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超级警监 (卓牧闲)


  江省民风不彪悍,治安在全国算非常好的。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一边招呼众人上车,一边命令道:“夏科长,立即调取案发前一年海东及海东周边几个县市年龄在18岁至28岁之间的外来男子记录。调取案发前一个月海东及海东周边县市外来人口上网记录。据我所知去网吧上网都要登记,应该有这方面的记录。”
  “有!”
  刘局长脱口而出道:“我们这边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去网吧上网都要出示身份证,都要办理统一的上网卡。”
  “有最好了。”
  韩均扶着车厢门,接着说道:“小姜,换好衣服之后立即乘县局的车回清查组,组织清查组人员对这两份记录进行筛选,重点关注那些同时办理过暂住证和上网卡的人。另外组织人手调看案发前一星期全县其它高档别墅小区周边的监控,看能不能找到可疑人员。”
  “是!”
  杨忠旺反应过来,紧盯着他双眼问:“韩处长,你是说凶手是流窜作案,随机作案?”
  “杨局、邱局、刘局,该查的你们都查了,并且查得非常细,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有其他可能。他们或许真不知道抢劫杀害的是海东最有钱的人,否则绝不会为几千元现金、两部手机和一部数码相机就杀人,而是绑架勒索再撕票。毕竟已经做到这份上了,为什么不豁出去赌一把?”
  邱副局长沉吟道:“从案发现场看,几乎可以确定是多人作案。如果是流窜,那他们怎么来的,他们住哪儿?”
  案发前后的营运车辆专案组全部查过,旅馆酒店出租房更是一个不拉,有这个疑问很正常。
  韩均摸了摸鼻子,若有所思地说:“当晚干完当晚走,不一定要住旅馆。至于交通工具,可以是摩托车,可以是电动车,甚至可以步行。之所以让小姜组织人手调看其它高档别墅小区周边的监控记录,是因为我感觉他们虽然没一个明确的目标,但应该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所以才会选择位置较为偏僻,并且没安装监控的城东别墅小区。”
  杨忠旺点头道:“事先踩点,有这个可能。”
  不查城东,去查监控条件比较好的城区和城西。如果假设成立,如果凶手真踩过点,或许真能找到蛛丝马迹。
  这个案子像一座大山沉甸甸的压在海东县公安局头上,一天不破,一天别想安生。有了新的调查方向,刘光延一刻不想耽误,毅然道:“韩处长,这个工作量很大,清查组现有人手不够,我打算和小姜一起回去,再抽调点人手,协助小姜查它个水落石出。”
  破案要紧,韩均毫不犹豫地同意道:“刘局,您能回去亲自坐镇指挥最好,另外是小姜协助您,不是您协助她。”
  “杨局、邱局,那我先走一步,有什么消息我会及时向你们汇报。”
  “去吧,别管我们了。”
  夏莫青效率很高,刘局和姜怡刚走一会儿,沃尔沃大拖车刚驶上去凌河镇的城乡公路,她便转身问道:“韩处长,奸杀案的户籍资料现在就可以调阅,迁移和注销的正在查,估计下午四点前能有结果,要不要我帮您把现有的先打印出来?”
  上车之后又开始研究案卷的韩均,抬头道:“不用浪费纸张了,我下午在电脑上看。”
  “好的。”
  夏莫青绝对是最忙的人,噼里啪啦地敲击着键盘,同时操作三台电脑,“6.26案”和12年那起奸杀案的资料,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她这里,然后进行整理和研判。
  坐在先进豪华的警务指挥车里,看着一个法律博士和一个信息工程硕士办案,杨忠旺突然感觉他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发现像他这种“手铐+警车+警服”的传统刑警,早晚有一天要被眼前这“电脑+情报+策略”的新型刑警所取代。


第一百零六章 开棺验尸
  9点45分,众人抵达上午的最后一站,一条沿小河刚修建的水泥公路边。
  这条路属于“村村通”工程,不到五米宽,机动车辆交汇时必须小心翼翼,沃尔沃往这儿一停,来来往往的机动车辆别想再过。
  不过这里既不是什么交通要道,海东县公安局为确保万无一失又做好了相应准备,早在两个小时前就在路两头放上“前面施工请绕行”的警示标志,并安排了几个交警看守,不存在堵塞交通的问题。
  他们动作很快,考虑得很周。
  不仅连夜拉来几大车蓝色彩钢板,一面一面竖起来把周围挡得严严实实,甚至拉来两个类似于集装箱的活动房。再加上停在沃尔沃前面的那辆旧吊车,以及一群穿着水利工程公司工作服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干警,搞得跟工地别无二致,伪装得无可挑剔。
  或许是为了不占用宝贵的耕地,周围村民都把死者或死者的骨灰安葬在小河边。一眼望去,从南到北不下50个坟。
  讲究的人家很讲究,用水泥砌得漂漂亮亮,有大理石墓碑,墓碑上镶嵌着照片,周围的杂草也不多。但更多的人家搞得很简单,普普通通一座土坟,有的立一块大理石墓碑,有的立一块水泥墓碑,但更多的只有坟头。
  走进彩钢板圈起来的开棺现场,杨忠旺长不禁问道:“这里这么多坟,时间又过去那么久,不会搞错吧?”
  县公安局副局长冯爱军忙活了大半夜,一边示意干警把彩钢板支上,一边指着正朝这边张望的几个干部,用肯定的语气汇报道:“报告杨局,我们把当时负责善后的两位镇干部和村干部都请来了,反复确认过,保证错不了,错了我负责!”
  市局邱副局长回头看了一眼,低声告诫道:“爱军同志,一定要注意保密。”
  “请邱局放心,这几位都是老党员老干部,并且都写了保证书。”
  “出问题你负责。”
  “是,出了问题我负责!”
  棺材挖出来了,几个干警正在清理上面的泥土。由于安葬在小河边,埋得又挺深,棺木已经开始腐烂,在韩均和齐科长的示意下,两个干警没费多大劲就把棺盖打开了。
  十二年时间,让一个花季女孩变成一堆骸骨,衣物早腐烂了,糊在骸骨上,只能看见头骨。尸虫也早死光了,留下一堆虫壳。没恐怖电影里那种黑气冒出,甚至没恶心难闻的气味。
  齐科长用镊子夹了夹,发现衣物烂得夹不起来,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工具,把衣物一片一片刮到一边,指着盆骨道:“处长,是女的,应该错不了。”
  “开始吧,搞仔细点,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漏掉。”
  韩均对能不能找到线索和证据没有任何信心,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有也尘归尘、土归土,化为了虚无。但开棺验尸是他要求的,必须搞得像那么回事。
  “是!”
  齐科长应了一声,同两个穿白大褂的县公安局法医一起围在棺木前,像考古学家一样一丝不苟地开始收集物证。
  专业的工作有专业的人做,他帮不上忙,当这么多人面又不好去体验,干脆回到车上跟杨副局长、邱副局长和海东县公安局副局长冯爱军研究起案情。
  “这孩子叫沈霞,被害时19岁,在凌河高中念高三,成绩很好,很懂事,父母对她期望很高。平时住校,不怎么回家。由于离高考剩下没几天,学校不提倡高三学生周末回家。但她太懂事了,想到家里农忙,父母要养蚕、要收麦子又要收油菜籽,忙得团团转,连饭都顾不上吃。上完周六的晚自习之后,执意骑自行车回家,准备给父母做做饭,洗洗衣服。”
  韩均从案卷里翻出一张手绘的地图,指着案发现场继续说道:“当时交通没现在这么发达,这儿有一条小路,从条小路走可以节约不少时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小时候也喜欢抄近路,没想到她这么一抄就抄出了事。
  周一早上老师见她没去上课,她家又没装电话,只能等到下午放学,托一个跟她同村的老师去问,她父母才知道她周六晚上回来了却没到家,于是开始找。直到周二下午3点,才在离家不到三公里的灌溉渠里找到尸体。”
  既漂亮又懂事的一个女孩,想想就令人痛心。
  县公安局副局长冯爱军轻叹了一口气,举着照片道:“当时我担任刑警二中队中队长,接到局里命令后立即开摩托车在天黑前赶到现场,凶手先奸后杀,手段残忍,是把她活活掐死的,家属很伤心,我们很气愤,当晚就在村办公室设立指挥部开始排查。
  周围几个村,18岁至50岁的成年男子全在调查范围之内。韩处长刚才介绍过,当时正值农忙,抓蚕上山的抓蚕上山(把快吐丝的蚕放到专门结茧的纸方格里),割麦子的割麦子,收油菜籽的收油菜籽,做秧亩的做秧亩(育稻苗),家家户户忙得焦头烂额,被排查的人都没作案时间,都有不在场证明,也没人提供什么线索。”
  韩均转过笔记本电脑,指着刚点开的地图说:“没撤并前的凌河乡是海东最西北边的一个乡镇,十二年前只有乡政府所在的凌河村通公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极为偏僻,不仅没有公路,连沙石路都没有,极少有外地人来,更不会有外地人去更偏僻的案发现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