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九项全能 (十喜临门)



“我们学校要刷墙,放两天假。”没等小柱子开口回答,铁蛋就嘴里嚼着猪肉脯,含糊的抢先回答。

112救命

“你们这帮小子,放假和放羊似的。没了老师管着,真是翻天了呢!”看着娃子们吃的香甜,与自己的陌生疏离感也飞快的消去,张劲笑容更‘慈祥’了。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些小子蛋子别看一个个小人儿不大,但是那肚子就跟没底儿似的,碰到了好吃的根本停不下嘴,胡吃海塞的,根本就不担心积食儿。

满满一托盘的吃的,水果倒是剩下不少,但是张劲亲手做的小吃、点心却很快的被扫的一干二净。看着小家伙们一个个舔着手指、咂摸着嘴丫子,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张劲脾气出奇好的笑着问:“没吃够?要不我再弄点出来?”

小家伙们的眼睛一个个的都闪亮起来,不过拼命的点头。那副样子惹得张劲忍不住又把嘴角弧度向上挑的更大了,“等着,我给你们拿去。”转身再次进屋。

村里的娃子和城里不同。如果城里的孩子的话,就算是吃,也会始终保持着客气的态度。不管吃没吃够,都会恋恋不舍的拒绝。这是家长的教育结果。当然,SERROR席媛的女儿妮妮绝对算是另类,这个小丫头绝对是已经馋出一个境界来了,在美食面前可不知道什么是客气。

对于张劲来说,这些村里孩子的‘不疏不远’,显然要比城市中那些孩子的‘彬彬有礼’给自己的感觉更好。定居在海窝子村,固然因为这里依山傍海,风光绝伦。但又何尝不是因为这乡民淳朴,乡情浓郁。这么多年的城市生活,对于人情淡薄的氛围真是腻了呢!

孩子都是馋嘴丫子,就算现在的生活条件,家中伙食已经比张劲幼时好的无法计量,但是也一点还是没有变。

这不是,张劲头一天刚刚招待过一次,第二天下午又开始有小娃子在自家门前转悠。要知道,往常因为自家位置偏僻的缘故,可是很少有孩子往这边凑的。所以当张劲通过小地图发现在院门外转悠的几个小亮点后,如昨天一样,再次绽开笑纹。他知道,这些馋嘴的小家伙,肯定食髓知味的跑过来,但是又不好意思自己进来,正纠结呢。

经过上午琴音濯西的张劲此时仍处在乐也融融之中,也不吝啬,从屋里端出许多吃的摆在大槐树下的茶几上后,晃悠着去开了后门,朝着一帮望过来的小家伙们喊道:“进来吧,叔叔请你们吃好吃的!”

小娃子们一片雀跃,嘴里嚷着‘谢谢叔叔’,一窝蜂的从张劲的身边冲了过去直奔放满零食点心的茶几而去。

这次娃子足足有昨天的两倍多,除了昨天的七个淘小子之外,又多了八个小丫头片子,村里这个年龄的娃子除了一两个已经和父母搬到城中的以外,已经基本到齐。显然,‘村东张叔叔家的东西最好吃了’的传言一晚上的时间就已经在整个‘海窝子村’的娃子群中传遍。所以,从来都不在一起玩的丫头帮和小子帮们才会在今天这么心齐的聚集到张劲家门外,不好意思进来,又舍不得离开。

当小娃子们一个个腆着小肚子离开之后,之前娃子们冲进来时就窜上大槐树不肯下来的金子,这才从树上重新下来。再次蹲上张劲的肩头,舒服的眯上眼睛。

……

两天的大宴小娃子之后。张劲的院子再次清净起来。因为这些娃子的学校已经粉刷修缮完毕,该去镇里上学了。

这让张劲微微失落之外,也有些暗自庆幸。

虽然说张劲很喜欢和这些孩子厮闹,也很喜欢看到这些孩子吃自己亲手做的点心时那狼吞虎咽的样子,更喜欢孩子们纯真的相处方式给自己的感染和回忆。但是如果这帮娃子真的天天跑过来的话还真够张劲难为的。那可是十几个娃子啊,各个都是肚子没底的家伙。如果那样的话,估计张劲很快就该喊‘地主家也没余粮啊!’这个口号了。

到时候,张劲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当代的‘孔乙己’,捂着食盘子对这些馋嘴家伙说:“多乎哉?不多矣!”

张劲再次回到从前的生活节奏中去,唯一不同的是,每天的固有节目多了一项——操琴或者弄箫!

张劲现在越来越喜欢那种心与乐声同飞扬的感觉了。每一个琴曲仿佛都能把他融进一个不同的世界。

《高山流水》的空灵,《广陵散》的浩然,《梅花三弄》纯净,《平沙落雁》的辽远这些十大名曲的曲目,无不让张劲感怀历史精神的沉积和厚重。

《空山鸟语》和《百鸟朝凤》仿佛让张劲成为鸟中一员一般,那种羽翼精灵才有的自由感觉更是令他不可抑制的涌起想要放声歌唱的感觉;

东邪的《碧海潮生曲》壮阔,石青璇的《幽谷箫音》精灵,更是超脱尘世之外的天籁。

……

几天下来张劲自己都深刻的觉着,自己心境大大的迈进了一步。人开始变的更洒脱,胸襟也愈加的宽阔。甚至一个月不去‘本来’酒吧猎艳也恍然无觉。

人欲如洪水。《九字真言》的‘临’字诀是‘堵’,或可镇压一时,但必将愈演愈烈;‘乐’之一道是疏,心灵飞扬中一念不起,自然欲火消褪。

人欲如火。《九字真言》的‘临’字诀如扬汤止沸;‘乐’之一道则是釜底抽薪。

一段时间下来,张劲因何清浅掀起惊涛骇浪的心湖终于渐渐平静下来,虽然尚不能古井不波,但也仅有涟漪微澜。至少张劲已经不会再为此纠结的心乱如麻了!

……

这天下午,张劲正躺在那张大槐树下的躺椅上抱着金子假寐,脑海中一片毫无杂念的空明。一阵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须臾叮咚的门铃声响起。

懒洋洋的爬起身来,打开院门。

“聚福叔,你这是咋了?怎么闹的这么一脑门子汗?”张劲见到门外的海聚福和一个有些面善的中年人,都是满脸急色,一头大汗,忍不住奇怪的问到。

张劲这话刚说完,‘噗通’的一下,海聚福身边的这位中年人就突然矮了半截,跪了下去,“张大夫,我求求你,救救我家乐乐吧!”

113怜子如何不丈夫

虽然这位老兄行为突兀,但是张劲似乎因为几天来的琴音洗涤,而有了一丝心翔于尘世外的味道,对此却并不慌乱。也没有立即上前去扶,而只是眉头微微一皱,疑惑的看向海聚福,轻声问道:“聚福叔,这是……”

海聚福也没有去把中年人拉起来,而是恍如未见一样叹息着对张劲说:“小张啊,他叫海三波,原来也是咱们村子的。算起来还算是我的亲戚,是我们家你婶子的远房外甥。他爹去世后他就搬到了深市去住。因为他们这一支在咱村儿没了什么特别近的亲戚,所以回来的也就少了。哦,对了,我家二娃子结婚的时候,他还来了,你们应该也见过。不过估计就是打了个照面儿,你不记得了。”

这下子张劲才恍然,怪不得之前觉着面善,原来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

“原来你就是三波哥啊,我听铁山大哥他们说过你。赶快起来,有啥事咱们进去说。”听到这位跪在地上的中年人是村中乡亲,而且还是总被铁山、三宝子他们挂在嘴边上的海三波,张劲马上就热情了起来。虽然来到海窝子村定居的时间尚短,但是张劲已经真的把自己当成海窝子村中一员了。俗话说,亲不亲一乡人。对于海三波这个海窝子村走出去的乡亲,张劲对待的态度自然与平常人不同。

虽然海三波挣扎了几下,不想起来,但是他的力气和张劲比起来可就差的太远了。就像小鸡和大象搬腕子,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最后在海聚福的劝解下,还是不得不半推半就的爬了起来。

三波爬起来后,就抓着张劲扶起自己的手不放,一边用力的摇着,一边苦苦的哀求起来:“张大夫,我知道你是大神医。你一定要救救我家乐乐啊!我求你了!”

见到三波满脸的急色,丝毫没有跟随自己进屋细谈的意思,张劲也只好反握着海三波的手,安慰着:“三波哥,您别急,慢慢说。乡里乡亲的如果能帮到,我张劲肯定不说二话。”

“我家乐乐她的病……这几年积蓄都光了……维持不下去了……”海三波人急嘴又笨,说了半天也没把事情说明白。越说不明白就越着急,越急就越说不明白,恶性循环之下,很快海三波的脸就憋的通红,声音也从断断续续开始变的哽咽,最后挺大的一老爷们更是忍不住的眼泪珠子一个劲儿的往下掉,嚎啕大哭。

张劲听铁山和三宝他们说过,这个三波虽然个头不高,但绝对是铁铮铮的一条汉子,原来还在村里的时候就是村里的头号壮劳力,干起活来跟牛犊子似的。而且为人特仗义,谁家有个难事、急事啥的需要帮忙,他肯定是第一个冲上来。再加上为人四海,隐然是他们那一辈的领头人物。就算现在搬到了城里,同在深市打工的乡亲们还常常受他恩惠。虽然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各位搬个家、换个煤气瓶啥的事情,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虽然之前没有什么交往。但是通过乡亲们的讲述,这位三波哥留给张劲的印象应该就是那种鲁智深似的仗义豪侠,为了护持武松平安能千里相送的仁义大哥。但又何尝会想到,这么一个侠骨人物也有这样柔肠之时,甚至嚎啕大哭做出这种惺惺女儿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