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超级农业霸主 (贪狼独坐)


“大家伙儿知道这都是您和三平哥的功劳。所以专门给您和三平哥备上了一份呢!”说着,这干部举了举手里的盘子道:“也没多少,就每人一斤多的肉。炒了点儿,剩下的您提回去。”
葛泰闻言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却见他笑着道:“你们啊!好日子这才过了多久?!杀猪都整了。有钱多存着。别老想着都花光,多留几分余粮嘛!”
干部们笑着应是,他们也都知道这位老人是为他们好。毕竟葛泰对于小时候旧中国的大饥荒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粮食就是一切。
曾经经历的饥荒,那种深刻在骨子里的饥饿感让葛泰养成了一个习惯——不浪费粮食。并且储存粮食。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习惯,让他在后来表现亮眼才引起了沐山等人的重视。
因此,葛泰对于粮食和农业一向极为看重。在他看来这些才是一切都根本。如果没有了农业作为支撑,哪怕是你工业做的再好国家也会出现情况。
比如现在的苏联,就开始出现情况了。当然葛泰对此知道的并不多,但他一直坚持认为。如果饭都没有吃饱的话,那么国家发展肯定会出现问题。
农家便菜便饭,很是简单。就是点儿木耳炒肉,然后一碟煎鸡蛋。两碟野菜,这就是今天的全部菜色。几位干部在把饭菜端上来后,也都笑呵呵的坐下来了。
他们都知道,葛泰和梁三平从来不摆架子。但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不喝酒,于是大家就着这些菜色开始大嚼了起来。饭桌上大家都没有说话,只管吃饭。
这也是梁三平和葛泰带出来的规矩。吃饭就吃饭,什么话吃完饭再说。一堆汉子们不喝酒干吃饭,这顿饭自然吃的很快。都是干体力活儿的汉子,三下五除二就干光了饭菜。
随后村干部们笑呵呵的拿着茶杯过来泡茶,梁三平则是开始询问起这段时间村里的发展。虽然他都走过一遍了,但具体的数据还是得问村里的干部们才知道。
“这段时间我们兴建的养鳖田八十亩,现在都逐渐可以开始收获了。那稻子长的也不错,村里老少们在几个专家的指点下,上山采药也能挣个三五十块的每个礼拜……”
村里的干部们见梁三平问起,也不矫情把情况都说了一遍:“现在麻烦的就是这路的问题。这路没有修好,村里好多玩意儿都运不出去啊!”
梁三平闻言无奈的哀叹了一声,又是道路的问题。其实关于道路,他一直都有想法。可哪儿来那么多资金啊!村里通水泥路,这直到新世纪后国家才逐步的完成。
现在要想在村里通公路?!这无疑是难如登天。而且梁三平现在哪里抽的出来那么多资金啊?!安天民公司现在的资金都砸到新业务上面去了。
就算是回笼了一部分资金,但研发和其他研究的投入也很巨大。新项目的投入更是需要烧钱,现在整个安天民需要的钱更多了。梁三平还发愁呢。
“别想那么多了,现在不是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葛泰笑呵呵的对苦着脸的梁三平道:“现在琼岛别说是村里了,就是国道也不就那样么?!都是黄泥铺着黄沙。”
梁三平苦笑,可不是么?!现在整个琼岛,连国防公路都是如此。每次下雨所有人都得头疼无比,出门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交通不便啊!
“这次陈家过来,我其实首先考虑的就是修路。”梁三平喝了口茶,对着葛泰道:“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宝亭到鹿城的路咱得修好啊!不然啥东西都运不出去……”
“你有这个想法是好的,但陈家那边能同意么?!”葛泰笑着对梁三平道:“修路要下定本钱,可不是小数目。陈家肯定有自己的考虑。”
“而且,这么大的项目我们想要立项也困难啊!现在江口到羊城的高速修到了一半,成效如何还没有见到。上面肯定不会大面积铺开这种做法……”
梁三平闻言微微一笑,道:“但小面积实验,国家还是允许的嘛!我们宝亭到鹿城,也就五十余公里。修一条路过去,成本没有江口到羊城那么大……”
“而且,那条是高速公路。如果国道方面能够引进外资,那么我们国家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会剩下很多钱呢~!”

第二百七十章 路崎岖,慢语商

陈启荣苦笑的在汽车上颠簸着,感叹这琼岛现在还真是够落后的。一路从江口走来,除去江口还有些样子之外,整个内地几乎都是这样。
江口还好些,从羊城过来一路上看到的人大部分都穿着土蓝色的工作装。甚至不少人身上还带着一堆堆的补丁,脸有菜色。可见国内确实生活情况不怎么样。
大马路上别说汽车了,摩托车都见不到几辆。哪怕是发展的相对较好的江口,也只是见到了部分小轿车、摩托车。更多的还是那种老式自行车,连女士自行车都见不到几辆。
这一切在陈启荣看来,实在是很无趣。他有些想不明白,这样的地方值得合作么?!来到琼岛,一路走着那荒僻的公路陈启荣苦笑。
这样的道路那发展情况可想而知,这里的情况甚至连羊城都不如。这让陈启荣直接就感到了失望,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还能够怎样和琼岛展开合作?!
陈启荣毕竟是跟陈乾他们在夷洲长大的,夷洲的风情和琼岛颇为类似。甚至夷洲通行的闽南语跟琼岛的方言都属同一个语系,是以琼岛的风光在他看来并没有那么的特别。
而且,现在的夷洲发展的也比较好。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亦或是金融业。都比之内地强出了不止一筹。所以内地的一切,在陈启荣看来是那么的落后。
“阿伯,你说阿公叫我们来琼岛这边跟那个梁三平谈生意。可现在这里的情况,我们能跟他们有什么合作啊……”陈启荣对着身边的阿伯陈松伶抱怨道:“这里就算是有些优势,顶多也是跟我们夷洲差不多了。我没有看出我们跟他们之间有什么好合作的。”
陈松伶闻言微微一笑,尽管车子颠簸但陈松伶的脸上一直都带着这种温润的微笑。而且这种笑脸是从陈启荣认识他到现在,都没有任何一丝变化的。
“阿荣啊。你还年轻。你看到的只是简单的商业,但商业背后的很多东西你是看不到的。而那些你所看不到的东西,很多时候恰好是最为重要、最为艰涩的东西。”
陈松伶不是陈启荣这等小年轻,他跟着陈乾的时间更长、见识到的东西更多。甚至陈家的很多生意,都是他操办下来才交给陈启荣他们去经营的。
陈启荣也极为佩服这位叔伯,无数他看来根本不可能的谈判。可到了这位阿伯手里。全都举重若轻。那些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位阿伯总是能办到。
“阿荣,你需要知道。在任何国家和地区,若想要做生意,做大生意那么不可不学的一门学问不是什么狗屁mba,更不是什么管理学、经营学。而是——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英文写作:political economy。广义地说,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而历史上第一个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词语的人是法国的a.de.蒙克来田,他于1615年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
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则是认为这是研究“国民财富的产生和分配”的科学。不过目前国际普遍用宏观经济学这个词来代替。
却见陈松伶用着那口糯糯的闽南语对着陈启荣轻声道:“想要做大生意,成为所谓的企业家对政治的了解是势在必行的。”
“因为在这里所有的生意和行业其实仔细看来都在国家的政策影响下起起落落。若你对政治的敏感性不够,无论你做什么生意最终只会亏的一塌糊涂。”
陈启荣闻言楞了一下,似乎有些不服气的要反驳。但却又闷下来没有说话了。陈松伶见状,微微一笑:“你是不是觉得不服气?!是不是觉得我说的太过极端偏激了?!”
陈启荣没有说话,但他的表情就是如此。陈松伶却也不可置否。陈启荣毕竟还年轻,而且接触到的层面和情况都不一样,所以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不一样。
科班出身的陈启荣更多的是学到了管理上的处理。学到了一些经营之道。但在这些之外核心的东西,科班是不可能教授的。即使教授。也只是轻抚皮毛无关核心。
“比如这次利佳成先生他们投资在江口至羊城的高速公路,你觉得如果内地在政治上没有支持,可能成行么?!”陈松伶微微一笑,对着陈启荣问道。
后者闻言为之一滞,这他倒是没有话说。确实,如果内地在这方面没有放行的话那么这份投资根本没法做出来。事后陈启荣也计算了一下这份投资的收益。无疑这是很可观的。
“我所说的‘政治经济学’,不是你所在课本上学到的那些政治经济学。我所说的政治经济学,是在现实中政治活动、波动对企业的商业行为的影响。”
却见陈松伶顿了顿,对着陈启荣道:“先总统时期,戒严令严格执行的话。你觉得我们还有做生意的机会?!你觉得。我们还能有从商的机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