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杰赞同道:“杂志细分更多的类型,有助于开拓更新的新市场。而小说版权的改编价值,迟早会被其他的同行重视。越早的收购,越能够让《明报》抢占更多的优秀版权资源。对了,这件事,老师同意吗?”
“查先生现在主要忙于政治问题,不过,这几件事,我都征询了他的意见。査先生都是同意的!”沈宝新笑道。
“不过,如此一来!编辑资源倒是成为了重要的制约。我建议,邀请一些资历比较老的作家,担任编辑!”张少杰笑道,“这家老作家,本身对于出版、改编市场,都耳濡目染,基本上,稍微点播就是优秀的编辑!”
“呵呵,作家中流传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当编辑’,事实上,很多的过气的名作家,没有灵感了,多是选择去当编辑的!”沈宝新赞同。
事实上,沈宝新知道,张少杰迟早会是明报的下一代掌门人。金庸公开表示,随时欢迎张少杰以现金收购其掌握的明报股份。
不过,暂时而言,张少杰并不准备这么快接管明报集团。
毕竟,现在的亚洲电视的经营,还没有进入正常轨道。至少要等到亚洲电视的总负债,逐步降低到1亿以下。那时候负债利息,不再对亚洲电视造成财务压力的时候,张少杰才准备有新的投资。
当然,除了亚洲电视压力之外,张少杰也在等待更恰当的投资时机。
历史经验告诉张少杰,82年9月份的时候,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燕京人民大会堂门外,摔了一跤之后。却使得香港的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港元的汇率迅速时空暴跌,从现在的6港元兑换1美元,贬值到10港元兑换1美元。
直到83年,香港实行了汇率改革。将港币的汇率与美元汇率固定在7.8:1左右,小幅度波动。发行港币不再是凭借信誉,而是凭借美元外汇储备,这才巩固了市民对于港币的信心。
不过,今年在香港大笔投资,持有港币的。肯定会饱受——同伙膨胀、地产贬值、货币贬值等等三种压力的侵害。
“对了,中英谈判,造成香港的经济不稳。港币短期内受到心理作用,被抛售贬值的可能姓大增。《明报》要未雨绸缪,至少要将公司账面的现金换成美元、曰元之类的外汇。等到港元大幅贬值之后,才再次兑换回来。规避一下货币贬值的损失”张少杰想到了未来几个月的香港金融恐慌氛围,不禁提醒说道。
此时抛出港元兑换外汇,显得有点不仗义。
但是,未来几个月内,有不少市民以港币购物,居然被店家拒绝,那些店家只接受美元,或者是黄金之类的硬通货币。
人总的趋吉避凶,道德上知道抛售港元,只会造成港元贬值加剧,损失全港利益。但是不抛售,未来一段时间却是会让自身受到港币贬值的损失。
沈宝新慎重点头说道:“我会让公司财务,将一半的现金储备,兑换成为外汇的!防患于未然!”
————————————在提醒了《明报》,抛售港币,兑换外币的同时。
张少杰旗下的产业,事实上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
天下出版公司,也是抛售了价值7000万港元的现金,兑换成为1000多万的美元。亚洲电视则是抛售5000万港元的现金兑换成为了美金。
龙腾娱乐公司也是抛售了大多数的现金,兑换了200万美元的外汇存款。
至于小霸王公司,账户上原本就是以曰元、美元、人民币等等货币为主,至于港元平时也仅仅保留不足500万的港元,用于香港总部支付员工的薪酬。
此时的小霸王,拥有的货币存款已经有了1.5亿美元。并且,每月的盈利而是超过2000万美元的规模。
WORD科技公司,市场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因为,公司拥有5000万美元的外汇存款,也显得财大气粗。
而张少杰本人的银行账户上,在曰本的小说分红,已经带给他200亿曰元的巨款。换算成为美元的话,则是达到1亿美元。
自然,张少杰脑残才会将此时的曰元兑换能成美元。
须知,80年代金融史上,曰元升值、广场条约,可谓是被写进金融教科书上的重大事件。
因为,曰本的产品,在欧美国家价格竞争力很强,造成欧美各国对曰本不断造成贸易逆差。尤其是美国政斧,认为经济不景气,罪魁祸首就是曰本的产品,不断向美国倾销。造成美国本土经济恶化、失业率高企。
由于美国一再的让曰本成为“负责任的大国”,所以不断的联合欧洲多国财长,一路的逼迫曰元升值。
事实上,在广场条约之前。曰元其实已经先后从300曰元兑换1美元,升值到了200曰元兑换1美元。但是,曰本的产品,依然具备价格竞争优势,所以,欧美各国并不满足,才会提出更激进的“广场条约”,逼迫曰元进一步升值。
而在80年代初,欧美各国强硬逼迫曰本成为“负责任的大国”的时候,其实已经有超过数万亿美元的热钱,或明或暗的布局曰本了。
在广场条约之后,曰元与美元的汇率迅速从200:1,一路涨到150:1、120:1,甚至是80:1,最受益的则是事先布局曰本的欧美金融财团。
当美国的金融资本,充分享受了曰元升值,带来的资产暴涨之后。至少让欧美各国获得了几十万亿美元的“红利”!这些金融掠夺的红利,在90年代源源不断的注入了美国、欧洲等国的实体经济中,刺激了欧美经济的十年景气。
巨额的财富被欧美的金融资本家源源不断转移出了曰本。这才是后来,曰本90年代~21世纪,经济原地踏步踏,丝毫无寸进的根源。
那种大手笔的割羊毛,可不是张少杰这种级别商人可以玩得转的。
至少要拥有可以艹纵美国政斧的程度的超级隐形巨富们,才能够做得出这样的大手笔。
这是因为有这点的认识,张少杰也知道,所谓是金融投机家拥有先知一般的智慧,能够预测经济走势,显然是假的。
国际金融家的暴利模式,就和抢劫犯类似——拿着一把刀子,和对方说:“把你的现金交出来,否则要你的命!”
金融家的刀子,其实就是政治、军事势力。
没有世界霸主级的势力,玩洗劫天下,基本上是玩笑。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斧真的脑残到,被对方使用金融工具洗劫而茫然不知。除非,抢劫者实力强大到,让被抢劫者敢怒而不敢言,才能够顺利进行。
张少杰现在的优势是,知道某个强盗准备抢劫某个有钱的肥羊。所以,他准备跟踪在强盗之后,等强盗的战利品太多,丢在地上懒得捡起来的时候,悄然捡些漏就是了。
捡曰本货币升值的漏子,其实也很简单。
不外乎是,在曰本世界投资地产,或者是与地产相关的公司股票。如果是再进一步,则直接从曰本的银行借款,炒作曰本的地产、股票。只要在90年泡沫崩溃之前,脱身而出,这些投机行为,都能够让人成为一方巨富!
(未完待续)
第287章 将政治和务实的区别
香港的经济,依附中国的大环境。否则,已经有5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离开中国大陆的物资供给,香港光是饮水都不能自给。
影视娱乐行业,是依附于经济大环境的产业。只有经济发展起来,影视娱乐之类的文化产业才有前途可言。
香港的文化产品出售,出口亚洲诸国,此时已经达到极限,数量在庞大,便会遭到各国政斧的抵制。
出口欧美,则受限于文化不同,亦不能获得市场主流的地位。
中国这个大市场,其实是香港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的大基础。而在80年代的中国,还是讲政治,而不像后来一般务实、将经济为主。
此时的香港文化商人,如果激灵一点,从政治的角度来开发中国内地市场,往往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换做了90年代,中国政斧更多考虑的是经济账。那么,想要在高举爱国旗号,在国内大举跑马圈地,获得影视行业的更多市场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
香港的港龙航空公司就是一个例子。原本港龙的创始人曹光彪,是红色资本家,依照过去与内地政斧打交道的经验,高举民族企业的旗号争取内地政斧的好感。
不过,到了90年代,港龙意图在在中国民航市场取得更多的航线,内地民航出于自身的利益思考,拒绝了港龙在内地直接设立售票点的请求。
而港龙在与香港航空的霸主国泰航空苦苦竞争,希望获得央企中信集团支持。
然则,作为央企的中信集团,评估了港龙与国泰的盈利水平之后,却选择投资国泰航空,并支持国泰兼并港龙,使得港龙的创始人曹氏家族叹息,大势已去。
任何生意人都懂的与时俱进,内地政斧将政治的时候,要政治正确自然能大获其利。而等到内地开始务实的时候,谈商业利益,才能够获得务实主义的当政者认同。
亚洲电视在80年代进军内地市场,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政治正确”!《霍元甲》、《陈真》这样的电视剧,显然是政治上比较正确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国内的电视台、电影院,开始引进了大量的欧美曰等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电视剧、动画片。
相似小说推荐
-
华夏至尊守护神 (冰糖南瓜) 起点VIP2014-08-02 异术超能他是轩辕一族的少主,年纪轻轻,便将轩辕一族的轩辕决练至一千年内年无人练到的第六...
-
拈花特工 (锁喉) 铁血之队的成员时远,身负使命潜伏在一家特级大酒店里,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美色诱惑,却又只能看不能碰,只因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