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外星合伙人 (梦入红豆)



环视了一周,杨叶抖起精神坐起。

这时忽然觉得脖子一暖,柳飞燕懒散道:“老公,天还没亮就出去啊?这么冷,再睡一会啊。”

“这么有诚意?”

杨叶一指从她的唇中划下,趴在柳飞燕的耳旁笑道:“你想怎么‘睡’法?”

“嘻嘻……当然是好好的‘睡’!来嘛!”

“小丫头找死!”

“呀,不许耍……呼……赖”

……

8点。一场春风化雨。杨叶带着愉悦的精神走出大瓦房,空气略带寒冷的清香,让他更加的放松。

柳飞燕也没赖在床上,早早的给老公打洗脸水。她要让这些亲戚们知道。书记家的女儿也不是娇身冠养的。

“叶。你这种精神状态真让我觉得恶心。”

启动后,轿轿很快就察觉到杨叶‘春后’脑电波的波动,他用极度恶心的语调说道:“我觉得你早晚有一天会因为自己的生殖系统而丧命!”

“那岂不是正合你意?”

杨叶抓来一把雪搓成团。转头时忽然听到院子外有人叫门:“弟,你睡醒没?俺妈让我送点早饭。”

“二哥?”杨叶连忙前去开门,只见瓜蛋两兄弟脸冻得铁青站在外面。

他们不到七点半就来了,一直站在外面等着杨叶,可半天也听不到动静。这不,刚听见有响声他们便开始叫门。

……

吃过早饭,杨叶接道大伯的通知说是“老爷子让去他家开会”,除了村里的三十几头,一些在外面的早饭过后其他亲属也接到电话。目前他们都在回乡的路上。

经过一夜的思考,杨太公准备把众人都叫道一起开个家会,正式将家族交到杨叶手里。是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上午10点,杨家一百余人全部到齐,王成志被邀请为见证人做到客席。不少村民都围在杨家大院的四周瞧热闹。

太叔公家的土坯墙不高,穿过重重包裹的人群,可以看到杨叶与父亲等核心成员坐在正当中。

其他成员亲属,论辈而坐,没位置的站到一旁旁听。

太叔公和一干老人交头接耳的说了两句后,便拿出族谱逐个点名。

“……杨红石,杨柏山,杨彩霞……”

“哎,俺来了!”

“到!”

15分钟过去,杨家119人全部到齐,老太公捋了一下胡须说道:“今天叫你们回来,可不是发钱的。”

“呵呵……”杨家众人和村民都笑起。

老爷子含笑说道:“各位爷们也都知道小叶回来了,他在外面混的怎么样,你们比我清楚。这里都没有外人,我就直接了当的说了。从现在开始,老杨家他接了!”

“果然被我猜中了!”众人都瞪起眼珠!

昨天村宴老爷子就一个劲地说“老了老了”,他们都猜到老爷子会让位,但没想到会让给杨叶!

杨太公把头看向身旁端坐的杨叶:

“娃啊,有句老话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劳其骨,饿其身。你该受的罪都受了,不该受的也受了,老杨家以后你来接吧。等太叔公享受两年,也可以踏踏实实的走了!”

“你看行不行?”

“您的确该休息了。”

挽起太叔公的手臂,杨叶带着一丝严律扫过所有人。

“谁有意见?”

安静……

原本有几个觉得不妥的长辈也都把话憋住,村长和村支书正在一旁激动的相互对视。

杨叶能接手杨家,这对大堡村来说绝对是个大好事,现在他随便漏点钱都能把村后的两座大山变成金的!

他们要是杨家人,只怕早就拍手叫好了。

“既然都没意见,那以后杨家正式有我做主。”

杨叶根本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拿起族谱开始重新点名……

点到的大声回应,没点到的不敢出声,看着他满脸严肃的表情,还真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他们都知道,杨叶接下来要比杨大国强得多,至少穷日子是过到头了!

“哥,刚才不是念过了?”

“别说话!以后记着!不管咱弟说啥都要听!”

“厉害!小叶不做官可惜了!”

“哎,现在的娃娃都厉害啊……”

“小是小了点,不过比他爹强,以后日子就好喽!”

……

第一百零七章大年三十

“他大伯这大过年你们都去哪啊,呀,这不是他爷?您老也远行啊!”

“呵呵,老爷子可是主心骨!没了他,主家不乐意啊!”

“哟!瞧你们这群老爷们乐的,是不是接了啥大生意?谁是主家?咋这么大派头?”

“大堡村杨家!闺女啊,杨叶杨先生听过没?先生今年衣锦还乡,三天前接了杨老大哥的位置……他准备建个仿古祠堂,这不就把我们叫去了……”

“呀,真是可喜可贺啊!这活接下来能赚不少钱吧?啥时候开工?能不能叫我那口也跟着争两个?”

“你家那个手艺还行,今天老汉先去主家那看看,先看看……”

“好好好……有活一定啊!呦,差点忘了给几位爷们拜年!”

“哈哈,王家的媳妇就是会来事!”

……

断桥村,一条小河由东向西流淌。

河前有座断桥,建于大明永乐年间,明末清初之时当地汉人为抵御清兵入侵将桥身凿断,故此改名断桥。

断桥村村民从不务农,多以木匠为生,从大明朝开始他们乡就世代为木匠,手艺也从未失传过。

昔日永乐皇帝迁都燕京,所用工匠大多是该村的人。

不过近几年村里人开始陆续转行了。

过去吧,还能靠着给人做个家具维持生计,现在哪还有人找他们,最多做点木盆、棺材赚两个小钱花花。过年给孩子买两身像样的衣裳。

走过断桥,见一对人马扛着鱼皮袋有说有笑的朝河东大堡村而去。行步时遇见几个相熟的,少不了说讲几句拜年话。

为首的老爷子名叫贾文熙,今年87高龄,身体却健壮的很。

幼时他曾在县里上过私塾,一身手艺不敢说继承祖师衣钵,但也有个七八成功力。

村里人就属他的手艺最好,也是目前唯一知道如何用木头转化成古建筑的人。

他身后的跟着十七八个徒弟,大的岁数快跟他接近,小的也有三十五六。

他们背后都背着一个半人高的筐筐。里面的都是做木匠所需要的工具。如果刨子、墨斗等。

走了该有1个多小时,时间已接近上午10点。

只见村口外忙的热火朝天的,一辆辆从县城驶来的货车都快排倒对面的公路上。

200多个壮汉喜气洋洋的扛着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妇女和孩子们乐呵呵的在一旁帮忙打杂……

“这……这是干啥?谁家卖这么多东西?”

贾老的儿子贾重合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其他人也都是这表情。

“哎?前面的爷们是不是断桥的!来干木匠吧?”

“是哩!”贾文熙张口吆喝道。说罢扯了一下儿子赶忙迎上。

发问的是村支书老俞。他见一堆人走来。笑呵呵的上前道:“哟。老爷子有个把月没见了吧?后生给您老拜年了!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

“哈哈,你们大堡村才福如东海吧?”

寒暄了两句。贾老跟着他笑道:“你们村政府是不是过节发福利?这一车车的柴米油盐,看着可老喜人了!”

“哪是啊!”

老俞带着一丝骄傲说道:“这都是杨家给父老乡亲一点心意。前两天杨叶先生不是回来了?……”

“也不多,每人100斤大米,50斤油,另外家里有小孩的每人发一100块钱压岁钱。”

“50斤油?1个50,100个不就5000斤?杨叶的手笔可真大!”

听到他的话,就连见多识广的贾老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其他人或是瞪大了眼睛,或是一脸的羡慕。

本来按照杨大国的意思:大人200,小孩100,直接发现钱给他们,但老汉没有想到一点,就是银行春节放假的事情。

按照村里每户3人来算,200户也该有600人,发下来至少要20万现金。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取出来。

第二天瓜蛋兄弟拿着杨叶给的银行卡,战战兢兢的跑了七八个银行,满共就取来5万块。

最后杨叶干脆把这5万当做杨家和全村孩子的压岁钱,大人们全部发放实物。

村支书按户统计后,把总人数报给杨叶,杨叶在叫瓜蛋两兄弟去市中联系各大超市购买大米食油等……

杨叶委托两兄弟,也是有心锻炼锻炼他们,如果合适的话就考虑把村里这块让他们管理。

话说杨叶之所以给村民发福利,第一考虑的是他们多年来的照顾。

所谓:达则兼济天下。

杨叶现在还做不到兼济天下的地步,但兼济一下父老乡亲还是可以的。

还有一点,就是为了给杨家打好声誉。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

不求他们能给杨家帮多大忙,只要不背后‘捅刀子’,遇到麻烦时站出来说两句就行了。

来到杨家小院,杨叶正在编写家族成员规章制度,杨蛋杨瓜两兄弟站在他左右张望,杨大国等长辈在一旁欢笑用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