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小兄弟你可真会开玩笑,这钱连我收来的费用也不到。我再割血降一点十七万五。”
“八万五。”
“十七万。”
“九万。”
“十七万。”
“十万。”
“十七万。”
“十三万老板你就一句话,卖还是不卖!”曲文脸sè惩红的紧咬着牙,似乎作出了最大的让步。其实他早已吃死了地摊老板,如果他真肯定这幅是新罗山人的真迹,以这么大的尺寸,别说是二十万,就算是两百万卖了还是吃亏。其实捡漏往往从对方开出的价格就知道他的底气足不足。
老板也装样想了半天,一脸为难的甩了甩手:“算了算了,就当是我赚回车钱,送给你了。”
曲文心中那个乐啊,一个劲的在心里唱,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笑看自己眼光高。麻利的在背包中拿出十三扎未开封过的百元大钞递了过去。在递钱的时候俩人都很自觉的关上了手电筒。然后老板偷偷的在一旁抽检了几份,开心的笑了笑:“这幅画归你了。”
“谢了老板!”十三万买到幅新罗山人的巨幅双鹿图,曲文乐呵呵的向下一摊走去,以为赚到大钱了的老板还在后边跟他招手送别。
走到一半听到几个人在争论,曲文伸头一看原来是为了一个约有五十公分宽的大海碗在争吵,吵得还很大声,把周边喜欢看热闹的人都给吸引了过去。
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小平头指着大海碗说道:“老板,你这个海碗这么大,在明朝基本没这个形制,而且这个碗这么新,你让大家瞧瞧我给你一千块是坑了你不?”
不用灵觉视线去看,这件大海碗上发出的光泽还真的不被看好,在灯下折shè出亮眼的反shè光,按古玩行的说法就是贼光。小平头一说旁边爱看热闹的人都议论起来。
“这件大海碗确实太新了些,如果是明代官窑的东西,保存得这么完整,国家博物馆不敢说,省级博物馆也未必有。”
“没错,我记得书上说明代的大海碗一般都在二三十公分左右,这件足有五十公分宽,这是做给谁用的呢,我看是给巨人用的吧。”
“我倒觉得这件大海碗不像是后期仿的,上边的光泽虽然很新,可能是熟坑的东西没入过土,长期经人把玩,所以光泽才会这么新。”
围观人群的意见很多,但大多数偏向于假。
小平头等众人议论完又说道:“这件大海碗如果是明代官窑的东西,为什么又有龙泉窑的特点,所以我推测是后人仿明代官窑又加入了龙泉窑风格的一件臆造品。”
曲文小心翼翼的拿着新罗山人的真迹画卷谨防被人碰伤,听着小平头不断的在那挑毛病,一个劲的在旁边偷笑,自己杀价就很厉害了,这兄弟比自己还狠。简直就是拿着大刀往死里砍,连渣都不想留给别人。(未完待续。)
第206章 北泰斗的弟子
就像旁人所说,这件大海碗内外都刻着缠枝莲纹,胎质青白,釉层肥厚,圈足较大,在圈足中间有rǔ状突起,有元代瓷器遗风,这些都是较典型的明洪武时期的制瓷工艺。上边的光泽很亮有贼光的嫌疑,确实是没有入过土长年经人把玩,良好保存的表现,只要有经验的藏家一般都能分出贼光和包浆的不同。
假东西做得再好再真,那层“光”只能浮于表面而不是长上去的。就好比老东西的光,是皮肤是骨肉,是长年累月慢慢“长”出来一样。新东西的光,是衣服是脂粉,没有岁月的沉积厚重。岁月这东西是容不得说谎的,一个“光”足以涵盖和说明很多。
至于这件大海碗的大,在明洪武时期像这样超大型的瓷碗确实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当时为了奖赏外国使节或是做为远销瓷,祭祀所用,会做一些这样的超大型海碗,所以在民间不常得见。
当时由于官窑材料的稀缺,不得以让龙泉窑口帮忙烧造了一批,于是又有了官窑龙泉造的痕迹。其实同样是官窑,却是比官窑更高一档的官办龙泉窑。
曲文之所以能一眼看出并非全靠灵觉,因为就算有灵觉只能推测出它的年份,为此曲文几乎每天都在看书,弥补自己知识面的不足,然后加上灵觉的辅助便十拿十稳。
小平头能说出这么多疑点,只能说他的眼力好,经验足。心里早就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宝贝。所以从容易让人迷惑的地方挑毛病。说到最后由不得你不信。
说了大半天,摊主真的被小平头说服了,可是又想多赚点钱,双方开始在百位数上较劲。
“不管怎么样,我这件东西收来也不便宜,你若真喜欢两千拿去。”
“一千已经很多了,像这么大的碗我拿回家摆着好看而以。”
“一千九。”
“一千。”
“一千八!”
“一千。”
“我说你这个人,我都让了这么多。你怎么就不舍得加点,最后一口价一千五。”
曲文买东西往往都是他唬别人说最后一口价,这个摊主却无耐的先叫出一口价,说明真的不能再低,再低就没什么利润,做生意,多赚少赚总要赚一点。如果不是那件大海碗被抓在小平头的手上,两千的时候曲文早就甩钱过去了。
这是行规,别人买东西的时候,只要东西还在手上。第三方就不能乱插手,你要是强插一扛不管真假都会被别人鄙夷。这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既然入了这行就得遵守这行的规矩。所以明明心动,曲文也没有办法。暗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发现这个龙泉大海碗。
“好了,好了,加五百就五百,就当我吃些亏。”小平头得了便宜还卖乖,拿钱的速度倒是挺快,一下拿出十五张伟人像,这件龙泉大海碗就归他所有。
小平头拿着海碗转身就向下一摊走去,看了好一会没发现东西又挪向下下一摊。
平时都是别人看曲文淘东西,觉得有趣又能学到东西。曲文无意中发现个同行高手也觉得有意思,便一路跟着,反正早上的鬼市就一条长道,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这么从头逛到尾。
走了十多摊,小平头突然停了下来,转过身子定定的望着曲文,很不友好的问道:“你老跟着我干么?”
曲文这不是好奇吗,想看看同行高手在没有灵觉或异能的情况下能做到什么程度,被他扫过的摊子会不会还有遗留。接连十多摊下来,惊然的发现,小平头看不上的摊位还真没什么好货,如果是他停得久一些的都有些较有价值的老物件在,只是价值不够也就没买。
“没什么,就想仔细看看你手上的龙泉大海碗。”
先前很多人都以为小平头买的是后仿的臆造明官窑瓷碗,没几个人看出是龙泉窑,都被下边落的明官窑款给迷惑住了。曲文一开口就说出了真像,小平头不由的愣了会,转望曲文手上小心翼翼的拿着一幅近两米宽的巨型画卷也格外的好奇。此时天sè渐渐亮起,可以依稀借着微弱的晨光看出曲文手上画卷的纸张是件老东西。
“行,吃过早餐没有,找个地方,我让你看海碗,你给我看看你手上的画卷。”小平头倒也干脆,同行之间偶遇交流经验的事不少见,难得的是遇到好东西。
“我头回来西,对这里不熟悉,地方你挑。”曲文微笑回道。
曲文让小平头挑地方是让他放心,自己真的只是想看看而不是打歪主意。
小平头脸上敌意消去,会意的笑起:“就街口吧,有家茶馆,我们找个包厢慢慢吃。还没问你的贵姓。”
曲文抱着画卷拱了拱手:“免贵姓曲,名文。”
听到曲文的名字,小平头诧异的把眼睛睁得老大:“你就是曲文,外号小文曲的那个?”
“如果没有另一个曲文,我想我就是你说的那个人。”
古玩行就像古代的江湖,人的名字或许会重复可称号不会重复,别人给你起外号会考虑你这个人的行事特点,长相气质。比如《水浒》中的李逵,又黑又壮,行事直急,所以别号黑旋风。武松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二又称武二郎。有了别号就不容易弄混,一见面:你就是黑旋风李逵大哥。这多清楚明了。
小平头的笑容变得更灿烂,主动伸出手和曲文握了握:“我叫张一平。”
话声落地轮到曲文愣住了,这人他是第一次见,名字倒是听说过不少,如果没记错,他就是北鉴赏泰斗何浩石唯一的弟子,外号和他的名字长相相近,很有江湖风格叫一刀平。就像他刚才买龙泉海碗的时候,还真的是给了摊主狠狠的一刀。
“你就是何大师的高徒,张一平大哥,真是,真是兴会啊。”
“什么高徒,师父总说我是山里的小土匪,你就叫我的名字或叫我一平吧。”
“你比我大,我叫你平哥如何,你叫我阿文就好,听着习惯。”
相互介绍了下,俩人走到街口找了家茶楼开了间包厢坐了下来,没等茶点送上张一平便急不可待让曲文把画卷拿给他看。
将画卷展开细细的看了半天,张一平一声长叹:“这确实是新罗山人的早中年真迹没错,我之前怎么就没遇到,你是在第几摊买的?”
曲文想了想:“在入巷的第九摊。”
“第九……,妈的,赶早不如赶巧,我去到的时候那摊还没开呢!”张一平的表情有些惋惜,老东西少,好东西更少,谁不想都落到自己手上。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股动人生 (李家大儿) 起点VIP2014-06-09 一个证券从业小屌丝的重生之路。本以为重生能借助中国股市,一跃腾空,不曾想只是一张泛海...
-
正道天穹 (东南路断) 大学生毕业的陈子州,触犯上司,连贬两级,却在村里奇遇拈花神功,从武功走上征途,一边为民请命,一边反腐除恶,于是,他一...