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 (高架红绿灯)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高架红绿灯
- 入库:04.12
这个于飞竟然想这样以二换一?!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不,程度不够,简直是痴人说梦。
“于飞君。你一定是在开玩笑。这样的交换,真亏你能说得出口。”叁井纱织不无讥诮的说。
于飞耸了耸肩嬉皮笑脸的说:“我没有开口。我只不过是手指了一下而已,只是没有想到沙织小姐的悟性竟然这么高。”
这个无赖!叁井纱织恨恨的想到。
“好吧,既然沙织小姐舍不得,那我也不强人所难,就换那个号了。”于飞说着又指向了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纹八方烛台。
表面上于飞似乎是退而求其次了,可是永乐青花烛台的市场价虽然远远低于岁寒三友图青花大罐,但是也在三百万美元以上。
真不知道这个于飞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竟然提出这样无厘头的交换条件。
“这个也不行?那那个呢?或者这个也可以?”一会儿的功夫,于飞已经将博古架上的物品指了一个遍。
“于飞君,我想可能是我之前说得不够清楚。”叁井纱织可不愿再看他这么拙劣的表演下去,“我所说的交换仅限于后面的架子上,博古架上的物品是不可交换的。”
“是这样呀。那真是太可惜了。”于飞惋惜的摇了摇头,“还以为沙织小姐有多么大方,没有想到……唉!当我什么都没说。”
叁井纱织真的有些哭笑不得,这与大方不大方有屁关系呀?再大方也不会拿几百上千万美元的东西随便和别人换着玩的。
“其实,我很想把这一对圣武天皇剑带回国的,到时候,我在宁都博物馆中专门僻出这么一小块地方,把这两柄剑展示出来。不知道那又会是怎么样的效果呢?”于飞又开始威胁了:“像沙织小姐之前说的那样,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既然在贵国的博物馆中可以展览我国的古董,那么我国的博物馆中也展出贵国的国宝,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来而不往非礼也。对吗?只是不知道当贵国的国民看到之后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于飞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盯着叁井纱织的眼,想从她的目光中看出一些端倪或是动摇。
但是他很快就失望了。叁井纱织神情平淡,自始至终都带着淡淡的微笑,丝毫不为于飞的话所动。
“于飞先生说的很对,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我也很想看到圣武天皇剑在贵国展出的情形,于飞君请自便。”叁井沙织说。
哟呵!这个小酿皮竟然不上套,nnd,看来没有办法了。
“好吧,虽然沙织小姐如此的固执,但是我于飞却不是绝情之人。”于飞叹了口起说:“如果说我想换那幅字,我想沙织小姐应该不会反对吧?”
于飞说的是挂在东面墙壁上的王羲之的《兰亭序》。
竟然是它?叁井纱织一愣,但还是说道:“于飞君,虽然这幅字临的已经有了几分神韵,可是毕竟不是真迹,而且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临,价值并不高,甚至算不上什么古玩,最多是一件老仿吧。只是父亲喜欢才挂在这里的。如果不然——”
叁井纱织没有说下去,但是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如果不是叁井住友喜欢,这幅画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这个房间,更别提挂在这里了。
于飞点了点头,这他当然知道。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亭游玩时做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王羲之写完后,曾试图重写几篇,以达到更好境界,但都比不上原本,王羲之大喜,将之妥善保存,作为传家之宝。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兰亭序》已经是天下闻名。智永死前将《兰亭序》交给了他的弟子辨才和尚。唐太宗极其推崇王羲之的真迹,命令手下四处搜刮,一听说《兰亭序》真迹在辨才那里,便多次索取,可辨才守口如瓶,多次声称真迹不知下落。
唐太宗便派同样对书法有所研究的萧翼去和辨才套近乎,寻机取得《兰亭序》。与辨才搞好关系后,萧翼趁机要求欣赏《兰亭序》,辨才没有防备,就拿了出来。萧翼说:“好啊!原来真迹真的在你手里,你这可是欺君大罪!”随即掏出了唐太宗的圣旨。
为了保命,辨才不得不交出了《兰亭序》。太宗大喜,准备把它作为殉葬品,在他死前又命人描摹了几本摹本,分给王公大臣,我们现在才有机会一睹《兰亭序》的风采。
五代温韬盗昭陵后,盗取文物清单内却没有《兰亭序》原本。这么一来,《兰亭序》原本其实葬于乾陵(武则天陵墓)这么个不入流的说法也就开始有了佐证与市场。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
但是此后《兰亭》真迹消息便杳如黄鹤,其下落如何,更是谜中之谜了。
于飞会脑子发热为了去换一幅临摹的《兰亭序》吗?
ps:今天第一章到!!求收藏、推荐、月票!10张月票加1更!欢迎加入qq群347346993
下一章217章兰亭序为误传,请忽略。对于红绿灯操作的失误给诸位造成不便,特此道歉!!
第217章兰亭序
ps:今天第一章到!!求收藏、推荐、月票!10张月票加1更!欢迎加入qq群347346993
于飞当然不会为了一幅赝品《兰亭序》而将好容易得到的圣武天皇剑就这么交换出去。事实上,如果不是叁井纱织还在他的面前,恐怕他早已经忍不住跳起来了!
事实上,刚刚他将博古架上的古玩点了一遍,并非是真的想换那些价值连城的瓷器,而是为了给这次替换埋伏笔,做铺垫!
刚进门的时候于飞已经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兰亭序》,不过他也并没有在意。《兰亭序》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但是真迹却早已经没有踪影,围绕着《兰亭序》的临摹本也是多不胜数。别的不说,上午于飞逛古玩店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书画的古董店中都藏有一幅《兰亭序》!
但是当于飞吸收混沌之气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幅《兰亭序》中竟然也存在着浓郁的混沌之气,就浓度来说,年代更是在唐代之前!
难道说这幅《兰亭序》就是当初唐太宗下令临摹的那几幅之一,虽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论起价值来也是不低了。
但是很快于飞便发现,自己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这幅画的混沌之气似乎分里外两层的。这种情况于飞之前也遇到过。
很有可能,这幅画中还有夹层。
但是没有道理呀,这幅画是装裱过的。而且就挂在墙上。生宣本来就是薄。这样一来几乎是透亮的。这种情况下,别说什么夹层了,就是夹一张小小的纸片都能看出来。于飞相信叁井住友不是瞎子。也相信他既然喜欢这幅字,并把它挂在如此显眼的谓之,当然不会连看都没看过,既然如此,他难道就一直没有发现这幅字中的夹层?
“是吗?这幅字竟然是临摹的?我倒要好好看看。”于飞顺着叁井沙织的话走近了两步,想仔细观察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然你以为呢?要真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那它的价值可不在收藏室内的任何一件藏品之下了。”叁井纱织说道:“只是可惜的是。后人再也无缘见到《兰亭序》的真迹了。历史的变迁让多少璀璨的艺术淹没呀。”
叁井纱织的感叹于飞并没有听到,他现在正专注于面前的《兰亭序》呢。即便他听到了肯定也会撇撇嘴说猫哭耗子。在日本数次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中不知道抢掠损坏了多少古代的艺术珍品,有很多价值甚至于并不比《兰亭序》低。准确的说来。罪魁祸首就是你们日本人,现在你还在这假惺惺的,真是让人倒胃口。
“不错,不错。”看着眼前的字。于飞连连赞叹。
“这幅字临摹的功底确实很好。连家父都时常赞叹,不知道这位临摹的人是谁,如此的高水平的临摹,肯定是出自名家之手。”叁井纱织说。什么出自名家之手也只是她的猜测而已。
她却不知道于飞说的“不错”,根本就不是感叹这幅字临摹的好。他已经发现了这幅字的夹层秘密!这一发现简直快让他的心跳出来了!
因为他发现,这幅《兰亭序》字幅之内竟然还有一幅《兰亭序》!里外两层兰亭序完全的重合,所以根本让人发觉不了有夹层的存在。
里面那副《兰亭序》的混沌之气浓郁程度就在魏晋前后,难道说眼前的就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
非常有可能!《兰亭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其价值根本就无法估量,市场价值绝对比岁寒三友图青花大罐要贵重的多。而且是有价无市的。
《兰亭序》失踪了那么多年,很多人认为它早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以这种形式存在着。这样的伪装实在是太巧妙了,无论是临摹者的功力还是掩藏者的技艺都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不是于飞拥有混沌之气,只怕这个秘密还将一直的保存下去。
没有想到竟然能在叁井住友的私人藏馆中发现了失踪已久的《兰亭序》,于飞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带回国去。只是该怎么做才不会引起叁井纱织的怀疑呢?
相似小说推荐
-
随身带着如意扇 (南州十一郎) 起点VIP2014-09-30 在外漂泊经年,厌倦了红尘俗世种种,只想回到家中,种种田,娶个老婆,生个孩子,如此一生,不料却在...
-
鬼神无双 (流浪的蛤蟆) 纵横VIP2014-10-03 主角是一个热爱啪啪啪,一路开无双,车翻所有敌人的纯真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