证明这《云鹤随笔》确实是真的,否则说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

郑铮将手里的资料放到一旁,招呼白小雪拿来了一双手套,一把钢尺。郑铮戴上手套,却不急着去拿那本书,而是拿过那把钢尺,循着书页之间的缝隙将钢尺小心的探进去,然后手上慢慢用力,用这钢尺将书页翻开。

古玩中最不好保存的应该就是书画一类了,这东西怕水怕火,一不留神就算是完蛋,有时候就算是温度太高或者湿度太高都是不行的。

而这种纸质书经过这么多的年头,内里是什么样子的这可说不准,有可能翻开书页的时候力量稍微大一些就弄破了书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