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超级农业霸主 (贪狼独坐)


而陈卫平则是也跟着凑了上去,仔细的观察起这株植物来。这是益智,属于琼岛特产的四大南药之一。作为四大南药之一的益智仁因其具有助阳温肾。健脾胃的功能。
其主治小腹冷痛,泄精缩脲。外伤收敛,扩张心脑血管等功效。现研究表明它还具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是后世大量的养生保健品的主要原料或辅助原料。
比如:虫草益智胶囊、忱中建脑液、香江海狗肾丸、劲酒、灵芝酒……等等保健型产品,都含有益智的成分。甚至其中一些主料,便是益智。
看着益智,梁三平的眼睛也在泛光。他研究过现在的益智市场。就目前而言益智的市场需求并不小。甚至都已经涨到二十多块钱一斤了,原因就在于益智的产量不大。
且它的生产环境狭小,需求在半蔽荫半山腰以下肥沃湿润的土壤,在主要产地琼岛又经常遭台风、暴雨袭击,产量连年下降。远远不能满足此时市场的需求。所以价格一路看涨。
“咱们的益智仁可是经常出口到香江、宝岛、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国家外汇蓄备匮乏,所以如果我们申请国家资金,进行大面积驯化种植是很有机会的……”
边上的周捷采下来益智,一边嗅着一边对梁三平道:“现在市场对于益智的需求很大,我们也可以根据益智的方子开发出一些相对应的保健品来……”
周捷的话说到一半,随即便被梁三平打断了:“我们必须要根据益智开发出自己的拳头产品,保证益智的刚性需求。不然,种植面积不可扩大!”
周捷愕然的看着梁三平,不明白他为何会如此说。而梁三平只能是苦笑。如果没有说到益智,他或许不会想起了曾经益智在琼岛带起的风波。
作为四大南药之一的益智,其利益不可能不被人看到。所以,国家确实曾经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之下拨付了一千万的资金用于扶持益智的种植以便用于出口。
八十年代中后期,益智的价格一度高涨到四十多近五十元一斤。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投入了一千万扶持琼岛农户对益智进行种植。一方面可出口创汇,另一方面则是可以扶贫。
于是在琼岛的琼钟、万城、凌水、五指山、勒东、穹海、顿昌……等市县大面积种植;据当地扶贫办统计:截至八十年代末年全琼岛的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
如灌溉管理得好的,每亩可产20-25公斤;如管理不到位,亩产只有8-10公斤。故1990年产新,益智仁总产量达1万吨左右!
而此时的总需求量在700-750吨,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导致大量货源被积压,库存高企,市场价格突发跳水行情,1990年最低跌至1.8元而无人问津的烂市局面……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1990-1993年,由于益智仁超低的价格,精明的药商和各大医药公司大量吸货囤积。这样拉动行情逐渐回升至3元多。
由于长时间的低迷行情,产地农户已无心管理,任其自生自灭,由家种逐渐轮为半野生状态;又因益智仁经常受台风、暴雨的影响,产量逐年下降,库存同时也得到减压,市场行情呈逐步回暖。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益智仁市场价格同时涨至1998年的17-18元。由于在低价位压货的部分商家已获利较丰,开始大量抛货,1999年益智仁又出现震荡小幅下滑。
但在当时大部分商家和医药公司继续坚守,当时货币流通宽裕,在大量外围资金的参与下,2000年最高涨至40元。
但是在低价入手的商家和医药公司开始大量出货,行情急转直下。2002年产新后又跌至14-15元,大批在高价位跟进者被深套其中。
因当时大部分商家还未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大部分资金依靠贷款,所以这部分商家不得不忍痛割肉,将货物销售出去来偿还贷款。
2000年以后,信息已经开始逐渐普及。又有庄家大户利用信息渠道兴风作浪,说什么产地把益智仁斩草除根来改种橡胶,库存已显得空虚,社会需求量又逐年上升等等,预计近年益智仁大涨在望。
一时间人气聚集,上次做益智仁赔钱的商家也想从中将赔的钱赚回来,于是你争我抢,又把益智仁价格推涨至25-26元,但终究库存丰厚,行情难以维持。
又因受2008年欧债危机影响,益智仁最低跌至13-14元,所以当时参与的商家赔得很惨。因此益智仁成了参与者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而这些震荡所导致的是,从前公路两边和山脚下全部都种植有益智仁的地方,后来90%以上已经被砍掉改种橡胶、槟榔。再也不见当年益智盛产的情形。
曾经这样真实发生的实例,如何能不让梁三平心惊胆战?!刚性需求市场没有培育起来,盲目的进行大面积种植最终却导致投入资金全打水漂,行情烂市。
“我们首先要调查的是益智的刚性需求是多少,然后才能够进行种植驯化并限定种植产量。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根据益智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产品,保证益智在我们手里的需求不会减弱……”
梁三平感慨,如果没有完整的市场调研和产品规划。轻易的踏足一个产品,那无异于自杀啊……

第二百二十七章 山中一夜

琼岛曾经就是因此而吃了不少亏,后来痛定思痛才由政府出面协调建议。将种植片区和农产品进行全面的规划,形成供求产业链这才解决了问题。
后世每年琼岛都会由省级领导专门带队,前往全国各省会城市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大力的对琼岛的农产品进行推销,甚至带队领导不惜载歌载舞来帮忙销售。
而梁三平现在做的就是避免走这些弯路、付出这样的代价。而他的观点也让陈卫平等人点头赞同。的确,整个市场需求就那么多。如果没有估算到市场需求而盲目种植。
最终只能是跌价卖不出去。那时候,谷贱伤农的情况就会出现。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几人考察到了晚上,直接就在山上露宿而没有回到村里。
好在琼岛的老百姓们一直就有在山上种植山兰稻的习惯。山兰稻,是仅琼岛特有的一种干旱地带种植的稻种。这是琼岛的黎族先民们,根据琼岛的地理特点经过许多年培育出来的一种琼岛特有的稻种,基本上离开琼岛你找不到一样的稻种。
1932-1933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崖县发现了“庞粒”的野生稻种,在宝亭亦有类似的野稻栽培种发现。
史书曾有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
山兰稻虽好,但种植却不易。需经过砍伐树木、焚烧、下种、看护、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属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利用焚烧的方法。
首先需要将地面的草木烧为灰烬,随后才能开耕撒种。草木灰则是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肥料,同时燃烧也使地表接近10厘米的土壤变得疏松,有利于耕作,而且也能烧死地表的害虫。
哪怕是直到后世。琼岛很多地方的黎族同胞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在山上直接烧开一块空地,然后下撒山兰种。待得数月后,边直接收获。其中不用太多管理。
仅仅是需要在山上搭上一个毛寮,收获季节看管着不让山猪、鸟雀来偷吃便是。而现在梁三平和周捷等人,便是住在了用来看山兰的毛寮里。
带着梁三平他们上山的是村里的老猎手了,却见几个年轻的汉子嘻嘻哈哈的在丛林里转了一圈。随即便抓来了几条河鱼,摘来了些野菜。
村里带来的腊肉也被拿了出来,新砍下来的竹子被灌山兰米、腊肉。而一个汉子则是把竹子劈开,装上河水便在已经用石头垒好的火堆边上烧了起来。
水滚之后。便把一些抓来的小鱼、采来的雷公根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菜往里放。没一会儿,这毛寮里边香气四溢。鱼汤的鲜香和糯米腊肉的醇香,随即弥漫开来。
嗅着这香味,不由得让人胃口大开。竹筒里装着的水咕嘟咕嘟的冒开了,几个黎家汉子则是忙着做现成的竹筷子。这可真是现做的,却见他们把背在身后的砍刀拿下来。
随意的把竹节削了几下,便出来了几副筷子。这一手倒是让周捷很新奇,他虽然也在野外采集过药草。可基本上他都是和同事们带着一堆的锅碗瓢盆。
像这些个黎家汉子们这样,直接就地取材连煮带炖的却是没有见过。这还不止。不知道这些汉子从哪里摸出来一张张芭蕉叶,在略平的大石头上一扑。
好嘛!这就是一张桌子了,而一张张的芭蕉叶还被他们折成了一个个的小碗。把炖好的汤直接就盛了上来。几个竹勺子也被做了出来。
没一会儿,却见有人扛着几个椰子过来了。三两下的就把椰子去皮留下了壳。上面打开个眼,笑着摆在了周捷等人的面前。梁三平和陈卫平倒是见怪不怪了。
琼岛的黎族同胞们经常需要跑山打猎,如果没有这手就地取材的本事。早就死在山里了。而他们上山的时候。这些个黎家汉子们还给他们抹上了一些嗅起来味道古怪的野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