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社会评论,仿佛张少杰一夜之间成为了被知识分子接受的社会评论家。
“为什么是《大国崛起》?”亦舒好奇道。
张少杰说道:“因为最近读了很多历史书,写了很多读后感。这些读后感,稍微整理一下就能骗钱,何乐而不为?”
亦舒道:“你骗人,很多有学问的教授、知识分子,都对你的文章表示赞赏。你已经被视为有思想深度的社会评论家了!”
张少杰道:“哈!是吗?社会评论家,有什么好处?”
亦舒道:“好处大了去了!有名的社会评论家,随便发表一些意见,都会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甚至会被许多政治家所关注。一篇文章,就可上达天听,你认为,这放在放在古时候,是什么人才能做到的?”
张少杰思考道:“名士?”
“对,这种在民间,发表社会评论,会引起巨大的反响的人士,在古代就是名士!封建王朝,就算是君王、宰相,都会对名士恭谨。当今社会,一流的社会评论家,地位也是卓然的!因为有大把的政治家、政客都关注他,所以名士的能量、不可估量!”亦舒道。
张少杰得意:“我都这么厉害了?”
亦舒笑话他道:“别自恋了,你仅仅是稍微受到知识分子的关注而已。达到真正的名士境界,还差很远的!”
张少杰不以为意,能够通过《大国崛起》之类的文章,获得一定的政治影响力,至少能够让国内的中央高层看到自己的意见,从而影响国家决策,这才是张少杰的意图。
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大体上发展思路非常的正确,但是过程中也是有很多的瑕疵。比如,过于鼓励人致富,却是忘记了提倡公平姓。后来人们讽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来达到“先富带后富”的效应,属于最大的谎言。因为,先富起来的人,会把房地产炒高,会制作有毒食品,会囤积居奇,会污染环境。至于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别天真了,那是忽悠
再比如,文化产业、科技专利方面。中国改革开放后,虽然极度重视发展生产力,但也仅仅是重视物质上的追赶强国。而不重视发明、创新。所以国内改革开放多年以来,对于文化产业的版权,以及科技发明相关的专利保护,远远不够。
就拿中国的软件业来说,因为盗版软件从中国软件产业一开始,就盛行。以至于,中国的软件业,一直不能通过产品盈利来自我造血。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创新去研发。事实上哪怕有公司傻傻的出几百万几千万的搞研发,产品一出来之后,就被山寨被盗版,血本无归之下,这种搞创新的傻事,愿意做的就越来越少了。这样导致,中国的软件程序员,九成以上都给外国企业写程序代码,加速了国外软件业技术创新和繁荣。
文化领域上,中国的漫画家、动漫人才,基本都是给曰本动漫产业打工,核心的技术、创意,都掌握在曰方手里,国内原创文化产业则是发展的比较滞后。
当然,文化产品中唯一发展比较顺利的是电视剧产业。但那主要是因为,电视剧的购买方——电视台,都是购买正版。而电视台之所以有钱购买正版,那是因为中国的电视用户,大多数都是向电视台缴纳收视费的,再加上电视广告的收益,使得整个电视产业,一直处于良姓循环
思绪万千。他的目光却是充满了智慧。
亦舒感觉,张少杰专注思考时候,总是有一股神秘感,让人恨不得了解这个男人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思考的时候那么迷人。
哎,不过是一个男人,何必亦舒,芳心叹。
——————《大国崛起》原本全文字数不过是37.8万字,张少杰经过自己重新修订,加入了大量自己的观点之后,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结果改着改着,文字的篇幅超过了50万字。原文中,只有20多万字关于历史事件的阐述,而事后总结评论,基本上都是张少杰的观点了。
葡萄牙从殖民走向强国,却本土却是极其虚弱,终究沦为西班牙的附属。
西班牙人曾征服葡萄牙,并且通过殖民美洲成为欧洲第一强国。殖民掠夺获得的金银财富,只能让西班牙人过着奢侈的生活,不思进取,最终败给了艰苦朴素的英国人。
荷兰人是从制造业、海外殖民、全球贸易开始崛起,但是逐渐却转型为金融业为主,通过借贷给其他国家,获得了大量的利息收入。整个民族成为食利阶层,开始不思进取,终究在其他的国家制造业崛起之后,沦为二流。
英国人,以廉价的工业品,打败荷兰等国家的工业品。并且,积极投入工业机器的创新,研发,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法国人的历史,就是一部革命史。现代的各种革命思想,各种革命尝试,都在法国出现过。因为革命次数太过于频繁和偏激,端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德意志曾被法国征服,但是亦因为法国大革命启蒙了德国人民族概念,使得德国从1789个读力的小城邦,逐渐形成共识,组成完整的德意志。德国通过铁血手段统一、崛起,因为迷信武力,两次世界大战都成为输家。
曰本,从中国的学生,变成西方的学生。20世纪初,世界各国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已经兴起,却想参与世界大战,赶上武力殖民的尾班车,最终走上不归路,战败后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
苏联人类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国家垄断资本的形式,消灭民间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然则随着时间发展,诞生出了体制内的官僚阶级,不受约束的官僚权力。为其埋下了国势衰落的伏笔。
美国拥有雄厚的资源、环境,赶上两次工业革命的黄金发展时期,在美国财阀垄断资本主义被推演到了极致。
此时,美国、苏联是世界的两极。
现在指名道姓点评说两大强国会衰败,那是会被人笑话的。
当然,张少杰在书中隐约的暗示,苏联存在大量的忧患。而美国也有是为数众多的危机,一旦失控,也将会产生无穷的灾祸
现在,仅仅是《葡萄牙篇》的连载已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张少杰相信,一旦部《大国崛起》渐入佳境之后,将会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声望!
因为,这个年代,中国整个国家的大环境,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来强国富民,拯救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态势。
《大国崛起》不但迎合了知识分子的胃口,更是迎合了高层政治家的胃口。不知道,中央的那些高层领导,会不会看到自己的文字呢?
(未完待续)
第131章 惊人的海外票房
1980年8月初,许冠文、邹文怀终于回到香港。从7月开始,他们先后在台湾、曰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这几大市场进行了《摩登保镖》的宣传活动。
台湾市场,上映已快20多天,票房也有5300万新台币,创下台湾票房历史记录。
曰本市场,上映2周,累计票房14.7亿曰元,华语电影中,目前仅有李小龙在曰本取得过10亿曰本票房的成绩。
可以说,《摩登保镖》是许冠文在曰本票房市场,首次超过了李小龙。而且是干净利落的两周票房既超过李小龙电影1974年在曰上映的《猛龙过江》14亿票票房的成绩。
历史上,曰本电影票房一直雄踞榜首的是《千与千寻》,这部动画片高达304亿曰元票房。第二名才是《泰坦尼克号》262亿曰元票房,而中国电影《少林寺》最高记录则创下60亿曰元票房。
许冠文的电影,现在的票房已经超过了李小龙,成为华语电影在曰本票房市场的冠军。在《少林寺》没有在曰本上映之前,《摩登保镖》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是无人可动摇的。
听闻了曰本票房数据之后,张少杰已经麻木了。
对于东南亚其他的地区票房不再感兴趣。
“14.7亿曰元啊,好大的数据,换算成美元都快有900多万,如果换算成港元的话,天啊,几乎7000多万港元,还是两周时间创下的!”张少杰对于曰本票房的惊艳,已经麻木。
许冠文笑道:“确实比想象中还要好,我估计在曰本的票房,至少能突破30亿曰元以上!再加上台湾电影、东南亚等地的票房,《摩登保镖》海外票房,估计会达到2亿港元!”
张少杰感慨道:“这才是亚洲的电影市场,亚洲的票房本来就不是全球电影票房的主要战场,但是如果香港电影能够经营好整个亚洲市场,也至少能与好莱坞的一两家电影巨头相提并论了。”
许冠文笑了笑道:“谁说不是呢!”此时,《摩登保镖》在香港,上映第六周的时候,已经开始下画了。
在香港的总票房达到了4327.5万港元,不但突破千万港元创下了记录,而且将香港本地的票房记录拉高到了4327万港元的高度。这一记录在80年代,注定要被人仰视,未来十年之类都降不可复制,不可超越!
因为,4327万港元票房,按照现如今香港的电影票价计算,必须要有600万人次的观众购买电影票,才能创造这一奇迹一般的记录!
而暂时而言,香港的人口仅有500万人。事实上,根据市场调查,最近5年时间没有看过电影的香港人口,也是达到45%!
相似小说推荐
-
华夏至尊守护神 (冰糖南瓜) 起点VIP2014-08-02 异术超能他是轩辕一族的少主,年纪轻轻,便将轩辕一族的轩辕决练至一千年内年无人练到的第六...
-
拈花特工 (锁喉) 铁血之队的成员时远,身负使命潜伏在一家特级大酒店里,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美色诱惑,却又只能看不能碰,只因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