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猪星高照 (蛮民)


曲文笑了笑,这就是古玩收藏爱好者和政客最大的不同之处,他们宁忙些累些,只要能看到宝物,也不愿闲着到处瞎转。
回到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大早吃过早餐,张副市长公开的宣布了新的行程安排,第一天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古玩市场,第二天举行免费的鉴宝活动,第三天开会休息。此安排得到了专家组成员的一致赞同。
上午去过了博物馆,下午全团在古玩市场实地观看考察了一圈,又休息了一晚,评估组成员被带到了古玩市场的一栋大楼大厅内。在大厅里排好了长长的桌椅,身后的墙上挂着红布横幅:热烈欢迎国家级鉴赏专家为我市藏友进行指导交流。
前夜周申和张副市长做了下简单的商议,张副市长立即派人进行大量的紧急宣传,等到活动当天,天还没亮一大堆藏友便扛着自己的宝物到古玩市场外等着。专家组还没到,他们倒先自己三五成群的围成一圈,相互评论起自己和对方的宝物。热烈程度远远超出了张副市长的想像。
九点零一刻,专家组一到并打开了临时的鉴赏大厅大门,焦急等候在外边的藏友立即变得躁动起来。好在张副市长事先安排了足够的jǐng力,还在藏友们手上发放了临时号码牌,按着顺序一个个进入,鉴定大厅外人cháo涌动,大厅里却井然有序。
“周老师你好,我可是你的忠实粉丝,我这有一对清宣统的白釉碗想让你帮我看看。”
“傅老师你好,我这有个祖传的老木盒麻烦你帮我看看给估个价。”
“专家老师你好,我这件可是乾隆爷用过的……”
有号码牌的藏友按顺序进入,在场共有八位专家,可来来回回总是有七位在忙着,唯独曲文一个人闭着没事干,虽然他的桌子前边也竖着个小牌子,上边写着‘曲文专家’,可是没人信啊,这么年轻也是专家,书看过两本了没有?他鉴定出来的东西还不如回家多翻两本书。
从九点到十点,整整一个小时过去,周申和张一平等人已经为一百多个藏友鉴赏完带来的宝物。但曲文仍是连张都没开,看着曲文桌前冷冷清清的样子,张副市长的秘书一个劲的着急,偷偷打了个电话给张副市长。
“市长,都一个小时了还没人到那个姓曲的年轻专家那鉴定东西,你看这怎么办?”
张副市长在电话中听到,咆哮道:“怎么到现在才报道,没人你不会找人吗,立即派人把东西送过去,不,是带过去,东西要真假掺半这样才显得真实,总之别让他的桌子空着,再让市里的记者尽量跟在旁边,给他来几个大特写!”
张副市长发话,当秘书的那有不从,可这会让他一下上那去找人扮收藏爱好者,而且还要有东西才行。想了下又拿起了电话,拨通了个号码:“刘会长这事你可一定要帮我……”(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210章 古玩市场排行(四)
张一平坐在曲文旁边,先后鉴定了二三十件东西,却发现曲文那还没动过,等到新的一位藏友捧着件瓷碗上来,故意揉了下肩膀说道:“不好意思,我休息会,让旁边这位专家帮你看吧。”
藏友转头看了下曲文,很快又转了回去对张一平微笑道:“不急,我可以等等。”
曲文心中暗恨,可是没有办法,早上起来的时候为什么非要把不多的几根胡须给刮了,现在显得太年轻,给人嘴巴没毛办事不牢的感觉。
耸了耸说:“平哥你帮他看吧,我在旁边还有机会偷师呢。”
张一平无奈的笑了笑,古玩这行就是这样,认老不认生,年纪越大才显得资历越深,最好是长眉银须,一副道古仙风的范,再挂着一个专家的招牌,那基本说什么都有人信。
曲文无聊的坐在旁边看张一平鉴定东西,从中学到些东西,鉴赏的方法大都是那几样,可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就像赌石,有些人赌皮料,有些人赌石纹,还有些人赌裂咎,但最终都是鉴别原石的好坏,东西的真假。
又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有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拿了两件瓷器走到曲文桌面,看他的样子就是直接冲着曲文而来,进门的时候连旁边几位专家都没望,直挺挺就走了过来。
“这位……曲老师,麻烦你帮我鉴定下这两个壶。”中年男人只说了一句便把手中的两个瓷壶放到了曲文桌面。
看着中年男人,曲文总觉得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是那不对,只是感觉而已。想了想,管他三七二十一,有人来找自己就好,就像做生意好赖先开个张。
“大哥能说说你这两件瓷壶的来历不?”反正找自己人的不多,曲文不像周申等人,可以和前来鉴定东西的人慢慢闲聊。
中年男人愣了会:“来历,没什么来历。就在这市场买的呗,怎么鉴定东西还要查来历吗?”
大多数藏家有机会都愿意多聊一会,说说自己的收藏过程和心德,这位好像是毫不关己的样子,甚至还有些。怎么说。不耐烦。
曲文连摆摇手:“不用,只是闲聊而已,你不愿聊就算了,我们直接说说这两件瓷壶。首先说这件。”曲文拿起了其中的一件瓷壶。
“这件是黄釉雕瓷山水纹茶壶。整个器形大方简洁,不过制作工艺水平不高,雕花的地方下刀有点软,致使纹路不够清晰,影响了视觉美观。底刻有“王炳荣”的款。不过这款有很明显的问题,王炳荣我们都知道是清同治到光绪年间的瓷雕名家,他做出的东西柔润圆滑,刀工细腻,所刻纹饰线条极富立体感。在刻款时用的都是篆书款,没有用现代简体字刻的,而且清朝那时也没有简体字这东西。所以很抱歉,你这件是现代仿的王炳荣瓷壶。”
曲文说着又拿起另外一件:“这件的款式和那件一样,外观都是清代的造型。不过这把壶的做工明显要好得多了,釉是酱釉sè,胎质有点粗,但釉质平润光滑,sè中微微泛红。釉下有密集的气泡,以上几点都是顺治帝时期的做工特点。”曲文把底足一翻,下边果然刻有青花书“大清顺治年制”六字篆款。“所以这件是真东西,这件是假的。”
听曲文把话说完。中年男人简单随意的说了两声“谢谢”,抱着瓷壶就离开了。
中年男人前脚刚走。后脚又来了位三十多岁的男人,手中捧着个盒子,一走上来就对曲文极度热情的呵呵笑道:“曲老师,你好你好,我可是你的忠实粉丝,知道你来,我今天特地带了个家传的宝贝过来。”
曲文木愣的望着这人:“你知道我要来?”
来人也发觉自己的话过了些,呵呵笑起,圆了句:“昨天市里不是有传宣了吗,我一看到你的大名就赶来了。”
“是吗!”如果说这人是来鉴定东西的,不如说是来拍马屁的,曲文是在古玩圈子里闯下些名气,可还没到国人皆知的程度,在心中笑了会。“我们还是先看看你带来的东西吧。”
“好好,这件可是我祖爷爷留下的东西,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你慢慢看帮我定个价,合适的话我可以回家换套房子。”
先前那位太冷淡,这位又太热情,前后两个极端让曲文有些适应不了,呵呵两声打开盒子,从里边拿出个深蓝sè的瓷盘。
“曲老师,我这件可是正宗宣德蓝地白花莲塘藻纹盘,你看这釉子像蓝宝石一样,所以又称为宝石蓝,盘心有留白堆线莲塘鱼藻纹,在盘心和圈足也各有一道……”
曲文还没开口对方又绵绵不绝的说起,曲文愣愣的望着他,这究竟是来找自己鉴定东西,还是来给自己上课的?
不过这人说的没错,明代蓝釉器以宣德时期为最佳,此时期烧造出来的蓝釉器sè泽美艳所以称为“宝石蓝”,除此之外宣德时期还创烧出“洒蓝釉”的新品种,因为制做工艺难度较大,所以价值也就偏高。
该说的都被对方说得差不多了,曲文只好做了些补充,俩人一对一答就像交流一样,谈了七八分钟,这人才兴兴的收好盘子,连声感谢转身离开。
“这家伙是来抖料的。”那人刚才,张一平在旁边说道,他一边鉴定一边听到曲文俩人的谈话,从头到尾曲文没说两句,基本上都让那家伙自己给说了,有故意显摆的样子。
曲文耸了耸肩:“就当是同行交流吧,不知道接下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奇葩。”
曲文不说还好,一说就中,前边两人刚走紧跟着又来了位二十左右的女孩,穿着比较普通,表情羞赧,算不上漂亮却有些清纯可爱。
女孩一坐下来断断续续的说道:“我叫元月兰……今年十九,今天来……是,是想让…”说着又瞅了眼曲文桌面的牌子:“想让曲老师帮忙鉴定下东西。”
“……”
接连三个人,给曲文的感觉怎么就这么怪。
“你带来的东西是什么呢?”
“碟子,一对大碟子。刚才刘经理,不,我叔跟我说了,这是光绪年间的东西……”
曲文睁大一眼睛:“你有个叔叔姓刘,是个经理对吧。你现在在帮他打工。”
元月兰很惊讶的样子。猛点着头:“对对,曲老师你太聪明了。”
能不聪明吗,话你都自己说完了,明摆着在骗人却又装不像。曲文也没揭穿,接过她手上的瓷盘看了看。典型的光绪粉彩,盘外壁一片素白,内壁绘有一株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桃树。桃树弯曲伸展,明暗层次分明,占满整个盘面。
光绪时期,由于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之后,清zhèng fǔ借助了外**事力量镇压住太平天国,社会局面暂时安定下来,进入了所谓的“同光中兴”时期,瓷器生产业又逐渐恢复,成为了晚清质量上均的瓷制工艺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