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超级农业霸主 (贪狼独坐)


说着,梁三平顿了顿笑着道:“但是我们可以改变他们的这个看法和习惯,日本本来就有饮用绿茶的习惯。而日本本土也产出一些绿茶,或者说他们的主要产茶就是绿茶。”
“而在前两次的中国茶热之后,日本的中国茶爱好者已经对中国茶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 不仅仅是消费茶叶本身,而且从中国茶的冲泡方法以及茶艺等第 一、二次所没有涉及的茶文化方面。”
梁三平笑着和苗坚解释道:“可惜的是,现在日本并没有多少的中国茶艺师傅。这方面的缺失,也让我们开始考虑是否要在日本成立专门的茶楼表演中国茶道、推广属于我们的茶叶产品……”
每每谈及茶道,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日本,就如同谈及下午茶会联想到英国一样。然而,无论英国还是日本的饮茶,都源于中国。
同欧洲重要红茶饮用国度在发展中国家种植加工红茶不同,日本则完全吸收、传承、发展并提升了中国的茶树种植、加工工艺和品饮方法,并演化为日本的民族文化。
实现这一跨国界文化传播的是两位著名的禅师。南宋时期,日本镰仓时代的遣唐使荣西禅师在中国“进修”佛法,深深感受到饮茶的好处及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茶饮带给人精神境界的净化与领悟,遂将“点茶”传入日本。
并茶经日本其他禅师综合禅法与饮茶的意境与文化层面,逐渐演化为日本“抹茶”茶道;明末清初,中国东渡日本讲经传禅的隐元禅师极其后续黄檗禅僧,将明朝盛行的“煎茶”带入日本,与“抹茶”的“吃茶”相比,用“泡茶”方式而饮用的“煎茶”,更为简洁、自由,奔放,直至如今,“煎茶”已成为日本茶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梁三平不断的陈述着自己的看法,而夏振东则是不时的从旁补充一些情况。苗坚不断的点头,梁三平说的这些他都让人记录下来。终于,正午的时候这场汇报接近了尾声。惯例的苗坚和梁三平他们,到机关的食堂里吃饭去。
工作时间苗坚从来不饮酒,即使是请客吃饭菜色也很是简单。只不过为了方便讲话,吃饭的是食堂里面的一个小包间。这也算是一个待遇的体现吧。
三天后,浙省通过了一份《关于浙省农业发展纲要及与安天民公司合作意向建议书》。在这份建议书中,浙省和安天民成为合作伙伴。
浙省将责成龙井村提供包括了产品、土地、种植人员、制茶工艺……等等在内的资源,安天民公司则是负责技术、通路、包装、销售……等等资源。
双方进行一定的整合,共同建设“十八颗”品牌龙井茶。在协议中,这个品牌浙省占了20%的股份,龙井村则是占有了20%。安天民公司同样占有20%。
剩余的40%股份,则是按照茶园比例、人口数交给当地茶农。茶园将会进行完全统一的管理,安天民公司将会负责技术提供。在尽量保持古法种植的情况下,生产龙井茶。
而安天民公司这个时候,也开始购入一批新的包装机器。并聘请香江的设计师,开始设计十八颗的龙井茶叶礼盒。梁三平比任何人都知道,包装对于产品的重要性。
足够好的包装才能够引起人们购买的**,否则哪怕你产品再好如果在包装上没有取得效果。那么人们在评估其价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贬低。

第二百九十六章 首冲突,嫌包装

“为啥要这个木盒子装啊?!这木盒子也忒贵了,一个做下来就得十来块。这完全不划算啊!”当梁三平开始提出包装理念的时候,随即遭遇到了极大的反对阻力。
看着这些个龙井制茶的老师傅一个个站起来面红耳赤的和自己争论,梁三平不由得产生了一股无力感觉。这些个老师傅们都是好心,他们也都希望龙井茶能够做出来。
但他们却极为反对梁三平将钱砸在了包装上,在他们看来茶好就成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嘛,只要咱们手艺做好了还怕卖不动么?!除非他们是傻子。
“小梁同志啊,你看做什么木盒子啊?!成本确实高。”一位老师傅语重心长地对着梁三平道:“我们一般都胶袋子装着,好点儿的铁罐。再好就是陶瓷罐子,也没有木盒子啊……”
梁三平听得这些老师傅们的意见,没有直接反驳。待得他们发言完毕后,他才对着这些老师傅道:“这样,咱们今天都在这里。诸位师傅们选出几个代表,随我出去走走。”
“我们直接出去走走,回来了大家就知道我为啥这么包装了。”这些个师傅们都是手艺人,很多不乏祖祖辈辈都在做茶的。如果不是真把梁三平当自己人,他们绝对不会说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梁三平发展龙井茶的决心,才会这么不顾及到和梁三平说起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尤其是梁三平和浙省拟定的协议中,将大部分的利润都给了村里。
这就更让他们糟心了,他们觉得自己天然的就有责任要维护“十八颗”这个牌子。要做好它,把它做起来。这是给后世子孙吃饭的金字招牌啊!
梁三平这么一说,一群的老师傅们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了起来。没一会儿,三位师傅便被选出来了。看着这三位师傅。梁三平哑然失笑。
这三位师傅被选出来,倒是不出他的意料。村里有两个大姓,陈和王。被选出的陈师傅大号叫陈弘济,算是村里资格较老的师傅。为人老实,也热心。
而另一位王师傅,叫王元化。他种出来的茶。村里没有人不服气的。另外一位则是廖师傅,叫廖俊才。村里公认制茶手艺最好的一位师傅。
这三人几乎就代表了整个村子里所有人,从人品、种茶本事到制茶手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所以才会被村里的其他师傅们选出来做代表。
“这样,这三位师傅回去收拾一下。后天随我去一趟香江。”梁三平笑着对这三位师傅道:“如果在香江,三位师傅还是觉得我们应该用其他茶叶罐子。我们就用。”
既然梁三平都这么说了,大家伙儿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了。其实,如果梁三平强硬的要求他们必须要换成这个包装,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但梁三平并不想这么做。他希望的是这些个师傅们能够把这个项目当成是自己的项目来做。只有这样,他们制作出来的茶叶、他们种植出来的茶叶,品质才会是最好的。
大家伙儿散开后,梁三平便带着三位师傅找郭文君去办手续去了。这个时候,要去香江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手续也极为繁琐,而龙井村里的大伙儿也都炸开了。
三位老师傅去香江,大家都很是艳羡。不过梁三平也跟他们承诺,只要好好干。他找到机会了。也带着大伙儿去香江看看。对于梁三平的话,村里的老百姓们无比相信。
人家梁三平可是有大本事的人。老师傅们都信他。小年轻们更是无比崇拜的跟着梁三平,他还没有进村里的时候。村里已经有人去打听他的故事了。
在郭文君他们有意无意的泄露下,梁三平在琼岛带着宝亭地区致富的故事被他们口耳相传。越传就越是离奇,甚至有人说梁三平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这倒是让梁三平哭笑不得,要是自己有这本事的话还用这么辛苦的干活儿周旋么?!不过从好处上来说,也很快的树立了他在村里的权威。
有着苗坚给梁三平背书。那些干部自然是不敢为难。尽管手续繁琐了些,但也在半个月内给梁三平办下来了。这已经算是神速了,中间当然少不了林蒙帮忙跑动。
他和郎梦成也是这次去香江的主力,得知自己可以去香江。这俩小年轻不由得激动万分,这么大了他们还是第一次出浙省。还是去香江自然是无比激动的。
这个年月别说去香江了,就是去羊城那也是了不得的事情。在大家看来那几乎就是国内最先进的地方了,和海外接触最多的地方。
梁三平倒是对这些没啥感觉,甚至如果不是有必要他都懒的跑香江这一趟。但他不去不成啊,利佳成希望他能够到香江面谈一次。陈乾也希望他过去一趟。
从粤北出来好长一段时间了,也应该回去跟沐山、兰成说说自己现在进行的事情怎么样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梁三平都必须要走这趟。
手续办好了,随着火车的咣当。一行七人在憋了十天、转车了好几趟后,终于抵达了羊城。走出了那巨大的火车站,看着羊城的大街,林蒙和郎梦成都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
满大街的人,不时的可以看到一些汽车、摩托车开过。个人开着摩托车啊,这在浙省几乎是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浙省现在一部分的长江750也多数配备警备部门。
私人家里有个自行车那就是很不错的了,摩托车基本不敢奢望。看着羊城这里竟然有私人配备了摩托车,甚至轿车。这不由得叫他们很是惊讶。
见梁三平看着他们,林蒙他们显得很不好意思。按说,他和郎梦成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但这样的西洋景却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自然是好奇一些。
农垦这边来接梁三平的车子也到了,由于事先打过电报所以农垦这次派来了三辆车子。浩浩荡荡的把梁三平他们给接到了招待所里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