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个人打他一个,还说他欺负人!”贵喜的老婆也不爽地喊。
不管怎样,张英红后面还跟着四个,总共五张老虎皮还是有效果的,这六只老虎也没敢再往杨楚生跟前冲。
张英红看一下杨楚生,感觉这家伙不打架是不是周身都会发痒,现在是干部了,还打架。再看一下吴拥军的六兄弟,那位老三下巴中了一下,还有血丝留在嘴唇上面。那位老大可就惨了,头上的血都流到下巴了。
“大家都回去,有什么事,到大队解决。”张英红大声朝着围观的人喊,然后又转向打架的双方也说“要处理,就一块到大队。”
“我们不用处理!”吴拥军的大哥也喊,感觉处理不处理都一样,还处理个啥。
张英红也往这流着血的家伙看,不处理,那派出所就跟围观的群众了解一下,也是可以交差。
六兄弟跟杨楚生,算是第二次大战了,还是吃亏。刚才往地上躺的两个女人,又将气往桂香嫂发泄。才刚刚打完架的场面,又变成了吵架。
“你这个狐狸精,赶快搬出这个家,我们家容不下你!”吴拥军的大嫂又是大声喊。
桂香嫂擦一把泪水,也大声说“好!我走!”说完了,转身就往里屋跑。
桂香嫂可是走真的,反正这样子,不走以后也得天天看这一家人的白眼,可能还得经常忍气吞声听她们骂。她也简单,就拿出自己的衣服,然后边哭边往外面走,制衣厂里面还有空宿舍,住在那边才省心。
秋月嫂还以为她要跑回娘家呢,急忙追上去,还有芹菜婶和贵喜的老婆几个也跟上。
杨楚生也走,桂香嫂都走了,架打不成了,他们想怎样闹怎样骂,他也不管,让他们自己闹。
张英红也劝着围观的人都散了,还跟农办的几个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他们都是看了全场的。
又是一场闹剧,也可以说是吴拥军贪污事件的后续。闹出的结果,却是桂香嫂搬到制衣厂里。
这事吧,派出所都到现场了,公社还能不知道。但是派出所的调查结果,就是还有一肚子气的罗书记看了,也没能对杨楚生怎么样。
好家伙,农办的人们,第一次看到杨楚生打架的身手,特别是那个女的,下午一上班,差不多有半个小时,嘴里就是“啧啧啧!”
杨楚生也走了进来,上午打架了,下午上班,就跟公社党委说一下,然后还被知青办的周主任叫走。公社又有一批知青要回城,但也有新的知青会来,他们大队就分配了几名知青。
“行了,别啧了,我们继续到各大队宣传去。”杨楚生一说,又穿上雨衣。
春雨绵绵,乡下的路可不好走,搞得杨楚生回到竹寮,还比平时下班晚了一点,干脆将自行车往那个水坑里一放,两个轮胎都是土。
已经是要插秧的时候了,朦朦水汽笼罩着的田野,傍晚时分,看不到一个社员的人影,只有几只长脚水鸟,在已经犁好的水田里觅食。
朦胧的雨暮中,也现出一个往竹寮走的身影,拿着雨伞的桂香嫂,边走还边抬手往脸上擦,擦的当然眼泪。
她有满腹心事,但是这种心事,能跟谁诉说?在她的心里,只有跟杨楚生说。她多想能趴在他的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哭去她满腹的委屈。
杨楚生在水坑里,扶起已经洗得特别干净的自行车,准备明天往知青农场跑一趟。为即将要回城的知青们送行,也想看看有没有想留下来的知青。
“哎呀,桂香嫂,你原来在呀!”杨楚生一走进竹寮就叫,见她正坐在他的铺子边,抬眼看着他,一双带水的眼睛也有泪水在往外流。清秀的一张俏脸上,也闪着被泪水打湿的光泽。
“别哭了,日子还长着呢。”杨楚生边说边拿起毛巾,擦着被细雨染湿了的头发。
桂香嫂两眼还是在看他,他不说,她还哭不出声音,几声抽泣声,然后她也站起来,张开双手朝着他一抱,俏脸趴在他的胸口上,“呜呜呜……”放声就哭。
杨楚生将毛巾往脸盆里扔,也轻轻地抱着有些瘦削的身子,他能说什么呢?让她好好哭一回吧。
桂香嫂越哭越凶,因为感觉,她抱着的这个男人,就是她的依靠,她真想抬起头来,大声说“我很爱你!”
杨楚生的手,轻轻地拍着桂香嫂的后背,她能怎么哭就哭吧。
“啪啪啪”突然,还在哭的桂香嫂,抬起手,朝着他的肩膀就打,打的是她的心事吧。
好像拳头打在他的身上,真的能让桂香嫂的心好受了点,哭声也渐渐消失,只有哭过后那种哽咽声。
“别哭,该过的日子照样过。”杨楚生又小声说,双手扶着桂香嫂已经抬起来的脸。
桂香嫂的泪眼,还在呆呆地看着他的眼睛,听他的话,也只是轻轻地点点头。俏脸上面的泪水,也还在往下流淌,下巴也结起几滴欲坠的泪珠。俏脸挂泪的样子,真的,谁看了都会涌起一股爱怜之意。
又是一个很突然的举动,桂香嫂双手再次抱着他的身子,还带着泪水的双唇,如雨点般密,对着他的嘴唇就亲。
还在哽咽着的气息,还带着泪水味道的双唇,最后重重地压在杨楚生嘴巴上面。这一吻,也让桂香嫂刚刚止住的泪水又流,只是哭的跟刚才不同,刚才那是委屈,现在却是为情而哭。
0312111526343.第343章知青圣地
0312111526343.第343章知青圣地
细雨初睛,竹寮边的气息,也让晨起的杨楚生感觉到春意更浓。好像有一种极其轻微的破土声,然后这哥们看着翠竹下面,惊讶地发现,一夜之间,又冒出几个春笋。
空气带着春的甜湿,土坎后面,村妇们却没有平时那种带暧昧话题的嬉笑,有的却是在骂,骂的是昨天发生打架的事。
“桂香,以后就住在制衣厂里,这家人只配没有邻居。”芹菜婶的声音,还让杨楚生听了也笑。
桂香嫂扛着锄头,手里还提着两把青菜,才从土坎后面一现,看着脸朝土坎的杨楚生,禁不住也让她笑一下。特别容易脸红的她,俏脸也泛出一层淡淡的晕红,这模样,真比那些已经盛开了的山花还美。
昨晚趴在他怀里大哭了一阵,虽然两人并没有作出比亲吻还更进一步的举动,但她的俏脸也会红。
“还不做饭呀?”桂香嫂小声说,带水的眼睛也朝着他嗔。
“忙什么,菜我不要了,你要不要吃竹笋?现在的竹笋最好吃。”杨楚生指着竹了下面说。
桂香嫂也往竹子下面瞧,然后不管他要不要,将一把菜往他竹寮边一放,笑着说“我不会做,等你做好了,吃现成的。”
“你们在商量什么呀?”秋月嫂也走上来,看他们俩面对面,说话还小声,就问。
“没,商量厂里的事。”桂香嫂才一说完,赶紧转脸。她不会说谎,一说谎脸又得红。
两位村妇一起往村里走,边走还边笑。
杨楚生也往竹寮里走,吃完早饭,他想先往知青农场跑。
这知青场里,更是一片春意盎然,杨楚生一进那个熟悉的大门,就禁不住深吸一口气。两边的荔枝都开花了,那种花香,也能想象出成熟荔枝的甜。
“杨楚生!杨楚生!”正想出工的知青们,有两个先看见他的,大声喊着往他这边跑。
“哈哈哈,还要扛石头啊!”杨楚生就笑,朝着跑到他跟前的两个家伙肩膀拍着就问。
“嘿嘿,不抬石头,还叫知青嘛。”一个哥们笑着说,伸手接过杨楚生递给他的大前门。
热闹了,不少知青都往这边跑。杨楚生边往知青住的地方走,还边朝着场部几个负责人打招呼。
“杨楚生,你们的制衣厂办得怎么样?”一位女知青笑着大声问。
“嘿嘿,当然不错了,我们的女工,平均工资三十多块钱。”杨楚生笑着也喊。
三十多块钱,听得知青们那也是两眼闪闪发亮,要回到滨海市,进工厂每个月也就二十左右。
“琼珊姐在我们制衣厂当副厂长,你们不知道呀?”杨楚生又问。
知青们又笑,那有不知道之理,他们的制衣厂两次剪彩,这些知青都参加的嘛。
“今天我来呀,是想要人,要回城的,想到我们那里,我举双手欢迎!”杨楚生又喊。
“就一个制衣厂,能容得了我们呀?”刚才那位女知青又问,因为她就是能回城的。
“今年我想再招港商,再建一个厂,还有,我们现在的厂也要多进设备,谁想到我那里,别怕没事。”杨楚生说完了又笑。
那位女知青也说了“那我先到你们那里,要是不好,我还照样走。”
“行!”杨楚生挺干脆地说。
乐是不是,杨楚生的自行车,在一班知青们的笑声中,跑出知青场还在笑。这次的知青回城,知青场有二十多人,有十五人愿意到他们那里,还不让他乐嘛。再加上他们大队也要分配几名新知青,现在他有二十多名知青了,这是他多么需要的人。
又有新知青要来了,这红光大队的社员们还有点乐,三年前,他们迎来了杨楚生,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个小知青,让他们能过上全县,甚至是全省农民们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