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钓天下 (萨瓦斯托波尔)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萨瓦斯托波尔
- 入库:04.12
从富士山回来的第二天,周晓丽又打来了电话,她说村一和八重两位钓友终于把出海的日期定下来了,就在12月1日,他们让洪涛做好准备,在酒店里等着,出发的当天他们回过来接他。
洪涛在前世里也出海玩过几次海钓,都是从京唐港、黄骅、绥中、大连这些沿海的港口乘船出发,最远也就跑出去几十海里,如果在全国地图上看,基本就等于还在海边上。渤海湾里的鱼类资源已经非常匮乏了,运气好的时候赶上渔汛可以钓一些鳕鱼、鲅鱼,黑头、黄鱼、海鲈鱼,运气不好就只能钓到小偏口、楞巴这样的小杂鱼了。
像村一和八重这样租上一条专业钓鱼船出远海去玩好几天,洪涛还真没尝试过,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具备这个环境和条件。在日本有很多专业的钓鱼船,它们拥有者即是钓手又是经营者,这些船只在当地的渔具店和钓鱼组织哪里都有备案,那条船的钓获多、服务好,那条船的生意就好,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钓手来租用自己的船,那些船长们不仅要给钓手提供居住、餐饮服务,还得凭借着自己的海钓知识来帮助钓手们找到鱼群。
而在中国国内,大部分所谓的钓鱼船都是由沿海的渔船改造的,硬件条件相对要差一些;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利益在人们眼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诚信和服务意识越来越淡薄,这就让海岛的软件条件也略显不足;最后还有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环境了,过渡的捕捞使得中国沿海地区鱼类资源变得非常稀缺,没有了鱼,你就是开着航空母舰带着英国管家来,也只能称为是旅游,谈不上海钓。
笔者认识一位外交部的信使,他常年的工作就是在全球各地的中国驻外使领馆之间奔波,不敢说跑遍了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但是各大洲都踏遍了是肯定的。据他说,不管是发达的欧洲、北美还是发展中的南美、南亚、西亚、乃至落后的非洲,没有一处地方像我们国家的近海一样遭到如此大的破坏,用如此沉重的代价去换取经济上的数据,是否真的值得?
在洪涛小的时候,北戴河就是北方为数不多的海滨旅游地,当时他还记得半夜里爬起来,俯在老爹背上去鸽子窝去看日出,结果日出基本没看到,因为当时他跟着那些小孩子们在涨潮的海水中玩命的追赶那些螃蟹、小鱼,等到潮水落下之后,礁石缝里、沙坑中每处都会留下一些像海胆、海参、章鱼、螃蟹什么的,只要你拿个小桶,就能捡回去一大堆。
可是现在的北戴河您再去看看,五分钱大小的小螃蟹都不好找了,海参、海胆、海星就更别指望了,想让孩子见识见识野生的海洋生物是啥样基本已无可能。
之所以有这么多牢骚,主要是洪涛在东京一处小港口这里受到了点刺激,在同村一、八重两位钓友等待钓鱼船的时候,洪涛发现有2个日本老头拿着鱼竿在码头的栈桥上钓鱼,他非常好奇这两个日本人老头能在码头里钓到什么鱼,就跑过去看了看,观察的结果让他很吃惊,这两个日本老头就从码头的海水中钓上来好几条鱿鱼、黄鱼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鱼,这要是在中国沿海,那是不可想象的。
半个小时之后船来了,这是一艘专业的钓鱼艇,大概有20多米长,蓝白两色,驾驶台非常高,像个小炮楼。船长的年纪快和八重差不多了,头发花白,据周晓丽介绍他叫上野悠人,这艘船也随了他的名字,就叫“上野屋”。
“上野悠人?最好别是上野忽悠人!”洪涛在看到这艘小船又听到船长的名字时,心里就不停的打鼓,按照他的预想,这艘船应该再大一些。
这艘船看着不大,上去之后才发现其实并不小,忽悠人船长先带着大家参观了一下他的座驾,从驾驶楼下面的居住舱到船尾的活鱼舱应有尽有,按照他的说法,配齐了给养之后可以供8个人在海上生活10天。
慢速离开码头之后,上野船长就开始发飙了,把小船开得飞快。这时是冬天,虽然东京湾里的气温基本都在零度之上,但是海风和溅起的水花打在脸上还是很难受,洪涛本来想在船头上照照像什么的,结果没待了2分钟,就自觉跑回船舱里去了。
此行的目的地是东京湾外面的伊豆群岛,准确的说是伊豆群岛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岛,叫三宅岛。哪里距离东京湾有150多公里远,按照上野屋的船速,大概要开4个小时左右。其实三宅岛上有机场,从东京的羽田机场也有航班可以抵达,而且还比租船前往哪里的价格要便宜,不过村一和八重固执的认为,海钓就得坐船去。
在这个季节里,三宅岛附近的海沟和沉船附近盛产一种叫做“堪八齐”的深海鱼类,大的能有上百斤重,非常适合做生鱼片,所以日本人很喜欢钓这种鱼。
洪涛拿着满是日文的钓鱼图册看了半天,终于确定了这个“堪八齐”是什么鱼了,这种鱼在中国叫做红甘或者章红,英文名字叫yellowtailfish。这种鱼的身体呈纺锤形,两端尖中间鼓,尾鳍类似金枪鱼的叉状,它喜欢生活在海底的礁石中间,游动不是很迅速,但是力量很大,主要以鱼类为食,最喜欢吃的就是带鱼。
上野屋号钓鱼船在离开码头1个多小时之后,明显的开始颠簸起来,这说明小船已经使出了东京湾,开始进入浩瀚的太平洋了,这里的浪涌比平静的海湾里要大,高速行驶的小船基本就是在浪尖上跳跃前进。
“呃。。。”周晓丽最先扛不住了,她已经跑了3次卫生间,晕船使得她的脸色越来越苍白,迫不得已,她吃了1片晕船药,半靠在沙发上,枕着洪涛的大腿,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
一百零二章上野船长
晕船这东西,和每个人的机体结构有关,和健康状况无关,并不是越健壮的人就越能抵抗晕船的效果,不过如果赶上海面有大风,浪涌很高的时候,就算是常年出海的水手也照样晕船,那时候身体素质就该体现出来了,健壮的人晕船之后恢复的要快一些。
临近中午的时候,船速终于慢下来了,三宅岛的渔港码头到了。上野忽悠人船长对这里很熟,他直接找了一家居酒屋,让大家吃点中午饭外加休息一下,本来的计划是在船上吃午饭,然后直奔钓点开钓,但是由于周晓丽的晕船比较厉害,计划临时改变了一下。
这个居酒屋很普通,和东京的那些居酒屋没什么两样,就连装修的差不多,但是有一样东西非常特别,那就是在周围的墙壁上挂满了钓鱼的照片,有些照片很明显带着淡淡的黄色,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
照片的内容千篇一律,上面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是抱着或者提着一条鱼,然后裂开嘴在哪里傻笑,不过这并不影响洪涛的审美,如果可能的话,他也想傻笑着在墙上占据一席之地。
周晓丽的晕船症状来的快去的也快,自从船一靠岸,她就能自己站起来走动了,等来到居酒屋,她的胃口也跟着好了起来,一大碗拉面下肚之后,还和上野船长喝起了小酒,除了脸色还有点苍白之外,基本上又成为了一条好汉。
不过上野船长还是很负责任的一个人,他建议大家先在岛上休息一天,顺便让周晓丽恢复恢复体力,等到明天一早再出发去钓点。对于他的这个建议洪涛是欣然采纳,虽然周晓丽本人坚称这次晕船是意外,现在身体已经恢复如初,但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大家还是在岛上住了下来,至于住所还是上野船长给安排的,名字叫民宿,就是在岛上的居民家里住,这有点像富士山下的那个温泉旅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不用上野船长来叫,洪涛他们几个人就已经跑到了码头。此时上野正和另一名船工在用小桶从海里取水清洗甲板,看到洪涛他们已经来了,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把大家迎上船之后,解缆启航。
洪涛这次没有直接钻进客舱,而是在征得上野的同意之后,站到了舵楼上,就在上野的旁边观察他如何驾船。能在海面上开着一艘快艇飞驰,这恐怕是所有男人梦想中的一个,洪涛从小就喜欢船,但是一直都没机会近距离接触,现在终于可以过过眼瘾了。
上野开船的架势很足,站在舵轮前身体挺得笔直,而且他头上不戴帽子,而是绑上一条白毛巾,看着和日本武士有点像。关于这条白毛巾洪涛早就问过周晓丽,其实这不是一条白毛巾,而是一个布带子,在日本叫做“钵卷”。
你可别小看了这条白布,它在日本有着很严格的规定,尺寸一定是120厘米*5厘米,据说是起源于古代的日本步兵,因为他们的等级太低,连头盔了没有,所以就扎上这种布条来区分敌我。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在室盯时代的町人,通常都是工匠出身,他们在干活的时候为了防止头上的汗水流下来,就把毛巾拧成绳子状绑在头上,慢慢的演化成一种文化,当你“集中精神”或者要“奋斗”的时候,就绑一条钵卷来象征一下。
船一出港,上野就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了几页之后停下,然后按照本子上的数字,开始往驾驶台上的一个机器中输入。洪涛认得这个机器,它通俗的说就是一个电子地图加gps定位仪,专业点讲叫海事雷达声呐导航仪,主要作用是给船只导航、制定航线、船只识别和提供天气预警用的。上野船长在机器中输入的东西应该就是经度和纬度标点,看来他那个小本子上记录了不少附近海域钓点的信息。
相似小说推荐
-
天才重生 (无声微语) 名叫李利,却与名利无缘,倒霉之事更是接踵而来,莫名奇妙的被追赶中险些挂掉,却迎来了辉煌灿烂的崭新人生!...
-
少年行/不良之无法无天 (抚琴的人) 创世VIP2014-07-10完结少年吴涛,自幼窝囊懦弱。元旦晚会结束,惨遭同学殴打,全班无一阻止,均报以冷漠嘲笑。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