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随身带着如意扇 (南州十一郎)



刚刚接完阿姆电话,老妈就打了过来,也不知道两人是不是约好,时间掐得这么准。

他老妈一打过来,就大声埋怨,说他眼睛是给蛤蜊肉糊住了,连人也看不清楚,相亲都能相错对象,简直笨得无可救药,难怪人家女孩子说他是个糊涂蛋。

宋文是有苦说不出啊!他真是冤枉,谁让那个错误的相亲对象刚好也坐在靠窗户那边,还都是女的,而且都是年轻人。这让他怎么分嘛?再说他坐上去那女的也没说什么,他又怎么知道她不是自己的相亲对象?

他也不想想自己和那女的才说过几句话,只是埋头吃菜,连自我介绍一下都没有,说不定人家也误会他是她要等的人呢?

接完老妈电话,宋龙又打了过来,也不知说些什么,就是笑个不停。不用说是来看笑话的,宋文直接关了。接着,宋虎也打来了,他都不知道这些家伙消息怎么这么灵通,怎么一下子全知道了,只听他说了两句话,宋文就挂了。这人不用听也知道没什么好话。幸好他现在手机没几个人知道,要不然非被打爆不可。

回到宋家堡,他也不敢回新村的家,怕被老妈再训一顿,直接回了山上。

一路悠哉悠哉的走在竹林之中,宋文感觉还是山中的空气比较清新,不像城中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只是这天冷,林中yīn森森的,感觉冷气逼人。

走出竹林,来到停车场,看到有辆车停在那里,心中奇怪,谁的车?

他转头四处看了一下,发现没人,不由走了过去,想看看里面有没有人。

来到车前,车门忽然打开,曾信用从车中钻出,一下跪在宋文面前,倒头便拜:“大师,你可是救了我全家的命啊!”

宋文连忙闪在一旁,把他扶起。

“不要这样,我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你花钱请去治树的一个师傅而已。”

“不,你就是大师,你救了我全家的命。我曾信用不是个没心没肺的人,以后必有重报。”曾信用坚定的说。

“别说这些有的没有的,到屋里坐吧!”

“不了,我只是来告诉大师一声,那棵树活了,而且还长出了小芽,我看没几天就能发芽,长出树叶。”

“那就好。”

宋文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道:“你过来,我再拿几瓶营养液给你。”

说着,他就回到屋里,拿了一些吊瓶装满泉水给曾信用。这东西不好说是泉水,说营养液比较好听一点,但依泉水的功效来看,说是营养液也没什么。

“你带回去后还是照老样子弄。营养液用完后就不用再吊了,不过土壤和环境的事要抓紧解决,还有这天气冷了,也要注意防冻。”

“是是,回去我就准备。土壤我已经让人去化验了,估计这几天就能把小叶紫檀周围的土换上,环境的问题明天大概也能解决。大师你看还有什么吩咐没有?”曾信用恭敬的说道。

“没了,差不多就这些了。”

“那我先走了。”

宋文把他送了出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人世间有些东西,真是半点不由人。

曾信用早上发现小叶紫檀活过来后,就想打电话给宋文报喜,可又感觉打电话不够尊重,就亲自开车过来。没想到宋文不在家,也不好就这么回去,就在门口等着。

天气冷,他最后等得实在受不了,才回车上候着,连中午饭都还没吃,就为了把这事情告诉他。

过几rì后,曾信用把小叶紫檀周边地里的土壤换过,还在它周围种了一些树,尽量营造出印度原始丛林的感觉。弄好后,他就遍邀好友过来参观,并趁势宣传宋文神奇的治树手段。他的本意是想把宋文的名声传出去,免得他窝在深山无人知晓,却不知道宋文根本就不想出名,不想给人治树。

若说上次宋文治好池乔生的老桩腊梅大家都以为是运气的话,那这次治好小叶檀香就是真正的手艺了。

一时,闻者哗然。

宋文这个名字也跟着飞快的传遍南州,闽南花卉界,甚至连闽地一些花卉界人士也都知道。他的治树能力也通过这次,才算真正的被花卉树木界的人士认可。

这几年,南州花卉企业经营发展迅速,差不多占全市GDP总量的百分之三十。其中很多企业都是自产自销,也有的从外国买来各种奇形怪状的花卉树木,以满足现在人的猎奇需求。这些从外国买来的花卉树木,不可能百分百成活,不是有这就是有那的毛病,到最后看到自己花费重金买回来的花卉树木变成一场空,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唏嘘落泪。

现在宋文有这样的本事,可是香饽饽,人人都想找他去治树。也正是如此,宋文宁静的生活被活生生打破了。

一大早,宋文吃过饭,就拿着砍刀、锄头、锯子,来到湖对面的那处山坡上,清理起杂草来。

这阵子天气又冷了下来,似乎还下过霜,也不知道靠如意扇中的泉水,能不能让桃树种活,若是不能的话,他就要等到明年才能种桃树,差了一年就要差吃很多桃子了。

湖泊边上凹进来的那处山坡面积也不是很大,差不多有五亩左右,山坡上从山上冲下来的乱石成堆,土壤也不是很好,要想种桃树,可谓任重而道远啊!

五亩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清理起来颇费功夫。

宋文慢慢清理着,忽然看见山边闯出一辆越野车。他瞄了一眼,也不管,只是砍着面前的一丛荆棘。

越野车来到停车场停下,从上面下来一个中年人。

宋文看了一眼,很是诧异。那不是黄小君她叔叔吗?他貌似和他没什么交情,他来这边干什么?

黄国梁来到小院前,看到院门开着,就要进去。

小火看到陌生人,马上从趴着的软垫上站起,大声叫了起来。

黄国梁一看,连忙把踩进去的脚缩了回来,不敢进去,探头往里面望了一下,屋里没人。

于是,就站在院子外面,朝里面叫道:“宋文,宋文...”

叫了几声,也没人应,以为里面的人没听到,就要继续开口叫。

却听到后面有人应道:“在这里。”

转头一看,发现湖对面的山坡上有个人,正挥着柴刀向他打招呼,他连忙走了过去。

来到湖边,看到宋文拿着柴刀站在对面的山坡上,也不知在做什么?

“你在那干嘛?”黄国梁问道。

“除草。”

“不要锄了,过来,我有事找你帮忙。”

“什么事?”

“你过来再说。”

宋文没法,只好收拾一下,撑着竹排回去。

第八十五章所谓的小叶紫檀无形资产

宋文来到对岸,秉着来者是客的原则,也不好让黄国梁在外面说话,就把他请到里面泡茶。

泡茶,一向是南州人的待客之道。

一盏清茶,袅袅茶香。

黄国梁把宋文泡好的茶凑到鼻前闻了闻,然后啜了一口,点了点头,道:“不错,好茶。是武夷大红袍吧?”

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和尚,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丁显前来致谢,问及茶叶出处,得知是从九龙窠的三株茶树采下的茶叶后,就脱下身穿大红袍绕茶树三圈,并将其披在茶树上。茶叶青青,被大红袍映得如火通红,当时人看了,都直呼大红袍。所以从那后,茶树和所产的茶叶就都被叫做“大红袍”。

大红袍所产茶叶入口甘醇,闻之带着股桂花清香,丁显很是喜欢,就用锡罐装取带回京城。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丁显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帝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

因为大红袍殊为难得,是以解放初期,zhèngfǔ还亲自派解放军管护,后转给当地农场。三十多年来,农场派可靠工人专门看守管理。每年chūn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等十四道工序制成。大红袍成品茶,最好的年份年产量也不到一斤。

当然,宋文泡的大红袍并不是位于武夷山九龙窠??的那几棵茶树,而是后来用那几颗茶树为母株培育出来的。再说就是有他也买不起,在2005年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的拍卖会上,20克大红袍母树茶就拍出了20万8千元人民币的天价。

现在更是有钱也买不到,因为武夷山zhèngfǔ已经决定对老茶树实行特别管护,停止采摘大红袍母树茶叶,以确保其良好生长。

不过现在宋文泡的大红袍也是不错,也都是从那几棵母树的后代上采下来的,虽然味道没有母树那么好,但毕竟保留了那个味道。

这茶是池万年那次来的时候送的,宋文感觉不错就拿出来泡,要不然以前他用的都是茶末包,就是人家捡茶叶剩下枝干磨成的粉末包成的茶包。那茶末包味道也可以,因为那都是好茶挑下来的枝干,味道和好菜的味道也差不多,最主要的是便宜,一斤只要十块钱。反正他对茶也没什么要求,只要不太差就行。现在有好茶就泡着,泡完再继续泡他的茶末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