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喊声老谋子那是人不在场,旁边也是亲密的人,不会到处乱说自己喊老谋子。见着本人,还是恭恭敬敬叫了一声张导。再介绍了一下胡婧,“我女朋友胡婧,也是中戏学生,您照片一定看过。”
“这真没看过。”老谋子还一脸严肃的开着玩笑,“要有这么漂亮,我肯定挑她啊。”
大家都知道是开个玩笑,也就没放在心上。老谋子给两人介绍自己身后两人,“这位是我的文学策划王冰,这位是原著作者鲍诗。”
赵丹峰用的是希望加入文编组的工作,自然要表现的亲密一点,拉着鲍诗一阵摇,久仰久仰,失敬失敬,其实原著根本没看过。倒是鲍诗对赵丹峰的诗很了解,“你的爱情诗很纯,倒是和我故事里这个人物很贴切。”
“谬赞了。”赵丹峰不好意思的说着,旁人也就当是他谦虚了。
三人落座,这便正式开席。老谋子说话实在,早就发现桌上那张自己选出来的照片了,笑着看向赵丹峰,“怎么,想说服姜炆让你同学来拍这部戏?我看了你们实验话剧的录像带,她的虞姬非常棒,我真是喜欢。”
老谋子越喜欢,赵丹峰越不喜欢。苦笑着摇摇头,“张导,我还真不是打算劝他。而是打算劝您。”
“劝我?”老谋子笑了笑。“劝我什么?男主角我还没定呢。不过我一定给你留个试镜的机会。”
我试个什么镜啊,赵丹峰无语,这片子男主角要求的就是面相土气,眼神纯洁,装扮土气,意思就是一深山老农的形象。再用身份和行为做一个对比,把人物特点给引出来。而且这人性格还要和女主角有对比,简单说就是一个攻。一个受。老谋子的片,女主角一般都是攻,可想而知谁是受了。
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不符合赵丹峰的自我设定,赵丹峰还是希望在现阶段出演一些形象上鲜明一点,而不是这样需要演员去给自我定义的角色。这也是赵丹峰的清醒自我认识,用有鲜明人物特点的角色去磨练自己的演技。有了好的基础,大量积累,再演这种演好了出彩,能拿奖的角色。
这不是赵丹峰畏惧困难,纯粹只是自我设定和认知之后潜意识的拒绝。老谋子真要说。明天你来试装吧,你看赵丹峰去不去演。能演老谋子的片。虽然这部戏里男主角实在不出彩,嗯…不是吐槽孙宏雷师兄,事实嘛。出演就是对演员本身的一种认可,你出去喊一声,我演过老谋子电影男主角,哪个人敢不高看你一眼。珠玉在前啊,姜炆同志在这坐着呢,大家都会拿你跟这位比较。既然是老谋子挑的,人家总不会眼瞎了吧。那就一定是真好,如果没看出哪里好,一定是自己的眼光问题,还缺乏一双发掘美的眼睛。
这是演大导演片子的好处,赵丹峰不会想不到。另外一点就是赵丹峰暑假要第一次演古装戏,对这个还期待着呢,暂时没兴趣考虑接着继续钻山沟沟的事,虽然这部戏是在坝上草原拍的。
所以老谋子这么一说,赵丹峰主动倒了杯酒,敬了老谋子一杯。这种酒胡婧不会代的,多有眼力劲的一姑娘,你代这种酒算什么,对人不尊敬。
赵丹峰捧着酒杯,“张导,我不会喝酒,你的大爱,心领了。我干了,你随意。”
老谋子笑着,碰了下,抿了抿酒。明天还要拍戏,不会多喝的。
“怎么,不愿意拍我的戏啊?”老谋子开着玩笑,自然是不信的,也是给赵丹峰一个解释的机会。
“冯晓宁导演这部戏拍完,夏天要拍李绍红导演的一部电视剧,古装电视剧。人物心理上,一时半会可能调整不过来。”赵丹峰说着,这个理由算是很好的一个理由。从古装跨回来到现代,的确是要点时间消化一下,人物对话节奏差挺多的。
老谋子点点头,“那是挺遗憾,期待下次跟你合作。”
赵丹峰乐了,虽然是张空头支票,这种话也不是对谁都会说的。是真的觉得你不错,才会想着有合作的事情。老谋子不再提女主角的事,有自己的考虑,主要是看到胡婧了。
学校提供的照片和本人确实有点差距,学校提供的是学生大一时候的照片,跟大二时候,肯定有变化。但老谋子还是觉得胡婧不适合演自己这部戏女主角,很简单,这姑娘穿上大花袄,端着大海碗,往门口一坐,就不像个农村大姑娘,倒像是知青。可惜剧里,男主角的身份才和知青还沾点边,女主角就是一地道农村大姑娘。
以为赵丹峰想推荐自己女朋友,又不好拒绝,那就不提这茬,大家都不提,你好我也好。老谋子也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纯粹是出了名这种事情发生的不少,总有托关系,走后门来塞人的,烦不胜烦。导演也不好当,做的好了,那是演员的光荣,做的不好了,都要骂导演。
赵丹峰是还没想好怎么提推荐的事,真没有推荐胡婧的意思。哪舍得让胡婧去演村姑啊,负责漂漂亮亮就行了,拿奖什么的,本身胡婧也不在乎。也不是完全不在乎,胡婧对于拿奖的**没有章梓怡那么强烈。
聊了会两人各自的新片,姜炆的新片,老谋子提到了改编的事。
“现在已经完成二稿了,你说的迟了点,不然从过年时候,就能参与进来这个事。其实我挺好奇,你是不是想写小说啊。”老谋子是真以为赵丹峰想写小说,然后改编成电影,毕竟这小子是个诗人,多少算个文人吧,文人不都好写个东西。说不定就想改成电影,找找感觉呢。
“是也不是。”赵丹峰解释着,“我有个故事,投资商想改成电影。”
第二百三十九章
等赵丹峰讲完故事,鲍诗是最没感觉的。主要是赵丹峰这个故事怎么说,用现代的说法是太狗血了,既不内敛也不深刻,还没什么象征意义。当然,不是说故事不好,只是理念不同,鲍诗不能单纯的从小说的角度接受这个故事。但王冰不同,这家伙就是负责老谋子小说改编这方面内容的专家。
第一时间便发现了这个故事改成电影其中的戏剧冲突带来的冲击力,感叹一声,“笑中带泪,是需要很高技巧的。”
老谋子点点头,虽然风格不同,但还是可以看到这个故事的闪光点。不过赵丹峰讲的毕竟是个商业故事,要是艺术片的拍法,这片子也能很不错,但风格就全变了。说不定刚开头就要换上阴郁的风格,再在中间欢快起来,最后再把欢快打走,结局就真的悲剧了。
赵丹峰笑了笑,“故事不成熟,要各位老师多指点,这也是我想加入改编组学习的原因。”
算是把这个理由编的挺圆了,轻易也找不到破绽。又不是要诈骗剧本,老谋子没那么疑虑,很是爽快的答应了赵丹峰,“只不过现在大体上剧本已经完成了,你不妨从原著和剧本的对比上入手,这方面有问题你可以问王冰。”
“说实话,原著我看过一些,听闻张导改编这个故事,我也是闲着无聊。把自己想法加入其中,想找一找自己的感觉。”赵丹峰很谦虚的说着,老谋子觉得很正常,这也算是研究的一种。自己研究一下小说里的人物。做一个人物分析。到时候电影出来了。再对比一下,看看自己的想法和导演的想法差距在哪,算是提高自己的一种方式,于是示意赵丹峰继续说。
得到肯定,赵丹峰继续说着,“我在研究男主角的时候,有一天,在坐地铁时候。看到我们班一个姑娘的平面广告。忽然在那一刻,我觉得广告里那个表情特适合小说中这个女主角。”
老谋子一听,得,正题来了。但是赵丹峰这么说,老谋子还真不反感。如果真是在角色分析时,有这样一个感悟,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值得去考虑的点。当把自己代入到男主角的角色中时,自然心里就会生成女主角的形象,这个形象是模糊的。但肯定是符合男主角对于女主角的认识。
“有照片吗?”老谋子回忆着自己看过的九六班女生的照片,没发现有这么个人啊。袁湶都不是符合小说女主角的形象。而是气质上是符合自己想法的女主角。这一点还是有很大差别,小说里的女主角,不会有特别鲜明的形象特征,大多是性格特征,这个是可以有很多代入类型的。但导演自己设定的女主角不同,这个范围要小的多,从性格到大体相貌,都有一个浮动的标准。很多时候,导演会从自己阅历里,翻出一个样板,做一个修正。就像詹姆斯邦德系列,女主角都要花瓶呢,这也是一种模板式修正。放在文艺片里,这个修正自然要大一些。
“没有。”赵丹峰摊摊手,说有太假了,显的目的性太强,“不过三号线每一站进站口都有那么一张照片,张导想看的话,我现在去偷一张。”
逗乐了几位,老谋子笑着摆摆手,“不必了,晚上我自己去瞧瞧。”
话都说到这了,再提就没意思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成了,说透了就不是推荐,那就变走后门。意义是不同的,虽然本质上没区别,但在面子上大家要过得去啊。当了那什么还要立牌坊,就是这个意思了。赵丹峰倒是不介意当一回婊,虽然想想也许袁湶演这片子,似乎也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